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云南网讯(记者 韩成圆)“您好,请扫码之后再进店用餐。另外,您可使用线上扫码服务完成点餐和结账。”3月15日,外婆味道昆明30家门店中的11家店恢复了厅面服务。当天,门店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到店顾客进行红外线体温测量和衣物消毒,并建议其使用“零接触”服务,在更安心的环境下享用美食。
恢复堂食细化12项防控举措
外婆味道总经理王文忠介绍,为了迎接堂食业务的恢复,餐厅专门推出了41道新菜品,其中不少是以当季食材烹饪,让食客能尝到“春”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外婆味道还细化了12项防控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在门店入口设置流动水洗手池,配备专用洗手液、消毒凝胶、一次性消毒纸巾等消毒用品;采取隔桌落座、公筷公勺分餐方式;严格执行“明厨亮灶”,厨房实时监控直播;严格食品采购流程,实现食材溯源流程等。
恢复堂食细化12项防控举措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餐饮业也越来越有活力。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有效保障消费者就餐安全。”王文忠说。
星桥,云南边城姚安的中学老师,放下十年教鞭开始经商,决定挑战餐饮这个全新的领域。在昆明开起一家名叫“彝山乐风情园”的火锅店,延用“唱酒歌敬酒”的彝族文化,将歌舞表演和彝山土鸡火锅紧密结合。这样的个性结合,很快就吸引了各地游客,只是让何星桥特别意外的是,不少人前来谈加盟。2年时间,他的加盟店跨越河南、河北等六省,总共11家,家家生意火爆。
非典何星桥算是勉强熬过了。刚挺过暴风雨,禽流感又来补一刀。不到两个月时间,何星桥的餐厅每天营业额从上万元降到几百元,连发工资都是问题,私下自掏腰包给大伙发工资。两天后管理层和员工提出方案,把员工分为两组轮流上班,一组回家休息2个月,不领工资;一组上班,只领70%的工资。“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回忆起那段经历,何星桥长叹一口气,当时他只得把毛驴肉火锅挪到原来卖土鸡药膳火锅的旧址,并把店名改成“热火朝天驴肉馆”。
自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驴肉馆只授权了20多个加盟店,分布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无奈之下,他终止了驴肉馆的加盟。对消费者的深入调查,何星桥发现:一家环境好,口味好,服务好,价格又实惠的餐厅,才是大众食客真正需要的。他和老乡王文贤合作组建核心团队,并找到全新定位:“做老百姓的家庭厨房”,围绕高性价经营理念,做“少油、少盐、少调料”的云南菜。
“外婆味道”。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制定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条例,其中不少被冠以“奇葩”之名。人均消费如果超过40元,店长、经理、厨师长要被罚款;顾客对菜品、服务、卫生、管理投诉有奖。
开业3个月就成了楚雄生意最好的餐厅。“阳光厨房”是何星桥为外婆味道打造的又一大特色。为了给客人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食安环境,何星桥在门店人流最旺的地方安置了一个大电视机,每日对厨房做现场直播。2016年外婆味道被当地食药监局列为“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外婆味道从创立伊始就推出了员工持股制度,公司把高管、店长、厨师长、经理变成合伙股东,制定出合理的分红机制。目前外婆味道已有140多个股东,其中股份最高的高管,年收入已接近100万,其他股东的平均收益也超过了20万元。5年过去了,外婆味道在云南的直营门店达33家,员工2000余人,到店消费的人数超过600万人次,会员总数超50万。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