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呷哺、西贝、旺顺阁、王品……今年都在推大店,“小而美”时代过去了吗?
◎餐饮老板内参 主笔 王新磊
记者 孟蝶 发自武汉
4月20日,呷哺呷哺在武汉新开一家千平大店。
另根据餐饮老板内参已知的消息:西贝、旺顺阁、王品、牧之初心,今年都在力推大店。
“小而美”的时代过去了吗?
力推大店背后,这些品牌先人一步,看到了什么样的趋势?
1
呷哺呷哺开千平旗舰店
延续20年的橙黄色不见了
▼
呷哺呷哺千平旗舰店,做了体验全升级的大调整。
青砖、绢灯、怪石、流水,旗舰店每个入口都特别设计了场景布置,水雾袅袅、禅意浓浓。
店内更是一步一景、意境悠远。原石和木色、绢灯,组成了呷哺呷哺旗舰店的新中式禅意餐厅环境。
呷哺延续了20年的橙黄色环境,在旗舰店升级成新中式装修风格。
“(升级版的呷哺和湊湊)还是不一样的。呷哺旗舰店是呷哺自身的升级版,有自己的DNA,但呷哺和湊湊和口味、菜品、价格、定位、服务模式和装修细节都不一样。”
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接受餐饮老板内参采访时解释说,“最重要的是核心不一样,呷哺是一人一锅的国民小火锅,客单价在100元以内(集中在50~60元),湊湊客单价在100元以上”。
除了场景、菜品和服务的升级,还加入了呷哺集团特别引入的台式手摇茶。
呷哺旗舰店的门前,是台式手摇茶的制作销售区。与湊湊门店相同,呷哺升级后也选择了“火锅+茶憩”的组合路线。非用餐时间的呷哺旗舰店全区域开放,提供给手摇茶顾客享受下午茶时光。
2
体验主义来了——
“小而美”的品牌也在开大店
▼
升级版呷哺与湊湊背后,是贺光启的新理念。
此前,他在和内参君分享“湊湊”模式时,强调“体验至上”。他说,要留出空间,做出五星级的体验感。这既是竞争策略,又是对趋势的洞察。
中国餐饮业30多年来的发展,餐厅与餐厅间的竞争,正从服务、产品维度,向全维度的体验主义升级。
以前的呷哺主要满足了一两人、两三人顾客的就餐需求,“呷哺的大店,接待客群可以从一两个人到几十个人就餐需求都能同时满足”。
而呷哺有了大店模式的尝试后,会在全国各大省县市开出不同规模的门店。“今年呷哺新开店铺数量不会低于去年。”贺光启说,今年在各地新开店铺会有大、中、小不同面积。
开大店,不仅仅是呷哺的动作。
西贝贾国龙也在反思,“小而美”到底要多小?
太小了“耍”不开,反而影响业绩。像西贝,因为增加了外卖业务,需要开大店,为外卖留出操作空间。而西贝主力店选了300到500平。
就连“小而美”的代表企业牧之初心,在血拼过效率之后,也在发力“体验”。
以小店模式为代表作的“牧之初心”原切牛排,深圳金光华店曾经创下纪录,18平米只做3道菜,日卖6万元,相当于每小时卖出1.3头牛。
但现在,他们店型模式也悄然“转型”:一种是目前的20~30平米,一种是60多平米的白金店。其中,白金店会有牛排课堂和周边零售商品销售,近期将达到三家店。
这种大店带小店的模式,好比是“老母鸡带小鸡”。大店做好体验感、品牌感,小店做好坪效和人效。
而在星巴克,这种模式有个更优雅的说法:他们把大店,比喻成“教堂”。
原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总裁王朝龙说,“(大店)就是增加体验感,提高品牌势能”的。在上海,星巴克的工厂店,就是起到了供消费者“朝圣”的作用。
3
王品、呷哺、西贝……
餐饮主力军们都扩张大店
▼
曾经,“小而美”模式是餐饮人共同的追求。
2012年之后,“三高一低”倒逼餐饮业变革:减人员,缩店面,减菜单……
“小而美”成为行业共识,并催生了“极致人效坪效”的行业标杆作品:彼得家的厨房。
但是,2017年中旬,餐饮业中高端市场已经开始复苏。
在上海,王品加速了开发新品牌的力度。
2017年,王品相继推出了鹅夫人、蜀三味,2018年又推出了新品牌“舞渔”,招牌商品烤生蚝。而这家店选在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百货,306平米,而人均客单价约125元,锁定25~35岁爱好日式美食的白领。
进入2018年,这个势头更是强劲。
首先是各个知名品牌都加大了开店数量,堪称“疯狂”。
一向谨慎的海底捞,这次就任性了一把。年初有消息称,海底捞今年要开210家店。
而内参君求证的消息更是惊人:“肯定比这个多,并且没有上限。华东、华南、新一线城市,都要进驻。”
海底捞的这个开店力度,堪称前所未有。因为目前海底捞也就200多家店。
除了海底捞,其他品牌也都在加速扩张——
西贝2018年要新开店100家,总数突破300家;
喜家德2018年在达到500家店,并加强深圳布局;
4月10日,旺顺阁今年开店33家店,还要进军深圳,进行全国布局。
其次是开店面积。
西贝主力店在300到500平,旺顺阁不论主品牌,还是新推的徽菜品牌“披云徽宴”,新开店面积都在500-700之间,位置好超千平也开。
刚刚在武汉开业的呷哺呷哺旗舰店,面积超过1000平米,最多可同时容纳近300人用餐,是呷哺呷哺在中国开设面积最大的店铺。
……
4
从“小而美”到开大店
体验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护城河
▼
为何餐饮主力军集体力推大店模式?主要有是三种考虑:
一种是业务需要。
比如西贝新增外卖业务,需要空间;呷哺呷哺拓展多人就餐消费场景,也需要空间。
一种是全面提升体验感。
回头来看,“小而美”模式,在实现极致人效、坪效同时,也牺牲掉了“体验感”。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体验感”正在重新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和护城河。
像麦当劳已经由效率的“快”,悄然转向体验的“慢”,推出了“送餐到桌”的服务。
不仅餐饮业在加强体验感。购物中心早在2016年已经尝试整合更多超强体验感的项目。这些项目从电影院、电玩、KTV,扩展到手作集市、艺术展、屋顶农场等。
还有一种原因,是市场复苏,风向标就是中高端餐饮。
经过5年的震荡,中高端餐饮的泡沫已经被挤掉,虚高的产品被挤掉水份,而真正的宴请需求依然存在。并且,从客群分析来看,除了商务宴请,亲朋好友间的宴请也在增多。
这是一个对全体餐饮人都利好的趋势:开大店背后,折射的是餐饮行业整个消费水平、市场空间的上升。
· end ·
轮值主编|笑凡 视觉|尚冉
><>投资小模式简单易复制和扩张,盈利能力强,生命力顽强。比如:鸡排店,奶茶店,饮品店,鸭脖店,都属于小而美小餐饮。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小而美图将成为一股清流,做小而美的餐厅产品是核心,中国的餐饮业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近几年,餐饮行业刮起一阵“小而美”旋风,店铺面积都在10平方米左右。
1
“小而美”的趋势
再以某饮品品牌为例,10㎡的小店,每个月毛利在3、4万元,除去房租和人工成本,一年下来净利润也能有个20万左右。这对刚开始餐饮创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可观的。
2
小门店好在哪?
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不能好好地坐下来吃饭,更倾向于点外卖。而从顾客的角度来看,809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这类人喜欢玩乐,食物最好“拿着走”,边走边吃。
如果门店变小,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都能下降。对餐饮老板来说,降低任何一项成本都是在提高利润。
3
小门店成功两三招
1.选址不能太偏僻
小门店得开在明显的位置,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好是开在路边或商场附近。
2.产品要专,要有特色
小门店因为面积限制,只能做细分品类,专卖几款产品。如果你开一家10㎡的餐饮店,还想推出几十道甚至上百道产品,或许只有饮品店才能做到。
3.味道要好
小门店牺牲了堂食,没有服务,只能靠产品来吸引人。所以餐饮老板要在产品上狠下功夫,多征询顾客意见,不断地调整产品的味道。
“大店玩不动了,高工资、高租金、食材高成本......这都让大店玩起来压力越来越大。” 门店小型化,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主要趋势。各位餐饮商家将决战“10平米”,你准备好了吗?
>难时时有,近几年尤其多,特别是对于创业者而言。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小而美、刚需属性的项目,才是普通创业者的出路。
山东的张哥和李姐,一个在做工程,一个在工厂上班,这几年因为疫情,收益都越来越差,加上李姐的工厂常常要上夜班,照顾不了小孩,无奈之下,两人想要另谋出路。
夫妻俩考虑到现在的大环境不好,大家的口袋里都没什么钱,除了必需品,一般都不愿意增加消费。所以两人都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找个小项目做才更有可能成功。
5月初,他们联系上集团的王经理,咨询、考察了很久,两人最终决定做卤味。因为民以食为天,卤味家家都会吃,而且人人都消费得起。
张哥本身就喜欢吃,所以对卤菜口味这块,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他们跑了很多个地方,都没能找到理想中的口味。后来,他们在当地卤三国门店,尝到了卤三国的卤味后便做出了一个决定——和卤三国合作。
< class="pgc-img">>微信截图_来集团考察
7月份,他们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便带着孩子,一家人驱车来到集团考察,王经理负责接待了他们,为他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并说明了公司能给到的帮扶。
< class="pgc-img">>与王经理合影
在集团学习期间,他们既学习了卤菜技术,也学习了店铺运营相关知识。
技术老师先讲解理论,然后带着他们实操;运营老师则通过真实的案例,向他们传授很多开店的经验,从前期的选址、装修,到后期的营销管理,方方面面都细致指导,为他们开店铺好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微信截图_反馈学习情况
学习了十天左右,他们就顺利结业了。有了口味出众,且绿色无添加的产品,以及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知识,回去开店他们便信心十足。为了能赶在中秋前开业,他们一回到老家,就开始筹备店铺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微信截图_和设计老师沟通店铺装修
前期,在我们设计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做好设计,并完成了装修。铺子虽然面积不大,但简洁、大气的装修,十分地吸引人。
9月16日,店铺正式开业。为了让开业一炮而红,集团的技术老师和运营老师提前赶去山东,做开业指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微信截图_三国团队协助开业
技术老师帮他们准备产品,把控口味和质量;运营老师则提前策划好活动,发传单、代金券、免费试吃等等,想尽一切办法,为开业造势!
开业带店
< class="pgc-img">>和带店老师们一起合影
开业那天,现场非常地火爆,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围观。不一会儿,店里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上午短短几个小时,营业额就突破了八千,下午他们又赶着备了很多货。到晚上八点左右,营业额达到了11900+。
< class="pgc-img">>营业额达11900+
他们知道产品这么好,卖得一定也不会差,但没想到竟能卖得如此的火爆。事实表明,好的产品,加上好的营销,生意一定可以做得好。
< class="pgc-img">>微信截图_分享开门红的喜悦
张哥和李姐是千千万万创业者的缩影。在特殊时期,他们找对了项目,选择了合作卤三国,并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