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石家庄新闻网】
为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杜绝潜在食品安全隐患,近日,桥西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辖区3109家小型餐饮单位进行集中约谈,并发放《桥西区小型餐饮食品安全现场管理明白纸》4000余份,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此次约谈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约谈会督促小型餐饮单位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到信息公开,在经营服务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证照、食品安全承诺书等公示内容,让经营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环境卫生方面,要求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区域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食品加工制作区域不得存放衣物、杂物等。
对于食品原料和添加剂,要求经营者遵守落实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制度,食品添加剂做到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种类、用量及进出库制度。
约谈会还对小型餐饮单位的配套设施设备作出明确规定,要求配备必要的冷藏、冷冻、消毒、排烟、废弃物处理等设施,冰箱、冰柜运行正常、定期除霜,适当增设“三防”设施,生、熟、半成品按规定温度分开放置,加工工具依照实际使用色标管理,各功能区还要做好标识工作。
桥西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对辖区餐饮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 焦莉莉)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力推动“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落地 高效准营催旺城市“烟火气”
据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是将企业营业执照信息核验、食品经营许可、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范管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4个事项整合集成,并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自助机终端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专窗),申请人通过线上“一表申报”“一次提交”,线下“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即可将4个单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套餐,同时完成所有业务办理。
改革前,食品经营许可、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范管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事项均为单一办理,申请人需要分别前往市场监管、住建(城管)、消防等多个窗口,递交60份材料,用时11个工作日。现如今,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等线下渠道,加强部门数据共享、材料内部流转、业务协同办理以及流程再造、材料简化,办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较之前压缩10%;申请材料10份,压减83%;跑动次数0次(线下办理为1次),压减66.7%;办理环节1个,压减66.7%,大幅减少了申请人办事成本,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提升了餐饮行业准入准营便利度。
下一步,漳州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宣传推广,积极融合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优化审批办理流程。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整合更多关联事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集成供给能力,切实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办好办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对改革更有感。
做好“联”字文章 推动“一变同变”“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为经营主体发展助力
▲福建红树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赠送窗口人员锦旗
▲多部门协同完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事项审批
▲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综合受理专窗
在过去,企业办结上述信息变更事项,总共需要用时7个工作日,前后跑动4次,递交材料27份,遇到部门信息流转不畅,还会导致业务卡顿无法继续办理,群众对此体验感不强。如今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新模式,办理时间压减至最多4个工作日,仅需跑动1次,递交材料8份,流程耗时较之前大幅减少,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不少企业群众表示,这项改革大大减轻了他们负担,整个办事过程也不再茫然无绪,一个窗口就能问清业务,事情全部搞定,“与之前相比实在是太方便了。”
为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及时有效落地,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加强与漳州市发改委(审改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研究会商,提前做好部署谋划,于3月份下发实施方案,组建市级工作专班。同时加强统筹调度,督促指导各县区、各责任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和多轮系统测试,确保全市各地服务标准一致,线下专窗办理和线上一网服务运行顺畅。
▲省网上办事大厅“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集成申办专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下一步,漳州市场监管部门将把“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建立改革事项清单管理、常态化意见建议收集、部门问题沟通反馈等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和窗口帮办代办,着力解决在线操作、材料制作、业务辅导等重点问题,推动企业变更登记向集成化、智能化转型,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全力“拼速度”抢占市场商机。
推行“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让经营者从市场优雅转身
注销登记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环,如果说新设企业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那么注销企业就如同擦除白纸上的印记,需要将先前产生的法律关系处理完结。以往企业得为此跑多个部门,办理多项手续,全程耗时较长,一些经营者因嫌麻烦,干脆放任不管,一旦成为僵尸企业,极容易造成个人信用污点,影响日常生活及再次创业。
如今,这种情形在漳州有了极大改善,原因在于从今年3月份起,漳州市场监管部门就根据上级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着手部署推进“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工作。从制定实施方案、核对办事指南,到组织系统测试、设置服务专窗,通过强化数据赋能,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再造流程,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打通传统办事堵点,努力确保将这项利企政策落实好,让办事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线下服务专窗
据了解,除了林先生办理的上述三项业务外,“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还整合了海关报关单位备案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注销、银行帐户注销等业务,加起来总共六项,企业可以一并提出申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套餐”,由各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与之前相比,注销时间由26个工作日压减为11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3次减少为1次,递交材料由16份精简为8份,办事时间、成本大幅度减少,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一窗通办+部门联动”场景式服务企业注销登记全过程
目前,“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办理。线上,企业从省网上办事大厅或闽政通APP“高效办成一件事”入口进行申报,各有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办理结果“多端获取”;线下,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集中提供办事服务,实行“统一受理”和“一站办结”。
▲省网上办事大厅“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业务办理流程图
来源 | 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审核 | 于成龙 张丽娟
编辑 | 赵静
中国工商出版社新媒体和数字出版部制作出品
?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超量、跳枪?加油站“猫腻”的真相是……
?收藏!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2024最新整理版)
最新!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的规章在这儿了(1-91号令)
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本文约782字,阅读约需1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李远莉)8月27日,记者从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贵阳市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积极开展网络餐饮治乱“铁拳”专项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网络餐饮经营服务提供者达14969家。目前,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对包括网红餐饮店、“专职”外卖店在内的近万家网络餐饮店进行突击检查,100余个商家因涉嫌违法违规已被立案。
线下实地重点查。结合“网络查询”与“线下核对”,坚持不打招呼、出拳要硬、直奔现场的方式,以单量大、关注度高的网红餐饮店为切入点,重点核查网上公示的信息与实体店信息一致性,检查实体门店证照信息、就餐场所环境卫生等情况。截至目前,已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2698家次,其中包括大众关注、热度较高的网红餐饮店668家次,“专职”外卖店1660家次。
创新手段监督查。通过“点单”检查,把“自上而下”的监管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以“老百姓看得见”的监管方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筑食品安全百姓共建共治共享“连心桥”。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开展71次食品安全“你点我查你点我检”活动,对群众“点单”餐饮店,从餐饮资质、环境卫生、添加剂使用等各方面进行抽检(含现场快检)663批次。
穿透式方法严查。成立省、市、县联合执法工作组,进驻第三方平台贵阳办公点,开展穿透式、全要素监督检查。转办“贵州省网络交易数据监测监管平台”共43条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截至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自行开展网络餐饮线上监测各大平台内商户500余家,发现涉全市区域180余家可能存在涉嫌违法行为的商家。不定期组织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召开网络外卖监管行政约谈会,通报网络外卖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督促平台严格入网审查责任,牢牢把住网络平台进入关口,持续优化平台内经营环境。
一审:王 琰
二审:曹 轶 熊 莺
三审:李 蓓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