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王萍)3月8日,北京烹饪协会发出倡议,北京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带头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全员接种。
倡议中称,餐饮从业人员是面对面与消费者接触的业态之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何让顾客更有安全感,对各企业来说尤为关键,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最有效的手段。各餐饮服务单位要掌握相关信息,督促本单位员工尽快登记接种,争取尽快实现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应接尽接”,争取率先达到全员接种。
北京烹饪协会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做好正确引导和宣传普及工作。对已经接种的餐饮企业,通过海报、电子屏等方式,向社会发布“我已接种疫苗,请您放心消费”的宣传标语,正确引导健康消费、带动全社会接种。
据了解,北京华天集团旗下直属的品牌餐厅门店和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直营品牌门店等单位已经完成全员接种。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李铭
来源:新京报
情回放
近日,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某餐饮企业食品经营项目为“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不含使用压力容器制作的饮品)、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但其近日却通过网络超许可经营项目范围经营保健食品,希望监管部门进行查处。经查,此次举报属实,该市食药监局当即立案查处。
律师观点
上述案例反映的是餐饮服务企业超出许可范围经营食品的问题。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入网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类别范围生产食品,入网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本案中的涉案餐饮企业许可经营项目并不包含“保健食品”,其行为属于超许可范围经营,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超范围经营的情况反映出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岗位,或食品安全管理岗位的员工未认真履行职务,才致使企业出现如此明显的法律风险漏洞。
知识延伸
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及其岗位职责,《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加强对其培训与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这在法律层面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员的配备。此外,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及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原卫生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具体职责,各省的规定大同小异。参照《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的规定,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①按全省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组织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培训档案。
②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提出工作岗位调整意见,并督促落实。
③建立和完善本企业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促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情况,制订并落实有关整改措施。
④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对食品添加剂的贮存、使用进行管理。
⑤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存档。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还需负责组织实施对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工作。
⑥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进行管理。
⑦所在单位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品污染事故时,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报告给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⑧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如实报告有关情况。
⑨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全面汇总本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召开食品安全分析会和年度食品安全自查、回顾分析会,查找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食品生产记录,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验收记录、投料使用记录、成品检验及出库记录、销售台账等;定期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审工作;参与食品出厂后的运输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汇报食品安全管理情况,提示食品安全信息。此外,还需对下列质量管理活动负责:
a.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的批准;
b.关键物料供应商的审核和批准;
c.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
d.工艺验证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批准;
e.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合格的批准;
f.食品成品放行的批准,包括该批产品实际生产工艺和配方与已备案的工艺和配方一致,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质量控制文件并记录完整,成品检验合格且记录真实、完整,不存在其它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g.生产记录的批准;
h.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⑩其他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管理工作。
以上是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履行的职责,供餐饮企业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时作为参考之用。
<>饮产品是一个整体产品,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只有二者能够有机的结合,餐饮产品才能达到合格标准。这种产品的提供需要餐饮企业前后台即餐厅和厨房的协调运作,而协调运行的关键则在于餐厅和厨房之间能否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
所谓信息沟通其实就是餐厅和厨房之间交流,至于交流是否顺畅则建立在餐饮经营过程中对各种细节的追求程度。如果把餐饮产品的生产过程作为一条寻找细节的线索,那么我们就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围绕这条线索的细节吧。
1 整体安排
餐厅应将菜品的品种安排,大小周期的营业情况准确的反馈给厨房。厨房及时对菜品的高、中、低档,特时菜的具体搭配与适应消费的程度;冷菜、热菜、面点汤类比例协调程度,零点餐厅、自助餐厅的花色品种数量适度情况,根据餐厅营业性质、档次高低、接待对象的消费需求,调整菜品的风味和花色品种以及价格。
2 餐前准备
餐厅必须了解当日厨房所能提供的各类菜品情况。餐前例会服务员和厨师要相互说明主要客源情况、工作程序、特色菜、风味菜、时菜、特殊服务等要求。厨房必须将不能提供的食品主动向餐厅说明。
3就餐过程
餐厅力求将客人的就餐动态及时准确的传递到厨房,双方严把菜品质量关、温度关,快速、准确地出菜上菜;除甜品水果外,对菜点上齐的时间要有标准时限;如出现客人对菜品投诉,餐厅应及时联系厨房处理。餐厅点菜单必须表明服务员号、日期、台号、客人数等信息,对于客人提出的特殊要求更应快速通知厨房,厨房若要推销的特殊食品应有正式的菜单通知餐厅,厨房积极配合餐厅及时解决处理好客人就餐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4情况处理
如果发生质量事故餐厅要及时与厨房和有关部门联系,力求尽快解决,如点错单、走错菜、食品变质、不卫生、有污物、名实不符、投错了料、大中小盘数量不足、温度不对等;餐厅、厨房环境与设备、温度,噪声、空气、照明、电气系统、供暖、通风和制冷设备影响营业等。如遇质量事故或相关投诉应遵循先满足客人要求,餐厅和厨房再论是非的原则。
5 餐后总结
餐厅将当日三餐的经营情况提供给厨房。双方根据当日三餐上座率、高中低档食品营销比例,全日营业额、饮料和食品比例,特菜、时菜销售情况,以及人员情况、内消耗数、质量情况、客人反映、特殊情况、投诉情况,总结出以后经营需要注意和改进的事项。厨房则要根据当日经营情况,预测并制定出次日经营菜品的计划并通知餐厅。
“餐厅中最难管的就是员工。特别是遇到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员工,不把迟到当回事,并且还喜欢早退。这个必须得批评,但是该怎么批评才好呢?这就需要领导的说话艺术了。”
看到员工迟到时,总说,“以后别再迟到了。”结果他还是照样迟到。之后你再批评她他,他却不干了,或者火气上来砸了厨房,那得多冤啊?
看到员工上班时间聊天,你屡次说:“别聊了,该你迎宾了。”你走开,她又开聊了。
听到厨师提出更新厨具的想法,你说,“将就着用就是了。”厨师闷闷不乐回厨房,炒菜时误把盐当糖。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员工说不要做什么,他偏要做!今天要和你聊的是,管理者怎样说话,员工的执行力才强?
营造员工愿意听的氛围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使员工心甘情愿的听你说话,而不是因为权力被动听。
?说话算数
有些老板靠承诺和协议把员工吸引到公司后,却说话不算数,导致双方出现矛盾不可调和,最后逼得员工“跳槽”。
管理者要从用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正式的文字合同方面等,给员工树立“说话算数,一言九鼎”的个人威信。
?信任员工
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也是营造员工愿意沟通的基本条件。有的老板做事小心眼,听不得不同意见,疑神疑鬼,比如老担心采购收回扣,厨师偷工减料。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长久以往,员工自然貌合神离。
?及时反馈
对员工的建议要及时反馈,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被重视,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如果老板三番五次没有采纳员工的建议,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建议无关重要,会对管理者寒心。
比如厨师多次提出要替换或者更新某种厨具,老板认为将就着用就是了。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厨具用得不顺心,菜品可能会出错,客人不满意。
说话3大技巧
?“反复强调”心态不可取
不少管理者为了突出重要性,结果就反复重复相同的话,这是对沟通效果的破坏。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心理有叛逆机制。如果反复次数超过 3 遍,那么重视程度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
?使用口语
使用简单的语句,如“噢”、“我明白”或者“有意思”等,来认同对方的陈述。通过说“说来听听”、“我们讨论讨论”、“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或者“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等,来鼓励说话者谈论更多内容。
?避免用否定词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现在告诉你,你千万不要想绿色!结果呢,你想到了什么?你一定想到了绿色,而且是首先就想到了绿色,估计还想的挺生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被要求不允许做什么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做什么。所以,要想员工执行力强,就告诉他你“要”的,而不是叫他“不要”做什么。
与其对常迟到的员工说:“以后别迟到。” 还不如说:“以后早点到。”
与其说:“别聊天了。”还不如说:“轮到你去门口迎宾做顾客拦截啦,顾客一直等你呢。”
说话五大金句
作为管理者要用更开放的方式,与员工沟通,用积极的态度同员工讲话,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效工作开展和问题解决。有 5 大金句话是作为管理者需要经常对员工讲,并且要常挂在觜边说。
第 1 句:“你的问题很好,能够解决更好”。
这句话是鼓励员工多向管理者反馈问题,更能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管理者期望自己的员工是问题的终结者,然后告诉你,他们是如何做的。创造一种鼓励决策和授权的氛围,鼓励员工自己解决问题。
第2句:“你以后要多提醒我”。
这句话是鼓励员工在你忘记一些重要工作或重要会议时候,请他们常督促和提醒你,使你不会误了事情。对员工的善意提醒,要及时表达感谢。
第3句:“对不起,我错了”。
话说,人无完人,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好管理者做错事,同员工说:“对不起,我错了”,这样会引导员工都能自己主动找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而不是找别人的不足和问题,更有利于团队问题的解决。
有些管理者,犯错误不敢承认错误,不能面对错误,甚至掩盖问题。这样的领导是不能让员工信服,同时也造成不良的团队氛围。
第4句:“真的了不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句话是你经常对员工卓越工作表现的赞许,员工听了很受用。当员工告诉你某项个人工作成就的时候,不要只是说,“哦,了不起”,你应该继续下去。问问细节、整个情况,而不是急着结束面谈。
用追问的方式对员工赞许,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并且激励他们获得更多更好的业绩。
第5句:“谢谢你。”
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出色的完成任务,每一个努力和付出,每一种上进的工作行为,都要给予感谢,让员工感觉温暖,懂得发自内心感谢部属和他人的人,能最终得到别人由衷的致谢!
《对话新连锁?第三次崛起》
【主要内容】:①连锁企业如何结合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升级;②单店盈利的提升,标准化打造,督导体系,连锁六大系统建设;③连锁招商资源盘点,招商策划,连锁扩张模式设计,招商运营等;④连锁股权合伙,人才激励,股权激励,企业融资,企业估值,门店众筹等;⑤如何快速实现规模收益,连锁体系规划建设,连锁企业爆品打造方法等;⑥连锁人才复制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招商运营实操,经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内容。
新连锁,新零售,全球化,心沟通,心共享,心服务,更多连锁专业分享请关注,运营人严金沙Wechat:yanjins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