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名餐厅“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被曝拒绝12岁以下儿童就餐,此举再次引发网友大量讨论。对此,涉事门店回应称,推出上述举措系出于安全考虑,且并非强制性举措。
事实上,早在4月28日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新荣记”门店拒绝12岁以下儿童就餐。在一篇名为“北京新源南路新荣记太败好感”的帖子中,网友称,预订时被电话告知门店不接待12岁以下小朋友。该网友认为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侵犯了儿童群体权益。
该帖随即引发网友讨论,不少网友对“新荣记”这一规定表示支持,认为“没有熊孩子吵闹,可以定心享受美食,这波着实是反向推荐了”。另有博主认为,“新荣记”此举意在留住熟客,“留住熟客并靠熟客拉新的办法,对于中高端餐饮必然是最优解”。
新荣记于5月23日发布提醒,欢迎12岁以上小朋友家庭惠顾。
5月23日,“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却还在点评网站发布提醒:“因餐厅开放式空间设计,欢迎12岁以上的小朋友家庭惠顾。”
禁止儿童进入公共空间向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今年4月,据界面新闻报道,北京一咖啡馆由于张贴“不接待儿童,有些钱不挣也罢”的公告引发网络争议。此外,北京琥珀川咖啡、瑞塔咖啡等也明确表示不接待儿童。
博主分析新荣记此举是为留住熟客。
6月7日,记者致电“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工作人员回应称,餐厅没有强制禁止12岁以下儿童就餐,“这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新荣记部分门店是这样,我们也只是引导(带孩子的顾客)到包间,不是拒绝,欢迎所有客人来就餐”。
工作人员继续解释道,“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店内有两个开放式厨房,大厅棱角比较多,还有烤鸭炉,“这些环境设计可能有安全隐患,因此不适合儿童”。
4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该门店侵犯儿童权益
工作人员强调,门店没有严格限制年龄,“不会查看小朋友的身份证”,顾客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只是在预订的时候会有所提醒。如果确实带了1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餐,工作人员会建议在包间就餐。“门店一直有这样的引导,只是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更加明确了这条建议”。
据了解,“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包间满6位起订,且有2000元/人的建议消费,而大厅则可以根据口味自由点餐。
除北京新源南路店之外,上述工作人员称,“新荣记”杭州西溪店和上海南阳路店以及北京悉昙“荣府宴”也有此规定。“新荣记”杭州西溪店由于附近有西溪湿地和湖,且大厅是开放式厨房,出于安全考虑,门店不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在大厅就餐。而据上海“荣府宴南阳路店”客服介绍,门店只提供包间,“此前有客人投诉儿童会影响用餐体验,因此店里就不建议带12岁以下儿童就餐”。北京悉昙“荣府宴”则是因为开在悉昙酒店园区内,酒店规定不允许接待12岁以下儿童。
公开资料显示,“新荣记”是一家发源于浙江台州、主打苏浙菜的高档餐厅,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宁波、台州设有15家门店,旗下还有“荣府宴”“荣记火锅”等餐饮品牌。涉事北京新源南路门店人均消费高达1000元,是北京四家门店中单次人均消费最高的店。
有网友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认为少了包容心,“有些成年人吃饭时喝酒更吵,是不是这些人也不让进?”有网友指出,不应该拒绝,小孩也是人,有权进入,关键是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但也有网友认为,是一种“商业选择”而已,没有必要上升到包容、歧视什么的;有网友表示,这样能保证安静的用餐环境。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近媒体报道,一些城市出现了“拒绝儿童”或者不接待儿童的餐厅,赞成的网友大有人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为什么网友持赞成态度?无非是“天下苦熊孩子久已”。
经常看到有新闻报道,在火车上,有小孩大吵大闹,成为“噪音制造机”,干扰其他乘客,当其他乘客质问时,家长却回答“小孩子我能管得住?”此言一出,乘客哗然,网友哗然。
餐厅饭馆,也开始对营业环境进行整顿,其中之一就是不接待儿童的饭店开始悄悄地增多了。餐厅,本来是大家就餐的场所,谁都想安安静静享受自己的食物,可是如果有带小孩的父母纵容自己的孩子,在就餐场所大吵大闹,来回乱跑,食客的心情大受干扰,愉快的就餐被打断,心情愤怒指数暴增。
噪音还是小事,如果小孩到处乱跑,制造出事端,餐厅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种事情之前也有报道。熊孩子在火锅店乱跑,撞到服务员,孩子和服务员都被烫伤。家长告了火锅店,火锅店生意没做成,反要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特别是,在孩子受伤之后,家长的索赔方式属于狮子大张口,这让本该正常的赔偿陷入了讹诈式要钱。事后的视频也证明,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还是在孩子身上。
餐厅、浴室、游乐场等公众场合,装修设计等等方方面面都会遵循各种安全标准,就是为了消除或者减少各种意外发生概率,但意外总会有,不然也不会叫做意外了。
所以人们更要客观地认识到,这些场所是有危险性的营业场所,而不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别说是小孩子,即使是这些场所的工作人员,也会出现失误造成危险。更别说打破碗碟摔坏杯子,在平常家庭中也可能发生,怎么有人会放任自己的孩子去玩耍跑动而忽略危险,出事了就责怪餐厅,而不去反思做家长的有没有尽到自己的看护责任呢?
梁启超曾经写过《少年中国说》,称赞少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也把少年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可在现实里,对少年最多的形容词是“熊孩子”。
为什么“熊孩子”会越来越多呢?凡是新闻里报道过的,无一不是“熊孩子”造成损失,最后和经营场所双输。
过去,出门吃饭的机会不多,家长也会教导孩子为人处世的一些规则,起码,外出的礼貌要懂。现在,家长忙,总把自己的一部分责任推给别人,推给学校。而学校只能教给孩子知识,但教养这块,始终还是家庭教育为主。
餐厅饭店开始“不接待儿童”,这是用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如果家长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出事不从自身找原因,那么说不定以后,浴室,游乐场都会出各种各样限制儿童的提示。
希望下面的图片只是个笑话。
期,一些城市出现
公开称“不接待儿童”的店铺
引发了热议
此前,今年6月,知名餐厅“新荣记”北京新源南路店被曝拒绝12岁以下儿童就餐,此举再次引发网友大量讨论。对此,涉事门店回应称,推出上述举措系出于安全考虑,且并非强制性举措。(详见:人均上千,知名餐厅拒绝12岁以下儿童就餐?网友观点两极化)
网友也表达了不同观点
有人支持餐厅
据北京日报近期调查,在北京,也有部分小店因贴出“本店不适合儿童”等提示语被网友广泛讨论。这些店铺为何做出这样的提示?
现实中,所谓“谢绝儿童”的店铺场所,真的存在吗?记者探访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的提示语并不一定是“硬规定”。
“快来,这家店里都是老物件!”在五道营胡同,一位女士看到了一家服饰店,招呼着儿子一起进店。但看到门上贴着的“本店不适合小孩”提示,她明显犹豫了一下,随即说:“没事儿,咱就进去看看!”然后便领着男孩步入店中。
这家服饰店里,摆放着二手的服装、鞋包、首饰等物品,都颇具特色。尽管商品旁边有“请勿触摸”“物件贵重请勿自取”等提示,但男孩看到一个卡通摆件,还是伸出了手,准备拿起来看看。“别动!”孩子妈妈连忙阻止。
在店内,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和妈妈在一排首饰前驻足。“这个款式有手链吗?”听到女孩的询问,店员热情地上前介绍:“它这样绕几圈就可以当成手链。”
一些被认为“谢绝儿童”的店面,其实也存在误传。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说自己要过生日了,打算找一间不接待孩子的餐厅,以免受到打扰。评论中,有人提及一家位于朝阳区的烧酒场,称其谢绝接待12岁以下儿童,该答案还被多人点赞、收藏。但记者致电该餐厅咨询时,工作人员颇为惊讶,“什么时候有年龄限制了呀?”对方介绍,餐厅是一间日料店,可以正常吃饭,不是专门喝酒的场所。
与此同时,的确也有一些商家店铺,明确标注了不接待部分儿童。
在位于方家胡同的一家猫咪咖啡店,客人们兴趣盎然地和猫咪玩耍,其中少有儿童的身影。店内贴的“入场须知”中提到,“为了孩子的安全,12岁以下儿童请勿入场,如虚报年龄导致12岁以下儿童受伤,本店恕不负责。”
“现在6岁以上、12岁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进,但限制时长1个小时。6岁以下儿童是不可以进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主要是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店里猫太多了,工作人员没有办法看护到每一个小朋友。”她还提到,店里有体型较大的缅因猫,站起来大约有1米高。“虽然猫很温顺,但也有扑倒小朋友的可能性。所以6岁以下儿童不能进是硬性规定。”
五道营胡同的另一家小店,门上也贴着“本店不适合儿童”,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四岁的儿子从店前经过。店外橱窗内展示的玩偶、摆件等物品吸引了男孩的注意,男孩伸手指着橱窗想进店看看。“这里写着不适合你,我们去别的店吧!”孩子爸爸低头劝着孩子,男孩听完点了点头,一家人向前走去。
“五道营这里的小店都挺有个性的,老板设置些‘店规’也能理解。”这位父亲对记者说,“况且门上还写着‘室内空间狭窄’,我也怕带着孩子进去磕了碰了。”
记者推开店门,沿着楼梯向下走进店内。店内摆放写着“请您看护好自己的小孩”的纸条。店员说:“以前有孩子在店里追跑打闹摔伤了,赔了好几回钱了。”记者注意到,面积不大的店内,服装、CD、小摆件等物品摆得满满当当。店内,一个男孩对琳琅满目的徽章胸针产生了兴趣。店员赶忙向一旁的家长强调:“胸针后面有针,不建议给孩子买。”
尽管门口贴有“本店不适合儿童”的提示,不过店员对记者说,小朋友可以进店随便看。“但是店里没有适合小朋友的东西。(别的地方)有更多更适合孩子玩的,不用偏来我们这儿买。”
在更加注重氛围和体验的场所,对顾客年龄的限制则另有原因。
一家位于顺义的咖啡馆,将“小朋友勿入”的画板摆在店门外,老板的公开解释是“因为没有能力满足所有人”。
在他设想中,自己的咖啡馆应该是个安静的空间,客人也都喜欢安静的环境。而孩子天性活泼,自己不愿也不应限制孩子的这份天性。此外,他将咖啡馆设定为“动物友好空间”,客人的小型犬牵绳可以入内,店主本身也养着两只狗,会不定期出现在店里,对孩子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不仅针对儿童,记者注意到,店内还禁止商业人像摆拍。总之,店主的意图非常明确,希望为需要安静环境、喜欢动物的客人,提供纯粹的咖啡体验。
位于西城区的一家剧场,以曲艺相声表演为主。在购票窗口旁,一条购票须知明确标注:1.2米以上儿童及成人凭票入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记者现场询问工作人员得知,虽说谢绝1.2米以下儿童,但如果愿意给身高不足的小朋友买票,也是可以带进去的。“对小宝宝没有优惠票,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是和成人一样票价。”网上评论中,大部分观众给出的建议都是尽量不要带娃。“两个半小时,孩子太小听不懂,会很无聊很难熬,你还要分神照顾他。”有观众还现身说法,
或是由于店内环境、经营内容等不适合,或是对安静程度有较高要求,种种“谢绝儿童”场所的解释,并非不能理解。有家长对此评价,
“有些店铺确实不适合小孩去。我家孩子5岁,正是活泼时候,去那些摆件多的店容易发生意外。”王女士对记者说,有时和朋友去咖啡馆,会看到有父母带着孩子在店里待很久,但由于店里没有适合儿童的饮品,孩子闲着无聊,难免会跑跑闹闹。“带孩子出门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去适合孩子的店。”北京市民单女士家里有两个孩子,分别就读小学和幼儿园。在她印象中,似乎没有兴致勃勃想要入内,却发现因带了孩子被“拒之门外”的体验。“其实商家知道,孩子的钱最好赚,因为孩子的背后肯定得跟着家长啊,一个孩子就能撬动整个家庭的消费。你看商场里最热闹的,往往就是设置儿童区域那一层,儿童友好的餐厅、场所也是最多的,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
阅读推荐
沪一外卖骑手命丧火灾,又因这一生活习惯!“二房东”获刑,平台被约谈“真蛛奶茶”?知名茶饮再被爆料上热搜!紧急回应:无限期停业
深夜公告!身家10几亿,他被批准逮捕!
上海人气老字号门口出现警车?这群人总算有人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