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则关于古茗奶茶中疑有“血痰”的爆料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不仅让消费者感到震惊和担忧,也给古茗奶茶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名叫陈某的市民,在 7 月 21 日购买的古茗奶茶喝到一半时,发现了红色漂浮物,怀疑是“血痰”。这一发现瞬间点燃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
< class="pgc-img">>然而,当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后,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原料票证完备,贮存条件合规,加工环境清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从店员制作饮品到外卖员配送的整个过程,也未发现异常。
但关键问题在于,陈某无法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关键证据,如塑料吸管和剩余饮品等,这使得真相陷入了迷雾之中。
< class="pgc-img">>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遇到类似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保留证据至关重要。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敲响的警钟,要时刻保持对食品安全的高度警惕,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杯售出的饮品都符合卫生标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次事件中的迅速响应和全面调查值得肯定,但也凸显出证据保存对于解决此类纠纷的重要性。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消费者放心享受美食。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实习生 陈浩宇
7月26日,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网友反映的“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
通报称,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发出的相关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
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时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据新黄河稍早前报道,7月21日,池州一女子称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女子称,当时在古茗买了3杯奶茶,喝了一大半,孩子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内发现红色漂浮物,开始以为是西瓜瓤,细看疑似粘液血痰。自己在医院上班,让同事帮忙用显微镜查看,显示大量红细胞。
中新经纬此前报道,古茗对此回应称,已第一时间核查了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品:创业最前线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民生领域,公布了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古茗奶茶店篡改食品保质期、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使用过期原料制售食品等。
据悉,2022年2月22日,江汉区市场监管局针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武汉市江汉区本汉古茗奶茶店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并于执法检查当日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当事人将带有感官不良的水果经加工后添加至其对外销售的奶茶中,至案发时共销售52份,销售货值金额988元;另将已到期的食品原料擅自更改保质期后添加至其对外销售的奶茶中,至案发时共销售11份,销售货值金额共计217元。
当事人使用感官不良和篡改保质期的食材制售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于2022年3月16日依法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5元、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 class="pgc-img">>负面可能年年有,古茗今年特别多。
3月,古茗涉嫌偷税漏税被罚款1161万元热搜事件;5月,直播优惠券码秒杀活动自动退单热搜事件;6月,因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被罚款5000元事件;7月初,因使用过期的核桃仁作为奶茶的配料,被罚款9000元事件;7月底,女生在古茗茶饮的饮品中喝出一整只壁虎热搜事件。
而且,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古茗奶茶的投诉累计超360条。其中包括不限于在古茗奶茶的中喝到了苍蝇、蚊子、毛发等异物。
可见,古茗在食品安全方面和门店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据天眼查信息,古茗奶茶所属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古茗”),成立于2018年,法人代表兼董事长为王云安。事实上,古茗奶茶的品牌创始于2010年,相较目前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可以说算是老牌了。
值得注意的是,古茗在2021年12月29日(处罚日期),曾被台州市税务局处罚1161.342万元,违法事实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
< class="pgc-img">>据古茗官网信息显示,古茗茶饮踏实经营12年,全年经销超6亿杯,拥有小程序会员逾3000万,已在全国开设6000多家加盟门店,覆盖省份18个,遍布城市160+。
而在首页介绍“一杯奶茶的诞生”时,其中一段宣传语引起了创业最前线的注意。
“数字化创新,严格品控打造好口碑:6道检验程序,严格进行品控质检,实现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数字化运营体系,结合专业门管团队,辅助门店高效经营。”
< class="pgc-img">>众所周知,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是底线,古茗奶茶作为一个已经存续12年的企业,如果不严视自身问题,或将很难在激烈如此竞争的奶茶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