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饮品快报
2021年上旬,茶饮主题色与这个季节相互映衬,欣欣然一片绿,泰绿柠檬茶、玫珑瓜,皆是。
玫珑瓜的火爆从3月中旬至4月初开始,益禾堂、萃茶师、sevenbus等茶饮品牌相继推出该品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益禾堂、萃茶师公众号
>在业内,关于玫珑瓜产品制作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每杯用多少瓜?
怎样搭配更好喝?
什么果酱更好?
……
除此外,有人提出部分区域玫珑瓜难以购买,是否一定要用玫珑瓜才能做,是否可以用其他瓜代替?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什么是玫珑瓜说起。
01PART —— 玫珑瓜究竟是什么?其他蜜瓜可以代替吗?
玫珑蜜瓜,在日语中为メロン,英语则为melon,两者音译为中文均为玫珑。而英文melon的直译则是蜜瓜。
< class="pgc-img">>直白而言,玫珑和蜜瓜的这种关系,就如同菠萝与凤梨、黄金奇异果与猕猴桃,白心火龙果与火龙果,都是一个品类,但品种不同。
但玫珑瓜与我们常见的新疆哈蜜瓜、海南黄金蜜瓜等品种的果肉呈金黄色不一样的是,此瓜果肉颜色呈绿色。另一方面,玫珑瓜外表呈较为标准的圆球形,哈密瓜则多为蛋壳形,这是最为直观的感受。
而在口感上,玫珑瓜的口感相对绵软,有人将其形容为类似吃冰淇淋。但这与其成熟度有较大关系。
< class="pgc-img">>在玫珑瓜的介绍中,会着重宣传其一藤一瓜的特点,这也是玫珑瓜甜度较高的原因,一般玫珑瓜的甜度在17度左右,哈密瓜的甜度则为15度左右。但哈密瓜在大棚种植时,也会采用一藤留一瓜的种植手法,这样做不仅能保证瓜的甜度,同时还能让瓜的个头更重。
在香气上,玫珑瓜的香气偏清香,但在成熟后期也会与哈密瓜以及其他水果一样出现发酵的气味。所以,在制作玫珑瓜饮品时,选择与其果质、颜色相近的蜜瓜,其成效大致一样。
我们在近期对比过一藤月露蜜瓜、上海玉菇甜瓜等品类,都能呈现出与玫珑瓜相近的特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月露(上)与玉菇(下)也是翠绿色的果肉
>02PART —— 用蜜瓜鲜果饮品,果酱可以提升香气
在茶饮门店应用中,玫珑瓜一般不会直接榨汁或打成果泥出品,通常是添加茶汤与蜜瓜果肉制作为冰沙饮品,或者加奶制作为蜜瓜味奶茶。
由于蜜瓜的香气较淡,在添加其他物料后,容易将其香气、颜色掩盖,难以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鲜果会因批次、成熟度不同,导致口感相对不标准。
综合考量下,在制作产品时一般会添加果酱或果汁进行平衡。
< class="pgc-img">>在选择玫珑瓜果酱搭配鲜果制作饮品时,也会有一些小技巧,我们以阿果安娜最近新出的玫珑蜜瓜果酱为例,进行介绍。
● 1、果酱的香气需要自然、清新,不会有刺鼻或过淡的感觉。可以1:4或1:5比例的水或茶汤调试,品尝其香气是否符合品牌方的需求。
< class="pgc-img">没加果酱(左)与加果酱(右)进行对比
>● 2、果酱颜色略深于果肉本身,有助于帮助饮品修补颜色。但过深,制作的产品容易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同时,也有品牌会将玫珑蜜瓜果酱与哈密瓜等金黄色果肉的瓜类结合制作,以便于在玫珑瓜等品类过季后,继续使用。
这也是玫珑瓜果酱颜色不要过深的原因之一。
< class="pgc-img">果酱内含有细小果肉
>● 3、果酱的流动性要好,以冷藏在冰箱后,仍能流畅倒出为佳,便于门店使用。
< class="pgc-img">>03PART —— 3款蜜瓜应用配方
最后,我们以两种不同品种的蜜瓜与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做搭配,做出3款应用,仅供参考。
< class="pgc-img">>翡翠蜜瓜芒芒椰
【配方】
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30g
茉莉绿茶汤120ml
玉菇甜瓜90g
芒果肉50g
西米80g
冰糖浆20g
椰子冰淇淋球60g
冰块200g
【制作方法】
1、将切碎的芒果肉、西米放入出品杯中,备用;
2、将玉菇甜瓜、冰糖浆、冰块、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茉莉绿茶汤加入冰沙机中,搅拌后倒入出品杯。
3、加入椰子冰淇淋球即可。
< class="pgc-img">>蜜瓜龙珠奶霜
【配方】
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30g
茉莉绿茶汤120ml
月露蜜瓜90g
红豆龙珠80g
冰糖浆20g
冰块200g
奶霜80g
【制作方法】
1、将红豆龙珠放入出品杯中,备用;
2、将月露蜜瓜、冰糖浆、冰块、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茉莉绿茶汤加入冰沙机中,搅拌后倒入出品杯。
3、加入80g奶霜,出品。
< class="pgc-img">>柠檬蜜瓜爱玉茶
【配方】
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30g
白桃乌龙茶汤200ml
海南无籽小青柠30g
玉菇甜瓜50g
冰糖糖浆25g
老盐糖浆5g
爱玉冻60g
冰块150g
【制作方法】
1、出品杯中加入爱玉冻,备用;
2、雪克杯中加入海南无籽小青柠、玉菇甜瓜,用捣棒捣碎;
3、加入白桃乌龙茶汤、阿果安娜玫珑蜜瓜果酱、冰糖糖浆、老盐糖浆、冰块,雪克至冰镇。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CBNData消费站,作者丨贺哲馨,编辑丨钟睿
2020年对于新式茶饮是增长与转变的一年。
经历年初短暂的停摆之后,茶饮门店借助线上点单迎来“报复性消费”,复苏迅速。资本对茶饮赛道的热情同样不减——2020年针对茶饮品牌的融资共18起,披露总金额达到17.43亿元,占到当年食品/保健品赛道融资总额的36%。
茶饮市场下沉的趋势越加明显。蜜雪冰城开出万家门店,地方品牌茶颜悦色开始全国布局;7分甜、古茗等腰部品牌均获得了融资。
高速发展三年后,新式茶饮市场品牌初立的局面形成,以下是CBNData消费站依据《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对新式茶饮市场做出的复盘与展望。
茶饮融资热度回升,总金额创下纪录
《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较上年增长8起,披露总金额达到17.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
其中,新式连锁茶饮获得13起融资、茶包品牌获得3起融资,茶叶批发品牌获得1起融资、无人茶饮店获得1次融资。
从资本的流向看,各细分赛道头部品牌依旧是资本争抢的香饽饽。奈雪的茶分别在6月、12月完成B、C两轮融资,总金额高达2亿美元,是本年度茶饮品牌融资额之最。杯装芒果饮品强者7分甜在10月获得1.5亿人民币的融资;茶包头部品牌茶里CHALI也完成了一轮亿元级B轮融资。
图片来源:《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
以新式茶饮店为例,资本选择头部品牌的逻辑除了品牌本身实力优势,“失败的机率没那么高”。此外,头部品牌多采取的直营模式,也有利于保证品牌形象,对品牌估值产生正面效应 。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关注头部企业,主要是想要推动这几家头部企业快速上市,完成套现。
从融资后的动作看,无论是头部还是中腰部,茶饮店都将门店扩张、供应链升级以及数字化转型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代表当下的茶饮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经历以数字化为代表的转型,以及供应链整合方向的升级。
茶饮市场投资风向正悄然转变
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已有约50亿人民币进入新式茶饮赛道。如火如荼的市场背后,投资风向也在发生变化。
趋势之一是,头部品牌吸引着巨额资本的同时,有资金已经开始向腰部品牌倾斜。沪上阿姨、7分甜、古茗茶饮等腰部品牌均在2020年获得融资。 针对此现象我们总结出以下两点原因:
(1)茶饮市场细分化,专注“小品类”的腰部品牌吃香。
竞争日渐白热化的茶饮赛道,头部品牌数量是有限的。对于资本方来说,投资往往是投赛道、投细分品类。相较于规模和发展速度,品牌站稳一条细分赛道更重要。
7分甜作为杯装甜品的先驱,选择芒果作为切入赛道,成为杯装杨枝甘露的领导者;小满茶田选择了车厘子作为切入口。沪上阿姨开创了现制五谷茶,沪上阿姨则从“现煮五谷茶饮”品类切入茶饮市场,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产品特色。
2018年沪上阿姨推出风格更年轻化的LAB店,以增强品牌的社交属性
(2)茶饮市场下沉,价格适中的腰部品牌迎来前景。
2020年,我们见证了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小镇奶茶店”的崛起、地方性品牌茶颜悦色的出圈,以及喜茶的中端品牌喜小茶的加速布局,这些都表明,茶饮市场正在向低线城市下沉,性价比路线在小镇更吃香。
去年获得融资的古茗就是一家扎根三四线城市的茶饮品牌,截止2020年4月,古茗已经在全国开出3000多家店。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品牌在加盟商管理、供应链以及运营的把控上都做的十分出色。7分甜严格控制加盟商数量,在一线城市中心城区采取直营店模式强化品牌形象、古茗茶饮加盟商的转化率不足2.5%,标准严格;为了保证供应,小满茶田选择与中国最大的车厘子进口商金果等供应商合作,同时发展国内产地;古茗茶饮则斥资4000万元打造自家冷链,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证原料新鲜。沪上阿姨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供应链的公司,负责全部加盟商的原物料配送。
趋势之二是,由新式现制茶饮辐射出的新物种开始受到资本关注。其中又以升级后的茶包为典型。 2020年,新式茶包品牌相关的融资事件有3起,头部品牌茶里CHALI完成了亿元级的B轮融资,凭借10年6次融资问鼎融资次数榜首。
数据显示,主打花草水果拼配茶、定位专业茶叶提供商的茶里CHALI已累计售出茶包6亿个,在酒店、办公和餐饮等B端渠道市场占有率约为24%。其创始人预计,未来1-2年内销量将超过老牌茶包品牌立顿。
新式茶包之所以赢得消费者欢迎,原因可能有以下3点:
(1)茶叶在中国人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新式茶包的崛起,是建立在成熟的茶叶消费市场的基础上的。历史悠久的饮茶传统让品牌省去了市场教育阶段,而目前我国茶叶消费“有品类无品牌”的现象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新式茶包品牌抛弃传统的产地+年份路线,主打健康+美味吸引年轻人;
我国之所以缺乏头部茶企,一大原因即是年份+产地的衡量标准不透明,造成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其营销方式还在走熟人生意的路线,新式茶包主打健康牌,看准当下养生消费的年轻化,以天然无添加等为卖点,再辅以高颜值的包装吸引消费者。
图片来源:茶里CHALI天猫旗舰店
(3)新式茶饮重视原叶茶,茶包成品牌新卖点
新式茶饮“原茶+鲜奶”的模式,是茶包品牌崛起的契机之一。对品牌来说,茶叶质量和好坏直接决定了茶饮的质量。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透露,在喜茶的成本结构中,茶叶占很大比重,甚至超过了铺面租金和人力 。一些茶饮连锁品牌在线下扩张的同时,也相继推出茶包产品,譬如喜茶和奈雪的茶。后者的茶包在电商旗舰店的月销量已经破千。
趋势三,更多投资机构新面孔出现在茶饮赛道。
茶饮赛道的融资热开启于2016年,在2018年达到顶峰。
其中,天图资本、高瓴资本、IDG、红杉资本、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等均是多次出资的“熟面孔”外,新式茶饮的投资机构还涌现了不少新面孔——2020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首次出手新茶饮品牌7分甜,碧桂园创投则领投了茶包品牌茶里CHALI。投资喜茶的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则是首次涉及新消费品牌,此前Coatue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产业,VIPKID、美团和滴滴出行都曾是Coatue的注资对象。
此前未曾涉及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转向茶饮市场,也印证了茶饮市场在消费品投资赛道中的热门地位。
2021年,茶饮市场将向何处去?
1.下一个“喜茶”将诞生在三四线城市
无论从资本还是市场角度,一二线城市的茶饮市场差不多快摸到天花板。专注于一二线城市的头部茶饮品牌已经很难再“上车”—— 喜茶2018年4月的B轮融资中,多家机构手握重金,也未能拿下半点份额。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经过最近这三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该赛道玩家跑马圈地其实已经到了中后阶段,一二线城市新式茶饮门店增速正在放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三线及以下城市茶饮市场增长达到了138%,超过北上广及新一线城市120%的增长率;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茶饮门店关店率为1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茶饮门店55%的关店率。
“茶饮下沉”成了近两年火热的命题,今年年初以来腰部品牌屡屡获得融资。三四线城市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下,许多超级体量的品牌正在崛起——蜜雪冰城破万家,多次传出IPO消息;书亦烧仙草、益禾堂、古茗、甜啦啦等均在大规模开店;地方品牌强者茶颜悦色开始了全国布局。
喜茶在2020年4月推出价位在6-16元区间的副牌喜小茶,目前新店开出了深圳,渗透三四线城市的野心不言而喻。
2.多SKU是趋势,茶饮品牌的未来是 “生活方式”品牌
无论是走“茶+烘焙”的奈雪、抢夺咖啡市场的喜茶、还是卖周边的茶颜悦色,多SKU成了茶饮店的趋势。
多SKU有利于单店的销量增长(如软包可开拓早餐市场),也延长了品牌的生命周期——如果把目光紧盯在一个单个人气产品的SKU产品上去打爆款,品牌的生命周期就会随着单个SKU的生命周期而下降。
投资乐乐茶的众海资本就表示,资本如今更看重投资对象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而成功经营多SKU的能力可以证明这一点。
茶饮品牌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变还体现在营销上。
以奈雪的茶为例, 2019-2020 年间,奈雪共联名过 51 次,涉及策展类、食品类和 3C 类等,融合双方共性推出了联名茶饮、欧包、周边及线下快闪店和主题门店。频繁联名的背后,奈雪的茶也在不断讲故事,强化自身的IP,传达品牌的调性。以期建立一个代表“美好、纯粹”生活方式品牌的终极目的。
3.数字化将决定品牌扩张速度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式茶企的趋势,从选址、供应链、渠道、新品迭代和营销等方面进行的数字化搭建,将帮助品牌更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深耕自身会员体系、线上数字化营销及数字化供应链搭建成为品牌的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
这方面,头部品牌起步早,成效也更明显。2018年,喜茶推出星球会员计划,上线半年获得600万用户。奈雪从2019年底开始搭建会员体系,截至2019年11月,奈雪与喜茶两大头部新茶饮代表的会员数均突破3000万。11月底奈雪POR门店在点单、后厨管理等环节均作了数字化升级,喜小茶的门店则在数字化赋能下重回小店模式,降低自身运营成本。
此外,细分趋势如小料健康化、茶基底多样化、包装环保化等也正在发生。 未来,新式茶饮用户需求将有何变化、赛道将如何拓展、市场又将掀起何种波澜,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玩家的机会已经不多。
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
2015年,微博网友对新茶饮品牌的热情还不太高,不像现在,位居头部的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一旦出现负面新闻,相关词条甚至可在几小时内蹿上热搜。那是个还有时间让创始人们自己发现并修正错误的年代,也是当下业内众多故事发生发展的起点。
因为觉得自家门店生意开始变差,且感受到了源自中国台湾的一点点奶茶店的冲击,蜜雪冰城联合创始人张红甫在哥哥的建议下,决定走出门去,到全国各地巡店。结果令人沮丧,有的门店用了不新鲜的柠檬,有的后厨脏乱不堪,最重要的是,很多门店没什么连锁品牌的样子,一个店一种风格。
幸好蜜雪冰城及时纠了错,才不至于在即将拉开大幕的新茶饮浪潮中失去位置,也才有可能在2021年6月,因魔性宣传曲而在抖音大火。
蜜雪冰城从一点点那里学到的是,起码要给消费者提供甜度和冰度的选择以及客气有礼的服务,而这些,一点点自2010年便已在中国大陆渐次推开了。
2015年是一点点在内地的快速扩张期,当时有上海网友在本地社区谈论城市奶茶品牌的变迁,谈到红极一时的街客、茶风暴逐渐消失了,最火的是一点点、Coco都可、沪上阿姨等。和一点点、Coco都可诞生于中国台湾不同,沪上阿姨是2013年创立于上海的茶饮品牌。
港台珍珠奶茶文化悄然渗透上海,进而铺展至全国,中国本土茶饮店亦在逐步兴起,且有意从不同角度切分这一市场。
2011年,以江浙一带为据点的古茗茶饮创办,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将在6年后的一次跨年演讲中提到它。2011年底,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开始在家里调制芝士茶产品。聂云宸做奶茶,用他自己的话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观察到,很多茶饮店卖的东西根本没有茶,拿些粉末,再加点“鬼东西”冲一下,就能顾客盈门。
喜茶第一家店开张后的514天,远在广东江门750公里外,也有一个人打算以同一思路重新做奶茶。摒弃植脂末和奶精的冲调方式,用做咖啡的思路来做鲜茶,将鲜奶、奶油、坚果碎盖在茶上面,成为茶颜悦色的产品思路。那时候,35岁的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创业已5年,但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功项目。吕良善于做创意广告,在开盖码饭馆时,想出个在门口挂空招牌,上面写4个问号的营销方法,本想引起顾客好奇心,哪知无人问津。
这些知名茶饮品牌在成长初期普遍遇到过被山寨的问题。一点点的创立和台湾奶茶品牌50岚相关,但在进入大陆市场时,发现商标被抢注,之后改名一点点;喜茶最初叫皇茶,因山寨店太多,于2015年注册喜茶品牌;茶颜悦色的维权历程更为复杂,创立8年后,山寨品牌“茶颜观色”被判侵权。
喜茶需要将其前身更名以避开各种形式的山寨,而另一深圳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就没有商标方面的烦恼——这个名字取自创始人彭心的网名。和许多品牌方强调发现了新茶饮的广阔市场相比,奈雪的茶更像是在实现一个女生年轻时候的梦想,开一家奶茶店,店里有可口的点心,可在这里与闺蜜打发掉一个愉快的下午。
这也使得奈雪的茶十分注重门店的空间布局,注重品牌的高阶属性。一个柠檬茶的故事彭心讲过很多次,说的是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回某五星级酒店,拿着柠檬茶的朋友不约而同地把杯子扔到了门口的垃圾桶里,拿着星巴克的朋友则非常自然地径直走了进去。这让她觉得,奶茶文化需要升级才能符合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
看齐甚至表示要取代星巴克的,近年已屡见不鲜,而在瑞幸咖啡之后,声势打得最响的,莫过于各新茶饮品牌。
< class="pgc-img">>并非只有彭心提到了星巴克。张红甫同样认为,在蜜雪冰城的前行路上,必然会遭逢一场以咖啡和茶为核心的中西文化的竞争,蜜雪冰城未来的对手一定是星巴克。在大略解决了管理问题之后,这家公司把出海纳入了发展规划。
不同于喜茶、奈雪的茶准备北上,也不同于蜜雪冰城把目光早早地瞄向了东南亚,茶颜悦色明显趋于保守,其2015年前后的规划,依旧是布局长沙核心商圈。直到2016年开到30家直营店时,吕良说这才终于有了点做品牌的感觉。而逻辑一以贯之的是,近日茶颜悦色在将其快闪店从深圳文和友正式撤出的同时,再度提及,暂无进驻一线城市的打算,当下战略仍是做好长沙本地市场。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2015年之于中国新茶饮,现在看,是个十分关键的交叉口。
01
不同方式的全国扩张
是否雇人排队,是喜茶、奈雪的茶在知名度放大过程中公众颇为关注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在早期,它们面对的大多数质疑,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奈雪的茶2017年12月在北京开了店,这标志着它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广东,一脚踏进了北方市场,第一天开业,排了500米的队。
据海克财经掌握的情况,喜茶被报道顾客大排长龙的时间更早,确切讲,在进驻上海前一年,它在广深的门店就已经因为排队的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刚入驻北京时,聂云辰花了不少时间跟媒体讲,雇人排队这件事如何在操作上不可行。他谈到自己曾面临困境,说看到黑喜茶的文章,会气得晚上睡不着觉,但即便这样也不会回应,因为觉得不酷。
聂云辰认为喜茶不需要刻意将星巴克视为目标,而应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禅意、激发灵感、现代主义,是他选择的表达方式,“Stay Inspired”因此成为喜茶的品牌理念,这是他找到的茶的功能性价值,而这很容易让人想到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聂云宸曾讲到扩张新店的技巧,提到之前喜茶从江门直接到中山开店时,完全没人光顾,后来重新规划,选了中山小榄作为新址,因为这里靠近江门,已经有人喝过喜茶了,新店生意很好。之后才从小榄逐渐扩张到中山市区。他讲的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大家并不是毫无理由地排队;其二,扩张要层层渗透,有秩序。
喜茶的全国扩张,采取的方式是先到上海,再入杭州,既而更大力度播散。聂云辰给出了可以直接开进上海的理由:这里有顾客经常往返广深,已经了解喜茶了。
在布局江浙的同时,喜茶也进入了北京市场。为避免排队问题反噬品牌形象,喜茶北京两店同时开业。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较喜茶稍慢了一步,策略上选择了重点城市集中开店,在喜茶入京4个月后,奈雪的茶在8个重点一二线城市很快开出了10家店。
喜茶和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插旗子,蜜雪冰城在三四线城市撒豆成兵。张红甫感受到了茶饮市场的细微变化,在伦敦参加中欧企业家峰会时,他说,毫无疑问,茶饮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和变革期,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性和健康性提出了新要求。
2017年9月召开的蜜雪冰城成立20周年庆典向外界展示了这个冰雪王国的规模和野心。数千加盟商参与,充满梦想感的演说,是它留给外界的主要记忆点。张红甫在会上甚至谈到,蜜雪冰城要把店开到全球,成为国际品牌。豪言讲出去两个月,蜜雪冰城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开幕。做得如何先且不说,这个动作本身有着一望便知的寓意。
和喜茶、奈雪的茶更注重品牌调性不同,蜜雪冰城把迅速扩张摆在了优先级更靠前的位置。对扩张速度的不同要求,使得它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蜜雪冰城是加盟模式,品牌塑造依靠对加盟商的管理和制约,甚至张红甫本人的入局,也是因为早期他加盟了哥哥开的第一家冰淇淋店。张红甫曾透露,2017年上半年,蜜雪冰城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比例大致是1:13。
吕良曾深入谈及加盟问题。这与他早前的一次失败的加盟经历有关,当时做的是卤味品牌。由于快速加盟,发展失控,品牌短短一年就崩盘了。这是吕良对加盟扩张方式格外谨慎的重要原因。但近来他的想法好像又有所改变,他说,他以前对加盟有误解,这几年其实也有加盟做得特别好的品牌,这对企业综合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不要妖魔化加盟,谁的持续性更好,谁就更有价值。
02
抄袭指控背后
资本也在为喜茶、奈雪的茶补充弹药。
首轮扩张告一段落后,奈雪的茶和喜茶分别于2018年3月和4月宣布完成了新的数亿元融资。与此同时,茶颜悦色依旧被何时走出长沙这一问题深深困扰。以至于半年后,也就是奈雪的茶进驻长沙4个月后,有长沙媒体用一种战斗的口吻写道:面向全国的网红奶茶已进入长沙,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茶颜悦色为什么还不走出去?
吕良回复说,不能贸贸然而去,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不逞强。
经由初期的一番跑马圈地,新茶饮品牌开始在产品和运营上玩出更多花样。喜茶开卖冰淇淋,在上海迪士尼开了店;奈雪推出名为“奈雪的礼物”模式,之后又发展出各类店型。这两家公司在门店扩张节奏上可谓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比如它们都选择了在2018年年末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但品牌策略已可见显著差异。
彭心在谈到“奈雪的礼物”时说,这个想法的初衷是让会员可以拿着积分去玩娃娃机、口红机,让用户有幸福感。她提到,奈雪的茶拓展新业务的思路是,对都市人群不同生活方式的探索。分解这句话,更为具体的目标群体是20-30岁的喜欢喝着奶茶自拍的都市时尚女性。这也就有了接下来做奈雪酒吧、脱口秀酒屋、办美术展等尝试。
< class="pgc-img">>就喜茶而言,聂云宸多次对外表达,他们要做的是品牌,因此要参考伟大公司的成长路径,对标的公司是Facebook、Twitter、苹果等。刚需、高频、消费者众,奶茶行业的这些特点,让聂云宸在考察了多个行业后,最终选定投身其中。喜茶较为知名的营销方式还有拉着品牌做联名,合作过的品牌有乐事、科颜氏、多芬、盒马等,这也是循着前述思路丰富品牌内涵的结果。
喜茶与奈雪的茶在产品形态上的相似以及在开店策略上的趋同,导致双方偶有摩擦。2018年11月18日,彭心在朋友圈喊话聂云宸,认为喜茶在产品上抄袭了奈雪的茶。聂云宸直接在这条朋友圈底下留言回复称,抄袭之说十分幼稚,创新并不是抢时间占位。
这一争执事件被认为是新茶饮行业产品同质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自从粉末冲调式珍珠奶茶被新茶饮品牌集体摒弃后,主流奶茶产品就走向了现泡茶底加鲜奶、奶盖或奶油的形式,这种奶茶中再加入水果也是一大主要类别。既然各家都是在这个模式上进行创新,那么更多考验的就是对原材料的把控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口感的受欢迎程度,因此能否向产业链上游移动、操盘种植端等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新茶饮品牌依旧在冒芽。走占卜策略的答案茶在抖音走红;马东跨界做茶饮,在三里屯开出谢谢茶。只不过,这些在名字上就标新立异的品牌,大都没火多长时间。谁还记得刘强东和奶茶妹妹曾投资过的某新式茶饮品牌?
红利越来越少,而每个筹谋做大的品牌无不希望将自己的产品触达尽可能多的用户。蜜雪冰城开发出了雪王形象,更新了VI,推出高端子品牌;喜茶推出了产品定价为6-13元的子品牌。
03
热度是柄双刃剑
茶颜悦色在2020年11月才走出长沙,在湖南常德开了店。而此前,它已经因为各种话题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哪怕是收银小票上的一句“等我们有钱了就去告他们”,也会引发大量用户热议。
早前大众目光更多聚焦的是喜茶和奈雪的茶,之后茶颜悦色、蜜雪冰城等品牌纷纷登场,它们以价格为重要分隔尺度,在新茶饮赛道沉淀出了特定细分消费人群,并拥有了相应的话语权。蜜雪冰城至今维持着冰淇淋2元一个、茶饮6-8元一杯的价格水平,茶颜悦色饮品则普遍在十几元左右,这和喜茶、奈雪的茶动辄定价二三十元有着很大差异。
网络带来的传播效应颇令人心动。要知道,喜茶、奈雪的茶用几年时间方才打出全国知名度,而对茶颜悦色、蜜雪冰城来说,这一周期已大幅缩短至几个月,甚至是一首背景音乐爆红所需的时间。
蜜雪冰城广告曲发布于2020年7月,也即门店总数破万这一时段。之后这个曲子在蜜雪冰城全国各门店循环播放,用了近一年时间,最终在前不久迎来全网爆发。需要注意的是,在洗脑神曲爆红之前,蜜雪冰城已于2021年1月完成了首轮融资,系高瓴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晚点报道称,双方各投了10亿元,估值约200亿元,而很多人知道,美团龙珠同时也投资过喜茶。
2021年6月5日是个周六,当晚8点40分,蜜雪冰城在B站上传了宣传曲MV的中英文版本。这只魔性曲子迅速挤进全站排行榜,截至海克财经本文发稿,已实现超1800万次播放,收集弹幕超2.7万条。同时,B站出现了大量根据该MV再创作的内容。它触发了网友的造梗狂欢。蜜雪冰城看起来已经掌握与B站网友对话的方式,它能够以官方号的身份对一些up主的创作予以到位回应。
< class="pgc-img">>网络可以实现品牌的更快传播,但也容易带来更大的负面压力。
以茶颜悦色为例。比起几年前门店出了不合规问题只是被几家本地媒体报道不同,今天的茶颜悦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小心翼翼。2021年2月,茶颜悦色茶包上的一段文案被指不尊重女性,被部分网友拿出来炮轰,在网络上形成了较大波澜。茶颜悦色围绕该事件连发两条道歉声明,表示惭愧。
事实上新茶饮各大品牌都曾有过负面新闻被推成热搜。
远的不说,单说2021年。5月,蜜雪冰城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7月,益禾堂被指文案涉嫌歧视女性;8月,新华社就“奈雪的茶”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报道,记者卧底的话题,在发布两小时后成为热搜;9月3日,针对几日前因门店员工操作失误,致使顾客饮用到样品陈列道具一事,喜茶在官微发出致歉信,舆论余波荡漾至今。
在如何实现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吕良说,要跟一点点和Coco都可学习,它们做了二十多年,希望茶颜悦色也能做得久一点。
2019年8月聂云宸在谈到当时压力来源时说,喜茶所受到的关注度,高于实际应获得的,从上海开店时,大家就对喜茶过于关注了。
高关注度并不必然导向高美誉度和高回报,有时候甚至恰好相反,而品牌的长期核心竞争力是产品。
告别2015年岔路口的中国新茶饮,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阶段,显而易见,真正比拼综合实力的时代渐行渐近,而小玩家的机会已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