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香宝藏茶、苦瓜海底椰、香菜柠檬茶等千奇百怪的新式茶饮单品不断涌现。大大小小的茶饮品牌在不断地更新菜单时,试图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再抓住消费者的味蕾。
眼下,新式茶饮竞争格局逐渐稳定,各品牌不再一味通过扩张门店获利,而原料、配方和供应链方面的角逐一直在持续。作为低价高频的快速消费品,新式茶饮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做出品牌差异化才能吸引消费者不断关注和购买。此外,到底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小而美”,对参与下半场竞争的茶饮品牌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吸睛新原料、新口味层出不穷
按大类划分,目前市面上的茶饮品类大多逃不出现制奶茶、现制奶盖茶、现制水果茶、现制气泡茶和现制冷泡茶等5类。
而从原料方面来细分,茶饮可以进行的排列组合数量极多。除了草莓、芒果、柠檬、橙子等较为常见的水果,油柑、杨梅、青提、椰子、芒果、苦瓜、青瓜等水果蔬菜也成为了新式茶饮品牌菜单上的常客。加料的选择也不仅限于珍珠,芋泥、麻薯、血糯米甚至咸蛋黄都能在市面上看到。茶底的选择也很丰富,在绿茶、红茶、白茶、青茶的大类之下还可以继续细分。
一些品牌推出了“有噱头”的配料组合,譬如小众水果、小众茶底、或者有地域性特色的原料。
譬如今年冬季流行的鸭屎香奶茶,它的茶底鸭屎香茶属于大乌叶的单枞茶,也是属于凤凰单枞茶叶的一种,因为制成之后的鸭屎香茶,颜色为好看的深绿色,拥有乌润的色泽感,加上叶幅较大,茶香味道为黄枝香,因此被称为鸭屎香茶。
新式茶饮行业对于区域性水果的发掘在今年一度引发热议,油柑、青提、黄皮等水果也因新式茶饮出圈。今年,青提系的茶饮尤为畅销。
当然,也有一些有特色的茶饮原料组合上市但并未出圈。鲍鱼手打柠檬茶、香菜柠檬茶、鸭血粉丝奶茶、生腌大闸蟹奶茶等,更多的是品牌在创新和营销上的尝试。
对于名称、原料比较特别的茶饮产品,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它们可以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同时也可以靠其获得利润,一举两得。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这既是一种依靠新品引发关注与消费冲动的营销手段,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丰富度进而提升顾客粘性。
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则认为:“对于新式茶饮的新口味,大都是一些地方性口味或特殊口味,通过连锁门店向各地推广,能起到消费者因好奇而尝鲜的作用。”
产品更新迭代快,原料品控重要
发掘新原料、新口味是今年新式茶饮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低复制门槛的行业特性决定了一旦形成这样的路径依赖,只会陷入没有止境的消耗。并不是求新就能够直接实现消费者的认知抢占,更重要的是以好的产品留下长久的印象,进而形成能够唤起品牌的产品心智。
新式茶饮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据了解,喜茶一个季度大约推出40款新的茶饮,奈雪的茶几乎也是每周都有新的产品上架。
一款产品能在菜单上停留多久呢?某头部茶饮品牌相关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推出新品之后,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产品线的丰富、原料的时令、价格区间的梯度还有制作的繁简程度都决定了它上市的时间长短。一些会被迭代过去了,因为菜单上的常规SKU(最小存货单位)要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多。”据她透露,公司的研发同事会尝试上百种原料搭配,会根据时令原因尝试应季原料,比如杨梅就只有夏天才会有;栀子绿茶也要考虑栀子花的生长时间;冬天就多为热饮。
“产品永远重要。不管是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还是新零售,都是服务于产品的。消费者很聪明,不仅会区分好坏,而且永远会喜欢更好的产品。研发也不仅仅指产品研发这一环,还有更上游的供应链研发。从原料这一环节就需要开始比较、实验和迭代。”上述人士表示。
在原材料上,一些头部品牌在使用优质原叶茶的同时,通过自建有机茶园,从源头开始,定制出满足自身标准的好茶。在工艺上,也会引进新的技术,推动供应链的工艺革新。在产品配方上也持续创新研发新品,同时不断升级和优化经典产品,创造更佳口感和更好体验。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认为:“茶饮品牌如果要想做好,一定要在口味上有创新,即使和其他竞争对手很类似的产品,在口味上也要有自己独特之处,这样才会培养一批忠实消费者。独创的口味代表了该品牌独的创性和本身的知识产权,这样的话才能屹立长久。但是这个独创绝对不是刻意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口味,而是进行了足够的消费者的口味、口感的喜好的测试的,是让消费者愿意长期消费的。”
除了研发能力和对消费者的洞察,赖阳认为,对原料品质的控制也极其重要。能够使得原料来源有保障,在独特的基础上让口味能够持续稳定,是成功的关键。
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美”
新式茶饮市场入门门槛并不高,技术壁垒也低,要想要进入该赛道并不难,所以市面上的新式茶饮不得不面临着产品同质化问题。在门店急剧扩张时期结束后,不少品牌也意识到了应该在品牌差异化上多下功夫。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中国的新式茶饮行业进入了产品高度同质化、模式高度同质化、渠道运营高度同质化、传播高度同质化的时期。“目前来说要破解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因为大的创新已经不大可能了,只能微创新,也就是在口味、模式、场景、服务体系和客户粘性做一些创新。”
眼下,头部品牌在不放过全品类产品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原料配比,而一些中腰部则专注于做某些细分品类。譬如王柠、柠檬森林、LINLEE等品牌专注做柠檬茶,书亦烧仙草、悸动烧仙草则主要做烧仙草。
所以,到底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小而美”,对参与下半场竞争的茶饮品牌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业内多数专家都认为,“小而美”策略适合小品牌来降本增效,“大而全”策略则适合大品牌来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如何差异化和创新升级,以及迭代去匹配消费端的核心需求和诉求,是整个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难题。从细分的领域切入是比较好的一个战略,这样可以在聚焦重度消费人群之后,降低自身的产业链的复杂的程度,能把经营风险降低,也能把自身的资源更好地聚焦。”朱丹蓬表示。
伍岱麒认为,对于茶饮品牌,在新品开发上要注意的地方是,假如是门店很少的茶饮品牌,需要聚焦于某个细分领域专注做好,更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且对企业而言,成本更低,因为原料相对少一些。
“而对于一些已经在区域形成规模连锁的茶饮品牌,则需要更好地发展品牌领先优势,即在新品创新上做更多探索,以引发消费者尝鲜及不断制造话题,帮助品牌扩大影响。而对于做多品类的茶饮品牌而言,其实很重要一点是在原料上需要注意共通性,即开发不同产品但交叉使用部分相同原料,这样可以避免特殊原料的积压造成损失。”伍岱麒说。
柏文喜则认为,小企业需要将产品集中于某几个主打产品和少数爆品来提升绩效和降低成本,而连锁化的大型企业提升产品丰富度以提升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也是必须的。
时下的年轻人之间,一杯网红奶茶所蕴藏的意义,已远超它的品饮功能本身。新茶饮,可以成为社交破冰的手段,也能成为网络交流的谈资,在小红书等种草平台上,奶茶、茶饮等词条甚至能带出上百万条笔记。
“Z世代”客群的青睐和关注,带来了新茶饮品牌的热度高涨,也让这个市场愈发“内卷”,从品牌营销、产品包装,到口味创新、茶饮原料,无一不处于激烈厮杀中。想要成就一杯好喝的茶饮,追根溯源,离不开茶饮原料本身,而在这之中“茶叶基底”更是重中之重。
< class="pgc-img">>△网红茶饮笔记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网红茶饮青睐的基底茶有哪些?这些基底茶的茶产区分布于何处?哪些因素左右着新茶饮品牌对基底茶的选择?
产茶大省VS名茶产区探寻热卖基底茶产地
常言道“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茶饮供应链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虽然新茶饮品牌的原料供应地大都“深藏不露”,但溯源那些网红新茶饮的基底茶,或许能窥见一些茶原料供应地的线索。
< class="pgc-img">△以上顺序不分先后,基底茶产地综合茶饮产品介绍和新闻媒体公开信息
>纵观各大网红新茶饮品牌的热卖基底茶,乌龙茶、红茶、绿茶,这三大类基底茶是当之无愧的“流量爆款”。
从乌龙茶基底茶来看,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岩茶、安溪铁观音,产于台湾的高山乌龙茶(金萱乌龙),还有近年来出圈的广东鸭屎香,都分外热门;从红茶基底茶来看,新茶饮基底茶的选择倾向于斯里兰卡、印度阿萨姆等产区,当然其它产区也有涉猎,譬如奈雪的茶的“金色山脉”、喜茶的“嫣红”来自福建,茶百道的红茶茶底来自云南等等;从绿茶基底茶来看,福建、四川、贵州、浙江、广西、苏州等地皆有分布,范围更加宽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Sevenbus一家奶茶店微博
>换个角度,从为新茶饮企业提供基底茶的供应链企业入手,或许能找到基底茶原料供应的深层面貌。
前段时间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发布了“2021中国茶饮供应链TOP10”榜单,其中主营茶叶原料的上榜品牌有:新荣阳、帮利茶业、茶立芳。并且优秀的基底茶供应企业远不止于上述这三家上榜的企业,还有天至茶业、御金香抹茶、深宝华城、贵茶集团等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餐宝典
>溯回上述供应链企业的原料产区,会发现它们的茶园往往坐落于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产茶大省或地区。譬如,帮利茶业除了在全国乃至斯里兰卡、印度、非洲等全球茶业主产区建设工厂、茶园,还重点在福建安溪投建乌龙茶生产基地、在广西横县投建茉莉花生产基地、在寿宁投建产业园;茶立方在全球合作约120家茶园基地,并在安徽重点布局了新棚、金竺山两个茶园基地;新荣阳在云南、福建、四川等产茶大省皆布局了制茶工厂;天至茶业的产地分布在福建、印度、台湾;贵茶集团的抹茶原料源自贵州;御金香抹茶的抹茶原料源自浙江宁波等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茶立方
>△图片来源:帮利优选微商城
>无论是新茶饮的基底茶选择还是原料供应商的产区分布,受到青睐的多为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大体量的产茶大省,斯里兰卡、印度以及我国的台湾、广西、广东等本身就声名远播或独具特色的茶产区。
这些蕴藏着网红茶饮茶底奥秘的茶产区,依托各自蓬勃发展的茶产业,为一杯备受大众追捧的茶饮品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 class="pgc-img">△喜茶在贵州梵净山建设的自有茶园
>内卷的“差异化”茶底带来基底茶的全新可能
消费者的喜好调动着新茶饮品牌对基底茶的选择,而基底茶的茶类品种又是决定茶原料产地的一大要因。
在“Z世代”追求特色的、差异化口味的当下,新茶饮基底茶内卷正愈演愈烈。相比红茶、绿茶、乌龙茶这些被普遍运用的基底茶,越来越多新茶饮品牌倾向探寻那些小众、特色、差异化的茶类品种,希望借此在海量同质化的茶饮中脱颖而出。
2021年奈雪的茶便推出了鸭屎香奶茶,这款奶茶的茶底鸭屎香茶属于大乌叶的单枞茶,是凤凰单枞茶叶的一种,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浓郁高扬,入喉后滋味醇厚浓烈又自带浓郁花香。特殊的品名、高扬的香气,令喝过的朋友影响深刻,乃至于掀起一波“鸭屎香”热,微博上关于“鸭屎香奶茶到底有多好喝”的话题,甚至达到了3.5万讨论,1.5亿阅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茶也曾上线过“碎银子”系列新品,碎银子又被称为“茶化石”、“金不换”,是茶叶中知名的普洱茶中的珍品,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形成的老茶头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喜茶打出的活化石和珍稀概念,让这款基底茶备受热捧。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喜茶
>不止于奈雪的茶和喜茶两大巨头的尝试,其它新茶饮品牌在挖掘小众、特色基底茶原料的路上也步履不停。譬如沪上阿姨着重推出白茶茶底、乐乐茶选择应景的明前龙井茶底、茶百道上新肉桂岩茶茶底、CoCo布局黄茶茶底、丘大叔上新水金龟茶底、茉沏主打碧螺春茶底等等。
过去鲜少出现在奶茶中的茶底原料,如今推陈出新,不断涌现,这些特色的茶类品种,在某种程度上也令其对应的茶饮原料供应地具备了稀缺性的特质。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沪上阿姨(左图);乐乐茶(右图)
>在新茶饮愈发火热、茶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茶叶原料正成为打造爆款茶饮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左右新茶饮品牌对茶原料供应链选择的要素,无外乎产地稀缺性、品控安全、茶叶产量、标准化、交通因素等等。
哪些茶底原料更适合融入饮品中?更易被年轻人接受?更易塑造出爆品?这不仅是新茶饮品牌们着重关注的要点,也是值得广大茶人思考的问题。花样百出的新茶饮基底茶供应,到底潜藏着多大的需求量也是茶人们需要探寻的关键。由新茶饮品牌牵动的茶原料供应风云,或正给茶产区和茶人们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可能。
毫无疑问,新茶饮原料供应的江湖,还存在着一番激斗,让我们拭目以待那些未来将脱颖而出的产区和茶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贵茶高原抹茶
><>责编 / 石彤彤
值班编委 / 汤惠英
城奶茶店越开越多,有彩虹珍珠的咖啡奶茶,台湾来的黑糖珍珠奶茶、爆蛋珍珠、琥珀珍珠,推荐13杯值得一喝的珍珠奶茶,北京终于不是奶茶荒漠辣!
【女生爱的口红奶茶】
簋街新开的奶茶店,招牌是口红奶茶,跟口红其实没多大关系,里面加了西米、珍珠和燕麦,料特别足。除了珍奶也有现在流行的芝士茶系列,还有方便带走的口袋咖啡,造型挺特别的。环境也比较清新适合拍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店名:E茶之名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288-6号(簋街蛙蛙叫1楼)
预估人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