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有人说“北京很土,没有上海广州深圳那么高大上。”这话小编就不爱听了,虽说咱北京小吃里净是些“边角料”,可这并不妨碍北京人既吃得了烤串啤酒,又能咽得下牛排红酒。
这不,今儿个小编就带瓷器们回忆一下咱北京那些著名的【西餐厅】…
北老莫
京城俄餐厅
两大巨头
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莫斯科餐厅江湖人称“老莫”,可说是北京人最为熟悉的俄餐厅之一。老莫从建立之初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即便是在90年代,能去老莫吃一顿西餐也是件奢侈的事儿。
作为1954建成的北京第一家西餐厅,老莫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昔日的这里老红卫兵聚会扎堆儿于此,来这儿搓一顿可是相当有面儿的事儿。这里更是个血雨腥风的地方,还免不了被众多影视剧披上“茬架”的色彩,红卫兵和顽主的矛盾也由此地展开…
老莫,是北京人对莫斯科餐厅的爱称。从旋转门进去,踏台阶而上,进入到一个宫殿般的世界:高达七米的屋顶,华丽镀金的大吊灯,四个青铜大柱子如主心骨一样立于中央,整个餐厅,既华丽贵气,又古朴庄重。
菜品也是相当考究,下面小早就带您回到那个5块钱吃遍老莫的时代看看!
5元餐之一
- 红菜汤:0.8元
很有色彩的一道汤,红菜是从俄罗斯专门运到北京的,加了酸奶油,酸甜适口,食材用了上等牛肉(3块),用大列巴面包蘸着汤吃,着实美味。红菜汤在克里姆林宫的国宴菜单上有这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据说可以补虚抗衰呢。
- 罐焖牛肉:3.5元
牛肉在酸甜的番茄汁中炖得酥烂又不变形,入口即化,香浓味美。上等的牛肉辅以秘制工艺,在精致的瓷罐中混合,鲜香嫩滑口味绵长,它地道的俄式传承工艺让品尝过的人回味无穷。
- 面包2片0.5元
烤的很有韧性,蘸着红菜汤吃。
共计4.8元 保你吃的好、吃的饱。
5元餐之二
- 首都沙拉1.2元
土豆泥与奶酪做成的沙拉配了伊比利亚火腿、牛舌卷、选蘑菇和蔬菜,颇具异域风情,很新鲜美味。
- 奶油蘑菇汤:1.2元
奶油蘑菇汤的烹饪技巧以白烧为主,口味属于奶汤咸鲜,清香爽口。
- 烤肠:1.8元
- 面包2片0.5元
5元餐之三
红烩小泥肠:1.6元
- 马车夫沙拉:1.4元
- 奶油烤杂拌:1.4元
- 樱桃冰激凌:0.5元
刚刚开业的时候,“老莫”餐具器皿都是银质的,要凭专门的餐票才能进来就餐。七十年代,银质刀叉渐渐被客人“顺”走,流失严重。
到八十年代初,老莫收起为数已不多的银质餐具,全部代之以普通餐具,银器只在接待贵宾时才拿出使用。
< class="pgc-img">>“小老莫”大地西餐厅
说完老莫,那一定得顺带说说被称为“小老莫”的大地西餐厅。
大地餐厅的沙拉
1981年重新开张的大地西餐厅,相比此时的它在老莫、新侨这样的高级饿餐厅里已然排不上号,这才有了“北京城里小老莫”的说法。
罐焖羊肉
1989年,大地餐厅迁到西四南大街,砂锅居边上。但即便过了几十年,好吃不贵依旧是这里的特色。特别值得说的是,大地除了各式传统俄式大菜以外,有一道甜品广受新老食客的推崇。
大地的奶油栗子粉
奶油栗子粉的卖相朴实无华,并不似现在甜品店玻璃柜里陈列的各式甜点那般美貌却带着距离感。挖一勺裹满栗子粉的奶油,入口之后的绵甜使得这道看似普通的甜点,成为大地餐厅经久不衰的必点菜。
南新侨
京城俄餐厅
两大巨头
相比于老莫的江湖气息,同样建立于1954年的新侨饭店更有国际范儿,这里曾多次接待国家元首和社会名人。当时新侨饭店甚至在首都机场拥有一块地儿,负责保障专机出行的领导人在机场的用餐。
1979年,新侨饭店西餐厅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同样以俄餐著称,据说开业时请来的大厨曾是天津起士林的厨师班底。红烩泥肠、奶油杂拌、罐焖系列、软煎鱼都是特色。
新侨西餐厅的红烩泥肠、软煎鱼和奶油杂拌
1985年,新侨西餐改扩建为现代化的正宗俄式餐厅,并于次年更名为新侨三宝乐西餐厅。
1980年增设的售货部也在这一年创立为新侨三宝乐面包店,是北京首批“开放式自选面包店”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北京第一家前店后厂的面包房,售卖的面点都是现场制作。
三宝乐面包房
您还别看这三宝乐店面不大,可自打90年代开业以来,人就压根儿没少过!小早对它的回忆全是满满的爱!
小时候路过这里,隔着两条街您就能闻见烤面包的香味儿,不由自主的就跟妈妈进来买个“猫头”还有奶油牛角面包…
三宝乐里的面包
三宝乐的奶油那是一绝,小早转遍了好利来、味多美等等北京的面包房,没有一家敢做奶油夹心的面包!
这东西三宝乐是独家,因为它的奶油吃着一点儿不腻,哐哐哐连吃三个都不解馋,得再配上一杯高乐高就是小学时代最完美的早点!
近距离看三宝乐面包里的奶油
路南的马克西姆餐厅
说到崇文门附近的西餐厅,就不得不提一嘴新侨饭店马路对过儿的马克西姆。
1983年正式营业的马克西姆餐厅,成了北京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西餐厅。室内的装潢设计完全仿照巴黎马克西姆餐厅总店:据说每一块玻璃都是由法国空运过来的,油彩也都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进去后的空灵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教堂的庄严肃穆中,这风格30年从未变过!
马克西姆餐厅
全木质的餐厅结构增添了更多的想像空间和与众不同,昏暗的欧式壁灯和沙龙内长条桌台的摆置,让您仿佛走近了18世纪的欧洲。
银烛台,鲜花,刀叉,酒杯,深沉而内敛的蓝色桌布,每一样都是如此的精致与和谐,让人惊叹怎会有如此原汁原味的引进版本呢?
马克西姆餐厅
< class="pgc-img">>就算小早住了几十年的崇文门,也只进去过一次!(还是单位赠券进去的)小时候无数次从外往里看,有别于其他餐厅的灯火通明,马克西姆餐厅总是黑漆漆的感觉很恐怖。
最让小早诧异的,就是周边那一排底商换过无数个商户:小卖部、卖衣服的、餐厅、面包房…但它们都没几年就关门大吉了,唯独马克西姆餐厅,小早几乎从没见过有人进去,但它就是30年屹立不倒!
当然除此之外,北京饭店、和平饭店、友谊宾馆也有最早一批北京的西餐厅。
还有陶然亭公园里北纬饭店西餐厅的俄式菜味道也相当好。展览馆路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哈尔滨饭店里面也有一家俄式菜餐厅。不过这两家现在已经没有了。
公主坟基辅餐厅
唯独就剩公主坟的基辅餐厅还有些年头了。装修简单但不失俄式风格,整体感觉有点像低配版老莫,就餐高峰时期有俄罗斯风情表演,价格比老莫略低,味道也说得过去。
>国成立时间最早的西餐厅到底是哪里?
在头条发表了一篇中国四大西餐厅排名,许多条友开展了讨论和交流,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在交流过程中促使我学习思考,到底中国成立最早的西餐厅是哪家呢?
把我收集到的资料罗列如下,也欢迎条友们补充讨论。
尽管主流说法认为西餐真正传入中国是186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人比较多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批西餐馆,原先叫番菜馆。但从收集的资料看,西餐馆在中国成立,应该早于这个时间。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来沪传教,将西方食品带入上海。上海西餐的起源大抵可追溯到这一时期。
1843年上海开埠后,在沪的诸国商人为保持自己的餐饮习惯,开设西式酒店饭馆。
1849年一位名叫托马斯·罗伯茨(Thomas Roberts)的英国人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为“罗伯茨洋馆”的餐厅。这家洋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外滩地区。
1853年,上海首家西餐馆“老德记西餐馆”开业。
1860年,美商在外白渡桥北堍开设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
1860年开的太平馆为广州最早西餐馆,它制作的德国咸猪手、红烧乳鸽等名菜,直到今天搬到北京路还很出名。
天津“利顺德”创始人是英国牧师殷森德,他在咸丰十一年(1861)于天津租界紫竹林建造了一座具有印度风情的英式平房经营餐饮、旅馆和货栈。如今天津“利顺德”保存的一套同治二年(1863)打制的金银餐具,已经成了西餐传入中国的实物证明。
北京燕京洋楼是中国最早开设的一家正规西式饭店。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在1864年由美国传教士哈尔格(Thomas Bryson)创办。
1872年成立的狮子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最早的一家西式餐馆,由德国人创办。
1875年左右,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正式经营欧洲菜肴的西式饭店——英利大楼(Astor House Hotel)。
据清末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西餐馆是上海一品香。一品香前期是著名西餐馆,建于1883年。
1884年,“饕餮之初”在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正式开业。这是当时中国第一家提供正宗西式菜肴和服务的高档商务会所。
1896年12月25日,位于北京东城区新华门外的德意志帝国驻华公使馆(即现在的德意志大使馆)内部花园里面一栋小楼里开业了第一家正式营业的西式料理店——“欧洲餐厅”。
1897年创办如今仍屹立的德大西菜社是上海存世最古老的西餐厅之一。
1898年纳奇耶夫斯基在香坊开办了哈尔滨第一家咖啡茶食店。
尚繁华的西单大街对面是古朴而有内涵的西四大街。坐地铁四号线到灵境胡同出来便是,虽然马路够宽,可这不是北京最宽的胡同,而是西四南大街,一路往北走好吃的京味小吃、年代感的西餐厅、百年老字号比比皆是,下面就跟一哥一起来吧。
西四包子铺
< class="pgc-img">>坐地铁四号线到灵境胡同出来,一路往北走。路东边就是西四包子铺(西单店),这家的前身西四包子铺在老北京一代人眼里也是赫赫有名,至于现在嘛,包子、炒肝、炸灌肠、卤煮这些北京小吃都有,至于口味都看个人了。
百香林西点
< class="pgc-img">>西四包子铺旁边是百香林西点,也是一家网红点心铺。加入他家的微信群,可以1元买葡式蛋挞,这营销手段也是良心了。蛋挞的用料很实在,1元值得。
香妃烤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斜对面是大名鼎鼎的香妃烤鸡,这是国营快餐店。服务员都是30+的北京老姐们儿、北京阿姨。人家有条不紊地组织食客排队,该扫码扫码,该戴好口罩戴好口罩,您别偷懒。几十年不变的味道。这个四季烤麸让我怀念已故姥爷的手艺。鸡腿,鸡块外焦里嫩,咸淡适中,火烧油酥酥的,就是套餐如果可选米饭就更好了,我是喜欢米饭就鸡腿。周边吃饭的多是上点岁数的北京人。曾见一位大妈跟家里人开车过来,家人搀扶着,掏着零钱买烤鸡,这是有多爱吃。
新川面馆
< class="pgc-img">>继续奔北走,马路西边是新川面馆,绝对可以满足爱面人士,属于聚德华天集团,招牌是麻辣凉面,鸡丝、黄瓜丝、调制的秘酱和筋斗爽滑的面条搅拌在一起那叫一个香。
吴裕泰
< class="pgc-img">>马路西边是新川面馆,路东边是吴裕泰。这吴裕泰是茶庄不假,但是各类花茶、绿茶口味的奶茶和冰淇淋您不想尝尝吗?不过这家好像只卖茶叶。[可爱]
柳泉居豆包
< class="pgc-img">>过了十字路口就能看到路西边的护国寺小吃和柳泉居豆包。柳泉居,听名字就像是老字号,确实也是的,经营馒头、豆包,还卖起来电烤羊肉串了。这柳泉居的豆沙包一定买两个尝尝,甜而不腻,吃出了奶奶的味道。
护国寺小吃
< class="pgc-img">>护国寺小吃始于护国寺庙会。庙会是古老的中国民俗及民间宗教活动,护国寺庙会曾是京城四大庙会之一,在清时期盛极一时。护国寺小吃是北京清真小吃种类最全的小吃门店了。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面茶、盘丝饼、糖耳朵、姜丝排叉等老北京小吃十三绝、还有炒烤肉、芫爆肚丝、醋溜木须甚至大盘鸡等炒菜。
砂锅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路向北,路东边出现了老字号砂锅居。砂锅居饭庄是创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中华老字号。当时北京有这样的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来砂锅居一定要品尝砂锅白肉,白肉肥而不腻,汤鲜味浓,冬天吃最合适不过。
大地西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继续奔北,走过大院胡同,能看到霸气的风林火山老北京铜锅涮肉,而对面是真正低调奢华的大地西餐厅,据闻1945年就营业了,比新中国成立还早,是北京第一家俄式西餐厅,罐焖牛肉、奶油烤杂拌、火腿沙拉是大地西餐厅的必点菜肴,想吃日常西餐,可以坐下来感受一下老西餐店的风味。
华天延吉餐厅
< class="pgc-img">>再往北看到正阳书局和万松老人塔,走西边就是另一条美食街-阜景文化街,继续北上则是西四北大街,著名的宫门口馒头、西四包子铺总店、华天延吉餐厅总店在大街两旁,都是历史悠久,其中延吉餐厅可说是当前各类网红韩餐的鼻祖,30年前,吃延吉冷面必来延吉餐厅。
宫门口馒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宫门口馒头,除了卖馒头,还有窝窝头,还有红豆卷,菜团子,金丝奶花卷,糖花卷,枣糕等等,品种丰富,令人乍舌,一火就是十多年。在馒头界如果它称第二,恐怕没有哪家敢称第一。
西四大街纵横南北,低调奢华有内涵,朋友们,赶快收藏这份攻略,去逛吃逛喝吧。
分享北京的美食、小吃,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关注@北京摄影一哥,一个地道的北京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