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一过、临近过年,部门聚餐、同学聚餐、朋友聚餐接踵而至,大众餐饮应该说是迎来了“旺季”。但弊端随之出现,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逐渐显现,这让不少餐饮老板伤透了脑筋。
虽说有“人”不一定行,但没有“人”却是万万不行。作为餐饮企业的核心要素,“招人难、留人难”一直是餐饮企业的痛处。没有足够的人手,餐厅必然开不起来,没有合适的人才,自然也无法为顾客提供良好的用餐体验,菜品、服务质量随之下降,导致客流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就大环境而言,在中国,餐饮劳动力不平衡早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据统计,在2016年上半年,北京的服务人数大幅度减少,用人缺口高达17.6万人,深圳统计到的数据则是15.6万人,而上海的餐饮行业厨师岗位与求职人数比例为9:1。
这让不少巨大人员需求的餐饮企业头痛不已。那么,我们该如何巧用套路,做到一箭双雕呢?
云味馆
拒绝恶性循环,激发员工潜能
说到云味馆,不得不介绍一下其创始人迟焕涛,人都称“米线哥”。云味馆诞生于2014年,是一家以米线为主打产品的餐饮品牌。仅用2年的时间,便打造成在深圳米线品类冠军,做到在云南米线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体量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的3倍以上。
迟总在之前公共场合分享:管孩子和管员工是有共性的,首先要“以戒为师”,通透的讲就是先定“家”规,家规不是约束孩子的,是约束自己的。这个“家”规一定是员工参与的,最好是员工自己制定,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觉能动性;其次在高管方面,一定要言传身教;接下来就是要分清我们是应该对员工好还是为员工好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来应聘的员工无非是希望多赚钱。但餐饮人也要搞清楚多赚钱其中的门道,切不可一味地满足员工工资需求,毕竟没有人觉得钱是多的。所以我们把磨练和激励员工放在首位,对他的行为回馈,使你所做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其中关键是在于调动员工自身,由内而外激发。
了解过云味馆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云味馆一直用“合伙人制、奖金制、项目制”来激励员工,并且实实在在得到红利。所以试想,员工自己手中有权利,谁还会想走?
锅否火锅
打造“爱民光环”,建立良好信誉
早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家以互联网来营销火锅店。店名叫锅否,据说创始人程凯文是一名爱好吃火锅的重庆人。具体营销模式呢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优化餐饮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用户呈现性价比更高的餐饮产品。通过自主开发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提供上门餐饮服务。
但就在2016年7月份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北京的锅否外卖平台遇到突发事件:外卖小哥因天气原因导致送餐延误,虽不断解释道歉,但依旧遭到了顾客的辱骂。此事一出,便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随后,锅否CEO发声表示:对有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并对该员工进行了安慰和奖励,同时已对涉事顾客进行了沟通与退款。对于送餐迟到,程凯文最后表示会自省服务流程。
锅否对该事件处理的很是低调,反响却极其热烈,有不少网友对锅否高管的“爱民光环”称赞不已。锅否火锅在得到舆论支持的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效果也远超一般的招工广告。
雕爷牛腩
首创新法则,激励与肯定并存
“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曾是餐饮圈的传奇人物,之前在不景气的餐饮市场环境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和翻台率的双冠军,凭借两家门店获得6000万融资,同时风投给出的估值高达4亿元人民币。
但在说雕爷牛腩之前,我们要先看一组数据:201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为794万,比2016年增加了30万。再加上中专生,高初中毕业不再升学且需要就业的人次达1500万。从这则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如今就业年轻人居多,想必餐饮行业亦是如此。对于年轻员工而言,更加倾向于激励与肯定并存,而不是年终奖。
为了刺激年轻员工的积极性,雕爷牛腩创造性地提出了薪酬制度——CAME法则。所谓CAME法则具体是指:
1、Goal(做任务):明确出品任务规则、制定服务游戏手法,最终领取相应的经验值。
2、Allow(攒经验):靠手法、靠厨艺,各尽其责、各思其职,累计经验升级。
3、Medal(获勋章):员工根据所升等级授星,星级不同,所获得的薪酬及绩效奖励就不同(定期分红、不定期红利、额外的事假、病假、放松假)。
4、Echo(交流):定期举行“比武”大赛(厨师厨艺、服务员手法),然后进行实时奖励(现金、红包、曝光),同时满足员工的好奇心和虚荣心。
治根先治本,餐厅管理同样如此,员工需要得到肯定,得到信任,餐饮老板就应当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创造除了薪资之外的价值。同样是干活,餐厅新玩法总会比画饼、开会、打鸡血效果来得快。
离过年还有几个月,要想改变往年的状态,那就从现在开始创新新制度。以上方法希望能对餐饮老板有所帮助,其技巧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如果有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讨论~
原创声明:本文由餐饮界策划整编,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近另外一家规模稍大一些的饭店也正在招人,“年轻人干不住,有的才干了几个月,干着干着就走了,还得重新再招聘。”张女士说,这里对服务员的招聘条件并不高,一般年龄在40岁以下、干活利索的就可以,可即便这样也总是缺人手。
“我们从去年12月就开始着手做准备了。”省城泺源大街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餐饮部负责人耿女士说,每当春节将至,酒店都缺人手,为应对这种情况,去年12月下旬,酒店就开始通过中介、学校等多种途径招聘临时工。
据了解,目前餐饮业一般员工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以服务员为例,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一些酒店规定服务员可以获提成,“提成的主要来源是酒水、饮料以及储值卡等,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上千元。”一家酒店工作人员介绍。厨师工资水平略高一些,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厨师,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而一些酒店大厨的月工资可能达到上万元。
现年26岁的王娟(化名)之前在一家饭店上班,如今已经辞职,她表示,除了看重工资福利,还要考虑个人发展。并且差不多年年春节都是在饭店里过的。“我家就我一个孩子,不能和父母一起过年的滋味不好受,最主要的是觉得没有多少晋升空间。”
为了解决用工难的问题,餐饮行业招聘平台红程招聘针对餐饮行业招聘求职的不同特点,设计了方便灵活的产品功能——进行简历、职位、网页展示等创新,为餐饮人量身设计。企业可免费发布信息,接收简历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展示,还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招聘方案。因而,随着红程招聘的上线与运营,可以一站式破解招聘困局,餐饮行业招聘将从此不再是难题。
创作者:秦.关中
我是餐饮创业实战经验分享达人,想要了解和学习更多餐饮实战经验,记得关注我哦!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踩坑,为你创业成功助上一臂之力。
服务行业员工流失率最高的莫过于餐饮行业,尤其是临近年底这段时间,大部分员工都想回家过年,人员流失更为严重,很多餐饮店老板和负责人目前为了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而头疼。
老员工流失太多就无法保证菜品和服务质量,新员工招不到老员工工作量加大又有意见,特别是对于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餐饮店来说,如何留住老员工?怎样招到新员工?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那么我们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我多年的餐饮管理经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建议:
< class="pgc-img">>一、如何留住老员工?
1、发自内心真正关爱员工,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平时多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例如:给员工定期进行体检(体检费全额报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地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假日餐厅很忙的时候,能亲临现场,给员工送一份温暖,道一声:辛苦!用真诚的态度表示感谢和理解。
第二、平日里多注意关心员工的生活,尽最大努力给员工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例如:宿舍有专人保洁,工衣有专人负责清洗,买上一些水果或者其它零食多去去员工宿舍走动走动,多与员工交流了解员工当下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对核心员工更应该关心,让大家有一个能看得见够得着的未来。相反,每个员工还在为了温饱问题而发愁,即使再多的“鸡汤”或者宣传口号,也难以激起员工保持长久的斗志。不仅员工会流失越来越多,优秀的员工更不会留下来为你工作。
< class="pgc-img">>第三,鼓励员工多爱父母,我曾在XXX连锁餐饮公司工作期间,就带动所有员工,节假日一定要给父母打电话多一些问候,员工父母生日当天,公司出资发现金红包给其父母。
2、尊重每一位员工
(1)当员工跟你交流或者提建议的时候,要乐意做一个倾听者,然后跟员工分析问题的利害关系,并说服他这样做能得到什么好处,切记!不要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要求员工这样做。
(2)定期对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做好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予以相应的奖励,评估之前,记得先让员工自我评价
< class="pgc-img">>3、多激励少批评
很好的业绩离不开执行者的努力,所以,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要直接公开给予激励,对于犯错的员工进行循循善诱引导,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鼓励
4、角色换位激励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让员工明白,餐饮店进行的所活动,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餐饮店的事由员工解决,员工的事由餐饮店老板解决,餐饮店才能兴旺起来,大家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第二,要从相互利害的角度告知员工,为什么必须这样做?餐饮店得到了利,就会养活你,功劳归功于员工,相反,越为自己打算盘,餐饮店无利可图,最后,每个人也就没有了利。
第三,用反复宣传的方式来强化员工的支持意识,使这种支持意识成为一种信念。
< class="pgc-img">>二、如何招到新员工?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发动内部所有员工转介绍,但凡有新员工入职,给到介绍人300——500元不等介绍费即可。第二种,付费进餐饮招工群,例如:QQ群或者微信群,这种方法方便快捷效率也很高。
以上两种方式是我曾经在春节期间招聘新员工试过很有效果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 class="pgc-img">>
贾国龙曾说过:西贝的愿景是,全球每一个城市都有西贝,实现这个愿景,靠钱砸不出来,设备、食材都好复制,最难复制的是一个个动力十足、训练有素能操心的小老板和一线员工。
欢迎热爱餐饮,喜欢餐饮的朋友们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