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浙江新闻综合自上海市消保委、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
3月13日
上海市消保委点名茉酸奶
质疑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成分
相关话题
登上微博热搜
如今,主打“健康”和“天然”概念
的现场制售酸奶饮品
成为了网红新宠
尽管价格不菲
但许多消费者
认为它们“美味又无负担”
这些酸奶饮品的配料
真的如品牌所宣传的那样吗?
茉酸奶芒果酸奶奶昔官方小程序截图
网上关于酸奶奶昔的做法介绍很多
基本就是酸奶加冰块
在搅拌机里用“奶昔”模式搅拌一下
也可以加牛奶
如果是做芒果酸奶奶昔
就再加点新鲜芒果粒
配料简单,感觉也很健康
茉酸奶在介绍芒果酸奶奶昔
说的也是
“9种益生菌草原酸奶х新鲜芒果”
图片来自茉酸奶小红书账号
但上海市消保委测试了
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
却发现其配料有点说不清楚
实测数据。上海市消保委供图
先科普一下:
牛奶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2.5%到4%之间,是全价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脂肪的含量则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约为3.2%。
乳糖是牛奶中的天然糖分,含量约为4.5%至4.8%。酸奶的营养成分与牛奶相似,但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其中的乳糖大部分被分解成了乳酸,因此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同时也更易于消化吸收。
上海市消保委购买了一款配料表简单的预包装酸奶,根据实测,每百克脂肪含量在5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乳糖含量3g。
再对照检测数据中蛋白质和乳糖含量,可以发现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是蛋白质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
这些多出来的脂肪一定不是酸奶里的,也不会是芒果里的。那就需要茉酸奶跟消费者说明一下,在芒果酸奶奶昔加了啥?
除了脂肪,可能消费者还比较在意芒果酸奶奶昔“回味甘甜”是因为加了蔗糖和麦芽糖——特别要说明的是,本次测试购买的是“不另加糖”的芒果酸奶奶昔。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现场制售食品
由于没有明示的产品配料表
消费者只能通过品牌方的宣传
来了解和选择产品
因此,品牌方有责任
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新闻+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对书亦烧仙草的
“草莓啵啵酸奶”提出了质疑
上海市消保委发文
书亦烧仙草
“应该向消费者真诚地道歉”
上海市消保委对
书亦烧仙草的
“草莓啵啵酸奶”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
这款被宣传配料为
“水果+酸奶”的百万级网红饮品
其乳糖含量异常低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也完全不符合酸奶的标准成分比例
此外,这款600毫升的饮品中
含有高达35.3克的蔗糖
相当于约7块方糖的量
文章的最后
上海市消保委提出疑问
“我们很想问问书亦烧仙草,
这款号称酸奶的现制饮品
到底是用啥做出来的?
我们觉得书亦烧仙草
应该出来下给消费者解释一下。”
“草莓啵啵酸奶”每100g营养成分
面对上海市消保委的质疑
书亦烧仙草于3月9日做出回应
承认该款产品实际上
是一款“酸奶风味饮品”
在600毫升的饮品中
仅含有70毫升的酸奶
此外,他们还承认
在饮品中添加了30毫升的蔗糖
然而,对于“草莓啵啵酸奶”中
其他配料的成分以
及如何实现整杯饮品
类似于酸奶的质感和口感
书亦烧仙草并未在回应中给出明确答案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品牌方有责任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书亦烧仙草对“草莓啵啵酸奶”的宣传
与产品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书亦烧仙草应该向消费者真诚地道歉
来源: 浙江之声
着加盟拓进,冰淇淋与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破万。作为平价奶茶的代表,蜜雪冰城称通过建立中央工厂以实现核心原料自产。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平价奶茶市场上还存在以次充好、原料不新鲜的现象,这类奶茶店往往管理不规范,对加盟商的限制也有限,而且多次有奶茶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部门查处。业内人士呼吁,平价奶茶店的市场乱象亟待整顿。
蜜雪冰城自产核心原料也管不住加盟“坏事”
6月24日,冰淇淋与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门店正式破万,第一万家店铺在河南新乡市原阳县开业,蜜雪冰城多个门店也挂上“祝贺蜜雪冰城全球门店突破10000家”的横幅。
2019年年底门店数量突破7000家的蜜雪冰城在疫情影响下,开店步伐没有放松。今年1月,蜜雪冰城称要在年底以前开到一万家店。而到了6月下旬,其万店目标已经达成。
在中国的茶饮市场,蜜雪冰城的存在感不如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高,但其6元左右一杯的饮品,3元一个的冰淇淋,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作为平价奶茶品牌,蜜雪冰城2007年开始连锁加盟事业,2010年通过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同时,大量开设直营门店,实行“直营+加盟”的经营模式。2012年蜜雪冰城成立中央工厂,实现核心原料全部自产,并借此提高议价能力,使原料价格下调。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蜜雪冰城建立中央工厂,是基于整体门店数量达到一定的临界点,通过门店分配布局才能实行的。但其他奶茶企业整体门店数量以及订单量并没有达到蜜雪冰城的体量,如果设立中央工厂,对奶茶品牌来讲,属于重资产。而蜜雪冰城布局在三四线市场,拥有差异化的优势,建立中央工厂对产品质量有支撑。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在原料、运输上有把控,蜜雪冰城也曾因对加盟商管理不严格导致卫生问题而被曝光。据媒体报道,2019年4月,有记者在石家庄蜜雪冰城万达广场店卧底,发现店员在闭店后将抹布扔进泡茶桶内涮洗,冰淇淋机器里有头发丝,还用过期原料制作奶茶等。
事后,蜜雪冰城所属的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关闭涉事门店,查找问题原因,同时,河北省内门店也进行自查。
平价奶茶屡曝食安问题
蜜雪冰城凭借规模优势打造的中央工厂、物流产业链,在平价奶茶行业中突出重围。尽管中央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蜜雪冰城也避免不了产品出现问题,何况其他平价奶茶企业。
由于玩家众多,资本的追捧一方面在促进茶饮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催生了一定泡沫。奶茶行业中存在的商标争议、低门槛、同质化、质量问题频发等现象,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019年7月5日,媒体记者卧底甘茶度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甘茶度大红门银泰百货店用烂水果榨汁、徒手切水果等卫生问题被曝光。视频显示,该门店所用的水果原料存在较多的腐烂香蕉、芒果等,当天没有卖完的水果第二天继续卖,直至卖完为止。店员被要求使用发臭水果,不允许扔掉。此外,该门店制作奶茶必备的搅拌器不清洗直接使用;店员用手抓完垃圾后,不洗手直接抓水果;承诺纯果汁,但所有的果汁都要加水等。
2019年8月,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对甘茶度该门店作出处罚: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没收违法所得455元;罚款10万元。北京在全市启动对甘茶度门店的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对媒体曝光的“甘茶度”奶茶店进行现场检查。
2019年8月20日,江苏淮安开展食品安全逢“十”专项执法行动。对一点点奶茶、CoCo都可奶茶、满记甜品、咖啡人餐厅进行突击检查,并通过网络平台全程直播。在位于中央国际新亚广场的CoCo都可奶茶店,执法人员在原料库中发现一个严重霉变的柠檬、一个腐烂的西柚。尽管现场执法人员表示,检查时未发现该店正在使用变质水果,但执法人员还发现该门店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员缺失、储物间摆放混乱等问题。一点点奶茶淮安万达店里,执法人员发现该店也存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缺失问题。满记甜品淮安新亚店和咖啡人餐厅也被查出存在超范围经营、餐具未放入消毒柜等问题。
一位奶茶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目前平价奶茶的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上进入了不少品牌,出现了消费聚集的现象,有的商圈奶茶店生意特别好,有的半天没有一位客人。一些前期没有很好客户积累的奶茶店,备下的原料当天肯定用不完,扔掉又可惜,只能一再往后拖延。另外,平价奶茶的成本都比较低,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行业监管逐步加强
事实上,面对频发的奶茶店食安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
2018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在通知中指出,近年来,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等饮品店发展迅速,“网红奶茶”“网红果汁”等饮品吸引广大消费者购买饮用。但检查发现,部分饮品店使用过期原料、卫生条件差、虚假宣传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就在去年12月5日,由中国烹饪协会提出并归口的《现制饮料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发布。该标准对现制饮料的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以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比如,被消费者拒收或退回的现制饮料,不得再次销售或用于加工制作其他现制饮料或食品。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曾表示,该标准通过着重强调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的操作性指导,力求让新入门企业也看得懂、做得到。标准的发布,将切实提升现制饮料食品安全和质量,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企业层面,一些头部茶饮企业已开始进行每个月的食安自查。自查项包括门店清洗用的水龙头整洁程度,各项原料产品的存放是否得当,门店整体卫生环境是否达标等。对自检出现的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扣除门店的该项得分,员工重新培训,加强监管等。
一位茶饮企业的创始人表示,通过自查方式,把自己放在顾客的角度,去看待卫生问题,与其等着别人捅,不如自己捅。在无法确保这些工作毫无纰漏的情况下,愿意开诚布公地与顾客沟通这些问题。
朱丹蓬表示,要改善茶饮行业频发的食安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处罚速度,还有提升空间,这样才能加速行业的自律。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加强自我监管,必须要做到自律。未来的中国茶饮行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将是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根据预判,2021年中国的奶茶行业会进入相对饱和的情况。在这种竞争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图片来源 资料图片、官网、官微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
茶饮企业茶百道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上半年营收23.9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95亿元。
作为第二家港股上市的新茶饮企业,茶百道不断深挖供应链,首个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在福建晋安投产,标志着对茶叶原料把控能力实现质的提升。面对近几年新茶饮行业大热的出海议题,茶百道以深耕寻求海外拓展稳扎稳打,为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筑基。
完善供应链保障高品质
新茶饮企业的供应链成为品牌发展的胜负手。作为2024年首个上市的新茶饮企业,茶百道这份成绩单备受关注,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支撑。
目前茶百道已形成业内领先的全国性供应链能力,并计划持续优化推动完整布局。上游方面,今年5月,茶百道首个自有原叶茶生产基地在福建晋安投产。该基地拥有6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包装工厂,12条自动化机械化产线,年产能达到5000吨。
茶百道的产品原料除了茶叶还有新鲜水果。为对供应链前端质量进行更有效把控,茶百道建立专业的水果采购团队,覆盖四川、云南、宁夏、内蒙古、广东、海南等全国多地优质水果产区,深入源头采购,并实现全国鲜果统采统配。截至2023年,茶百道针对部分核心水果如水蜜桃、台农芒果、夏黑葡萄等,已与全国优质水果产区直接签署采购协议。同时,围绕乳制品、茶叶、冷冻鲜榨果汁等核心原料,加强与头部供应商合作,锁定上游原材料优质产区及供货量。
产品包材也是茶百道供应链能力的重要体现。据了解,茶百道在四川成都自建生产环保新材料的包材工厂“森冕工厂”,所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吸管、包装袋等环保包材不仅可供茶百道自身产品使用,还能供应外部采购需求。
新茶饮产品对原料新鲜度要求高,这也考验着品牌在仓储物流方面的规划能力。目前,茶百道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仓储物流网络,实现高频及时的配送服务。茶百道在全国已设立24个仓配中心,97%以上的门店实现“一周两配”,90%以上的门店可以达到“一周三配”。同时,茶百道深入产地布局,打造“资源+科技”型供应链体系。
海外市场拓展注重深耕
新茶饮市场经历近几年的疯狂扩张,市场空间依旧不断扩大。据灼识咨询,以终端零售额计的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8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213亿元。预计2027年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到10312亿元。未来三年,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15%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新茶饮企业纷纷出海拓展市场空间。茶百道把首站出海的目的地定在韩国。2023年10月23日,茶百道宣布,海外首店落地韩国首尔江南区,迈出开拓海外市场第一步。在韩国市场,茶百道进行许多本土化改造。产品方面,茶百道在开业前将研发团队送去韩国,为韩国市场重新做了研发和设计,目前茶百道在韩国市场的菜单有二十多个SKU(最小销售单位),大部分与中国市场差不多,但有3至5款产品是韩国本土独有的产品,主要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水果研发推出。
据茶百道观察,韩国目前的奶茶门店约2000家,当地市场对奶茶品类的认知还停留在粉末冲调奶茶阶段,且少有使用鲜奶、鲜果作为原料的现制茶饮品牌,这也意味着韩国是一个蓝海市场。
对于拓展海外市场,茶百道没有选择迅速遍地开花,而是深耕特定几个市场。除韩国外,还在泰国、澳大利亚开展市场探索。茶百道澳洲首店今年6月底落地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茶百道位于泰国曼谷的首批2家门店6月28日同时开业。据茶百道官方微博6月发布的数据,公司已在海外落地8家门店,包括韩国4家、泰国2家、澳大利亚2家。
在茶百道看来,韩国是东亚文化圈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国家,泰国是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国家,澳大利亚则是欧美文化圈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国家。茶百道表示,深耕于此,意在验证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海外门店模型,希望能在不同文化圈、不同层级市场中跑出各自的最佳实践模型,为后续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文/王子扬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