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继2022年拟在A股上市未成后,第二次冲击IPO。
2023年前9个月,“雪王”共售出约58亿杯饮品,平均每天卖出2100万杯。截至2023年9月30日,通过加盟模式发展的门店超过36000家,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表示,其规模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每杯单价约6元的“平价之光”,连柠檬都自己种。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收入153.9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46%。毛利45.8亿元,毛利率29.7%。
自2021年6月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后,现制饮品企业纷纷谋求上市,港股是它们的首选。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都已递交上市申请书,沪上阿姨近日也被传拟赴港IPO。新年伊始,新茶饮品牌已经“卷”起来。
全球36000家门店,靠加盟赚钱
1997年,蜜雪冰城始创于郑州,创始人张红超用一台自制刨冰机开启了现制饮品创业路,刚开始,这只是一家名叫“寒流刨冰”的小店。两年后,蜜雪冰城正式作为品牌名称启用。
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加盟商超过16000个。2021年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数突破两万,截至2023年9月30日,门店数量已超36000家,不到两年增长80%。在国内拥有超过29000家门店,据招股书称,门店数接近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旗下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拥有约2900家门店,是国内第四大现磨咖啡品牌。在海外开设约4000家蜜雪冰城门店,由此成为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俩各自持股42.78%,张红超任董事长,张红甫任首席执行官。品牌建设、门店运营、市场营销、产品管理是这家家族企业的核心能力。
“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从小小的刨冰店,到家喻户晓的蜜雪冰城,加盟模式是其成功的原因。全球36000家门店中,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门店,其余为自营门店。
蜜雪冰城不靠加盟费赚钱,在业绩记录期,仅有2%的收入来自于加盟费和相关服务费。
蜜雪冰城对加盟商免物流费、免空间设计费、免宣传物料费。据2022年蜜雪冰城向深交所提交的招股书透露,加盟费按城市级别分为三档:每年7000元、9000元和11000元,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3年。还有管理费4800元/年、培训费2000元/年以及保证金20000元/店,加盟期满还会返还保证金。
在加盟模式下,蜜雪冰城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开设加盟门店并销售现制饮品,加盟商向蜜雪冰城购买门店物料及设备用于其日常运营。作为加盟门店的拥有者,加盟商对门店的经营业绩负责。蜜雪冰城规定加盟商须遵循全面、标准化的运营流程及要求。
低价走量,每天卖出2124万杯
作为国内唯一门店破万的现制茶饮品牌,2021年至2023年,蜜雪冰城一线城市的门店始终维持在4%—4.5%,新一线城市门店比例在21%左右,二线城市门店比例从16.2%升至17.7%。
三线及以下城市是蜜雪冰城的主战场,占比过半,从门店数量上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从2021年的11590家增长至18297家。
平价的蜜雪冰城,其标志性产品2元冰淇淋在2023年前三季度卖出4.42亿支,4元冰柠檬水国内销量9.13亿杯,是现制饮品行业销量第一的常青产品。珍珠奶茶排名第三,去年前三季度卖出3.26亿杯。“这意味着,每十杯现制柠檬水中超过八杯、每十支现制冰淇淋中超过三支、每十杯珍珠奶茶中超过三杯来自蜜雪冰城。”
“提供单价约6元的高质平价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蜜雪冰城靠量大价优吸引消费者。据其披露的业绩数据计算,每杯饮品平均单价6.38元。
今年前9个月共卖出58亿杯饮品,平均每天能卖出2124万杯,以36000家门店计算,平均每家门店每天的出杯量为590杯。
2023年前9个月,门店网络终端零售额约370亿元。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9个月,分别实现了136亿元与15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及46.0%。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与25亿元,同比增长5.3%及51.1%。
自主打造的超级IP“雪王”常在门店前招揽生意,还不时在短视频平台上“整活”,深入人心。成功的营销连带着相关主题曲也在社交平台上实现高曝光。据统计,“雪王”及“蜜雪冰城”主题曲的相关话题在主要社交平台上的累计曝光量分别超过87亿次及84亿次。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会员量超2.15亿,月活会员约3800万。
自产自采,把控供应链
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在行业内极具竞争力。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媒体表示,茶饮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完整度。产品、模式、价格、门店都可以相互借鉴,但是供应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复制的。整个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
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和质量控制等核心组成部分,蜜雪冰城称其目前拥有业内最大和最完整的端到端供应链体系。“通过前端门店拓展计划与后端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相联动、前端产品销售计划与后端采购计划相联动、前端应用研发与后端基础研发相联动,基于数字化工具打造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
据招股书透露,蜜雪冰城拥有67万平方米的五个生产基地,可以覆盖糖、奶、茶、咖等全品类食材,加盟商的饮品食材、包材及设备全部从品牌方自采,其中60%的饮品食材为自产,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
将触角延伸至上游生产制造,从采购、生产到物流、研发,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触及,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源源不断地供应。目前,蜜雪冰城的物流已经覆盖全国各地,国内90%的县级行政区实现12小时内抵达。
在采购方面,它向上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食品类大宗商品、农产品及其他辅料等。一年58亿的出杯量支撑起在中国现制饮品行业中领先的采购规模,按2023年前9个月的采购量计算,蜜雪冰城是中国最大的柠檬采购商。
为了降低成本,“雪王”连柠檬都会种。2023年前9个月,其在四川安岳建立的合作种植基地供给的柠檬约4.4万吨。
大量的采购还促成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价格采购众多核心原材料。例如2022年采购的奶粉和柠檬,成本较同行业平均分别低约10%和20%以上。
再谋上市,募资金额保密
2023年前9个月,按终端零售额计,国内前五大现制饮品企业总计约占33.3%的市场份额,按出杯量计,前五大企业总计约占52.7%的市场份额。其中,蜜雪冰城以约11.2%的终端零售额份额和32.7%的出杯量份额排名第一。
盘子很大,“雪王”手里仍然富裕。据招股书披露,蜜雪冰城持续创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9个月分别为17亿元、24亿元及31亿元。
对于此次募资意图,蜜雪冰城表示,将用于提升端到端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具体细分还是上述的几个方面,包括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物流体系、国际供应链平台等,在生产设施扩建方面的战略性和稳健的投资将进一步巩固生产能力。此外,还将运用于品牌和IP的建设和推广。
这是蜜雪冰城第二次冲击IPO。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2022年曾试图在A股上市,拟募集64.96亿元,此后再没了消息。本次赴港上市,却并未透露具体募资金额。
值得一提的是,在蜜雪冰城提交港股上市申请的同一天,古茗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保荐人同为高盛和瑞银集团。蜜雪冰城和古茗均获得过美团的投资,2020年12月,蜜雪冰城接受了拥有美团背景的龙珠美城、高瓴背景的深圳蕴祺及源峰基金旗下天津磐雪的投资,分别持股4%、4%和2%,共投资23.33亿元。
记者:刘瑾阳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
月2日下午,古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后,同日晚间,蜜雪冰城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此前,茶百道于2023年8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新茶饮行业2024年开年第一波“内卷”正式启动,港股“新茶饮第二股”会花落谁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这三家企业均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开展业务,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等。需要注意的是,扎堆IPO背后,这些茶饮企业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经营效率不及预期风险、加盟商运营管理风险等。
从“寒流刨冰”到“蜜雪冰城”
1.6万加盟商撑起“雪王”帝国
1997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张红超在郑州开了一家名为“寒流刨冰”的小店,用一台自制的刨冰机,开启了在现制饮品领域的创业之路。1999年,“蜜雪冰城”作为品牌名称被正式启用。
2017年,蜜雪冰城创立了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截至2023年9月30日,“幸运咖”拥有约2900家门店。2018年,蜜雪冰城的首家海外门店在越南河内市开业。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经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000家门店。
同样是在2018年,蜜雪冰城打造了“蜜雪冰城”的超级IP和终身代言人——“雪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雪王”及“蜜雪冰城”主题曲的相关话题在主要社交平台上的累计曝光量分别超过87亿次及84亿次。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会员量达到约2.15亿;月活会员在2023年9月达到约3800万。
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现制饮品企业,蜜雪冰城聚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单价约6元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旗下有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和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通过加盟模式发展的门店网络拥有超过36000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网络共实现出杯量约58亿杯。
蜜雪冰城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开展业务,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门店,其余为自营门店。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拥有超过16000个加盟商伙伴。
在加盟模式下,蜜雪冰城授权加盟商使用其品牌开设加盟门店并销售现制饮品,加盟商向蜜雪冰城购买门店物料及设备用于其日常运营。作为加盟门店的拥有者,加盟商对门店的经营业绩负责。蜜雪冰城还规定加盟商必须遵循其全面、标准化的运营流程及要求。
2022年及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网络分别实现约300亿元和370亿元的终端零售额;同期,蜜雪冰城分别实现约136亿元与15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及46%;同期,蜜雪冰城的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与25亿元,同比增长5.3%及51.1%。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方面,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分别为17亿元、24亿元及31亿元。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分别实现约32.44亿元、38.47亿元、45.76亿元的毛利,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1.3%、28.3%及29.7%。
茶饮企业掀起“上市潮”
透视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背后的“资本捕手”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巨大并且未来预计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以终端零售额计,全球现制饮品市场2022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提高至7.5%,带动市场规模增长至2028年的11147亿美元,占据全球饮料市场近一半份额。以中国和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是全球现制饮品行业加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和东南亚市场合计贡献同期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增量的近40%,合计占全球现制饮品市场的比重也将从2022年的10.9%提升到2028年的20.2%。
2021年6月30日,自奈雪的茶顺利上市之后,港交所一直在等待“新茶饮第二股”。如今,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先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也一度被传有上市计划。记者注意到,虽然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目前均未上市,但是三者均已与上市公司建立联系。比如,蜜雪冰城和茶百道是佳禾食品的客户,古茗和妙可蓝多是合作伙伴。
如果企业能顺利上市,背后股东无疑是获益者。那么,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背后的股东都有谁呢?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目前的主要股东包括张红超(蜜雪冰城创始人及董事长)、张红甫(蜜雪冰城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青春无畏(员工持股平台之一,由张红超管理)、始于足下(员工持股平台之一,由张红甫管理)。2020年12月,蜜雪冰城接受了龙珠美城、深圳蕴祺及天津磐雪的投资。
古茗目前的主要股东是王云安、戚侠、阮修迪、潘萍萍、朱拥华。古茗在2020年先后获得美团龙珠、红杉、寇图资本及Abbeay Street的投资。
茶百道目前的主要股东是王霄锟、刘洧宏、成都锦柏森、恒盛合瑞、同创共进。其中,王霄锟和刘洧宏是夫妻关系,恒盛合瑞由王霄锟和刘洧宏透过成都锦柏森间接控制,成都锦柏森由王霄锟和刘洧宏共同持有100%股权,同创共进是王霄锟控制的员工激励平台。去年6月,记者自茶百道方面确认,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招股书显示,除了兰馨亚洲,茶百道的投资方还有正心谷、新希望、番茄私募股权、中金同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茶饮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完整度。产品可以复制,模式可以复制,价格可以模仿,门店也可以克隆,但是供应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复制的。未来,只有头部企业才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的能力,而整个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当下,很多茶饮企业都在两手抓,一方面在整个供应链上游这一块进行大布局,另一方面向下一体化,持续开店。所以,头部企业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集约化效应慢慢凸显之后,行业里的马太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徐超
校对 刘军
<>奶茶店,很多人都会首选加盟品牌。
的确,加盟店的优势很明显:品牌沉淀时间较长,运营经验丰富,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目标客户群体。然而,市场上的加盟品牌五花八门,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着加盟商提前挖好的坑,后悔莫及。
第一个坑:高加盟费并不代表高利润。
加盟费主要是用来品牌授权、人员培训、装修设计、考察选址等等。各加盟品牌商按品牌的知名度收取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加盟费,然而高加盟费并不代表运营一家奶茶店就会产生高利润。开店盈利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生意好就不管不顾,盲目跟风。一点点这个品牌这几年很火,每次点奶茶几乎都要排队,那是不是投资一家一点点就等着数钱了呢?我们来算一笔帐:在长沙,一点点的加盟费达到了40万,加上装修、设备费、转让费、租金等等,一家店的前期投资可能需要80万到100万,后期的运营一个月还需要几万,按照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回本的行情,按每杯奶茶平均15元的估价,算一下每个月需要卖多少杯奶茶才能回本。再加上喜茶、妈妈茶等知名品牌纷纷涌入长沙,本土品牌茶颜悦色的强势崛起,中低端品牌益禾堂、蜜雪冰城的围剿,在这样一个多变的市场环境里,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最好慎重考虑。当然,也许你会赚钱,但同时在58同城上转让的一点点门店也不在少数。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个坑:零加盟费并不意味你捡了便宜。
奶茶加盟竞争剧烈,多争取一个加盟商就等同于抢占了一块市场,很多的加盟品牌打出了低加盟费,甚至是零加盟费的口号,让大家认为占了多大便宜,争相加盟。虽然不排除这种利他的加盟品牌,但是我们在选择前仍要擦亮眼睛。我的一个朋友在17年时想开一家奶茶店,于是在权衡了多个方面的因素后选择零加盟费的某品牌。虽然在开店初期节省了一部分费用,但是在后来发现他进的原料同比市场上的原料贵了10%-20%,公司还规定必须从公司走货,而且产品的研发根本就跟不上市场,一年不到就关店了,可见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
< class="pgc-img">>第三个坑:真假“李逵”,让你傻傻分不清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山寨品牌有个共性:品牌与知名品牌的名字,风格极其相近,外行人真假难辩。这类山寨品牌专盯创业新手,加盟“套路”深。曾经拨打了其中一个网站的联系方式,但接电话的却是某快招公司的顾问。其在简单解释了该品牌高门槛的加盟条件后,竟开始极力推荐另一个你没听过的新品牌。还有的加盟商在快招公司的推销下与小品牌签约,后续的设备费、物料费、装修费、培训费加起来远远超过最初承诺的数值,而签约后品牌方也对后续经营撒手不管。
第四个坑:“独家配方”网上低价卖
不少加盟者其实就是花了高价买一个奶茶配方而已。白领王女士曾花了18万元加盟一家茶饮品牌。当时双方签订了合同,明确该公司向其提供“独家”奶茶制作工艺、制作设施设备以及人员培训等。然而,在经营了数月后,她发现该公司宣称最具有竞争力的“独家配方”,竟然能够在网上轻易查到,售价仅几十元。
< class="pgc-img">>第五个坑:交了加盟费公司却倒闭
刘先生也因加盟奶茶店被坑过。“去年11月,我得知浙江的一家公司正在推广旗下奶茶品牌店,据说还为某热播电视剧冠了名,品牌效应会很好。”刘先生随后联系了该公司,对方表示会有老师亲自指导,每天营业额保证有4000元以上。刘先生心动了,支付了20万元加盟费。然而,在合同签订后,事情却没有向刘先生预期的方向发展。刘先生说,交钱后,该公司从未有人联系他。等了快半年,当他去杭州考察时,竟发现该公司所谓的总部已倒闭关门。
< class="pgc-img">>朋友们,市场有风险,加盟需谨慎。我们必须时刻擦亮自己的眼睛,多考察,防止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