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奶茶是现在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饮品,不同的品牌有着不同的味道,口感也是各具特色。有的茶香浓郁,有的顺滑醇厚。全国各地诞生了不少的品牌,但如果说哪一款最好喝,还是要数得上这7款,每一款都拥有超高人气。
第1款:喜茶/烤黑糖波波牛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喜茶,诞生于2012年的广东江门,是新茶饮行业的开创者。
烤黑糖波波牛乳,以黑糖珍珠搭配顺滑牛乳为主料,奶味浓郁。选用定制嫣红茶底与冷藏牛乳的组合带来了浓郁的香气和口感,丰富的层次感让人回味无穷。
第2款:奈雪的茶/鸭屎香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的广东深圳,创新打造“茶+软欧包”的形式。
鸭屎香珍珠奶茶,精选鸭屎香单从茶叶,经多次拼配调和成适宜奶茶的比例,茶叶隐隐兰香与自然杏仁香气,与浓郁鲜醇的奈雪厚牛乳和谐交融,底部搭配软糯紧实黑珠珠,整杯奶茶香味清朗,又富有咀嚼感,馥郁悠长。
第3款:蜜雪冰城/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蜜雪冰城,创立于1997年的河南郑州,是一家全国连锁冰淇淋与茶饮的品牌。
珍珠奶茶,珍珠比较Q弹,喝起来特别满足,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都很好喝。无论是冬天还是朋友聚会,珍珠奶茶都是暖暖的、温暖的饮品,非常值得品尝。
第4款:古茗/古茗双拼奶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古茗,创始于2010年的浙江台州,现已成为覆盖全国的茶饮连锁品牌。
古茗双拼奶茶,采用红茶和绿茶组合冲泡而成,制作时用的原材料新鲜。双拼奶茶古茗奶茶店里的奶茶非常美味,口感浓郁却不腻,里面搭配了Q弹的珍珠、绵密的红豆和爽滑的布丁,好喝到根本停不下来。
第5款:茶颜悦色/幽兰拿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茶颜悦色,成立于2015年的湖南长沙,是以茶饮和甜品为主打的复合型餐饮。
幽兰拿铁,先以红茶为基础,再加上淡奶油和核桃仁的点缀,最后在杯盖上装饰一片碧根果。它的口感顺滑,茶香浓郁,味道浓淡适宜,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第6款:茶百道/招牌芋圆奶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茶百道,创立于2008年的四川成都,是本土茶饮连锁品牌。
招牌芋圆奶茶,使用的茶底是滇南红茶。这款奶茶的特点是芋圆加三分糖,口感软糯,不甜腻,非常受人喜爱。
第7款:霸王茶姬/伯牙绝弦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霸王茶姬,诞生于2017年的云南昆明,是一个新中式茶饮品牌。
伯牙绝弦,非常好喝,入口很清香,当水喝完全不腻的那种,茶底是茉莉茶,属于又能喝到淡淡的奶味又能喝到茶香的一款。
全国哪款奶茶最好喝?经过评比,“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茶颜悦色、茶百道、霸王茶姬”这7款比较出名。除了以上这几款,大家还觉得哪款奶茶特别好喝,欢迎留言评论,让你的分享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麻烦点一下关注,点一个赞,感谢你的观看和支持。
久前,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在社交媒体刷屏。数天后,新茶饮企业茶百道就选择赴港上市。
凭借遍布全国的超7100家门店,以及杨枝甘露、豆乳玉麒麟、招牌芋圆奶茶、乌漆嘛黑、黄皮打了香柠等热销饮品,茶百道在2022年便卖出近8亿杯奶茶,一年的营收超过42亿元,而净利润则接近10亿元。
在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加持下,茶百道直到上市前夕才真正开启了首轮融资,最终从兰馨亚洲、正心谷资本、草根知本、番茄资本和中金资本共拿到9.7亿元融资,估值也达到约175.5亿元。
作为茶百道的创始人,王霄锟和刘洧宏共持股约81.21%。按照175.5亿元的估值粗略计算,这対夫妻的身价将超过140亿元。
除了茶百道,此前也传出了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霸王茶姬、新时沏、古茗等新茶饮企业准备上市的消息。这也意味着,新茶饮企业或将迎来上市潮。
1年卖出近8亿杯奶茶,入账超42亿元
通过搭配天然食材与中式茶饮,茶百道推出了一系列新式茶饮产品。
这里面,既有杨枝甘露、豆乳玉麒麟、招牌芋圆奶茶等全年有售的经典茶饮,也有乌漆嘛黑、青提茉莉、草莓奶冻等仅在特定时间售卖的季节性茶饮,还有黄皮打了香柠等在特定区域供应且呈现当地水果风味的区域性茶饮。
在2022年,茶百道共研发近300款产品,其中上新近43款产品,并完成对9款经典产品配方的升级。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门店SKU平均为35款饮品,茶饮的价格在8-26元,其中经典产品SKU占比约为60%。
有赖于遍布全国的超7100家门店,茶百道在2022年卖出近8亿杯奶茶,门店的零售额达到约133亿元。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说法,如果用2022年的零售额衡量,茶百道在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6.6%。
不过这些门店超过99%均为加盟店,其中近90%位于新一线及以下城市。
在实际运营中,茶百道会全面参与加盟店的流程,不仅包括规划及选址、进行员工培训等,还会提供原材料、设备、营运及营销服务等。对于加盟商而言,主要的任务是门店的日常营运和维护、现场员工管理及消费者管理。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茶百道通过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和设备,以及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加盟费,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其中,前者在该公司近年的营收占比均超过94%。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3月的报告期,这家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0.8亿元、36.44亿元、42.32亿元和12.46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2.38亿元、7.79亿元、9.65亿元和2.85亿元,净利率则在22%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还在2021年2月推出了会员计划,并将参与计划的会员称为“茶粉”。
通过为“茶粉”提供生日礼物、购物折扣等在内的各种奖励,从而达到培育品牌拥护并巩固消费者关系的效果。该公司截至2023年6月底的注册会员人数超过6600万名,并在同年第二季度拥有约1670万购买过产品的活跃“茶粉”。
夫妻创业,公司估值达到175亿元
受到千万用户喜爱的茶百道诞生于四川成都。
2008年,王霄锟和刘洧宏这対夫妻将首家门店开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在这家20平米的店门前,常常站满前来消费的学生。
从学生群体,到都市年轻女性,茶百道的目标客群随着时间也在不断调整。2016年,茶百道将自己定位为“鲜果与中国茶”品牌,并开始售卖杨枝甘露。同时,该公司不仅对门店进行首次升级,还在成都地区开放加盟,最终将门店突破100家。
2年后,这家公司将大熊猫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推出了品牌IP“茶茶”的前身“丁丁猫”,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来门店打卡。与此同时,茶百道将加盟范围扩大至全国,开启了疯狂开店模式。
有文章提到,当时茶百道主打一到四线城市的医院、街边、交通枢纽等店型,且整体以外卖业务为主,外卖营收贡献可达70%-80%。
背后原因在于,通过线上配送平台,可以在不用扩大地理位置或聘用更多员工的情况下,能够服务更多的消费者。同时,茶百道本就专注于小店模式,超过85%的门店面积不超过100平米,不仅可以最大程度节省门店成本,还能借助外卖渠道进一步提升单店效益。
由于经常到凌晨3-5点才能睡觉,王霄锟甚至需要药物去调理过度透支的身体。在拼命奔跑的情况下,茶百道2019年的门店数量便超过500家。2年后,这个数字涨了10倍。
从2021年开始,茶百道加速对整个新式茶饮赛道布局,陆续成立了19家子公司,涉及供应链、吸管、包装、物流、营销、培训、投资等业务。这样可以更好地与主营业务形成协同,并在与对手竞争时拥有更多优势。
此外,通过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营销,并与知名品牌及合作伙伴跨界联名,茶百道的杨枝甘露、招牌芋圆奶茶、乌漆嘛黑等产品在“出圈”的同时,销量也在持续攀升。其中,杨枝甘露和招牌芋圆奶茶在2022年的销量就超过6000万杯。
作为一家新式茶饮赛道的明星公司,茶百道在2021年被传出在新一轮融资中遭遇投资人疯抢份额。从结果来看,此前拥有强大自我造血能力的茶百道,直到申请上市前夕才真正开启了首轮融资。
原因也很简单,公司现金吃紧。截至2023年3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32亿元。
2023年5月,兰馨亚洲、正心谷资本、草根知本和番茄资本共拿出9.5亿元,成为了茶百道的股东。次月,该公司又获得独家保荐人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资本的0.2亿元融资。此时,茶百道的估值约为175.5亿元。
上市前,王霄锟和刘洧宏共持股约81.21%,兰馨亚洲持股约4.56%,正心谷资本持股约0.4%,草根知本持股约0.28%,番茄资本持股约0.17%,中金资本持股约0.11%。
按照175.5亿元的估值粗略计算,这対夫妻的身价将超过140亿元。
千亿市场,上市潮来了?
新茶饮赛道或将迎来上市潮。
2023年7月,有消息称蜜雪冰城、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新时沏、古茗等新茶饮企业准备上市。与大部分企业一样,茶百道当时也是“不予置评”,但次月便选择赴港上市。
目前,新茶饮企业只有奈雪的茶在2021年成功上市。蜜雪冰城曾在2022年申请A股上市,但近一年后还没有新的进展,因此有报道称该计划已被“搁置”。
与新茶饮企业相比,它们的供应商在IPO路上跑得更快。其中,佳禾食品早在2021年就已上市,而田野股份是在2023年2月上市,至于德馨食品则已于2022年7月递交上市招股书。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新式茶饮店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2029亿元增至2027年的4845亿元。
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玩家们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从2022年开始,喜茶和奈雪的茶均降价杀入20元及以下市场,此后更是陆续开放加盟渗透下沉市场。2023年,沪上阿姨和古茗都定下了新增门店3000家以及总门店破万家的战略目标。此外,海外市场也成为新茶饮企业的新战场。
有报道称,茶百道2023年明确没有万店计划。不过在未来的规划中,扩张门店网络及进一步渗透国内市场并拓展至海外市场,也是茶百道的重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在2022年底控股乐乐茶,这也给尚未上市的玩家敲响了警钟。
在一级市场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位于新消费行业的新茶饮企业在股权融资上普遍面临更大的压力。此外,这些明星企业背后的投资方往往庞大,不乏红杉、高瓴、IDG资本、淡马锡、腾讯、美团龙珠等头部机构。
这就意味着,玩家们能否找到适配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而且还不排除早期投资方有退出的打算。
要想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对于新茶饮企业而言,在合适的时机踏上IPO之路,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资料:
1、《靠加盟商年入42亿的茶百道冲刺IPO,背后成都夫妇身价超140亿》,野马财经
品/壹览商业
作者/胡杰斌
编辑/木鱼
今年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似乎是上市元年。
近日,新茶饮品牌“沪上阿姨”计划赴香港IPO,而在此之前已有古茗、茶百道、新时沏、蜜雪冰城五家企业传闻计划赴港或海外上市。
虽然多个品牌对此事都表示不予置评,但无风不起浪,从过往的经验看,这些事情有八成为真。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新茶饮品牌会在今年纷纷选择上市?一般认为,一个创业公司走向IPO,基本代表它的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公司构架也相对成熟。从时间上看,茶饮公司最早成立的到如今也已经有26年了,足够一家公司从初创走向成熟。但时间并不是一家公司是否上市的核心因素,作为一个新兴靠资本撑起的行业,推动其IPO的原因更多的是竞争和经济大环境。
在壹览商业看来,茶饮品牌争相在今年上市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大环境层面。港股美股的IPO市场受政策影响开始回暖复苏。
其次是基金的募资需求。不管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都需要推出一定项目来让自己的DPI(投入资本分红率)变得更好看一些,所以会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被投资公司尽快上市。
再者,2023年以来餐饮市场在恢复,茶饮行业是其中恢复最好的。客流量、销售额都表现出色,甚至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数据,众多茶饮品牌加速了开店和开放加盟,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6月茶饮品牌全国开店数就达到了2156家,扩张飞速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都达到了上市的体量。
最后,虽然茶饮市场十分庞大,但在后续的竞争中,随着实力的变化,品牌们会在竞争中逐渐形成梯队。优先上市的公司可以更快地融到更多的资金,同时拿到品牌背书、再融资等红利,而越往后上市的公司不确定性越高,所以这些品牌会抓紧上市。
那么现在这些茶饮品牌们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谁最有资格上市,壹览商业从创始人、成立时间、融资、门店、营收、模式等多个维度拆解了12家主流茶饮品牌,希望从中发现新茶饮品牌的秘密。
干茶饮,不分年龄
一般认为新茶饮行业作为新兴赛道,创始人也会相对年轻一点。但壹览商业发现并不是这样。
12家头部新茶饮品牌创始人中,可确认年龄的有7个品牌,其中70后创始人共有两人,80后创始人共有四人,90后创始人共有1人。
年龄最大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周红军1976年出生,年龄最小的为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为1993年出生,两者相差17岁。显然,虽然是新茶饮但是能做这个事情的不一定是新人。
虽然干茶饮不分年龄,但年龄上的差异也会对品牌造成影响。
以霸王茶姬和蜜雪冰城为例。拥有90后创始人的霸王茶姬就抓住了国潮机遇,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28%。从2016年到2021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为海外品牌的三倍。而2017年正是霸王茶姬的诞生之年,新中式茶饮的品牌定位便是在此期间确立的。
而与之相对的,70后的张俊杰,主打一个低价和稳字。成立30多年的蜜雪冰城一直主打下沉市场,宣发策略则并不能很好的结合时代潮流,但品牌的定位让蜜雪冰城牢牢掌握着下沉市场,几乎所有的二三线城市都有蜜雪冰城的影子。
干的早不一定代表有实力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成立时间与门店数量往往是正相关,但茶饮品牌似乎不按这个套路出牌。
首先,拥有先发优势并不代表门店规模大。从时间看,1994年成立的一点点应该是目前国内年龄最大的茶饮品牌,但他的门店数量却不是最多的。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目前一点点奶茶全国总店仅有3320家店,这一数字在十二个茶饮品牌中仅在中游水平,而比一点点奶茶年轻21年的益禾堂门店规模已经达到4250家。
其次,差不多的成立时间,门店数量差别也很大。2012年成立的喜茶和2013年成立的新时沏成立时间只有一年之差,但喜茶已有2121家门店,而新时沏的729家的门店数量却不及喜茶的二分之一。益禾堂、奈雪的茶都是2015年成立的,但益禾堂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4288家而奈雪的茶却只有1206家。
最后,在茶饮品牌中也有先发优势明显品牌规模也大的企业。以成立时间排名第三的蜜雪冰城来讲。成立于1997年的蜜雪冰城在门店规模上碾压所有茶饮品牌,达到24455家,门店规模排名第一。
同时,蜜雪冰城和门店规模排名第二的古茗(7502家)有着足足三倍的差距。
南方是新茶饮的主要发源地
从品牌总部所在地来看,12家品牌中,总部在南方城市共有11家品牌。品牌总部在北方的只有一家蜜雪冰城,而总部数量最多城市则是成都。
总部位于成都的茶饮品牌共有三家,分别为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茶百道。其中,书亦烧仙草与茶百道都是成都本地企业,而霸王茶姬的总部最早是在云南昆明,但随着业务发展2021年6月霸王茶姬宣布总部迁入成都。另外,蜜雪冰城亚洲总部也是在四川成都。
总部数量第二多的城市是上海,共有三家企业,分别是沪上阿姨、coco都可、一点点。coco都可与一点点都是中国台湾茶饮品牌,全国总部是在进入到内地市场后搬迁而来。而沪上阿姨是从上海开始发展的茶饮品牌。
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经济更为发达。数据显示郑州2022年GDP为1.29万亿元,2022年成都市GDP为2.08万亿元,2022年上海市GDP则高达4.47万亿元,经济市场的繁荣决定了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因此茶饮品牌更爱南方市场
另一方面从文化来看,南方自古产茶,而四川更是被誉为茶文化的起源地,最早茶叶只是被当做药品,直到秦灭古蜀打开了蜀地文化中的茶文化才逐渐传向全国各地。
这么看来,新茶饮品牌总部扎堆往四川跑,似乎也重现了历史发展。
而从各家品牌门店的集中区域来看,门店数量也是南方地区偏多。
根据数据显示,在各品牌门店数量前三的地区中,北方地区出现频率只有5次,出现频率占总次数16.7%,而南方地区有31次,占总次数86.1%。其中广东、浙江出现次数最多分别为7次,其次是江苏与四川各有5次。
这是一个资本推起来的行业
12个品牌总共拥有18次融资,32个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融资金额累计超过382亿元,品牌总估值人民币超过1203亿元。
在已获得融资的品牌中,融资金额最大的品牌是奈雪的茶,除了上市的公司外,融资金额最大的品牌是喜茶,共有40亿元融资,
融资金额最少的为沪上阿姨。经历了A轮以及A+轮融资的沪上阿姨仅有2亿元的融资金额,沪上阿姨也是此前传闻上市的公司之一,就目前来看融资问题是促成沪上阿姨融资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从投资机构来看,吸引投资机构最多的品牌为喜茶。在喜茶的A-D五轮的融资轮次中共有11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沪上阿姨是茶饮品牌中投资机构参与最少的企业,A轮、A+轮中仅有嘉御基金在为其融资。
壹览商业还发现,有投资机构不止投资了一家企业,多方押注。比如美团龙珠,在8家已融资品牌中有三家品牌曾获得过其融资,分别是蜜雪冰城、古茗、喜茶。
除此之外,高瓴资本、红杉中国、Coatue也都投资了多家品牌。高瓴资本投资的品牌分别是蜜雪冰城、喜茶。而红杉中国与Coatue的投资品牌几乎一致,分别是古茗与喜茶。
茶饮也爱投资茶饮
随着茶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不少品牌开始投资同类型企业,逐步修建自身品牌护城河。
在12家茶饮品牌中,共有四个品牌有过对外投资,分别是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和书亦烧仙草。共有12家企业被投资,其中有五家企业为茶饮企业,占比达41.7%。
投资最多的茶饮品牌为喜茶,总共投资了六家企业分别是Seesaw咖啡、WAT鸡尾酒、野生植物YePlant、王柠柠檬茶、喜小茶、野萃山。野萃山、喜小茶、王柠柠檬茶都是茶饮品牌。
而奈雪的茶对外投资共有三起分别是并购茶饮品牌乐乐茶、战略融资咖啡品牌AOKKA、以及战略融资供应链企业九文钱餐饮。
书亦烧仙草对外投资共有两起分别是茶饮品牌霓裳茶舞与咖啡品牌DOC咖啡。
蜜雪冰城对外投资主要是咖啡品牌幸运咖。
加盟已经成为主要扩张方式
从门店扩张情况看,12个品牌经营模式目前均为直营+加盟模式,而加盟成为了大部分品牌的主要扩张形式,12个品牌中仅有奈雪的茶加盟店数量少于直营店数量。门店数量最多的为蜜雪冰城,共有24536家门店,门店数量最少的为新时沏只有729家门店。
在新茶饮行业诞生之时,直营店曾是茶饮品牌首选的经营模式,例如喜茶、奈雪的茶。早期直营店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优势。
然而,直营店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品牌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慢。
以此前主打直营模式的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为例,其直营店自成立之初到现在只有1200家门店。而同样诞生于2015年的益禾堂,依靠加盟模式,加盟店数量已有4200家店。而最早便以加盟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蜜雪冰城门店规模已达万店。
如果说,过去大家还在争论茶饮行业是直营好,还是加盟好,那么今年风向大改,几乎所有品牌都开放了加盟。
2022年11月喜茶开放加盟,2023年4月,乐乐茶开放加盟业务。首批加盟区域将集中在在华中、西南地区。2023年7月24日奈雪的茶也宣布开放加盟。
自此新茶饮品牌都开放了加盟模式,而加盟模式带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喜茶开放加盟后。
供应链已经成为品牌标配
随着茶饮品牌由直营转向加盟,茶饮企业面对的客户不再是C端的消费者,而是B端的加盟商。茶饮企业所要面对挑战的从门店建设转向了供应链建设。
12家头部茶饮品牌中共有8家企业进行了供应链建设占。其中,门店数量达到5000以上的品牌全部都开始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已成为茶饮品牌的标配。
如今茶饮赛道的发展,随着后续越来越多的品牌规模持续扩大,到达5000店甚至万店规模,未来的品牌竞争将逐渐转向供应链之争。
相较于以往的门店规模、产品上新,供应链的投入要比二者都要高出许多,不仅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还需要时间的不断打磨,随着茶饮上市元年的到来,对于新茶饮企业来说未来将会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而上市竞争仅仅是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