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界有个怪公式,“生意好≠赚钱多”、“生意差≠不盈利”。面对原料价格不稳、人力成本负担加重等一系列因素,作为厨房负责人有什么好的方法。
设立成本主管 盯住七点,一切OK
1、厨部原料及调料验收检查(每日记录,每月汇总)
2、各档口收货及用料审核检查(每日记录,每月汇总及公布)
3、冰库管理检查(不定期,每10天汇总,每月公布)
4、重点损益原料的跟踪检查(每10天汇总并申报记录,每月公布)
5、库存检查(每10天记录,每月公布)
6、包席单据的核查及每日申购的检查(不定期)
7、原调料价格核查及价格对毛利的影响核查(不定期,每月汇总并申报)
注解:
第一条、针对进货端口
只有购进的原料和调料均符合标准菜卡的要求,才能制作出标准菜卡上要求的菜品,以达到标准菜卡的毛利要求。如果购买了不合格的产品,损失成本主管承担。
第二条、控制各档口取用的原料和调料,毛利每日一审核
规定每天有三个时间段可以从仓库取所需的原料和调料,分别是10:00-11:00、16:00-17:00和13:00-13:30,中午的半个小时是补料时间,以防某道菜备份少,中午就卖光了。由于每条线都做固定的几道菜,由灶头师傅估计当天每道菜销售的份数,等于给自己定一个指标,切配再根据标准菜卡上每道菜所需的原料和调料算出所需领料,拿着师傅列的菜单(菜名和数量)及自己估计所要的原料(原料总数要根据原料的净料率适当加大)和调料总数去仓库领取。仓库由成本主管管理,因为成本主管非常熟悉各种原料的净料率,经他审核过的领料单,万无一失。每天收档,成本主管会根据销售科反馈的数据,对照领料单,去检查各档口原料和调料的剩余情况。比如某档师傅估计青椒炒肉能卖50份,领取了制作50份菜的肉、青椒和油,如果档口没有剩下任何料,而销售上却显示卖了40份,就证明此菜的毛利低了。如果剩下了10份原料,而销售上却显示50份卖光了,就证明毛利过高,坑骗客人。
如果当天毛利超出允许浮动的毛利(一般为2-3个点)范围,成本主管不会立刻处罚该厨师,而是及时提醒,让其抓紧调整,但如果月底仍然达不到要求,就要按制度办事了。假设青椒炒肉的规定毛利是50%、浮动点为2个点,如果月底结算时,这道菜的平均毛利是51%,高出1个点,则奖励100元钱;高出2个点,奖励200元钱;但如果毛利达到53%,超出了浮动点1个点,就要扣罚100元,超出2个点,扣罚200元……以此类推。反过来,如果月底这道菜的平均毛利低于规定毛利,比如49%,即使是在浮动点之内,也要按1个点100元扣罚
第三条、针对冰库中冰鲜货物的保存
冰鲜货物都有保质期,特别是自己加工处理好的半成品,如鱼胶,顶多10天,如果再使用就会影响品质,造成浪费。为了管理好这部分原料,酒店也规定了冰库每天领料时间,8:40——9:00和11:00——11:30,由成本主管负责(须对原材料的保质期很熟悉)。如果某种冰鲜原料10天内都无人问津,成本主管就要想办法了,和出品主管、厨务主管沟通,将冰鲜原料变成新菜,力争在没有变质前销售出去,如果冰库库存原料变质产生了浪费,这就是成本主管的失职,酒店损失由他承担。
第四条、针对净料率不稳定的原料(如冰鲜的海鲜)及高档原料(如海参、鲍鱼、龙虾),每天的进货审核要格外严格
比如当天购买的活海参或者龙虾不是很新鲜,当天就死掉了;冰货解冻后,发现里面掺杂很多劣等原料;再如牛肉是注水牛肉等,成本主管没有及时发现以上问题并汇报,就要承担一定责任。
如果由于厨师操作不好,而使合格的产品最后的熟料率低,则由出品主管负责处理。
第五条、针对仓库,要求尽量做到零库存,防止青菜等新鲜原料浪费
如果库存中某种原料将要变质造成损失,成本主管也要积极行动,与出品总监等沟通制作成菜肴销售出去,否则烂在仓库中的原料也要让成本主管来买单。
第六条、针对包席
针对包席,成本主管也要跟进,参与设计包席菜单,尽量将一些边角料的毛利考虑进去,边角料不上宴会,可以送给凉菜房腌渍成开餐凉菜。提前预制的菜品如何存放也要考虑完善,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损失由成本主管和当事人一并承担。
第七条、针对原料和调料的进价
由于原料和调料是采购定期送货的,成本主管需要不定期去市场,查看送货商给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
如果高于市场价格,就要及时汇报,由行政总厨处理,如果他没有发现问题,而被总厨发现,他也将会承担一定责任。
备注:成本主管盯着这七点抓酒店毛利,哪么谁盯着成本主管呢?那就是行政总厨,“行政总厨必须先于他之前,去查销售科的销售数据和毛利数据,经常去市场看原料和调料的价格,随时去仓库和冰库查看原料的新鲜度,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成本主管的失误。”当行政总厨接到成本主管的汇报后,证实以上七点确实有一点出现了问题,行政总厨则从“购、产、销、存”四个环节查明问题的根源,进行相应处罚。
毛利计算公式
成本 /(1-谋求利率)=卖出价
成本 /(1-谋求毛利)=本利和
本利和 *(1-谋求利率)=成本
毛利 / 卖出价=毛利率
毛利 / 成本=打价几
成本 * 利率=毛利
毛利 + 成本=卖出价
成本 / 售价 - 1=毛利
期初存货:
+ 本月存货
=货物总价
- 期未存货
=本月销货(本月营业收入)
- 本月销货总额
=本月所得毛利
- 本月营业费用
=本月所得纯利
每月损益计算法:首先搜集下列各项资料之正确数字以便核算用。
1. 上月存货数 -(期初存货) 假设 RMB 1,000,000,00
2. 本月购货总数 -(本月购货) 设 1,200,000,00
3. 本月月尾存货 -(期未存货) 0,800,000,00
4. 本月营业总额 -(营业收入) 3,000,000,00
5. 本月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 1,200,000,00
计算方法:
期初存货 1,000,000,00
+ 本月购货 1,200,000,00
=货物总值 2,200,000,00
- 期未存货 0,800,000,00
=本月用货 1,400,000,00
本月营业收入 3,000,000,00
- 本月销货总额 1,400,000,00
=本月所得毛利 1,600,000,00
- 本月营业费用 1,200,000,00
=本月所得纯利 0,400,000,00
依照毛利率计算法:
即:毛利 / 营业收入=利率
本月可得毛利率 0.53=53 %(五分三厘)
又:假如本月所得之毛利数字比本月之营业费用为少的话,则本月就是处于亏蚀之状态中
有那么几个小伙伴,看了我的文章后,加了微信,问我了很多问题。当然,我也不是什么大咖。毕竟我也没用混得有多好,只是闲暇时候多想了些,然后有那么些企业愿意让我去实现而已。走到2020年,我有些无助,忙着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仅仅是为了活着,我忙着也是为了活着,我想大概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跟我没有啥区别吧。
前面一个小伙伴跟我说,老师,聊聊你知道的投资小些的餐饮吧。我在街边开了个面馆,算下来自己的工资都没有挣到。
我能算老师吗?应该算不上吧。记得大四的就业指导课上,我真正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个通下水道的故事。总结起来几点;1投入低回报高,2、自由职业者。当然如果大学生通下水道应该会好很多,至少我们会加入些服务4S标准。现在想来,还真蛮想试试。当然,如果哪位仁兄正想做也行啊,找我,我给你做一套4S服务标准,保证你通下水道通出东航的服务标准来。不过今天不讲通下水道,我想说说小餐饮。
食堂档口承包
配图纯属无聊
>食堂档口承包,绝对不是承包整个食堂,如果承包整个食堂需要的资质如下:1、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以上,2、服务体系ISO标准,3、铁到一起嫖过娼的关系(扯淡了哈,懂得利益均沾,加油混就是了)。其中1、2都好办,3比较难,就像我一样,老婆不允许啊。所以只能仅仅说说食堂档口承包的事。从哪里承包呢?当然,是从团膳公司里承包出来。
机会点:以前的团膳公司以客饭为主,那时候大家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其实不高,包饭已经是不错的福利了。但现在不是了,团膳的圈子很小,但竞争开始激烈起来。挖空心思想的是特色和特点,去完成甲方爸爸对食堂满意度的刚性需求。因此有了些改革,团膳公司在烧好客饭的情况下,引进特色的小吃成为常态。这就给创业人带来了机会。
优点:1、客群固定,挑选食堂的入手时,建议多做考察。数人头、数档口。总人数/档口数量,基本上就是你能做到的交易单量。
2、无房租,承包食堂档口,多以提点模式进行结算,这是跟街边档口的最大区别,你不用担心被房租压死。
3、休息时间相对固定,开家街边店,就意味着你跟你老婆,甚至于你的孩子都有可能被牢牢地拴在店面了。食堂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符合国家的假期规定。
缺点:1、现金流时间长,一般情况下,食堂档口的结算为见票+45天。也就意味着在75天时间内,你可能见不到钱,这跟街边店是有区别的。
2、管理严格,街边店,你是老板,城管、卫生、税务一年能来一次不错了,食堂档口则不然,甲方检查、甲方的甲方检查、外检等。很多食堂实行的是6T管理法,打扫卫生、食材资质、食品安全等等不容忽视。
赚钱才是目的,不然,活着干吗
>经营食堂档口的关键点:
1、餐厅的选择,选择人流量大的餐厅非常重要,营业额=人次*均单值,如果不能满足人次,哪里来的营业额。
2、产品的选择,产品选择是比较大的课题,明天写吧。
3、提点的洽谈,一般情况下,综合提点在25-32%左右,另外结算周期也需要了解清楚。
4、操作人员培训,食堂6T管理标准、食品知识等等。不然罚款会让人非常心痛。
5、毛利掌控,食堂档口的毛利必须做到,不然会很难盈利。食堂的纯利润在10-15%左右。另外食堂属于低价多销型,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把控不好,会影响全局。
6、人工绩效掌控,食堂的人工绩效需要达到1200-2000元/人,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尽快调整。
利润点:不想写了,小孩子太闹腾了,自己看吧。当然这是纯雇人做的档口,如果是夫妻老婆自己做,应该还能加上两个人的工资吧。
< class="pgc-img">>感谢关注:明天更新写投资成本和菜单定位。谢谢大家
0㎡小店日营收6000元
翻台8次
全国共有多少种小吃?
估计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在中国,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乡镇,几乎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西安肉夹馍、重庆酸辣粉、云南米线、陕西凉皮...... 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地图。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原本弄堂里的小吃简食,逐渐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并诞生了许多品牌。
不过,环顾国内众多小吃品牌,大多以单品爆款为主,轻量化、易复制,可实现快速扩张。
但单品的另一方面,则是同类竞争加剧、跟风模仿众多,很难建立起竞争壁垒。
在此背景下,小吃集合店模式应运而生。诞生于郑州的“祝小川·小吃铺”,便是其中的代表品牌。
2018年初,祝小川项目开始筹划,经过270多天的前期准备,于9月份同时新 开店铺 3家,另有4家店正在筹备中。
以郑州二七万达店为例,面积为60㎡,5个人工,日翻台8次,不到一个月,营业额已近20万。
2019年底,祝小川计划开店500家,未来3年,目标开设2000家门店。
那么,一家起步较晚的小吃品牌,是如何做到后发制人而快速成长的?
品牌基因强大
积累5年小吃快餐经验
作为一个新生品牌,祝小川已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品牌基因。
它是小食大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连锁品牌,和小食大做煎饼铺、田三川、弄粉儿等几个兄弟品牌,一起构成强劲的饮食矩阵。
提起小食大做,在河南可谓家喻户晓。小食大做煎饼铺创立于2014年,以煎饼果子为主打,通过细分市场,将煎饼果子的目标人群锁定为都市白领,并逐步占领全国40多个城市人气Shopping Mall。
田三川则另辟蹊径,主打老厦门沙茶面,以自选式就餐打造高客单价,成为目前市场上唯一的沙茶面连锁品牌。其中武汉K11店成为大众点评区域性小吃快餐排名第一的品牌。
小食大做集团公司创始人王远表示,集团公司深耕小吃领域5年,积累了丰富的小吃快餐品牌经验。在门店管理、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品控管理等方面,都已建立起成熟的理论和运营体系,且经过了市场的严酷考验。
2018年9月,集团公司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式基因复制,“祝小川·小吃铺”应运而生。
小吃模式适应强
选址较灵活
王远介绍说,任何子品牌面世前,公司内部都会做详细的市场分析。拿祝小川来说,选择一个品类值不值得进,你得知道市场支持不支持你,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再进也不迟。
祝小川品牌成立初期,三家门店同时启动,面积在10㎡-60㎡不等。为测试不同商圈的市场盈利情况,门店分别开在了郑州的新田360美食广场、国贸丰产路和二七万达商场。
实践证明,这种小吃快餐模式适应性极强,很容易找到满足选址的人流量区域,可档口、可社区、可商场。而且毛利高达65%,单店月营业额达20万。
这给了祝小川极大的信心,助力品牌开启全面扩张步伐。
遵循产品主义
保证口味纯正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口味的转变,吃“调料”时代落幕,吃“原料”时代开始崛起。
祝小川一直在给食客传递真实食材的重要性。
比如酸辣粉,为保证口感,粉选用高山红薯粉,顺滑有嚼劲;辣椒等香辛料,均从成都原产地统一采购。
海螺君了解到,其爆款产品肉夹馍,区别于传统的潼关肉夹馍和白吉馍,而是运用西式蛋挞榴莲酥的烤箱设备,在饼皮中加入黄油、苏打等,经过56次反复捶打、翻揉才得以成型。
“虽然是肉夹馍的饼皮,但是展现出的酥脆程度完全能达到点心的水准。”王远介绍说,用西式的起酥工艺,呈现出中式传统美食。
祝小川的精致,体现在它丰富的产品线上,肉夹馍、酸辣粉、担担面、肥肠面、凉皮、米线等,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即使饮品,也主推手工现熬特饮。 一杯酸梅汁,由乌梅、山楂等30多种材料,在吧台现场熬制,带给顾客不同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能提高客单价。
标准化操作
提高出品率
“除了完善的供应链,我们在完成研发、品定、物流等环节标准化的同时,还对开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把控。”王远说。
海螺君点单肉夹馍和酸辣粉,小票78号,当时叫餐是67号,整个侯餐时间只有10分钟。
“凉皮、肉夹馍出餐快。面食相对慢点,平均出餐时间在8分钟左右。”
海螺君看到,在其门店操作的SOP制作流程中,产品平均出餐时间在3分钟左右,去厨师化的操作流程都非常简单,进而降低对技术大厨的依赖。
兼顾口味和速度,得益于祝小川将功课前置到工厂解决。
传统肉夹馍的卤肉,都是门店自行卤制,既无法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口味的纯度,同时员工操作不当也会损耗成本。
祝小川要求工厂提前卤制、切块,送到门店的每块卤肉的标准克数为50克,对应一份肉夹馍的分量。
“每个产品的配料是统一的,放多少克食材、多少克调料,都有固定的配比,服务员只需按照标准化操作即可。”
标准化程度越高,堂食和外卖的效率也就越高,能够在有限的就餐高峰时段,实现更多流转。
强管控
助力门店高效运作
在门店管理上,“祝小川”有一套严苛的管理体系,从而保障了门店的科学、系统运营。
王远介绍“每个门店都有对应的钉钉群,群里包括总部的管理人员、店长和员工。店长需每日在群里汇报营收情况,其次还要上传门店视频和照片,方便总部实时监督。”
— 门店自查 —
营业前,每个门店需要把前厅和后厨环境情况进行汇报,例如桌椅摆放是否整齐、食材是否充足,工作人员是否到岗并整齐穿戴工作服等;
营业后,门店需上传包括冰柜、后厨、桌椅、垃圾桶等10多个定点照片。
— 总部督导 —
总部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按照区域进行划分,设置区域督导,服务各自区域门店的选址装修、营销推广、门店管理、品控等环节。
督导每周巡店3-4次,实地考察门店食材供应情况、门店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员工服务是否到位等,精细化管理保证运营的稳定性。
总部还对装有摄像头的后厨进行实时监控,若发现有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总部会责成督导经理上门监督整改。
另外,结合后台收银数据,总部每日统计分析门店营收,及时作出决策,对门店进行经营调整。保障每个门店管理的有效性和营收的稳定性。
本文来自餐饮老板内参,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