月18日,湖南湘江新区第二届“湘江之星”创业创新大赛暨“中国创翼”选拔赛决赛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5月18日讯(记者 王娟娟 通讯员 胡谦)5月18日,以“创响新时代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湖南湘江新区第二届“湘江之星”创业创新大赛暨“中国创翼”选拔赛决赛举行,入围决赛的24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激烈角逐,展示了新区企业创业创新风采,共同瓜分百万元奖金。
本次大赛共分为2个主体赛、3个专项赛,主体赛包括先进制造、现代服务2个组别,专项赛包括大学生创业、乡村振兴、绿色经济3个组别。自今年4月10日启动报名以来,大赛共吸引了184家新区企业报名。经过项目初筛、初赛的层层遴选,最终24个高质量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这些项目中,有数字赋能的智慧孪生工业安全监测平台、校园安全末端智能预警系统、农村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也有聚焦新能源领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剂项目、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更有深耕生物医药前沿创新的司美格鲁肽微针、可控降解医用镁合金骨植入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等。项目密切结合当前湘江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兼具“含新量”和“含金量”。
项目角逐现场。
决赛舞台上,24个参赛项目相继亮相。项目的关键创新点、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成为比拼要点,多个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大的项目让人耳目一新。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0000/年吨生物基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可控降解医用镁合金骨植入材料的研制与应用、AI machine vision edge、“增强本地农产品上行动能,领航餐饮配送服务一体化”、氧化铝废渣(赤泥)无害化循环利用分别获得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大学生创业、乡村振兴、绿色经济赛道一等奖。
作为先进制造赛道的一等奖获得者,湖南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丹表示,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多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硬碳负极材料产品,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低速电动车等诸多领域。“今年,我们计划启动A轮融资,用于万吨产线的建设和研发中心的更新迭代。”
颁奖仪式。
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湘江之星”创业创新大赛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双创平台建设,共吸引了1580余个项目参赛。7年来,新区共计发放大赛直接奖金近1140万元,发放贴息贷款近9000万元,贴息近380万元;发放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资金3980余万元;选送国家、省市参赛项目近200个,其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项目达60余个,有效打造了岳麓山下敢创业好创业的一流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抓好‘双创’平台建设,持续加大‘双创’孵化成果转化,不断掀起‘双创’新高潮,为助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湖南湘江新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露营地体验火锅,喝杯咖啡的工夫顺手来一次“文物修复”,到各地文创主题饭店打卡……如今,餐饮市场的新玩法越来越多。随着健康、理性、实用等消费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对餐饮的要求也向精致和健康转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同比增速,延续了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推动形成更多餐饮消费新趋势、新场景,对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餐饮消费需求发生新变化,供给侧也在尽快跟上节奏。为了顺应餐饮消费新趋势,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今年3月份,《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22项具体措施。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则提出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
消费者更加注重营养搭配、餐饮环境、综合体验感,势必对餐饮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餐饮企业积极挖掘消费新空间,增强消费者体验。发展美食文旅、开设夜间食堂等,众多个性化消费新场景应运而生。只有不断创新菜品样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方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胃”,抓住消费者的心。
当然,餐饮行业通过创新,适应消费新趋势,并不代表要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盲目跟风。在“精致省”等消费趋势得到市场积极反馈的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等的要求始终不变,客流量正持续涌向更具质价比、更加绿色低碳的餐饮场景。因此,各类餐饮企业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利用新玩法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品质为王、高性价比。在此基础上,要以增值服务、多元场景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新需求。
顺应新的消费趋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打开思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通过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发展“数字+餐饮”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助力餐饮企业赢得新市场。同时,应当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特色小吃产业等。此外,要着力优化餐饮行业营商环境,时刻关注食品安全、明码标价、餐饮浪费等方面问题,做好放心餐饮,维护行业良性有序发展。(臧梦雅)
来源: 经济日报
者:臧梦雅
去露营地体验火锅,喝杯咖啡的工夫顺手来一次“文物修复”,到各地文创主题饭店打卡……如今,餐饮市场的新玩法越来越多。随着健康、理性、实用等消费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对餐饮的要求也向精致和健康转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同比增速,延续了增长态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推动形成更多餐饮消费新趋势、新场景,对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餐饮消费需求发生新变化,供给侧也在尽快跟上节奏。为了顺应餐饮消费新趋势,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今年3月份,《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从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22项具体措施。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则提出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
消费者更加注重营养搭配、餐饮环境、综合体验感,势必对餐饮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餐饮企业积极挖掘消费新空间,增强消费者体验。发展美食文旅、开设夜间食堂等,众多个性化消费新场景应运而生。只有不断创新菜品样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方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胃”,抓住消费者的心。
当然,餐饮行业通过创新,适应消费新趋势,并不代表要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盲目跟风。在“精致省”等消费趋势得到市场积极反馈的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等的要求始终不变,客流量正持续涌向更具质价比、更加绿色低碳的餐饮场景。因此,各类餐饮企业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利用新玩法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也不要忘了品质为王、高性价比。在此基础上,要以增值服务、多元场景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新需求。
顺应新的消费趋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打开思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通过培育知名餐饮品牌、发展“数字+餐饮”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助力餐饮企业赢得新市场。同时,应当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特色小吃产业等。此外,要着力优化餐饮行业营商环境,时刻关注食品安全、明码标价、餐饮浪费等方面问题,做好放心餐饮,维护行业良性有序发展。(臧梦雅)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