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奶茶店门前突然生意火爆,顾客大排长龙,背后竟然可能涉嫌犯罪?
近日,上海警方在河北、广东等地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成功侦破上海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抓获金某、王某等9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多个虚假招商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书、合同文书、话术清单、贴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7亿余元。
13日,一则“上海破获7亿奶茶店套路诈骗案”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
10万元加盟奶茶店
开张3个月就面临关停
2020年5月,市民王先生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某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的广告后,萌生了加盟创业的想法。进入网站留下联系方式后不久,客服人员便主动来电,为王先生详细介绍了管理方式和盈利前景。
但几番洽谈后,客服又以该品牌奶茶加盟名额已满为由,转而向王先生推荐了一个名为“茶芝兰”的奶茶品牌。客服称,“茶芝兰”是与名牌奶茶同属一个集团的第三代品牌,并邀请王先生前往公司实地考察。
在公司,招商经理张某热情地接待了王先生,向其出示了奶茶品牌的招商授权书,同时展示了“茶芝兰”品牌奶茶的宣传视频。张某向王先生承诺,加盟后公司会统一安排选址筹建,配发生产设备,供应产品原料,并提供培训指导、技术支撑、运营管理、广告宣传等全方位配套服务,王先生只要加盟就能轻松盈利。很快,王先生便与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了10万元加盟费。
加盟之后,公司承诺的“全方位配套服务”并未兑现,张经理也不知所终。王先生的店铺生意惨淡,仅仅开张3个月就面临关停的窘境。气愤的王先生找到公司讨要说法,公司却以王先生经营不善为由,对其诉求置之不理。
2020年12月,上海警方依托大数据分析,发现了大量奶茶店铺加盟商户“异常关停”的风险,认为可能涉嫌经济犯罪。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即会同松江公安分局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并于今年3月23日将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市中心开店、日流水过万……
对于被“茶芝兰”奶茶欺骗的数百个加盟商来说,“茶芝兰”所呈现的一幕幕,曾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这一切都是“茶芝兰”精心为加盟商们构造的骗局。
据上海法治报报道,经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并在公司内部设立网络部、话务部、商务部、运营部等多个部门,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吸引获取潜在加盟商联系方式。
随后,收购或注册“花点点”“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通过设计“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全程一站式服务”“大数据科学选址”“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对外推销加盟业务。事实上,公司对外宣称的专业培训讲师根本不具备奶茶行业从业经验,各项服务也是无稽之谈。
为进一步获取加盟商信任,犯罪嫌疑人还伪造了多个品牌的授权文书,并设计编印大量宣传材料。甚至在加盟商实地考察时,犯罪团伙还以每人每日40至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前循环排队,营造生意火爆假象,以层层铺设的加盟套路骗取加盟商的信赖。
而在加盟商交纳加盟费用后,犯罪团伙则通过拖延门店选址时间、翻看地图随机选址、抬高装修采购报价、供应原料以次充好等方式消极履约,直接导致大量加盟店经营惨淡甚至关门停业,有的加盟店每月营业额仅有几千元,远不足以冲抵运营成本。为逃避追责,犯罪团伙还频繁更换公司、品牌和收款账户。
目前,90余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在投资加盟时应审慎考察合同标的的真实性、加盟品牌的盈利能力和对方的履约能力,切勿轻信不法分子低投入、高回报的谎言。若发现此类情况,请及时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茶芝兰”的乱象,去年就有记者进行了报道。
据上观新闻报道,去年11月下旬开始,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各大兼职群中。
招聘信息中称: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需要100人排队买奶茶。
记者联系上了一个微信名为“一切如风顺”的兼职群领队,并按他的要求在11月20日下午,前往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集中。记者发现,现场有五个领队负责组织排队,据称这是为了方便领队“抽成”。
跟着领队,记者一路来到了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内的地下美食城。经过57分钟的等待后,领队终于在群中通知记者和另一位兼职者可以去“排队买奶茶”了。记者终于见到了主角——“茶芝兰”。
记者赶到时,奶茶店前并没有什么人。根据安排,记者最终在18元以下的奶茶中,选择了一杯“琥珀黄茶”。
奶茶的味道尚且不论,记者发现,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开业迎宾的准备。菜单上琳琅满目,但许多茶饮都处于无法制作的状态。
购买“琥珀黄茶”后,领队要求记者,在旁边的休息区坐满10分钟后再返回美食广场中。
微信群中,每隔约15分钟,就有2个人被叫出去买奶茶。“茶芝兰”奶茶店门前,始终保持着不时有人买奶茶的状态。
然而,这样稀稀疏疏的人流,明显达不到“网红店”客满盈门的效果。正当记者对商家雇人排队的用意感到疑惑时,领队突然在群中发出通知“所有人过来集合”。
在领队的安排下,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微信群中,领队反复叮咛“现在只排队,不下单”。
显然,这是“群演”们当天最重要的一场“戏”
在持续摆拍了近30分钟后,领队们又将兼职者们拍了一张集体照,并“报销”了兼职者的奶茶钱,然后通过微信群发放了当日“工资”,每人40元。
自11月20日起,截至记者12月11日正式致电“茶芝兰”当日,记者在兼职群中看到,时间、地点、人数要求近乎完全一样的人民广场附近“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持续了至少21天,每天分为上下午两场。
如果这些兼职都是为了“茶芝兰”服务,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至少要为“群演”花费5万余元。
商家为何要花那么多钱雇人排队买奶茶呢?况且还并没有达到的“网红”的效果?
记者拨打了“茶芝兰”印在奶茶杯上的加盟热线。很快,一名自称“娜娜”的“项目负责人”联系了记者。
“娜娜”说,“茶芝兰”的确正在招商,如今在上海市范围“下放”了7个“城市合伙人”名额,每个名额原价是25万元。如果记者能“抢”在前期付款,会获得一个5万块钱补贴,补贴完之后的价格,就是20万元加1万元保证金。
对于门店的经营状况,“娜娜”说,人民广场店一天的营业数据都在13000到15000元;张江店每天的营业数据8000元至12000元。
为了让记者放心投资,“娜娜”还给记者发来了两段人民广场店的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分外眼熟。就是在记者曾暗访排队的那家“茶芝兰”门店前,大约30个人将“茶芝兰”团团围住。排队者人流的分布,和“一切如风顺”当日指导的队形一模一样。
为了进一步确认“茶芝兰”的实际经营情况,记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这3家门店转一转。没想到,前面还声称所有门店日营业数据在1万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
她强烈建议,去人民广场店转转就可以了,“另外两家店现在还没有筹备完善,暂时还看不出来啥,没有正式运营”。
2020年11月24日,记者避开“暖场”时间,再次探访了香港名店街内的“茶芝兰”店。结果,记者发现,“茶芝兰”店面依然空空荡荡,店内能够提供的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奶茶饮品,菜单上的大部分饮品都无法制作。
得知记者想要加盟“茶芝兰”,附近的商家均连声阻止。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表示,“茶芝兰”一天不可能有上万元的营业额。
而另一家经营服装生意的商家告诉记者,商场周一到周五都没什么人流,周六、周日人多一些。“茶芝兰”每天都会突然那么多人出来排队,有的人一天还会看到好几次,比较离谱。
网友评论:
来源:新民晚报、上观新闻、上海法治报
责任编辑:毕丹丹
情第3年,奶茶店老板真的慌了。
失去了清明小长假,又错过了五一黄金周,看不到尽头的疫情,街头日渐稀少的人流,让信心和希望开始瓦解。
“今年不倒闭就是最大的胜利。”
这样的行业现状下,咬牙坚守还没有意义?茶饮行业最终会走向哪里?40万家奶茶店老板该何去何从?
报复性消费不如预期:
一点风吹草动,就一个人都没了
刚刚过去的周末,你的店生意怎么样?
昨天,一个常规的周日,是郑州恢复堂食的第二天,走访了几个商场,发现报复性消费不如预期。
疫情反复导致的人流下滑,营业额下降,已经在各大城市显现:
“一点风吹草动,街上就一个人没有了,今年不倒闭就是最大的胜利。”
“2020年的时候,我觉得是我们小店的机会,但到现在我有点无能为力了。”
“我们在全国有1/3的门店,位于有疫情的城市,基本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初步预估营业额至少下滑30%。”
上海商超门口设“场所码”,图源新华社
>对于一些布局华东市场的品牌来说,“重点城市接二连三封控,上半年基本没指望,营业额降低50%都是少的。”
轮番发生的暂停营业、禁止堂食、外卖惨淡,“困难不断打破你的底线,但底线到底在哪里不知道。”
不少从业者悲观地认为,行业洗牌在即,年底会死掉一大片,“至暗时刻”到来了。
据企查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了100万家,至少有25家餐饮品牌出现大规模关店或直接阵亡,涉及火锅、茶饮、烘焙、面食米粉等多个品类。
而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底,新茶饮门店约为37.8万家。
到如今,40余万家奶茶店,该何去何从?我采访了书亦烧仙草、茶百道、CoCo都可、茶颜悦色、甜啦啦、7分甜、吾饮良品等连锁品牌,也采访了蔻蔻椰、壶见、圆真真等新锐品牌,以及供应商和三四线市场的个体老板,发现新茶饮的格局可能会发生5个变化。
新茶饮格局变化的5个判断
1、个体夫妻店,可以考虑“名店模式”
“未来一定是名店模式和连锁模式并存的市场。”一位茶饮资深从业者表示。
今年五一,苏州十全街有家叫“不止”的饮品店,只有一家店,是茶饮+鲜花的主题店,以创意饮品见长,客单价30元上下。“一年时间从日营业额500元涨到了5000元,今年五一假期日营业额过万。”上述从业者介绍。
类似于“不止”茶饮的创意饮品店,苏州十全街聚集了数十家,这条街也因此再次成为顶流街区,“最好的单店,日营业额突破了3万,这真的令人难以想象。”
在该从业者看来,“名店模式”,就是消费者冲着你去。老板和顾客都认识,一言不合就免单,顾客今天说这个好喝,明天就上新到了菜单上,极其灵活。这种店,也许做不大,但它们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惊喜而存在。
另一种就是连锁品牌,提供80分以上的标准服务,性价比兼顾便捷性,无论何时何地,给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连锁模式,本质上卖的是安全感,提供的是一种品牌承诺。
未来,夫妻店、个体店可以朝着“名店”发展,连锁品牌则是在供应链和品牌力上深耕。
无论市场如何改变,惊喜体验和日常饮品,将会是长期存在的消费需求。
2、小连锁打“匠心牌”,做大连锁做不到的事
“未来饮品的市场格局,最有可能是‘头部品牌+匠心小店’,小店做手工,现熬、经营灵活,做大品牌干不了的事情。”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
大橲珍珠,坐标豫北新乡,目前7家店,创始人田锦涵告诉我:
“之前面对连锁品牌,一点优势都找不到,拿水果茶来说,我们用量小,鲜果采购不是价格高,就是品质不行,有些品种甚至都买不到。”
“未来我正在考虑转向手作小料,一些平时常见的小料,在店里自己做,做出特色,传递给消费者手作概念,增加竞争力。”
类似于阿嬷手作、圆真真等品牌,通过原料制作环节手作的透明化,传递给消费者“现做、现煮”等概念,对疫情教育下越来越关注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购买动机更充足。
3、自带“防疫属性”的新品牌,迎来崛起机会
有一批在2020年后创立的品牌,因为在疫期创业,从诞生起就足够细分,足够独特,自带零售思维。
比如深圳品牌蔻蔻椰,今年3月份,深圳静态管理时,蔻蔻椰找到了一种零售模式,把爆款椰子水做成了零售装的“椰子水自由瓶”,一箱7瓶,开盖即饮,在会员群售卖,5000瓶5分钟就售罄了。
在3月份一半门店无堂食的状态下,蔻蔻椰业绩不降反升,4月业绩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70%,5月份基本恢复之前的营业水平。
另一个深圳品牌茉莉奶白,以茶基底为特色,2021年初开出第一家门店,如今,已经在深圳核心商圈开了50家直营门店(其中20家在装修)。
为了适应市场状况,茉莉奶白孵化了“茉莉茶铺”,是集现制茶饮、纯茶零售及体验等为一体的新零售新体验空间,将于今年6月正式亮相。
蔻蔻椰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疫情期间创业的品牌,我们从开业第一天起,就自带‘防疫属性’,在坪效、人效、供应链上都做得足够扎实。”
4、50~500家,无特色腰部品牌或面临困境
今年,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店开不了了,特别是一些腰部品牌。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靠产品创意和差异化,就能爆发增量的市场了。大品牌建立的护城河越来越高。”茶百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腰部品牌的难题在于,向上没有头部品牌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力,向下没有个体店的灵活性、人情味。
伴随着喜茶、奈雪价格带调整,以及行业整体价格下探,这些50~500家,定价集中在10~20元,早期依靠市场红利发展起来的腰部品牌,当红利不再,利润无法覆盖总部的运营成本,就将会迎来危机时刻。
5、过度依赖资本和营销的品牌危险了
严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和消费者都开始回归理性,年轻人野性消费的欲望降低,反种草能力日益增强。
“抖音曝光+小红书种草+点评排行榜”式的营销三件套,ROI越来越低。
“我们相信,现制饮品,不论茶饮还是咖啡,都还有很大都发展空间,但这也不是一个大家以为的暴利行业,或者可以快速靠资本及营销能速成的行业。”
“我们的行业和所有行业一样,最核心是把産品和服务这些基本做好,然后一杯一杯持续积累品牌。”CoCo都可相关负责人表示。
死守住现金流
新茶饮绝不会昙花一现
“营业额虽然下降了,但消费者的奶茶需求在增加,大家不能失去信心。”提到现在的市场状况,甜啦啦创始人王伟说。
甜啦啦的门店主打下沉市场,“最开始在下沉市场,喝奶茶的人都是小年轻,但这两年肉眼可见的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几岁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客群已经从年轻人逐步全龄化。”王伟告诉我。
再来看上海,在经过了艰难的抢菜阶段后,现在全上海的年轻人都在抢奶茶,一些品牌靠社区团购一天都能卖几十万。
刚刚经历了封闭的郑州,疫情期间,很多小区外卖取餐点,一半都是奶茶咖啡。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开始,饮品已经走入消费日常,是一个稳定存在的需求,不可替代,也不会轻易消失。
“即饮饮料已经存在30多年了,而且会持续存在,我们茶饮真正发展起来才六七年,相当年轻,茶饮这个市场绝不会昙花一现。”
“参考台湾,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午都会拿着一杯奶茶坐在街上喝,奶茶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从多糖到少糖,从多料到清爽不断变化,但总归是要喝的。”王伟表示。
对真正热爱茶饮的人来说,新茶饮充满了鲜活的创意和有趣的灵魂,这是一个值得坚守的行业。
采访中发现,各个品牌都做了节流动作,有的品牌放慢扩张步伐,有的品牌缩减人员,有的品牌砍掉非必要预算,有的在成本控制上,已经严格到了一张纸一支笔的支出。
一个品牌的“肉体”死亡,是从现金流断裂开始。
当下我们能做,是勒紧裤腰带,死守现金流,不失去战斗意志,对长远乐观、对当下务实。熬到好日子来的时候,只要品牌还在,就是胜利。
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懒毛猫
上周带娃和老人去广珠澳三地度假,其中有一天安排了珠海长隆的行程,因为还有长辈一起,所以没有专门定长隆酒店,一天时间爆刷长隆海洋王国(后文的珠海长隆都仅仅指海洋王国)。
< class="pgc-img">>这周则是朋友邀请一起去上海海昌,酒店订好了(企鹅酒店),周六上午有点事情耽误了,周六下午才到,周六逛了算是夜场,周日逛了一白天,合起来看也可以算是一天爆刷。
< class="pgc-img">>很多人不知道珠海长隆和上海海昌怎么选,其实我一开始也很纠结,最后还是两家都去了。
自己去过之后,觉得还是有点区别,这篇文章给大家对比分析分享一下。
一、不看地缘优势,单纯比较两个海洋乐园。
1、论大小
直观感受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更大一点,场馆和场馆之间的连接也比较近。
< class="pgc-img">>上海海昌海洋世界被河分成两半,中间需要过桥,相对而言步行的时间会偏多。
< class="pgc-img">>2、论布置
我都是最热的天气去的,珠海长隆明显绿化更茂盛,更好一点,稍微有点遮荫的地方;
场馆内布置,长隆的海底隧道比较长,明显感觉到养鱼的面积也更大一些。
< class="pgc-img">>上海海昌广场、马路两边的绿化都很低矮,几乎没有任何遮荫的地方,务必务必做好防晒。
场馆内布置方面,海底隧道不够长,非主流鱼类的生活面积感觉不够大。
< class="pgc-img">>3、论游乐
游乐设施方面,长隆做的更好一点,我玩了最高的跳楼机和鹦鹉过山车、激流勇进,体验很不错;
海昌我去的时候激流勇进和过山车两个游乐设施排队的人都不少,儿童游乐设施我女儿又害怕一个都不想玩,所以最终其实是没有体验的,但是看下来大家也普遍反应海昌的游乐设施不如长隆。
而且海昌因为成年人的游乐设施偏少,排队时间普遍更长。
4、论配套
珠海长隆的配套我个人觉得比较差,吃的东西很一般,餐厅标价很贵(一份蒸饭58/68,端上来是锡纸碗装预制菜),就餐感受也一般,餐厅里用餐的人也很少。乐园里面的小餐吧也很少,食物种类也很少,基本上只能买买饮料啥的,饮料的标价也很离谱,果粒橙12、可乐10元……几乎是外面批发价格的4倍,零售价格的3倍。
上海海昌的配套就比较丰富了,里面沪上阿姨、7分甜这种奶茶饮品都有,选择很广;吃饭有尚马诺披萨,汉堡王这种餐饮连锁,我还看到了Tims咖啡店,小食方面也很丰富,关东煮,炸鱿鱼,铁板烧,爆米花,特色雪糕,饮料啥的反而都是自动贩卖机出售的,价格比长隆便宜一丢丢,可乐8,果粒橙10元。
5、论周边
我在长隆给娃买了个发光尾巴,然后发了朋友圈,很多家长来过珠海长隆或者广州长隆,立马问我是不是去长隆了,所以这个尾巴还是非常标志性的。
< class="pgc-img">>长隆海洋王国选择鲸鲨作为他们的吉祥物,在我浅薄的海洋馆认识里,也觉得还是挺别致的,大方头,扁扁嘴,斑纹身体,温柔安静,pose也很有特色。
< class="pgc-img">>反观海昌,就没有这种标志性的周边,海昌好像没有鲸鲨,特色是虎鲸,然而海昌虎鲸的周边的设计比较一般,虎鲸的pose很生动但是辨识度差了点,感觉应该找个团队好好设计一下,把虎鲸这个IP个性化展示一番,另外穿戴设备上也可以想想主意,否则现在卖的周边都太缺少辨识度了,感觉任何一个海洋馆都可以买到类似的。
< class="pgc-img">>6、最后来说说酒店
先声明,珠海长隆的酒店我没有住,一切都是猜测和网络查询:
企鹅酒店就在海洋王国边上,住在企鹅酒店去海洋王国会非常方便,对于带着体力不行的小娃玩的家长来说,务必定酒店,一天刷完真的太累了,而且几乎没有时间去玩家长喜欢的游乐设施,有酒店的话可以一个人回酒店带娃休息,一个人去排队玩游乐设施。
酒店内部没去,不做评价。
上海海昌有两个配套酒店,一个是奥特曼,男孩家长建议住这个,到处都能“相信光”,而且里海洋馆非常之近,后门一出来就是,大概20米的距离。
< class="pgc-img">>还有一个酒店就是新的企鹅酒店,我住的是这个,因为新装修,配套都很棒,酒店也干净舒适。一楼有个企鹅饲养馆,可以超近距离面对面看企鹅,体验很新奇,也有个迷你游乐场可以溜娃,早晨的早餐也很丰富,企鹅馒头很点题,餐具也有儿童餐具,单纯就酒店来说体验很棒,缺点的话就是离海昌有点距离,需要坐接驳车,大概6-7公里的样子,不如奥特曼酒店那么近。
< class="pgc-img">>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企鹅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二、再来说说加上地缘优势之后,哪个更好玩
去珠海长隆的话,可以顺便:
1、去澳门,过关很方便,我自己以及周围朋友都是珠海长隆+澳门的行程。
2、去海边,珠海的海边相对于上海的海边来说,还是干净了不少,不过海水不是蓝色的哦,别抱太多期望!
3、去广州/顺德,离得都不远,可以大吃特吃,可以根据行程长短,随时进行调整。
当然珠海长隆本身除了海洋馆也还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玩个3-4天我觉得不成问题。
去上海海昌的话,可以顺便:
1、上海迪士尼乐园;
2、上海野生动物园;
3、上海天文馆;
4、上海自然博物馆;
5、上海博物馆;
6、上海科技馆;
7、欢乐谷
8、去海边,金山城市沙滩;
9、去周边,苏州杭州等等……
如果要二选一,或者排列优先级别:
喜欢虎鲸,就去海昌,虎鲸表演很震撼有趣;
< class="pgc-img">>表演属于季节限定,之前是打铁花,最近是泼水节,好像还有coser表演,但是表演都比较一般,比较小型。
喜欢鲸鲨,就去珠海长隆,
表演方面我觉得长隆更胜一筹,压轴烟花秀也值得一看,此外湖中岛上还有水上飞人表演,时不时喷火也非常震撼!!
< class="pgc-img">>珠海长隆也有玩水活动,给小孩子发水枪自己喷,相对海昌收敛了很多,海昌属于不放过每一个干燥的人。
< class="pgc-img">>总体而言,建议江浙沪朋友,周末去海昌,长假去珠海长隆;
建议长三角朋友,周末去珠海长隆,长假去海昌;
其他地方的朋友,自行斟酌选择,有机会可以都体验一下。
三、最后给大家一些游玩攻略
1、能推车就推车,场馆和场馆之间有距离,需要步行,玩一整天还是很辛苦的,尽量推车;
2、能带吃的就带吃的(尤其是珠海长隆),里面吃的东西一般,小吃很少,价格昂贵,自己带点吃的至少能省上百块。
3、夏季去,防晒一定要做好(尤其是上海海昌),大片无遮荫路段真的晒炸了。
4、提前准备一次性雨衣,两地夏季都有玩水活动,激流勇进也会溅水,里面现买泳衣比较贵。
5、至少给娃准备一套干净的全身衣裤鞋袜以便随时换洗。
6、使用小程序随时观察排队情况,选择排队人少的设施先玩,个人觉得5-20分钟排队的项目抓紧冲,60分钟以上排队的项目直接放弃。
7、有喜欢且决定必看的动物表演项目,最好早场次就去,别拖到最后一场。我们海昌的美人鱼show计划看最后一场,结果提前15分钟到场馆门口就被告知满员了,由于当天最后一场,看不上就彻底看不上了。所以如果有内心觉得必看的show,早场次万一因为各种原因没进去,至少还有机会看下一场。
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