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刻在深圳DNA里的名词
很多人以为深圳工作很卷
其实最卷的,是深圳的奶茶
深圳奶茶店数量极多,上新极快
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新面孔
如果一年只出4、5个火上热搜的爆品
算是不够努力的了
...
深圳,无愧中国奶茶第一城!
#深圳奶茶南波万!#
深圳是全中国拥有奶茶店、茶饮店门店最多,种类最繁盛的一个城市。
早年间还被封为“磕奶茶教圣地”,那些“奶茶信徒”对深圳奶茶店的痴迷简直不可理喻,甚至为喝上一杯奶茶,愿意坐3小时的飞机从北京赶来深圳。
当全国女生才开始早C晚A时(早上喝咖啡提神,晚上小酌放松),深圳女孩4、5年前就已经玩转早C晚A下午T了。
No.1
“深圳人方圆100米内必有奶茶店”
随手打开某点评网站一搜,整个深圳的奶茶店达到17000+家。而且很多奶茶店有自己的小程序,无论在哪,至少有3个以上的奶茶选择。
商场开满了奶茶店,城中村也开满了奶茶店,外卖软件的下午茶页面永远翻不完,别说北上广,连珍珠奶茶发祥地中国台湾也只能望尘莫及。
/
No.2
“在深圳,最内卷的是茶饮店”
不光奶茶,只要是用到一个杯子加一根吸管,深圳人就能搞出千百种花样。论内卷,茶饮品牌可比打工人要卷多了。
奶茶可以有几十种料组合搭配,什么水果都能做成果茶,让潮汕人爱吃的油柑、黄皮迅速出圈,玩遍了底料和原材料仍不满足,还做冰沙、加雪顶。
而走出深圳,大多省市却还只停留在珍珠奶茶和奶盖茶的选择困难上。
但深圳人还不满足,不仅逼得海底捞、瑞幸纷纷跨界做奶茶,甚至连便利店都不放过,冰柜摆满了各个茶饮品牌推出的瓶装气泡水和果汁果茶。
纵观全球,论对茶饮的执着和脑洞想象力,任何城市都无法比上深圳。
/
No.3
“外地奶茶店都要来深圳「朝拜」”
深圳作为中国奶茶第一城,不仅是走向国际的喜茶和奈雪の茶的诞生地,就连那些已经攻占各大省市的奶茶大牌,也把深圳当作品牌的试金石。
来自广西的阿嬷手作、来自长沙的果呀呀,来自厦门的SEVENBUS...只要能在深圳“活下去”,就证明它好喝。
今天带大家盘点这些你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宝藏茶店,一共24家,先收藏再喝。(榜单排名不分先后,大家不要“打架”噢~)
01.
喜茶手造
就在今年国庆,喜茶以回归本「源」为概念,打造了一个4层楼的独立空间,复古又新潮。还有限定的50+款手作新品,秉持了手造匠心的精神,每一口的都扎实认真。在这点单,没有雷区。
02.
奈雪の茶
每次出新都能掀起风浪的奈雪,最近新上的「鸭屎香宝藏茶」就直冲了热搜,奶茶浓香醇厚,让无数“奶茶教徒”拜倒在“鸭屎香”下。让人忍不住想问:奈雪,你到底还有多少宝藏?
03.
茶力的小怪兽
很多人都不知道,茶力的小怪兽才是油柑茶饮的始作俑者。前年出的“绿屁屁”(油柑茶饮)就已经惹得大家争相追捧,去年出的“黄屁屁”(黄皮茶饮)也让大家欲罢不能。
用料扎实双蛋小皇椰至今都是招牌,不少同行只能望其“屁屁”,却怎么也追不上。
04.
小马茶趣
在深圳想喝绿豆系列的饮品,直奔小马茶趣准没错,他们家的王牌小马牛乳绿豆冰,一口下去,绿豆清香和醇厚的牛乳香交织,没有广东人顶得住,简直是绿豆沙界的天花板。
05.
星满杯
星满杯在深大、车公庙起家,很多深圳人从学生时代就是它家的粉丝了,点单永远要排队。他们的饮料杯都特别好看,尤其是mini版矿泉水桶,简直是设计鬼才,星满杯,要不你们卖周边吧?
06.
HUN混果汁
深圳最chill的潮酷果汁品牌,keepfit人群的最爱,慢榨果汁解放懒吃货的双手,创意果茶又让无数深圳女孩热捧。
07.
野萃山
作为分子果汁概念的首创者,在野萃山,万物皆可果汁冰,万果皆可mix。它们还用果肉来替代传统奶茶中的珍珠以保证咬感,口感和味觉都一流!
08.
王柠
广东人夏天最离不开的柠檬茶,浓是他家的特点,微涩是他家的标志,茶浓柠香,颇有茶餐厅柠檬茶的风骨,喝上一口,精神气从脚底冲上头顶。
01.
阿嬷手作
这是比螺蛳粉还火的“广西奶茶之光”,是少数让深圳人甘愿排队6小时的奶茶店。他家专做原创手作饮品,沿用广西土特产,口口地道。一杯龙眼桂花冰,直接引领奶茶界刮起“龙眼之风”。
02.
丘大叔
丘大叔作为鸭屎香柠檬茶的始创者,就是靠它成为广州柠檬茶界的大哥大。他们把柠檬茶掰开揉碎了研究,每每上新都成爆款,无数人成为“自来水”,“飞柠檬”的操作让整杯柠檬茶最佳赏味期延长,让人直呼i了i了!
03.
果呀呀
果呀呀,长沙茶饮界的第二大巨头,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主打新鲜水果茶,有自家签订的果园,杯杯都是真材实料。第一次喝果呀呀可以无脑入招牌「大芒人雪乐」,半杯芒果果肉,半杯芒果冰沙,份量特别扎实,这么做真的不亏钱吗!
04.
813芭依珊
来自中国台湾的813芭依珊,奶茶界的爱马仕,纯手工现泡「经典奶缇茶」系列,卖了7年了还是无法被超越。只要杯中有茶,奶缇就能无限续的操作,让深圳人早在7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奶缇自由。
05.
茶理宜世
广州本土的奶茶店,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贯通,不仅茶底有十足的中国味,它家的纸杯设计更是直戳年轻人的审美,拿到手第一件事必定是拍上九九八十一张照片。
06.
SEVENBUS
SEVENBUS,豆乳界的奶茶宗师。它家的“首创豆乳奶茶”刚出现时,掀起了那阵“豆乳风”,让无数“奶茶教徒”甘愿沦为排队机器。
07.
KOI Thé
同样是来自中国台湾的KOI,跟做奶缇的芭依珊不同,KOI的珍珠奶茶至今都无人能敌,不过我最爱的还是他家的芋圆,嚼得到的芋圆颗粒,就像自己家里做出来的口感。
08.
英歌魂
这是“胶己人”的功夫茶店,它家把传统的功夫茶用新潮的方式呈现,被誉为茶饮界的国潮课代表,年销6000000杯王炸白桃沁雪,在潮汕几乎人手一杯。
01.
蜜雪冰城
出场自带BGM的蜜雪冰城,是“通杀”男女老少的存在,我不相信有人没喝过它。饮品价位大多只有个位数,即使工资还没到手,想要甜蜜蜜的快乐还是轻而易举的。
02.
一点点
平价奶茶店中的战斗机,至今都是排队才能喝到的王者,虽然菜单上的产品只有十几种,但隐藏喝法根本数不过来,真想问一句:“点贵人,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03.
CoCo都可
初代网红奶茶店的名单上少不了CoCo的大名,想当年,只要出门逛街,必定人手一杯。鲜百香双响炮至今仍是屹立不倒的夏日头牌。
04.
LINLEE手打柠檬茶
< class="pgc-img">>
去年7月才开设第一间门店的LINLEE,在竞争激烈的广州柠檬茶圈里厮杀突围,短短一年就已经开边大街小巷,无数店也争相模仿,买茶就送的小黄鸭更是让年轻人们深深着迷。
05.
茶百道
< class="pgc-img">>
成都来的茶百道,简直就是奶茶界的黑马,短短几年,门店已破 4000家。 一杯豆乳玉麒麟就让茶百道直接“封神”,分装小料的趣味吃法更是让它在网上大火,所以对于不少“奶茶教徒”来说,茶百道就是yyds!
06.
益禾堂
< class="pgc-img">>
奶茶十元店说的就是益禾堂了,菜单均价10元以内,妥妥的性价比王者,益禾烤奶他家的人气王,据说10杯益禾堂,就有6杯是烤奶。
07.
书亦烧仙草
< class="pgc-img">>
主打“半杯都是料”的书亦烧仙草,是奶茶界的扎实课代表。平时经常点的招牌烧仙草,一杯可以喝到饱。
08.
沪上阿姨
上海嗲囡囡都爱的沪上阿姨也开到深圳了,首创的血糯米奶茶更是圈粉无数,香甜软糯,喝一口直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 class="pgc-img">>“深圳,真的太太太太太好喝了!”
<>到过年都是大鱼大肉的
很多朋友更喜欢来点清淡素食,有些素食吃起来可是极棒的,特别是在你吃多了哪些油腻热辣的鱼肉,来一桌素食,那感觉,不是一般得爽。
那在深圳都有哪些还不错的素食餐厅了?其实很多的啦,只是平时你未注意到而已。
今天榜主先带大家来品品福田的。
新梅园圆通素食(泰然店)
地址: 深南大道泰然九路车公庙泰安轩B座首层
人均:36元
-车公庙颇有名气的一家素食馆,素食自助,拿着单找服务人员拿餐具后便自行选择座位,自行拿菜。吃完后再自行把餐具带到回收处,全程自助。没浪费的话会在押金单上盖个章,下楼拿回押金。 火锅有四五种选择,咖喱、麻辣、清补凉、番茄锅等,尝试了清补凉锅底,由当归、党参、枸杞、红枣等熬制,意外这款锅发现跟素菜非常搭,口味不错,不输外面火锅店的清汤锅底。
-尝了一席完全是素菜的素宴,菜色还是挺多的,彷肉类都做的还可以,也不会太油,当然了,吃起来也不太像就是了。其中最满意的还是肉丸子以及带腰果的那些菜,这些我较为满意。
3128玩美生活部落
地址: 梅秀路1-1号华强云产业园3栋1层(梅林813奶茶馆旁)
人均:41元
-和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素食”生活,挺好的!还体验了一把神秘塔罗牌,真的是很神奇的,我觉得塔罗是很像一种工具,在你迷茫的时候能帮你看清内心和方向的工具。点了两份套餐,上来后跟我没介绍说全部是素食,有肉味的素食,都是健康食材,椰子油做菜。咖啡特别好喝,我一人喝了两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家餐厅以玛雅文化为主题,集结身心灵优质师资来打造亚洲神秘学金字塔优质品牌,将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生活中,平衡快节奏带来 各种副作用。
云来居素食馆(香蜜湖店)
地址: 深南大道6068号香蜜湖度假村(上海大众4S店后)
人均:96元
-整体来说偏重口。广东人不是很能接受。价格有高低,材料非常新鲜。炸的藕片一个就挺饱的。酸辣口味的菜煲好开胃。素菜都很新鲜。爆炒菌菇好吃。
- 点了五个菜,还有一份饺子,主打素菜,味道不错。我以为素菜一般都不会太辣,图二的那个汤还蛮辣的。饺子是菌菇类,好吃,也是最清淡的。
三修堂素菜馆
地址: 香蜜湖美食城娱乐城门广场A16号
人均:107元
-三修堂全是一家出品不错,私密度比较高的素食馆。菜品无论是名称,菜像还是口味都不错。就是地方有点难找,打车麻烦。
-早就听说这家店的环境很不错,地铁站是香梅北。因为久仰大名,所以忍不住拉朋友一起去吃了一次。菜品很有特色,各种仿荤素食做得非常逼真,连口感和味道也有浓浓的肉味,吃起来鲜嫩可口,这个菜品可以再下功夫。
净乐居素菜馆
地址: 华强北路99号群星广场购物中心
人均:25元
-店面虽小,但清净舒适,老板热情,菜品实惠好吃,份量足。闹市的喧嚣中能有这样一家实惠的健康素食店方便热爱素食的人们和想要尝试素食的人们,真是太好了!
-感动,好吃,高能量!难得静心的地方
奂觉生态餐厅
地址: 车公庙泰然工业区202栋西侧一楼(泰然四路)
人均:41元
-素食餐厅,主打环保生态,女士和外国人居多,工业loft风,做旧款,小资文艺很用心,点了杯青瓜汁。收银员很漂亮。
-很不错的素菜馆,环境装修白色风,挺喜欢的,晚上去的时候人挺少的,适合朋友间聚会。出品还不错,看起来好像真的肉
素食新时尚,健康好选择,这个春节考虑下哦。
><>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二的夜晚,深圳CBD之一车公庙,已是夜里十点多,几百位年轻人三三两两聚集在1200㎡的空间,14部电视播放着欢快的流行歌曲MV,场地以外摆座位为主,旁边配以抓娃娃机和投篮机等娱乐设施,每个人的桌上摆放着一杯饮品和些许小食,人们聊天玩牌,不断有人加入,点餐口开始排起队。
场景的热闹程度十分类似千里之外的北京夏日夜晚撸串的情景,但却高端许多。这里就是被称作“茶饮界的爱马仕”芭依珊813(下文简称“813”)十亩地店的经营场面。
十亩地是近年来由园区改造而成的区域,周围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定位为青年潮玩聚集地。813在2016年进驻十亩地,这是在深圳的第10家店,也是首家24小时店。
813的发展一直在颠覆人们对茶饮店的想象。店越开越大,最新的店甚至开到了1500㎡,而选址也颇为“任性”:商场的偏僻位置、工业区中、一个地方连开3店……最新的一家甚至开在了城中村。
进入深圳3年多,813已经从最初的排队“网红”,逐渐成为年轻人固定的休闲消费场所。813的创始人V哥是台湾人,自称新茶饮界的“老炮儿”, 言谈举止间满满的江湖大哥气。他的管理严酷甚至接近军事化,新入职员工流失率高达40%,背后却是他们堪比海底捞的服务定位。
同在广东的喜茶和奈雪的茶均拿到了过亿融资,在当地迅速铺设门店并积极进军全国市场,而813却丝毫不随大流,面对投资市场的多次尝试,813始终不接受融资和加盟,开店也依然保持着培养好一个人开一家店的慢节奏。
面对“813是不是要落伍了”的质疑,V哥会反问道:“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最后是兔子获胜吗?”
对外,这家新晋网红却以茶饮界的爱马仕形象示人。这一切都看似颠覆了传统乃至现在当红茶饮品牌的特点,813在同行中显得颇为另类。
其另类背后的逻辑却耐人寻味,其本质则是通过独特的管理手段,对消费升级下消费空间进行重构。
从台湾到深圳,新茶饮“老炮儿”的实验
茶饮并不是V哥这位“老炮儿”第一次创业。1997年V哥就开始在深圳做物流生意,他的运输公司经过多年沉淀早已累积了实实在在的财富。2012年初,疲惫的他独自回台湾“放空”。
结果在咖啡厅里发呆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一周他就受不了了,便决定独自开间小店作为消遣调剂生活,最终尝试着开了台湾遍地都是的奶茶店。当时他对餐饮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不同于在深圳拥有大团队,这次他很享受一个人的创业。
作为一个“口袋很深”的创业者,V哥在台湾的尝试有种“有钱任性”的意味。原则基本是:租得起就租,缺什么就买。第一家店总共投入了800万台币,但不到半年就收掉了。觉得不行就不再浪费时间来测试,他不是一个恋战的人。
813在台湾同时开了8家店,不到两年全部收掉。这样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学到足够的经验,也摸索出了如今813的路子。之所以关掉,还有一个原因是V哥在深圳找到了位置,来深20年,他想创造出一个贴着深圳品牌标签的餐饮企业。
2013年,在深圳选址时其实颇费周折。V哥想要在商场找一家300㎡的门店,但遭到了全部拒绝。当对方得知他是要开奶茶店时,满是质疑,毕竟一般的奶茶店20~30平米足矣。即使他们拿出了在台湾开店的证据也未获得同意。“你们就是卖水,开那么大有用吗?不会有人来的。”V哥记住了这句话,并下决心“卖水也要卖得好。”
最终,在当时重装待发的海上世界环船广场找到了270㎡的位置,但这是一个在商场角落里不起眼又难找的地方。2014年1月1日,深圳首店开业,当时每杯茶的定价就在三四十元。这种大面积高定价的茶饮,即使是全国来说,也是尚属首例。
新店开业经历三个月的酝酿期和顾客的口口相传,813开始爆满,被称为“茶饮界的爱马仕”,至今仍是该广场最火的店面。
此后的几年,813一共开了12家店,其中11家在深圳,另一家在惠州华润小径湾。第一家店生意火爆后,都是商场主动找来邀请入驻。实地探访也会发现,会发现813的顾客流量几乎是在当区最高,即使是偏僻位置的门店,在为周边引流。
在十亩地,813位于同区域中靠后的边缘位置,但绕行一周,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记者却发现,上述热闹场景仅限于813,周围的酒吧和各色餐饮店均颇为冷清。
此后,813开到的区域,如果是购物中心,他们的生意总是好过周围的其他餐饮店,而开在工业区或开发不久的区域,813则起到了带动人流的作用,比如十亩地店和梅林店。
以九方店为例,由于处于购物中心,白天夜晚人流量都很大,尤其是晚饭后,内场到外场始终爆满。而同一时间段,位于对面的太平洋咖啡则只有寥寥数人。而在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记者随机实地探访中,欢乐海岸店、梅林店、海上世界店均是类似情景。
813的火爆在春节期间显得尤为突出。2016年除夕当日813有四家店营业,且十亩地店依然是24小时营业,据介绍这间店在大年三十晚上一路排队到停车场外的拐角处,与春节期间已是空城的深圳形成强烈反差。
产业园、城中村……813的选址为何如此任性?
在各个品牌均在争夺商圈热门位置、争相开在星巴克旁边与之对标的时候,813的新店选址却越来越“放飞自我”,第一次看到的人难免会为之一惊。
梅林店位于813总部,位于一片产业园;十亩地店在开发之前是空厂区,而813的位置是离正门最远的拐角处;在只有周末才有大量消费者涌入,而平时则颇为空荡的欢乐海岸,他们连开了3家店。
最令人不解的,是投资500万开的最新店牛栏前店。门店位于深圳关外一片城中村区域,穿过狭窄的马路时,沿途多是小酒吧、按摩店、KTV和小饭店,最终在一片杂乱的村屋中,这间1500㎡最大的813门店才隐现。
在如此“非主流”的地段,面对记者的困惑,813的工作人员给出了解释:“看看周围,消费者除了813还能去哪里?”
由此可见,他们的观念再一次走在了前面,在这样的地方选址,与其说吸引顾客,不如说为周边人群创造新消费环境。
其实,深究下去,813这一处选址看似随意,实则有自己的算盘。此处往北、往南走3公里,都是深圳新型的高档住宅区。即使是附近出现最多的打工群体,也会时常光顾813,确实它的出现给周边的人提供了全新的休闲空间,对于打工人群,三四十块一杯的茶虽不便宜,但一个月两次并不成为负担。
“我们不是要他们天天喝,花三十多就能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一晚上,这样的地方实属难找。”上述工作人员如此阐释813的理念。
813的选址看似任性,但实则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他们给出的标准是:首先交通方便、方便停车;其次要是大场地;周围多为商务区或工业区,而非住宅区;物业环境、晒不晒等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到了后来,你会发现没人要的地方我们反而会去。”V哥道出了最基本的原则。选大的空间是顾客需求,“就是有这么多人来,需要这么大场地”,空间大又便宜成了开新店的选址标准。而如果是商场,则并不要求一定是黄金铺位。
和一些同行因为“排队数小时”吸引眼球不同,V哥认为不应该如此“虐待”自己的消费者。至于欢乐海岸连开3店,以及开1200㎡的24小时店和1500㎡的新店的种种作为,813给出的原因都是“顾客需要”。经历过疯狂排队期的他们一直认为排队并不是好事,不断扩大面积和在同一地开多家店,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座位,减少排队情况。
除了品牌已经累积到相当知名度和为了降低成本,对于选择租金便宜的地方,V哥更多会考虑风险,“这样当你遇到大风浪的时候才能够扛下来。”毕竟,他是经历过2008年金融海啸并继续发展下来的那批企业家。
星巴克不断在强化的“第三空间”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品牌认可并借鉴。813比起其他茶饮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空间入座,开并不利于盈利的24小时店,同时设以娃娃机、投篮机以及儿童游乐区等,显然是在为消费者提供舒服又欢快的休闲社交场所。
在此之前,深圳年轻人休闲的空间只有星巴克,但813的出现,提供了更为休闲的场景以及更多样的服务。
比喜茶奈雪都贵的奶缇茶,究竟凭什么?
813在开第一家店时就将每杯茶饮的价格定在三四十元,比喜茶和奈雪的茶二三十元的定价要高出一档,部分产品定价甚至超过星巴克。从813的产品和复购率来看,他们对这个有些超前的定价是有底气的。
与市面上的茶饮品牌相区隔,813的定位是音乐奶缇茶馆。“奶缇”二字是V哥的首创,他在台湾开第一家店时就提出了“奶缇”的概念,虽然与奶盖类似,但他们一直在努力强化自有品牌,“就是为了跟别家不一样。”他甚至已将“奶缇”注册为商标,店员与顾客沟通时也一直强调奶缇而非奶盖。
在2013年确定供应链时,813就选择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旗下的优质品牌安佳牛奶作为奶源,相比之下,当时奶茶行业用料多属奶粉乃近奶精,至多选择当地不错的供应商,813对品质的坚持可见一斑。2016年,安佳将813确定为中国3家直供商之一。
813的基底茶以红茶、绿茶、普洱和大麦茶为主,顾客可以选择奶缇的厚度,奶缇上可以加不同的料,各种排列组合下产品也更为丰富。其中松子、南瓜子、核果仁等加料是他们的特色。
其中最便宜的一款茶是大麦茶,27元,定价最高的是厚奶缇真生普洱,43元。此外,只用当日新油炸制的薯条、鸡块,以及蘸有独特酱料的牛肉丸等,以及月销上万的奶滋蛋蛋面,均与其他茶饮品牌推出餐食相区隔。
他们的面包即将面市,而除了面包之外的所有轻食的研发,均出在创始人V哥之手,他是内部公认的美食家。饮品+小吃的模式,丰富选择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客单价。
当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在不断适应季节推陈出新的时候,813的饮品却很少出新,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步伐与特色。与其他品牌不同,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记者发现813并没有当前大热的水果茶,对此,V哥考虑更多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没有100%的确定的情况下,水果茶系列暂时不会推出。
母婴室、化妆间、免单权……茶饮店做成了海底捞的模样
虽然都是新式茶饮店,但813在各种细节上都与众不同,背后或许是定位为快消品和休闲空间的本质不同。
813每家店都设有卫生间,且提供送餐到桌的服务,这样一来,不论对单个还是成群的消费者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在同类品牌中是没有的。相比其他品牌更偏向于快消品的定位,813主打休闲空间的理念做得更为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813的店中经常会看到推婴儿车或带小孩的顾客光顾,这在一般茶饮店是很少见的,813店中除了通常只有大的连锁餐饮店才提供的专门婴儿凳,还在大店中开设了母婴室,在里面提供空调、冷热水、空气净化机、湿纸巾、换尿布台以及免费的品牌纸尿裤。
813还定期举行的气球教室活动,每期活动都会吸引大量亲子家庭报名,而时不时会有家庭提出包场813的门店,为孩子开办生日party。记者注意到,梅林店和牛栏前店均设有儿童乐园供小孩玩耍。
亲民的服务为813招揽了大批老顾客。他们的运营总监崐崐曾经是第一家店的店长,现在他每天去各家店巡视,便经常遇到曾经的熟客打招呼,他甚至看着有顾客的小孩从4岁长到了7岁。
女性顾客如果有需求,可以去前台领到包装隐蔽的卫生巾,而牛栏前店甚至为她们开设了化妆间,里面摆放着座椅和明亮的化妆镜并提供化妆棉,以方便女性顾客进行补妆。
在饮品体验和门店服务中,813的理念均体现在细节中。而环保则是V哥十分重视的部分,这体现在门店的种种细节中。
与其他饮品店普遍采用塑料杯不同,813坚持用玻璃杯为到店顾客提供饮品,即使打包,也使用纸杯,而塑料部分只运用在杯盖上,且属于可降解材料。这样,813每天产生的垃圾就只有纸巾、竹签和习惯,一家店每天的垃圾只有一两包。
这种环保理念其实带来人力成本的增加。V哥算了一笔账,以杯子为例,玻璃杯必须每天不停清洗,即使采用洗杯机,每天12小时的营业时间,至少需要4个人的人力成本来洗杯子,这样一个月就要支付近3万元,而这样的价格在市场上可以买到4万个左右的塑料杯。
此外,为了保持桌面干爽,每个杯子下都有一小块纯棉杯垫,每天需要用茶叶水浸泡并清洗,他们的纸巾是定制的不含香精的纸巾。
813的后台要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始终有一股茶香,里面还存放着员工每天食用的大米,他们吃的菜由厨房做好统一配送至各店。至于油炸小食的用油,每一天都必须是新油。
813的奶缇喝到一半是可以去前台续杯的,这是隐藏技能。如果遇到顾客忘记带钱,店长是有免单权的,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记者就亲身验证过一次。
对于品质的坚持和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把控,V哥只说了一句:“做餐饮,首先要做到最基本的东西才能做。”
813的定价不低,但他们卖的更多的是服务。消费升级的本质其实就是:“让顾客爽”,这就是他们的目标。
40%的人员流失率、军事化管理和餐饮界少有的待遇
以上关于服务和产品的种种细节,实施起来就要靠标准化规范,以及落实到人。这在V哥看来,是最难的部分。
要把事情做得统一而标准化很难,813采取的方法是用军事化手段来培养训练员工。所以新来的员工在第一个星期内会很难接受,流失率甚至高达40%。
由于对标准化要求太高,813对员工的要求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我们因为老板要求太高,真的很夸张,但根本是为了对消费者负责。”813采购总监说。
与普通的流水化工作不同,813每一位基层员工都要会做所有岗位的工作,包括泡茶、出品、端茶、收垃圾以及打扫卫生,甚至打扫卫生间,其中有不少员工就因为不愿意打扫卫生间而退出。
所有员工在接触食物时一定要戴手套,所有人均不得带手机进入后厨……为了提高服务速度,员工甚至练就了同时拿3杯的“绝活”。通过观察,可以明显发现813店内的员工,基本上做到了要求的“眼中有活”,在上班的时间很少出现闲聊的时候。
无论门店工作人员,还是办公室人员,上班均要求穿工作服,且有严格等级划分,基层员工是T恤,中层为衬衫,均为印有813logo的黑色服装。而且办公室人员每个月按规定必须去门店实地实习,以便深入一线来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如此高标准下,留下来的员工获得的待遇与付出是相匹配的。店员按照级别工资也呈阶梯式,3000-7000元,而副店长到店长也有3级,店长工资最高可达12000元,为了节约时间及提高效率,对于店长级别公司会报销上下班的士出行费用。此外,813为所有人提供免费食宿,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每天的食物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至各店,这在轻餐饮行业几乎没有。
在V哥看来,培养人才是开连锁店的重中之重。他从不在从同行业中挖人,目前813所有店长都是从基层员工培养起来的,而每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店长,他才会考虑开新店。
尽管管理方式严格且保守,但对于品牌的标准化发展和品质把控,确实是品质的保障。
813太保守?坚持与改变
事实上,在市场中颇具前瞻性的813,其内部管理和宣传,以及面对新趋势的态度,被质疑过于保守。
在各个新式品牌纷纷加强宣传和营销,争抢网红头衔时,曾经的网红813,开始面对“是否过气”的诘问。毕竟,在讲网感、将快速迭代颠覆的时代,他们的广告语还是“用心泡的茶好好喝”。
早在2014年就不停有人找来投资或加盟,都被他拒绝了。甚至有人质疑813的老板不思进取或太封建,还有人将最近将一些不接受风投的企业新闻发给V哥,告诫他理想主义终被市场所淹没的结局。
他完全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都担心813开店速度太慢,不接受投资是不是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但在他看来,餐饮业与互联网行业最根本的不同,是需要时间慢慢沉淀和积累。“互联网是花很大力气去做一件事,而餐饮是用很小的人力去做很多事情,这是两个世界。”
面对找来谈投资和加盟的人,他反而觉得奇怪,对方谈论的都是翻台率、坪效,以及股权等,但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如何把饮品和服务做得更好。
他经常会反问道:“你给我钱要干嘛呢?我还没有做好这家店,为什么要开下一家?”常常被当做老顽固,但他依然坚持培养好一个店长,找好一个合适的地址,才开一家新店。
“人才更重要,钱我们不缺。”他完全有能力给自己的品牌投资,“同一时间要开二三十家的资本是有的。”他也坦诚自己从小所受教育比较保守,“任何组织都需要历练和沉淀。”
813也在试着接受部分改变。2017年初终于开通了电子支付,改变了之前只接受纸币的传统。而对于外部资本的进入,在运营理念相同的情况下,且接受813对门店的全部管理,V哥目前逐步尝试对于813单店的资本介入。
许多人拿过去顾客来813拍照的情景对比现在都跑去喜茶、奈雪的茶等店拍照和排队的事情说事,但在V哥看来,这恰好代表了813已经变成许多人生活的日常部分,而不是去凑热闹的网红店,他更喜欢现在的状态。
813不想做网红,面对正如火如荼发展中的新式茶饮行业,V哥的评价只有一句:“希望茶饮行业能将更多创新、品质、环保、干净和卫生的理念传播给消费者。”
(本文由零售老板内参app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