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8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盒马也开了“打工人食堂”,
一顿午餐9块钱
打工人的“穷鬼快餐”又多了一个选择。
9元的梅州腌面,19.8元的三菜快餐、16.8的猪杂汤......最近广州的盒马推出了“平价快餐”系列。商务套餐、潮汕粿条、客家腌面、老广烧腊、牛排肉脯,品类应有尽有,客单价基本上都在人均30元以下。
◎一整排的“盒马自营”快餐,有商务套餐、麻辣烫、粿条等,客单价在9-30元左右 摄图:内参君
>午饭时分,位于保利时光里的盒马,就餐区满满当当,聚集了一大批在周边上班的年轻人。吃面的、干饭的,大家很高效地“搓完一顿”。
商务套餐区的工作人员告诉内参君,这些快餐摊位运营有一小段时间了,所有菜品都是现做的。午餐比较受欢迎,可选择的品类也比较多。晚餐也提供,菜品种类相对较少。
◎中午饭点,盒马“小食堂”就餐的人非常热闹,一拨又一拨 摄图:内参君
>盒马采购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盒马平价午餐的品质有严格把关,例如,烧腊的合作商家供应商来自广州有一两百家连锁门店的大品牌;各种食材、佐料都可以追根溯源。
跨界餐饮对盒马来说并不新鲜,盒马早期就入驻了大量的小餐饮商家,也提供海鲜加工服务等。这回的“平价快餐”系列,既有品牌入驻的形式,也有盒马自营,一排小档口都是穿着盒马工作服的工作人员。
便利店们“明抢”快餐生意
“CBD的饭没有灵魂,不如去吃便利店。”
在午饭价格水涨船高的当下,“便利店+餐饮”能更大程度发挥午餐“质价比”,消费者青眼有加,便利店们自然不放过这块“蛋糕”。
去年年底,全家推出了全新的5.0店型,从现制红烧牛肉面、热压三明治到烤肠、红薯、抹茶蛋糕,根据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元化商品。将餐食作为锚点的“热气小灶”,抚慰了不少“打工人”的心。
今年4月,7-11便利店在广州开设了一家“打工人专属小食堂”(Food Bar),提供从轻食、卷饼到汉堡、炸鸡等多种现制鲜食套餐,套餐价格也十分“美丽”:消费者花费9.9元即可获得照烧鸡排吐司三明治+豆浆,而猪排咖喱饭+可乐也仅需22.9元。
这家与众不同的“七仔”甫一上市,就从“食堂”升级成为了无数打工人心中的“天堂”。
事实上,“抢食”餐饮这块蛋糕的,远不止便利店。
被誉为零售界标杆的胖东来,也是餐饮界的“隐藏大佬”。DL美食汇、DL铁板烧、DL湘菜馆、DL麻辣香锅、DL麻辣烫……从快餐、火锅、烧烤到甜品、烘焙,丰富的品类配合真材实料、现制现售的透明服务,让“DL”成为了无数食客心中“美食宝藏”的代名词。
无独有偶,今年2月,永辉超市在福州开出店内食堂,仅需15元左右,就可以完美解决一顿午饭。实际上,去年年底,永辉超市就在武汉的两家门店内设置了“小辉食堂”,彼时就吸引了诸多消费者前去就餐,以其便宜新鲜的特点,被称为“打工人的第二个家”。
从把意式肉丸配果酱的瑞典风味传遍全球的宜家餐厅,到将在7000+家门店上线现制咖啡的安踏,乃至最近落地三里屯的时尚品牌Maison Margiela Café,跨行做餐饮,用食品吸引、留住消费者,正在成为更多赛道的共同选择。
政策推动,各行积极跨界餐饮
“火拼”局面一触即发
对便利店、商超等零售业而言,餐饮无疑是块“香饽饽”。
一方面,餐饮业务给便利店们带来了极高的利润。日资便利店40%-60%的营业额都来自于鲜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7-11在中国市场的鲜食商品的销售占比40%,毛利占比达60.4%。
为了获取更高的业绩,便利店已经将触角伸到了一日三餐。更有甚者,全家5.0版本甚至已经占领了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宵夜这5个时间段。
另外,商超借力低价餐饮来解决“流量之痛”。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现在很多超市通过增加餐饮业务来解决困难。餐饮高频且刚需,能够解决客流不足的问题。“
相较于餐饮业本身,商超便利店等零售品牌跨界做快餐,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天然的品牌效应。另一优势就是供应链,比如在米面粮油方面已经拥有成熟供应链。还有一些便利店企业甚至自建供应链,比如罗森自建了中百大厨房,Today便利旗下天翼鲜食食品有限公司等。
“说跨就跨”的背后,也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
此前,内参君在《重大信号:“菜市场式餐饮”将席卷而来!》一文中提到,最近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餐饮的利好政策。
比如,5月10日,上海在2023年12月起施行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施行《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取消了对如拍黄瓜、泡茶等简单制售行为的专间设置要求,进一步放宽餐饮企业限制条件,刺激消费活力。
各行各业积极跨界餐饮,首先入局的就是咖啡、甜品,以及快餐等门槛较低,体量较轻的赛道。尤其是小成本、小利润的快餐门店们,正面临“强敌环伺”的局面。
快餐赛道何时能“卷到头”?
一面顶着业内“处处9.9元”的极卷压力,另一面又是各行各业的“跨界打劫”。快餐赛道,难之又难。
一位从业者表示:“餐饮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给一些没有创意的刚需型餐饮,带来很大的打击。”尤其在最近一年左右,许多快餐店陷入了一味的价格战,面对便利店这类“低价强敌”时,更是乏善可陈。数据显示,2023年1-4月,快餐门店的存活率只有55%,低于大部分其他品类。
在“对战”便利店等跨界业态之时,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在产品研发、品控、价格等方面几乎无“还手之力”。更遑论餐饮小白们,极有可能只能进场“送人头”。用传统的逻辑做快餐,几乎难有生路。如果不希望被“收割”,必须打破当下的价格围城,做出差异化。
“价格战不会停下来,只会更高级。”一位快餐老兵告诉内参君。
换句话说,如今快餐行业的竞争维度早已升级,不是一家简单的门店之争,而是背后一整套供应链、运营系统的竞争。价格战还会持续,无论是便利店们的“平价食堂”,还是必胜客们的“平价餐厅”,都是一种降维打击。
萨莉亚式的“极致性价比”受到了极大的推崇,不可忽视的是,它是建立在“极致的供应链”,以及“极致的运营模型”之上。也就是迈克尔·波特提到的“总成本领先”战略。以高效且规模化的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保证高性价比的同时,也保证了优质的体验。
能够在便利店等跨界“强敌”的围攻下闯出来的,一定是高品质、高性价比、有特色的“六边形品牌”。
语: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餐饮市场分析,了解竞争对手,并提供一些有效的竞争策略,帮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餐饮市场分析
- 目标市场分析:确定目标市场是分析餐饮市场的第一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特征、偏好和需求,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 行业趋势分析:研究餐饮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动向,包括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新兴菜系、健康饮食、外卖和网络订餐等趋势。这有助于洞察市场需求和发现商机。
- 竞争环境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种类、数量、位置、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市场份额和发展策略。通过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找到差异化竞争的方向。
- SWOT分析:对自身企业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市场机会,应对潜在威胁。从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和可行的竞争策略。
二、竞争策略制定
- 差异化竞争策略:找到自身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地方,可以通过菜品创新、用餐体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提供独特的菜品或特色餐点,注重用餐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打造个性化的服务。
- 成本领先竞争策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原材料采购优势、流程优化等方式实现成本领先。同时,也要保持必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以避免因过分追求低成本而影响口碑和顾客满意度。
- 细分市场竞争策略: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进行竞争,通过精准定位和专业化服务获得竞争优势。例如,开设素食餐厅、儿童主题餐厅或特定地域的特色菜系餐厅,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 合作共赢竞争策略:与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可以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也可以与物流公司合作,提供快速高效的配送服务等。
结语:餐饮市场的竞争激烈,但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您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目标市场、行业趋势、竞争环境到自身SWOT分析,帮助您洞察市场需求,发现商机。同时,选择差异化竞争、成本领先、细分市场、合作共赢等策略,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餐饮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成功。拥抱挑战,制定胜出之策,让您的餐饮业务蓬勃发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大家的认知中,餐饮肯定是要有店面才开,而选址,也就是店铺,在餐饮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纯外卖,也需要有店面,即使可能是在很昏暗的小巷子里。
< class="pgc-img">>而有一种人,不是做餐饮的,却靠着餐饮赚钱。同样也是做饭,但可以不用开店,在家里就能完成。虽然是少数,不过现在即使是二线城市的办公楼,也发展得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的“住家饭”。
< class="pgc-img">>简单点说,就是一些阿姨,可能是清洁阿姨,也可能是办公楼站岗的阿姨叔叔,自己在家做饭,然后拿来办公室售卖。也可以提前预订。
< class="pgc-img">>这种在广州挺多的,记得自己刚毕业实习的时候,在广州珠江新城,那边吃饭非常贵,而且那个时候外卖也各种新闻,所有非常流行这种饭,办公室有个阿姨,每天都准时把饭拿上来,是前一天预订的,甚至你不想用塑料打包盒,可以把自己的饭盒给阿姨,阿姨会写好名字,然后把饭弄好给你。
< class="pgc-img">>关键是价格要比外卖和餐馆便宜一些,这对于当时还是实习的我来说,肯定是好消息,而且确实饭菜不像外面的很油,又担心不健康之类的。
< class="pgc-img">>算了一下,阿姨一天能赚个五六百块钱是有的,这种基本算的上是零成本投入了,跟开店相比,虽然赚的不多,但至少风险性低很多,相当于是稳赚的,因为基本都是提前预订,不会有多余的浪费。而且这种口碑传播非常快,有时候隔壁楼的人也会预订。当然阿姨也是有限制的,做不来就推荐给其他一些人接单了。
< class="pgc-img">>而现在的形式也多了,连我们这栋楼里面开便利店的老板娘,也接单做饭了,老板娘每天发朋友圈,今天有哪几样菜,你就下单,基本在十二点就给你送到办公室。
< class="pgc-img">>所以餐饮以后的竞争,可能不再是自己的同行,外卖,预制菜,还有身边的其他行业老板的竞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