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饮食口味各有不同,因此在餐饮行业,能够把门店开到全国各地的品牌,绝对算是行业的佼佼者;而能够到达万店规模的,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能实现万店连锁的品牌,有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被网友称之为餐饮界“四大天王”。
红星资本局发现,“四大天王”中,只有华莱士号称自己“绝不加盟”;这家洋快餐“天王”,又是如何做到全国范围内疯狂开店的?
开店速度惊人的华莱士
在社交媒体上,华莱士与”花式整活”的竞争对手相比,相对比较低调,微博粉丝数也不过10万。不过从门店数量来看,华莱士在西式快餐已远超一众玩家。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3年6月6日,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达20065家。
超两万家是什么概念?当下华莱士门店数量已经比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这几家快餐巨头,门店数的总和还要多。
来源:窄门餐眼、红星资本局(数据截至2023年6月6日)
那么,华莱士又是何时成长起来的呢?
公开资料显示,华莱士成立于2001年,由华怀余和华怀庆两兄弟创办,第一家门店开在福建师范大学门口。
当时的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后,其新颖的吃食和明亮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
于是两兄弟开始“模仿”麦当劳与肯德基,开设炸鸡汉堡门店。此后两兄弟发现,由于当时肯德基、麦当劳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想吃吃不到,四线以下城市的消费者甚至可能没有听说过。
随后华莱士开始调整战略,将门店主要开在下沉市场,此后依靠下沉市场企业逐渐壮大起来。
2005年,华莱士开始向其他省市进军;2013年,华莱士全国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
不过,华莱士的扩张提速期,还得是最近几年。
根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2019-2022年,华莱士分别新增门店3459家、4023家、5402家、1826家;四年时间,华莱士新开门店14710家。
而这个开店速度,几乎是肯德基、麦当劳的4~5倍,更是远超德克士、汉堡王等品牌。
来源:窄门餐眼、红星资本局
从门店的选址来看,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华莱士三线城市门店数量最多,占总门店数量的24.72%;其次为二线城市、四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分别占比20.8%、19.31%、18.12%。
对比之下,麦当劳则主要在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比较集中,两者分别占比24.77%、24.59%;而三四线城市的门店占比较少。
来源:窄门餐眼、红星资本局(数据截至2023年6月6日)
由此可见,目前华莱士在全国的门店布局比较均匀,下沉市场仍是华莱士的基本盘,同时也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开了不少店。
其实华莱士这个策略与蜜雪冰城类似,先占领低线城市,然后再向高线城市进行扩张。
华莱士凭啥能迅速开店两万家
国内的炸鸡汉堡行业,一直都十分内卷。在众口难调的市场,华莱士能开超2万家门店的秘诀是什么?
产品纬度看,华莱士确实够便宜。
其实早期华莱士在福州开店时,定价和肯德基、麦当劳差不多;但一方面是品牌力不如肯德基、麦当劳,一方面是当地的居民消费能力有限,华莱士销量自然不佳。
不得已,华莱士只能选择降价促销。
于是华莱士直接推出“特价123”活动,即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直接以便宜的价格狙击对手。
这个策略很有效,很快华莱士日营业额大幅上涨,华莱士也受此启发,开始进攻低价的下沉市场。
从目前各大西式快餐人均消费对比情况来看,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华莱士的人均客单价为18.94元,而其他的西式快餐品牌人均单价大多都在30元以上。
来源:窄门餐眼、红星资本局
依靠低价的策略,华莱士的外卖单量也久居外卖平台榜首。根据2020年美团发布的报告,华莱士全平台总订单量排名第一,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
其次从商业模式看,华莱士的“玩法”也很新奇。
在华莱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企业特别提醒道“我们没有开放加盟”。不过能开两万家门店,也绝不是企业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
其实华莱士所谓的不加盟,是通过“门店众筹”模式,将员工或合作者变成门店合伙人 。
简单地说,就是大家一起出钱出力、众筹开店,股份也共持。这种商业策略也被称为“福建模式”——店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 。
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华莱士的合作要求是个人持股不得超过单店的40%,此外还要有5%给到门店员工,剩下的股份由公司持有。
通过这样一种众筹开店、员工持股、总部控股的模式,华莱士将员工、合作伙伴、公司三者的利益绑定到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持股加盟店,有利于财务并表为后续上市做准备。如今华莱士的母公司华士食品,已经成功挂牌新三板。
而华莱士的赚钱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企业主要通过向线下门店卖原材料来获取收益。
根据华士食品2022年财报显示,企业营收71.44亿元,其中卖原材料干活与原材料冻货是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两项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为97.55%。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总的来说,“平价汉堡”与“合作联营”是华莱士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的核心逻辑,此后华莱士再依靠门店数量优势以进行产业链整合,实现降本增效,以确保了终端门店的市场竞争力。
华莱士也有烦恼
虽然门店开到全国各地,但华莱士也有很多烦恼。
先说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低价模式确实赚不到什么钱。
财报显示,2022年华士食品营收71.44亿元,同比增长24.3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滑10.12%。企业的净利润较低同业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之中。
毛利率角度来看,近年来华莱士的毛利率也在不断降低,2019年企业毛利率为6.76%,2022年毛利率降至4.24%。
这在餐饮行业,毛利率水平算是十分低了;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餐饮企业的毛利率均值为50.08%。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除了利润微博,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华莱士。
近年来,国内有多家媒体都曾报道过华莱士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相关问题,相关的讨论也在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
此外,华莱士面临的外部烦恼也不少,如今这个行业竞争正越发激烈。
一方面是头部玩家肯德基、麦当劳近几年开始纷纷向下沉市场进攻。
肯德基正在试点为下沉市场定制的“小镇模式,2020年在河南新乡的封丘县城开了“小镇模式”的第一家门店后,去年肯德基的六成新门店都集中在3-6线城市,且计划 2023年再开1000家“小镇店”。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曾表示要重点布局下沉市场,并让麦咖啡先行。
另一方面,行业内也不乏有实力的新玩家。比如,总部位于福州,被称为“翻版华莱士”的塔斯汀。
据窄门餐眼数据,目前在全国塔斯汀开设门店超4000家,人均客单价与华莱士一样都在20元以内。
对于消费者来说,想吃一份平价洋快餐,选择确实越来越多,华莱士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利润微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竞争对手云集;说华莱士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或许并不为过。
小结:
商业世界里,难有“一招鲜吃遍天”,洋快餐“天王”的背后也危机四伏;但对于不少小镇青年来说,华莱士确实让自己实现了汉堡自由,也承载了不少青春回忆。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编辑 肖子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称为“乡村肯德基”、“快餐界拼多多”的华莱士,因被曝光食品安全丑闻,正陷入舆论漩涡。
“做汉堡不戴口罩、手套”、“鸡块掉地上捡起来放回去”、“抽油烟机清洗剂掉入油锅”,在一则暗访视频中,华莱士后厨人员的操作让人大跌眼镜。
7月17日下午,华莱士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买了”。当晚,华莱士紧急作出回应,涉事餐厅北京霍营店已停业整顿,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同时对大众道歉。
红星资本局发现,华莱士目前已开出1.8万家门店,2016年以“华士食品(836475.OC)”为名在新三板挂牌。极速扩张背后,华莱士的低价策略也使得其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华莱士创始人妻子的公司也即将上市,曾一度被质疑向华莱士输送利益。
因食品安全问题上热搜
华莱士紧急道歉
7月17日下午,华莱士突然登顶微博热搜。
事情起源于7月8日B站UP主“内幕纠察局”发布的《两家外卖平台销量第一的炸鸡店,华莱士、韩式炸鸡有多脏》的视频。
视频中,“内幕纠察局”暗访了华莱士一家门店的后厨,发现其后厨工作人员不仅未戴口罩手套制作炸鸡、汉堡,甚至说出“鸡块掉在干地面上,捡起放回去,掉在湿地面上,捡起来重新炸”等话语。
不止于此,华莱士该门店的工作人员在清洗抽油烟机时,并未做好油锅防护措施,清洗剂直接滴进了炸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视频显示,该华莱士门店在某外卖平台上为炸鸡类销量第一,每天的销售额多达2.6万元,月净利润高达23万。
视频发布一周后,华莱士冲上微博热搜榜单,网友纷纷表示:“真是令人作呕,以后不敢吃了”、“太恶心了,怪不得每次吃完都拉肚子”。
对此,华莱士17日晚上紧急回应:“截至7月17日,涉事餐厅北京霍营店已停业整顿,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同时对该区域内所有员工再次强化培训,重申并落实各项产品操作规范和作业流程。”华莱士还表示,对此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困扰道歉。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莱士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19年3月,《江南都市报》对华莱士进行卧底调查,曝光了当地门店鸡翅掉地上继续卖、汉堡胚过期两天继续使用、后厨环境脏乱等问题,与此次上热搜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出一辙。
此外,2019年10月,呼和浩特市24家华莱士门店还因违法出售废油脂被当地监管部门重罚。最近的一起是在去年12月,湖北黄冈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餐厅因违规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相关责任人被拘。
全国开出1.8万家门店
超过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总和
因为食品安全丑闻,华莱士的母公司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卷入舆论漩涡。
天眼查APP显示,华莱士食品公司成立于2009年,7年后以“华士食品”为名在新三板挂牌,但华莱士这个品牌的诞生要追溯到2001年。
20世纪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开始进入中国一线城市,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洋快餐”热潮,这让当时正在温州做会计的华怀庆嗅到了商机。2001年,华怀庆和哥哥华怀余一起凑了8万元,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卖起了洋快餐,取名为“华莱士”。
一开始华莱士模仿肯德基、麦当劳的模式,将汉堡定价到8-10元,可乐定价到4-5元,同样租下几百平的店面,连肯德基、麦当劳的儿童乐园也照搬过来。但过高的定价导致销量平平,同时德克士也开始入驻二三线城市,华莱士的处境变得十分被动。
华怀庆兄弟决定调低华莱士的价格,开始推出“特价123”(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的低价策略。该价格让华莱士销量突增,从那时开始,“平价战略”便被应用到所有华莱士门店上。
简单来说,华莱士的平价战略可以总结为几点:一是定价上只有肯德基、麦当劳的一半,甚至打出“一样的汉堡、一半的价格”等口号;二是缩小门店面积,避开租金昂贵的地段,主打三四线城市。“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华莱士门店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找准商业模式后,华莱士开始疯狂扩张,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bis World在2013年出具的一份报告,华莱士以每天新开三家门店的速度迅速扩张。到了2014年1月,华莱士在全国有4800多家连锁店;到了2018年底,华莱士在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华莱士现有门店已超过1.8万家。要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全国门店加起来也不过1.3万家。并且1.8万家门店中,有近1.7万家都开通了外卖服务,在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29》中,华莱士的订单量排名第一,超越了麦当劳、肯德基、正新鸡排等。
图片来自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
华莱士在快餐界销量领先离不开低价与促销,在外卖平台上,华莱士的店铺常年打着“36减20”“3.54折起”、“8.8元鲜虾堡”、“1.8元小鸡腿”等折扣,甚至一周三天还有不同的商品折扣活动。
但低价的外表下,也充斥着各种关于华莱士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质疑声。红星资本局发现,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早有“意见”,甚至衍生出“吃了华莱士能够帮助腹泻”的段子,对于购买华莱士的食客,网友们笑称为“华莱士喷射战士”。华莱士的消费者评价词云中,也不乏“牛肉差”、“卫生不好”、“环境差”、“味道差”等评价。
图片来自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
创始人妻子公司正IPO
华莱士是第二大客户
红星资本局发现,华莱士虽然有商务部的特许经营资质,可以开放加盟,但华莱士没有一家加盟店,均采用“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的合作连锁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华莱士门店扩张的资金压力。
从2016年至2020年财报来看,华士食品营收和净利均持续上涨,5年来营收分别为11.08亿元、16.45亿元、23.26亿元、25.5亿元、34.94亿元。净利分别为2154万元、3408万元、5075.6万元、5460.4万元、9209万元。
但因为其低价策略,华士食品的毛利率却始终上不去,从2020年财报来看,其毛利率为6.76%,远低于行业20%左右的均线。
在华莱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其创始人华怀余妻子的公司也在IPO。
6月10日,麦当劳、优衣库、星巴克、喜茶等知名餐饮品牌的纸包装供应商——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王科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0年,南王科技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必胜食品(肯德基)、华莱士、东京艺术(日本优衣库包装材料供应商)、乐信贸易(麦当劳)、猩米科技(喜茶),销售金额分别为1.78亿元,1.36亿元、7150.37万元、4692.49万元、2985.26万元。其前五大客户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55%,客户集中度较高。
在众多客户中,华莱士显得尤为突出。
红星资本局此前曾报道,南王科技的第二、三大股东均与华莱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王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为惠安华盈投资中心,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黄燕飞正是华莱士实控人、董事长华怀余的配偶;南王科技第三大股东惠安创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华鹏程是华莱士另一实控人凌淑冰的儿子,执行事务合伙人陈正莅是华莱士的第五大股东、监事会主席。同时,持股2.32%的黄蓉是华怀余的外甥女;持股1.96%的陈小芳是华怀余叔叔华允共的儿媳。
这也导致了外界对南王科技与华莱士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不过南王科技否认这一说法,强调不存在关联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情形。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强亚铣
实习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者 | 马越
编辑 | 昝慧昉
7月8日,速冻米面餐饮供应商千味央厨成功过会,如无意外情况即将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
千味央厨于2012年4月成立,总部设在郑州。虽然很少能在超市冰柜里看到它的产品,但实际上你可能早就吃过。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面向餐饮企业的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速冻的油条、芝麻球、蛋挞皮、地瓜丸等,客户包括必胜客、肯德基、汉堡王、华莱士、德克士、小肥羊、海底捞、九毛九等。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千味央厨的业绩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30%。在2017-2019年,千味央厨的营收分别为5.93亿元、7.01亿元、8.89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4655.91万元、5867.89万元、7412.13万元。
千味央厨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4.09亿元,主要用于新乡食品加工建设项目(3.77亿元)和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0.32亿元)两个项目。新乡三期项目建成之后,公司产能将由目前的10万吨增加至18万吨,解决目前产能不足的问题。
同样是速冻食品生产商,千味央厨与另一家巨头企业思念食品渊源颇深,外界有时也将千味央厨视作“思念系”。
招股书中的股权结构显示,思念食品的创始人、前董事长李伟,即千味央厨的实际控制人。李伟持有共青城城之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00%股份,而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厨62.49%的股份。此外,千味央厨的诞生也与思念食品有关,2012年4月,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思念食品”)出资1400万元设立了千味央厨食品有限公司(即千味央厨的前身,简称“千味有限”)。但后来随着增资扩股,李伟退出思念,千味央厨一直在“去思念化”,成为完全独立的公司。
作为一家餐饮供应链公司,千味央厨抓住了国内餐饮连锁化带来的风口。
市场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中国速冻面米制品的市场规模在2013-2017年呈总体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54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
按销售渠道划分,速冻面米行业分为零售渠道和餐饮渠道。随着中国餐饮业集中度提升、连锁化和供应链社会化成发展趋势,近年来餐饮企业为适应自身连锁化和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加强了与上游速冻面米制品企业的合作。
千味央厨的优势和业务方向主要集中在B端,也由此带来了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高、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招股书显示,千味央厨的第一大客户百胜中国(肯德基、必胜客母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9.95%、30.2%和30.7%,呈逐年上升趋势。
优质大客户的确可以带来稳定的营收,但也会使公司对大客户形成某种依赖,一旦未来有所变动,如订单减少或者终止合作,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风险和业绩波动风险。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大客户的痛点,还会令公司的利润难以提升。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千味央厨开始在C端布局做出尝试,不只是作为后厨的供应链,而是要直接面向消费者。2021年年初,千味央厨在郑州推出了新的餐饮品牌“早饭师”,以油条为主要特色,同时提供蒸饺、卡通包、粥、豆浆等产品。
根据早饭师披露的扩张计划,将以邀请合伙人加盟的模式,于2021年在郑州布局100家门店,未来3年在全国布局5000家门店。门店面积约20-30平米,位置在社区、写字楼及高校等客流密集的区域。
“当供应链端推出新产品时,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门店就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千味央厨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振江向媒体表示。同时,当供应链端推广新产品时,仅千味央厨自有的早餐店就可以实现一定的销售量,工厂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千味央厨开早餐店,意味着从后端走向前台直接面向消费者,也是为其业绩的持续增长寻求新的增长点。
界面新闻记者在大众点评平台上搜索发现,截至目前,郑州开业的早饭师门店大概在16家左右,还有6家显示“尚未开业“,眼下2021年已经过半,距离它“扩张到100家门店”的目标尚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