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赵方园)日前,线下小酒馆连锁品牌“海伦司”向港交所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而在今年2月,其刚刚完成3300万美元的首次融资。若成功上市,海伦司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的线下酒馆第一股。
从五道口的一家小酒馆到如今372家直营酒馆,11年间海伦司如何做到高速发展?从招股书来看,直营模式带来公司标准化的扩张,以及自有品牌为主的低性价比产品组合助力其抢占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18年确立直营模式,直营门店比例由2018年51.9%提升至2020年96.0%。目前,海伦司的产品矩阵以自有产品为主,外部产品为辅,2020年,公司自有酒饮销售收益占酒饮总收益的比例达到69.8%。
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酒类消费趋年轻化、场景化,越来越多餐饮品牌涉足酒馆业态。星巴克、奈雪纷纷开展酒吧体验,2021年1月,湊湊在北京推出品牌首家“火锅+小酒馆”模式的新式火锅店。
酒馆布局:二三线城市、直营酒馆为主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在北京五道口附近开设第一家海伦司酒馆,彼时,海伦司的主要消费者为外国留学生。2012年,海伦司将目标客群转向国内年轻人,2015年,海伦司将品牌定位为“年轻人的聚会空间”,并启动连锁管理。2021年2月,海伦司完成了3300万美元首次融资。
截至招股书发布,海伦司一共拥有372家直营酒馆,包括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52家酒馆,在二线城市(如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215家酒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如泉州、宜昌等城市)的104家酒馆,以及在香港的一家酒馆。
对于酒馆数量的快速增长,海伦司将其原因总结为高度标准化且具有穿透力的运营模式。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确立直营模式,每家直营酒馆总建筑面积一般在300至500平方米,摆放36-50桌,能同时容纳150-200名顾客,酒馆内统一采取具有东南亚和中国少数民族风格的内饰。
2018年、2019年、2020年,海伦司直营酒馆的数量分别为84家、221家及337家,复合年增长率约100.3%。直营酒馆产生的收入分别为6910万元、5.40亿元和8.13亿元,分别占同年内总收入的60.2%、95.7%及99.4 %。相比较之下,海伦司加盟酒馆的数量不断下降,截至过去三年年末的数量分别为78家、31家和14家;收入占比则分别为39.8%、4.3%和0.6%。
2020年,海伦司一线城市的直营酒馆销售额为8886万元,占其总营收的11%,二线城市的直营酒馆销售额为4.79亿元,占其总营收的59.3%,三线城市的直营酒馆销售额为2.40亿元,占其总营收的29.7%。
此外,2018年至2020年,每家新增的海伦司直营酒馆的盈亏平衡期一般分别为6个月、5个月和3个月,已大幅缩短。
海伦司预计,基于成熟的高标准化拓店模式,2021年全年实现新开酒馆约400家,至2023年底将酒馆总数量增加至约2200家。
价格优势:瓶装啤酒售价不超10元
从经营业绩看,2018年-2020年,海伦司营业收入从1.15亿元增至8.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6.9%;净利润从1083.4万元增至7575.2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4.4%。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公司净利润下滑4.3%至7575.2万元。
招股书显示,海伦司的产品矩阵以自有产品为主,外部产品为辅。自有酒饮主要包括海伦司扎啤、海伦司精酿、海伦司果啤以及海伦司奶啤等,第三方品牌产品包括百威、科罗娜、1664、野格等。2018年、2019年、2020年,海伦司自有酒饮销售收益占总酒饮收益的比例分别为68.4%、64.2%、69.8%,其毛利率分別为71.4%、75.3%、 78.4%。
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曾在采访时表示,价格的降低促进了顾客流量的大增,也会增加连锁经营的信心。目前,海伦司所有瓶装啤酒产品的售价均在10元/瓶以内。海伦司精酿275ml售价为7.8元╱瓶,第三方产品百威275ml售价为9.8元╱瓶,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同行业内该款百威啤酒的平均售价为15~30元╱瓶,价格优势明显。
饮料化酒饮是海伦司的特色产品,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海伦司饮料化酒饮的收入分别为1260万元、1.31亿元、2.38亿元,分别占年度自有产品收入的25.5%、35.4%及40.1%。2020年4月至今,海伦司共推出7次新品,均为轻饮果酒为主,包括草莓酒、青梅酒、白桃味啤酒等。
新京报记者查阅美团APP得知,海伦司在北京一共有四家门店,分别位于工人体育馆、魏公村、对外经贸大学、时代广场。其人均消费为56元-70元,评价中多出现“价格实惠、性价比高”等词汇。
盈利困境:租赁负债不断攀升
海伦司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未来三年开设新酒馆及实现扩张计划;进一步加强酒馆的人才梯队建设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酒馆的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海伦司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与一般企业用途。
不过,在直营模式下,海伦司业务策略属于重资产模式,其高速扩张也带来不少压力。招股书显示,海伦司面临着人工成本、租金成本、使用权资产折旧、厂房及设备折旧等资本开支。其选址多集中在年轻客户集中的优质商业地区,租赁成本偏高。2020年,海伦司的租赁成本为1.0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2.9%。员工成本达1.7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21.9%。
此外,海伦司的租赁负债也在不断攀升,2018年-2020年,海伦司租赁负债分别为1.48亿元、3.84亿元及5.39亿元。
同时,海伦司面临的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截至2020年末,中国约有3.5万家酒馆,同类竞争激烈。不仅如此,随着酒类消费趋年轻化、场景化,越来越多餐饮品牌涉足酒馆业态,探索“餐+酒”模式。
2020年4月,国内首家星巴克酒吧在上海外滩开业,几乎是同一时间,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也加入酒饮行列,开设了“奈雪酒屋”。2021年1月,湊湊也在北京推出品牌首家“火锅+小酒馆”模式的新式火锅店。
新京报记者 赵方园 图片 港交所官网截图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赵琳
<>奇古怪点子王 怪奇策划走天下
——记灵感策划刘洪进
2009年1月8日,大型趣味新闻网——“怪奇网”正式加入广阔的网络世界,这个网站的诞生,并不是出于对功利的追求,而是一次奇思妙想的灵感激发。刘洪进,这个总有着稀奇古怪策划点子的“点子大王”,正是这个“怪奇网”的创始人。
奇石格格与策划怪才 李风摄
策划怪才”刘洪进靠灵感进行策划,“怪招”叠出。(李风摄)
(小题)办报人被逼成为“点子王”
灵感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奇思妙想,还是一种感觉到的、冥冥之中想要抓住或被它牵着走还甚觉舒服的那么一种意念呢? 没有灵感,稀奇古怪的点子就冒不出来;没有灵感,人的思维就像一滩干涸的潭水,了无生气。 在刘洪进眼中,灵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也许就在屏幕闪烁的光标下、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间、在碧水青山的温润中,是不经意间蹦出一个让人兴 奋的点,似有 “灵光乍现”、“拨云见日”之感,若捕捉到了这个点,再将其发扬光大,便成为了他的行动方案、策划案例,这正是“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创办了“金猪策划公司”的“金点子王”---刘洪进,以前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任宣传部新闻科长的时候,常在新闻点子上出奇制胜,被同事称为“点子科长”。
1995年2月,他进入《宜昌日报》(更名三峡日报)工作,当年就因长阳“日月山庄”宣传策划引起社会轰动,不仅使日月山庄名扬四海,港台10多家报纸甚至连美国之音都播出过日月山庄,同时,也创造了《宜昌日报》第一张整版彩色广告和单版广告收费10万元的奇迹。
在任记者期间,因长于新闻点子,其写稿数量、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的外宣新闻上稿数量都在报社名列第一,被新华社评为“全国十佳通讯员”,获得宜昌日报“外宣王”的称号。
2000年初,刘洪进开始担任《宜昌日报》旅游版主编,单位分配给他数十万的广告创收任务,从此之后,他开始涉足三峡的山山水水,便慢慢接触到了许多旅游企业的老板,不少老板向他诉苦,自己对新开发的景点做足了广告,宣传力度也不算小了,可收效甚微,游客依旧寥寥无几,本是一枚璞玉,却无人问津,这“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从那以后,刘洪进便开始在心里琢磨,如何才能像推销商品一样把一个景点推销出去,因为这些景点不同于那些名山大川,本就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龙脉”,这些便是它们的金字招牌。而对于这些“草根”出身的新景点,又没有多少广告投放实力,怎样才能把它们包装成“明星”,让四方游客摩肩接踵纷至沓来,着实需要一番技巧。“外宣王”为了报社广告的创收,更是为了旅游景区的营销,他被“逼上梁山”,开始了景区策划,灵感,从此成为他的主要策划工具,灵感,也帮他在策划领域不断获得成功。
(小题)稀罕人眼中看出一座“三峡香山”
2008年春节,刘洪进在马来西亚兰卡威孕妇湖留影,为未来事业孕育新的点子。张大萍摄
2004年的秋天,三峡百里荒大草原景区的胡云东老总邀刘洪进吃饭,胡老总便把一个叫陈爱华的朋友介绍给了刘洪进,酒桌上一番觥筹交错后,大家渐渐熟络起来,后来得知,这位名叫陈爱华的朋友是宜昌律师界的一位知名律师,之前,他在宜都市高坝洲镇宋山冲村开发了一个景区,叫宋山,但在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宣传后,景区依旧少有人光顾,胡云东推荐他找刘洪进帮忙出谋划策。
刘洪进从陈爱华手中接过了宋山景区宣传册,开始细细浏览。只见上面“奇山异水”几个字确实还比较吸引眼球,看过介绍后,发现它被描绘得跟黄山、九寨沟一样迷人,但刘洪进心里明白,黄山、九寨沟等姿色几乎是艳绝天下的,难得再寻出其他景观与之媲美,这宣传词显然有些过了,让人觉得不真实。
刘洪进是个爽快人,便开始“泼冷水”,从这宣传单来看,存在三大问题,其一,论山,还比不过附近的武落钟离山和天柱山的挺拔俊秀;其二,论水,也不及附近清江画廊的碧水微澜之动人;其三,在山上重新修葺的庙宇也无特色,远没有附近玉泉寺的底蕴深厚。这三点就比临近县市的一些景观逊色许多,在市场上毫无竞争价值,很难深入人心啊。
陈爱华是个儒雅商人,对刘洪进的直言并没有生气,笑着说:“你说得对,但现在要的是让景区放出光芒来,把景区推销出去,才想请你来帮忙出出点子啊。”一席话让刘洪进决定帮助这位仁兄走出困境。
之后,刘洪进、陈爱华一行人把宋山景区从头至尾走了遍,奇怪的是,一进山,总有一阵阵淡雅的香味沁人鼻息,有时随风飘来,风过香气消失,有时仿佛从地中浮出,刚刚体会到,又随之不见。当时,在宋山德育教育基地任教师的刘锦义告诉刘洪进,他几乎每次进入景区的松涛苑都能闻到这种香味,但这种香漂浮不定,时隐时现,有时一群人经过,只有一部分人能闻到,而另一部分人闻不到。这种香就像夏天紫檀香扇的香味,淡雅而清新,有种淳厚的沉迷味道。教师的一番话让刘洪进心里有了谱。
后来,又了解到了这山上被重新修葺的庙宇也有一段渊源,史载,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了宋山。唐代,有“临济宗”僧人在此建庙传经。明嘉靖年间,因宋山香火日盛,僧人月堂筹资修建了三重大殿。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宋山寺庙赐“圣”字匾,使宋山声名大振,来自湖南、湖北的香客络绎不绝,烧香许愿,来吸纳一点“灵气”,感受皇恩浩荡。看来,有了“龙脉”的庇护,这宋山的来头也不小了。
刘洪进策划的“三峡长寿节”,吸引“江南怪才”姜祚正激情指书。
不久,《三峡商报》小记者在景区进行采访活动后得知,居住在宋山附近的160多口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0多个,90岁以上的有6人,100岁以上的一人。这数据,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了,刘洪进渐渐觉得有了眉目。
他与景区老总陈爱华商量,要想重新把景区推销出去,就要重新给它“定位”,改变过去不切实际的宣传,突出并放大它独一无二的特点,比如,山上常年飘溢着淡淡的檀香味,可以借鉴一下北京香山的名气,将它定位为“三峡香山”;它曾受皇帝赐扁,“圣气灵人”,又可定位为“圣山”;村里长寿老人很多,说明它环境好,又可定位为“长寿山”。陈总对刘洪进的一番见解啧啧称道。 有了这些元素做修饰,果然让宋山特别起来。
2005年4月16日,刘洪进为景区策划实施了首届“三峡香花节”,由著名反串歌手陈娟为“香花节”揭幕演唱,来自武汉、荆州、宜昌的1000多游人登游大宋山,感受“香山”野花的清香和神秘的檀香。随后,刘洪进又为景区策划了“长寿节”、“年猪节”、“百名才艺导游欢聚大宋山”等特色旅游活动,围绕主题定位,命名了“森林隧道”、“野人巢”、“长寿汤”等一批景区景点、竹楼、菜肴的独特新名。景区渐渐走出困境,现在,景区的游客就如同古时前来烧香许愿的香客一般络绎不绝。
刘洪进策划的“长阳深山木瓜花都旅游节”不仅引来赏花美女无数,还引来了企业投资兴办木瓜深加工企业。
(小题)巧思人3万元办15万元的事
家乡的山川、人物、甚至是草木,都让刘洪进踊动着灵感,他说,这应该是感受造化之功,感受这土地给我的视觉经验。 阳春三月,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关口垭木瓜园内,成片的木瓜树鲜花怒放,如海似潮,片片花海把一座座高山变成了彩色。
2006年,就在木瓜花盎然初放的季节,时任榔坪镇的党委书记、镇长韩必政却犯起愁来,看着这漫山遍野的木瓜花争妍斗艳,却无人恩宠。想举办个“木瓜花节”,粗略预算了一下开支,竟要15万元,而政府只能承担5万元,等凑齐另外的10万元,也过了这个花季,那花儿早都娇喘微微、香消玉损了。
正在这时,刘洪进来到了榔坪镇,韩必政让他帮助想想法子。 在木瓜花园内溜达了一圈,五颜六色的花儿冲击着刘洪进的视觉,而这由视觉带来的强烈感受却让他大脑闪过一念,原来,与其它地方木瓜花不同的是,榔坪镇的野生木瓜花,不仅有艳红色,还有黄色、白色、蓝色、紫色和红白相间色等多种色彩,把木瓜花当着一种观赏物在国内也还没有先例。
当天下午,刘洪进就制订出了适合乡镇节约办节的方案:
一是“概念”办节:即不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政府不承担旅游接待任务,整个节庆活动只通过新闻媒体广告发布,指导游客旅游。
二是“借手”办节:由三峡日报旅游工作室和三峡商报清江画廊周刊工作室记者负责广告文案策划和新闻媒体宣传;
三是“专家办节”,挑选一至二家诚信旅行社承担旅游团队的组团任务;确定关口垭、渠安头、八角庙三个成片木瓜观赏园和集镇宾馆饭店负责游客接待。若按这种方案执行,开支仅要3万元。
“走林间小道、赏木瓜鲜花、观生态农业、品田园风光、喝木瓜冰酒、吃农家盛宴”,在如海似潮、游人如织的花丛中,“江湖怪才”们赏花献艺,美女作家赏花采风,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献歌助阵。70多岁的“江南诗怪”姜祚正,诗兴大发,现场指书写下了“木瓜瓜攀木,花都都是花”的绝妙诗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深山花都旅游节”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在刘洪进的策划下,到2008年3月,榔坪镇已轰轰烈烈举办了三届“深山木瓜花都旅游节”,三届木瓜花节总花费还不到10万元资金。
榔坪的木瓜花节的举办,不仅让榔坪木瓜名播四海,还引来了外地客商投资榔坪办厂,野生木瓜种植基地也不断扩大。游人赏花怡情,农民借花致富,榔坪镇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木瓜花都”。
刘洪进对宜昌太极茶道影友见面会大作文章,借树开花,借船出海,使太极茶道名声远播。
(小题)妙想人让全国168个城市记住1个景区
刘洪进常说,策划人的创意概念需要灵感,执行也需要灵感才能完成,在光怪陆离、包罗万象的思维空间中,你要力求寻找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全新的理念,成为自己执行的一种新的突破口。
2006年,刘洪进被五峰柴埠溪大峡谷景区聘为宣传总策划,景区要求用较少的资金获得了较大的宣传效果。 当时,全国各景区的旅游宣传广告漫天铺地、五花八门,如何让自己在其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是一件易的事。
别人都在宣传文字上下功夫,他却另辟蹊径。 “广告金句征集,一句话可获奖2000元”,就用征集“广告金语”来宣传一个景区,这个征集在网络等媒体发布后,引来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68个大中城市近万人的参与,随后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渐渐增多。
刘洪进笑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它足够吸引人。 为帮助柴埠溪大峡谷营销,刘洪进策划了“徒步穿越百里大峡谷的发现之旅”,一次发现40多个景点和自然奇观,写成了“柴埠溪大峡谷鸟语成文化”、“会录相的树”、“柴埠溪发现千年古柳”、“神奇的马兰泉”等一批新闻,被各媒体转载多达数千篇次,为柴埠溪大峡谷景区扬名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洪进策划的江湖怪才笑破清江让游客感受到了欢乐。
(小题)怪奇人率江湖怪才“笑破”清江画廊
也许在灵感策划中,往往也存在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吧,就像刘洪进所说的“另辟蹊径”、“出其不意”,他称之为“软宣传”。
2007年9月1日,清江画廊风景区“清江号”游船上翩翩,笑语连天,来自江湖怪才俱乐部的37位才子佳人与80多位外地游客共同联欢。 他们唱自己想唱的歌,作自己想作的诗,粉自己想粉的故事(注,粉白,土家语,指聊天。),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一路高歌,一路欢笑,他们的才艺和表演感染了游客,照亮了清江,换来了沿途游客的一路好心情。
三峡有不少“江湖怪才”,这其中有农民“打白佬”、有诗怪、有情歌手、有民间故事家、有谜歌王、有神算子,在平日里很难聚在一块,更别说当众施展才艺了,在这个联欢会上,这么多奇才怪才前来下榻献艺,自然让整个清江画廊蓬荜生辉,增色不少。
刘洪进说,当时正值第八届三峡国际旅游节和“十一”黄金周的到来,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清江画廊,配合县政府和清江画廊景区做好节前的宣传工作,便突发了“江湖怪才笑破清江”的奇想。古时滕王阁内“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当时王勃的一篇《滕王阁赋》便让滕王阁名震四方,今日我再顺藤摸瓜,将这些“怪才”聚到一块,在这清江画廊内赏山品水,咏诗作赋,让“江湖怪才‘笑破清江’”,不说它能声震四方,但至少也可名播江南吧。
“企业营养树”是刘洪进创意的企业形象、机构设置图,体现了宜昌金猪策划有限公司把客户利益放在头顶的宗旨。
(小题)玩石人金猪奇石估价轰动中国
几年前,刘洪进的一个朋友从杭州引进了“太极茶道”的品牌,在宜昌开了家加盟连锁店,起初,效益不好。朋友颇为沮丧,这个店在江南水乡的杭州很红火啊,为何到了同样山清水秀的宜昌却无人光顾呢?难道是“水土不服”,还是经营无方?店主十分苦恼。
经人引荐,刘洪进开始为朋友出谋划策,由于宜昌是名茶之乡,茶馆遍布街市,刘洪进认为太极茶道的宣传不能循规蹈矩,不能如同一般的广告只单纯宣传自己的产品如何好,而是要实施旁敲侧击的“软宣传”。
首先,他帮朋友策划在店内举办了“宫廷茶花节”,刘洪进说,唐朝《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说明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这次办个宫廷茶花节,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表现一定的礼节、意境和美学观念,力争让古时的流行也成为今日的时尚。 方案实施后,“太极茶道”在宜昌引起了轰动,茶馆开始兴旺起来。
之后,刘洪进利用台湾著名画家杨年耀“太极作画”、“明星光顾太极茶道”等活动大做文章,还将自己在黄柏河捡到的“金猪奇石”置于店内作为镇店之宝,这个估价2100万元的金猪奇石在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社会轰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古生物专家徐光洪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花岗岩专家马大铨教授,专程到太极茶道鉴别,得出了“一石两色,相隔亿年,金猪奇石7.8亿岁”结论。
当人们谈论观赏台湾画家杨年耀、香港影帝梁家辉、估价2100万元的金猪奇石之时,也就自然地想起了宜昌太极茶道。 宜昌太极茶道从此红火起来,2008年底,他们扩大规模,建成了三峡地区档次最高太极茶道旗舰店,营业面积是以前的几倍。
刘洪进说,我们只是被灵感牵着绕了个圈,从侧面出击。就像宣传这家茶馆,并不是说它本身如何好,而是通过宣传“茶文化”和与茶馆相关联的新闻事件来提升店面的品味和知名度,利用“茶外音”对顾客进行“耳濡目染”,这样才更深入人心。
三峡首届葫芦丝音乐会”是刘洪进策划实施的一次大型旅游活动,吸引了20多名全国葫芦丝金奖获得者参加。
(小题)策划人用怪奇策划走天下
刘洪进,是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土家族。他也是一名资深记者,并被多家国家媒体聘为“签约摄影师”。
他思想活跃,为人风趣,常怀奇思妙想,他先后在宜昌发起成立了“江湖怪才俱乐部”和“哈乐导游沙龙”,吸引了众多的社会奇才怪才和优秀导游人才加盟其中。他钟情山水,当记者探险发现100多个景点,武汉晚报称他为“刘发现”。
他爱石如命,收藏的雨花石多达万品,被奇石界称为“三峡雨花石王”,他在媒体上率先给每一品三峡奇石估价,引起争议和轰动,数年来,他发表的宣传三峡奇石的文章和图片多达千余篇次,由于在三峡奇石推介宣传的突出贡献,他被人们称为“奇石记者”。
2007年初,刘洪进注册成立了“宜昌金猪策划有限公司”,开始了职业策划生涯。 中国“怪奇网”的出笼,也是刘洪进一次灵感迸发后的杰作。
2004年春,刘洪进策划了首届三峡枝江安福寺桃花节,新华社两次播发刘洪进新闻通稿,奠定了枝江桃花节旅游经济发展基础。
他说,做策划,特别是要求做产品宣传策划的客户,总是希望通过一到二次媒体宣传,让全球人都知道,但在三峡宜昌这个弹丸之地,想仅仅依靠当地媒体就实现这种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国家级媒体做广告,又耗资巨大,大多没有这个实力。 突然,他灵感一动,现在不是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吗,利用网络平台不就能实现“全球人都知道”梦想吗?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大型趣味新闻网站,并以“怪奇网”命名,利用人们追新求异的心态,提高网站点击率,这个以“怪奇”命名的网站,汇集了45个主题内容,为企业和产品设置了10多个营销平台。刘洪进说:“如果把这些平台都用来发广告,至少可装18个亿。”
中国趣味闻网——怪奇网的开通,不仅满足了人们追求新奇的愿望,满足了读者学习知识、娱乐休闲、交通出行等多方面需求,更最大限度地满足被策划对象对外宣传的需求,怪奇网面向全球14亿中文读者,没有国界和地域界线,可以把客户的利益放大到极至。
刘洪进先后为100多家企业和单位进行过宣传和营销策划,深受客户好评,图为长阳“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榔坪土家姐妹在木瓜花节上对唱山歌。
灵感很珍贵,因为她可遇而不可求;灵感又很脆弱,因为她会像风一样稍纵即逝。刘洪进说,创意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如果自内,便是我们的一种悟性,这是要经历不断的自我修炼的;如果自外,便是周遭的事物对我们的影响,但它需要我们对生活足够敏感。 灵感策划,使他的策划充满新意,“点子”与众不同,他把自己的策划方式归纳为“怪奇策划”。
他先后为近百家企业和单位进行过宣传策划和产品营销策划,最多时,他同时担任8家旅游景区的宣传总策划。 灵感,还源于刘洪进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他当过农民、警察、干部、记者,经营过中巴车、餐馆、茶庄、歌舞厅,在中文、哲学、法律、文学等领域受过高等教育。也许“点子王”那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和灵感,就来自于他那丰富生活经历和敏感的内心世界吧!刘洪进,正用他源源的灵感为舟,怪奇策划走天下! (邓瑞雪)
(编者注:此稿原载中华奇石、人民在线、三峡商报、中国三峡传媒网。中国趣味新闻网——怪奇网于2009年1月8日试运行;2009年8月8日正式开播;2009年8月18日,刘洪进注册成立了湖北金猪传媒有限公司,2012年创办官网,2015年1月,建成怪奇公社,2015年注册成立湖北山树农资有限责任公司。)
>了那么多地方的美食却很少说到湖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湖北没有什么美食!其实还真不是,湖北的美食多不胜数,比如武汉的热干面!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热干面,而是一种饼。
特色大饼,一天只卖800个
在湖北宜昌,有一家桂花大饼,人气非常的高,天天都有人排队,特别是中午11点到下午两点之间,那不排个一小时都很难买得到。
< class="pgc-img">排队的顾客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误会,这桂花大饼可不是用桂花做的,只因为老板娘叫桂花,所以才叫桂花大饼,这立马让我想起了“海参炒饭”!
这家店在宜昌开了39年了,也是一家老店的,根据老板的介绍,他年轻的时候一天要出两三千个大饼,而且天天都能卖光,不过现在他一天只做800个,卖完就不做了,主要原因就是年纪大了,钱也赚得差不多了,动力小了!
< class="pgc-img">肉饼
>不得不说老板还是很任性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拥有他家这么火爆的生意呢,但凡别家的大饼能有他家的好吃,也不至于让那么多顾客空手而归。
价格便宜,无添加剂
这家店销量好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价格了!一个大饼只卖3元,要知道,这种大饼可是肉馅的,并不只是面粉做的,而且肉馅非常的足,满满的一层,就这样一个只要3块钱,着实便宜。
< class="pgc-img">肉馅
>其次就是味道了,根据老板的介绍,他家用来做饼的面粉是老面,没有任何的添加剂,吃起来也更加有嚼劲;而肉馅的味道则是麻辣味的,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味道好,能赚钱
至于为何是麻辣味的,因为宜昌靠近重庆,这两个地方的口味还是有很大的相似度的,宜昌不少人都喜欢麻辣的口味。而且大饼的表面还有一层芝麻,吃起来也更加的香。
< class="pgc-img">表面很多芝麻
>说实话,很多人都会疑惑,这种肉馅的大饼3块钱一个真的赚钱吗?我也怀疑过,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不赚钱人家也不可能做了39年,只不过是利润多少的问题。
其实还是挺羡慕宜昌人的,现在这样的肉饼在其它地区的价格是不敢想象的,至少3块钱是很难买到的,除非是那种没有肉馅的面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