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每个城市都来了1亿人”“旅游热门城市一‘房’难求”“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激增”……这个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美团数据显示,5月1日至3日,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长沙位居全国前十,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味蕾游”“县域旅游”“新潮玩法”等成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新趋势,人潮涌动间,各地消费市场“跑出”加速度。
味蕾游带火本地餐饮 大湾区消费双向奔赴
5月3日夜间10点左右,湖北武汉江汉路步行街,肥肥虾庄门口依旧坐满了排队等位的顾客。
“这个五一假期,我们店每天都很忙,等位能从上午11点排到凌晨,日均客流量较去年提升约15%。”肥肥虾庄相关负责人张阳介绍,为把握五一假期消费热潮,餐厅提前通过美团开启专场直播,带动市民游客提前囤套餐,5月1日通过美团销售的团购套餐单量创历史新高。
这个假期,“味蕾游”是年轻人出行热门选择,带动各地餐饮消费火热。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其中,成都、杭州、北京、重庆、上海位列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前五城市。
< class="pgc-img">▲五一假期,肥肥虾庄与美团外卖包店活动引得市民游客驻足打卡。商家供图
>随着气温升高,“夜游经济”也成为五一消费的新增长点。
据美团数据,五一假期发生在夜间时段的消费环比增长127%。以海南为例,假期三亚·亚特兰蒂斯举办六周年特别活动,5月1日晚8点活动拉开序幕,数千架无人机腾跃夜空,绽放数万枚高空礼花弹,创造出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据亚特兰蒂斯乐园营销负责人介绍,五一假期首日,亚特兰蒂斯周年庆活动接待游客破万人。
< class="pgc-img">▲三亚·亚特兰蒂斯六周年特别活动。景区供图
>娱乐方面,来一场“CityDrink”,也是不少年轻人夜间消费的新选择。假期前夕,美团发布的2024年酒吧指南中,全国40城共630家特色酒吧入选,有3成的异地消费者会跟着指南按图索骥打卡各类特色酒吧。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夜间玩乐订单同比增长60%,成都、上海、重庆、长沙、深圳的夜间玩乐订单量位居前五。
此外,这个假期,大湾区消费进一步双向奔赴。“去必吃榜繁楼喝早茶,里三层外三层都是香港游客,排了俩小时才吃上。”大众点评笔记作者告诉记者。
在大众点评上,香港游客只需搜索”深圳攻略",即可访问"畅游大湾区"专题页,全方面获取本地游玩及各类优惠信息。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专题页浏览量环比节前增幅达30倍,火锅成为港人打卡最多的美食品类,按摩足疗成为最受欢迎休闲娱乐活动。"探寻深圳地道美味""香港人深圳周末攻略"等话题登上平台热榜,围观量逾亿人次。
随着北上游热度持续攀升,不少香港游客从”看攻略"转为"写攻略"。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香港用户所创作的笔记量增幅达20倍。
县域旅游热 宝藏目的地受追捧
假期期间,“各地景区人挤人实况”“城市来了一亿人”等话题走红社交网络,网友分享热门旅游城市消费火热、人流拥挤实况。
“洛邑古城平时人就很多,假期景区里更是人挨着人,想找个好位置拍汉服照都要等好久。”消费者说。这个假期,万岁山武侠城和洛邑古城等网红景区热度高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等主题乐园持续火热;各地博物馆等文化打卡游也颇受欢迎……不少宝藏目的地在假期涌现。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湖北神农架、甘肃甘南、广西防城港、四川阿坝、甘肃嘉峪关等地区的住宿预订量环比增速领衔全国。以湖北神农架为例,五一前三天的住宿预订量环比增长9倍。
随着各地基建完善及旅游接待能力提升,县域旅游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五一假期住宿预订量来看,福州平潭、惠州惠东、桂林阳朔、上饶婺源、湖州安吉等县域热度高居前列,迎来全国游客。近期爆火的河北石家庄正定县,五一前三天外地游客的住宿预订量环比增长2.2倍。
< class="pgc-img">▲美团联合西安商家落地“国风”市集,吸引消费者打卡互动。摄影:马嘉琦
>拥有悠久历史、传统建筑的文化古城也逐渐受到游客青睐。像山西,应县木塔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大同-应县游玩路线成为不少消费者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山西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72%,其中大同位于省内热门目的地前三位。
在客群方面,宝藏城市旅游都少不了年轻人的身影。当年轻游客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更看重出行的性价比以及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从而推动小城旅游持续出圈。
探索城市周边 新潮玩乐热度高
假期还有有什么新玩法?这届年轻消费者们给出全新答案——白天“特种兵”式游玩打卡,晚上走入一家足疗按摩店躺平放松。
位列五一假期十大热门目的地的湖南长沙,分布着超1.5万家足疗按摩店,假期不少店铺菜单上的美食选择比按摩服务还多,甚至有消费者排队8小时,只为一边捏脚一边体验本地特色小吃。
随着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增加,这个假期,他们同样不再执著于空间距离上的“远方”,而是选择在城市及周边发现新潮玩法,进行深度体验。在上海徐汇滨江,萌宠与萌娃纷纷空降“潮流夜生活”市集现场,在咖啡香中体验假日的松弛与欢乐。
美式复古酒吧、赛博风按摩馆、声光电密室......跟着线下市集打卡本地特色潮店,也成为年轻“潮人”新玩法。在重庆,美团、大众点评潮店IP M Cháo携手19家重庆门店打造 “一日潮人”潮店体验路线,以“巴适”“开胃”“多巴胺”三大主题路线串联不同玩法门店,为年轻人解锁奇趣新潮的新玩法。在西安,“国潮”玩法为假日增添新韵味,消费者在快闪市集欣赏非遗花鼓敲背表演、国风舞蹈、西安民谣等演出外,还能沉浸式体验古法敲背、陶瓷绘画、蹴鞠游戏等多种西安特色休闲玩乐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旅游热度持续走高,夜间“烟火气”升腾,新潮玩法层出不穷,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活力。随着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经济向好向稳发展。
报记者 柳娜
今年的“五一”假期堪称“火热”。央视新闻以《赏武术,领略西北江湖气》为题在崆峒山作现场直播,央视频以《甘肃平凉:崆峒山下逛夜市 品七县地道美食》为题聚焦平凉崆峒不夜城,将崆峒山、崆峒武术和平凉美食推向世界,勾勒平凉“五一”文旅拔节向上的图景。
5月1日至5日,崆峒山景区、王母宫·大云寺景区、云崖寺景区、龙泉寺景区以及博物馆等多个景点人流如织,游客爆棚,文旅市场全线飘红。即使是下雨天,也未能阻挡游客探寻的脚步。网络配文上不只是以“人从众”形容,崆峒山景区甚至以“本地人别来,把景区留给外地人”作为“劝退”视频的配文。
5天假期,全市“五一”共计接待游客200.19万人次,同比增长38.11%,旅游综合消费10.99亿元,同比增长48.11%。
可以说,这个“五一”假期的背后是平凉在城市营销、景区基础建设和政府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集中考验。
文旅、商务部门组团“天水揽客”
“静宁苹果一口咬下去,就是脆和甜,那种脆是像静宁小伙一样利落的清脆,那种甜,是像静宁姑娘一样温柔的甜。”3月24日,在位于天水市古城景区“吃天水、游平凉、幸福小拐弯”康养畅游推介活动的平凉地道风物市集展区,静宁县文旅局局长李好信为静宁苹果激情代言,他还将好吃又好看的静宁苹果赠给现场的游客,“希望大家到苹果生长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天水麻辣烫爆火之后,为了搭上这趟“流量快车”,不少文旅局赶赴天水考察。作为近邻的平凉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组团“进天水揽客”。平凉各(县、市)区文旅局长、商务局长及企业负责人纷纷上阵“站台”,从借助本地优势产品、特色文化影响力推广,再到现场展示皇甫谧针灸术、崆峒武术、崇信民歌,赠送庄浪粉条、皇甫谧非遗产品;从试吃平凉红牛肉、泾川美食,制定康养畅游线路,再到上演多场文化惠民演出助阵……平凉开启花式揽客,通过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网红达人的快速传播,引发舆论爆点,一时间,各大热搜平台上被“平凉文旅为天水麻辣烫上大分”等热搜霸屏。
与此同时,平凉重点景区还派发3万张景区门票,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到平凉消费,激发文旅活力。不少在天水的全国游客对平凉的热情所打动。
邻里情缘是天水、平凉两地割舍不断的情怀,天水一直以来是平凉的重要客源地。面对时代之变、行业之变,唯有紧紧相拥,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毕竟,文旅资源互补共享后,天水、平凉和各市州之间的“组合拳”,能形成更大的市场效应。游客万里而来,仅仅品尝麻辣烫、看看麦积山石窟还有些意犹未尽,配上平凉的自然和人文风光,整趟旅程会更充实、更饱满。
文旅走出去,游客请进来。4月7日,作为“吃天水、游平凉、幸福小拐弯”康养畅游推介活动的主要内容——“拥抱平凉美食·美城·美景”旅游团入平引流再迎高潮,天水市旅游协会走进平凉踩线活动启动。来自天水市旅游协会成员单位及天水市主流媒体记者、网红达人组成的体验团,赴平进行踩线和交流活动。
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换,方能实现互利双赢。协作得以谋发展,两地各大旅行社的“携手”更为“引客入平”添上一把火。踩线活动后,从4月13日开始至4月28日期间的每个周末,在天水吃完麻辣烫的全国游客都会坐着崆峒山景区直通车,从天水“拐弯”来到平凉,体验“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的心动旅程。
“平凉历史与人文共胜,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平凉生态与山水同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期待大家搭乘‘崆峒号’来平凉寻根问道、走访考察、投资兴业……”
4月11日,由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政府主办的平凉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引资暨“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首发式在成都举办,平凉以山水、人文“盛宴”,向成都及全国人民递上一张文旅邀请函。活动全面铺开“东西南北中·养生来崆峒”宣传矩阵,充分展示出平凉历史人文、风俗人情和自然风光,受到成都人民的欢迎,推动了平凉文化“走出去”。两地旅行社签订协议,开展互为地接供应商合作,为平凉“五一”文旅市场带旺人气。
“五一”前夕,我市宣传、文旅部门以及各旅游景区纷纷借助短视频在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方面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文旅”的宣传模式,使短视频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助推器”,助力我市打造甘肃省旅游热点城市。
“五一”人流密集,如何把好“安全关”?我市加强天气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的安全。各类文旅场所对游乐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合力之下,平凉继清明小长假揽金2.54亿元之后,在这个“五一”再次收获亮眼成绩。
探索人文体验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流量仅是吸引客流的契机,真正把“流量”变“留量”,比拼的还是城市综合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五一”假期更像是一场城市运营的期中考。
为全力做热“五一”文旅市场,4月27日,平凉市第二届“品美食·游平凉”特色美食文化节暨“甘味”农产品促销活动燃情开启。全市300多家餐饮企业汇聚在崆峒不夜城。华灯初上,不夜城游人如织,热辣鲜香扑鼻而来,静宁烧鸡、庄浪暖锅、崇信红牛肉、华亭核桃包、灵台手工面、泾川罐罐馍等各类美食摊位一字排开,数种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或围坐一起把酒夜话,或手捧美食边吃边玩,享受着惬意欢快的味蕾盛宴。美食集市的另一侧,崆峒武术、秦腔表演轮番上演,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夜城的欢乐气氛感染着每一位旅客。
“每一样味道都好吃,根本吃不过来。”来自“吃天水·游平凉、幸福小拐弯——拥抱平凉美食、美城、美景”天水体验团的游客张贵仁告诉记者,他品尝了静宁烩面、平凉酥馍,在享受平凉独特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平凉市民的热情和朴实。
作为大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火车带来了“快旅慢游”的时代。“五一”期间,我市推出“崆峒号”旅游专列。5月3日7时30分,载着近200余名游客的“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旅游专列抵达平凉站,开启为期3天的假日之旅。专列拥有豪华软卧包厢、亲子套房、大床房,房间内配备独立卫浴、空调等设施设备,让游客体验感更为舒适。专列串起平凉、天水两地热门景区,带领游客在3天的行程中游遍崆峒山、龙泉寺、王母宫、大云寺、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天水古城等景点。在崆峒山,品素斋宴、听养生文化讲座、欣赏崆峒武术、学习崆峒养生拳等极富含金量的体验活动,让大家身心放松。
“现在的游客比较关注自身体验,他们喜欢‘我的玩法我做主’。提供舒适、好玩、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崆峒山景区工作人员说。
许多旅游消费者从追求“风景”转向了“场景”,相比观看,更重视自身体验,热衷于美食品尝、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对此,平凉市着手探索人文体验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发布“五一”期间对外地来崆小型机动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纠违不处罚”的通告。崆峒山大景区提供游客安全保障、志愿者服务等,让游客玩得舒心、玩得放心。
不仅如此,我市各相关部门还组织志愿者在汽车站、火车站出站口开展引导、咨询、讲解等服务工作。同时,同步启动治安、消防等多项服务保障措施,力求用足用好平凉特色文旅资源,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让假日文旅市场火爆带来的“流量”变成“留量”,不断提升“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文博热、露营热各种玩法燃爆“五一”
露营拥抱自然,研学探索知识,逛博物馆“触摸”历史,旅行增长见识……“五一”假期,多元化、特色化、乡土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增强了旅游吸引力,激荡起平凉文旅的新活力。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也没有什么是一次露营不能治愈的!”今年“五一”假期,在崆峒区峡门乡兰崆萃英农场里,有过露营初体验的马成龙在谈及感受时如是说。
“五一”期间,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等十几个露营基地建成投运,家人好友在青山绿水间“安营扎寨”,露营打卡照片在社交账号频频出圈,堪称假日旅游的“顶流”。将露营引入乡村旅游,与音乐会、烧烤等活动相结合,形成一种特色的“露营+”模式,成为平凉乡村旅游的有力补充。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化场所。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市民、游客也借“五一”假期走入身边的博物馆,感知历史脉搏、涵养文化自信。“五一”假期,全市文博场馆共接待观众突破14.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全市博物馆除基本陈列正常开放外,各馆挖掘馆藏文物资源,推出多项专题展览和劳动节主题社教活动,提高观众参与互动性。
市博物馆举办劳动节主题社教活动、刺绣研学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每天提供8场次定时免费讲解,以及免费的自助语音导览机,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参观需求。”讲解员朱雪梅告诉记者。
新落成的平凉非遗展览馆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市图书馆、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通过举办音乐沙龙活动、精品书画展览,满足市民游客的文化需求。
供给方面,平凉创新旅游场景和种类繁多的旅游产品,成为激发旅游城市消费潜力的关键所在。平凉市推出18条精品乡村游线路产品,内容涵盖乡村美景、特色活动、美食、住宿、游玩、体验、研学、康养等,满足市民游客体验游、休闲游、近郊游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策划举办了包括崆峒区“和悦寺沟·漫城田园”暨2024夏之初寺沟乡村旅游活动、灵台县“去野五一·畅玩康家沟”乡村活动、华亭市“赏仪州美景·游魅力华亭”乡村旅游文化节及米家沟生态园开园仪式、庄浪县“陇上乡遇·遇见庄浪”乡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崇信县2024年“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暨“畅游芮鞫·相约龙泉”民俗文化节活动、泾川县第1057届西王母民俗文化节、静宁县红色文化旅游推介大会等在内的120多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体验旅行之趣,奔赴千里,拥抱这里的诗和远方。
旅游作为消费的重要杠杆之一,有效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增长。以餐饮为例,从“订座”数据看,“五一”期间,餐厅在品类上,除火锅、暖锅、陇菜等传统热门菜系受追捧外,粤菜、湘菜等特色菜的预订量也涨幅明显。再以住宿为例,广成大酒店、平凉宾馆、陇东明珠等各大宾馆假日前两天满房。
继清明小长假之后,平凉“五一”假期打响了旅游旺季的第二枪,随之而来的端午节、暑假、中秋节、国庆节等出行高峰令人期待。
平凉文旅重任在肩,争客源、拼营销、博出圈,与全国各文旅名市的博弈正酣。
标题:“五一”假期餐饮老店“排队潮”释放消费潜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今年“五一”假期,上海一些知名餐饮老字号感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尤其是前3天,上海老饭店、绿波廊、大富贵、光明邨等餐饮企业,中午包房基本满员,晚上预订量也不少。
在北京,“五一”期间,什刹海、鼓楼、南锣鼓巷等景点人头攒动,毗邻旅游景区的老字号门店,比如烤肉季、峨嵋酒家地安门店、西安饭庄鼓楼店、护国寺小吃总店等,销售额基本是平时的两倍。
此外,一些年轻人热衷于在大众点评打卡网红老店,8元一杯的紫光园酸奶、2块一个宫门口馒头、百年义利老面包等,都是老品牌入门级时尚单品;另一方面,年轻人不再迷信精致餐饮,喜欢在外卖平台寻找老品牌平价食堂,比如金百万、老边饺子,人均三四十元就能吃得很好。
“五一”假期餐饮老店“排队潮”释放了餐饮消费潜能,为“五一”消费注入了活力,让人们看到了热气腾腾的中国。
一些餐饮老店为何能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这与政策的支持、餐饮企业自身不断创新求变、本地零售平台的助推密不可分。
2023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指出,释放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表示,餐饮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其所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独家记忆。在利好政策推动下,一些餐饮老号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一些餐饮老店也在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走向创新发展道路,其在对传统手艺的传承的基本上,不断在菜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和融合,推出更多适合年轻人、家庭日常消费需求的产品,让品牌年轻化。例如,在北京,护国寺小吃创新推出了豌豆黄冰激凌和豆汁冰激凌,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尝鲜。不少年轻游客专程前来打卡,挑战豆汁冰激凌。
当然,这也有赖于餐饮老店与本地零售平台的合作。以美团为例,作为扎根本地的零售企业,美团可以帮助餐饮老店更快触达本地消费者,让老品牌越来越年轻。同时,餐饮老店也可以借助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融合外卖平台、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新业态,进行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既拓宽了经营时间和空间,又扩容了餐饮新场景,能够更快触达年轻消费者,促进了门店订单快速增长。
客观来讲,餐饮老店顾客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线上渠道的使用者以年轻人居多,如何增加活跃度,进一步吸引更多年轻人青睐,是餐饮老店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五一”假期餐饮老店“排队潮”是一个好现象,如何将这种趋势延续下去,餐饮老店接下来需要不断探索。
当前,餐饮行业变化很快,但消费者对于餐饮品质的追求没有变。此外,餐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且消费者对餐饮环境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餐饮老店坚守着餐饮匠心,在守正中创新,并根据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食材、菜品、环境、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变,同时深耕线下与线上这两个“双主场”,更好触达年轻人,让年轻消费者爱上餐饮老店,并能感受到餐饮老店的匠心、品质与美味,更好释放餐饮消费潜能,促进餐饮消费不断增长。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