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调性做运营,才能“常旺常新”。《运营新知》系列把商场与品牌们的创意idea扒开给你看。此篇为,茶饮新风口。
撰写丨黄柏坚
编辑丨熊舒苗 主编丨付庆荣
图片来源丨来自各品牌官方渠道
风口一阵阵地吹,惟有新奇引人注意。
水果茶沉迷于高香茶底,夏日限定果茶解辣盛行,地域主题门店颜值爆棚、“黑化”营销也能出圈……2022年茶饮界高热话题不断。
种种这些,都在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激起沉寂许久的消费欲望。
一、产品创新:盯上高香、解辣、植物基,奇葩配方受关注
竭力“追香”,高香茶底爆红
《2022新茶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最受“Z世代”欢迎的新茶饮类型是水果茶,有30.5%的受访者列为茶饮首选;紧随其后的是奶茶,占比27.6%。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NBD
从拼小料到拼颜值、造型,这个春夏,水果茶们开始“追香”,比如被人熟知的鸭屎香。
据了解,鸭屎香最早由广州丘大叔柠檬茶推出,其于2018年10月上线了新茶饮界首款鸭屎香茶底饮品——鸭屎香柠檬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丘大叔柠檬茶
此后,鸭屎香的热度一直高居不下,颇受消费者青睐。
在刚过去的“6·18”,喜茶第一次斩获天猫瓶装茶销售第一,其中两款鸭屎香口味新品销售量突破100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喜茶
“高香茶叶+水果”的CP搭配,火速出圈。各路商家纷纷跟进,加码“香气”。山茶花,成为当季爆款。
■ 书亦烧仙草将刺梨和脐橙两种水果搭配“山茶花香乌龙”茶底,推出刺梨新品——“橙漫刺梨山茶花”;
■ 柠季为了追求“茶香+花果香”多层次口感,推出山茶花系列柠檬茶,此外还有山茶花系列限定周边;
■ 王柠推出两款山茶花系列,其中一款便是高香水果茶——山茶花香柠檬茶;
■ 混果汁推出“芭乐+山茶花”组合, 分别有红芭乐和白芭乐两款。
除了山茶花,香水柠檬亦是一个爆红的茶底。
杭州晓肆茶饮,以“香水柠檬+茶”做成产品基底——以香水柠檬的味道为主,茶感较弱的绿茶为辅——搭配水果。产品风味、特色,都有香水柠檬的明显标签和味型记忆。甫一推出,营业额翻了3倍。
T COMMA推出“36片香水柠”,每一杯手捣出汁,萃取广东香水柠檬充沛的汁水和果肉。所选用的广东香水柠檬,都产自三至五年柠檬老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品牌方
此外,王柠还有石里香茶底,丘大叔也在应用水金龟、石竹青等高香茶底。
当然,新茶饮追香之势,可不止水果茶,其他茶饮产品亦有运用。
茉沏推出“山茶花碧螺春”,把有山茶花香的碧螺春茶,作为全新茶底赋香于茉沏茶饮之中。
深圳新晋热门品牌茉莉奶白,主打“东方茉莉香茶饮”,专注于茉莉香、中国茶,产品线覆盖鲜奶茶、鲜果茶、纯茶、零售茶等。自2021 年深圳开出首店,一年时间,已在深圳购物中心开出30家门店,今年5月初还完成上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夏日水果限定款,“解辣”口味盛行
夏日炎炎,结合应季水果,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季节限定新品。
一边是感受着火锅、烧烤等美食的热辣,另一边是承受着酷暑带来的燥热,High起来的年轻人急需一款夏日清凉的饮品。
杨梅熟了,喜茶与费大厨联名推出“超解辣杨梅冻”新品——优选杨梅鲜果,融合经典绿妍。这是喜茶第一次推出“餐+饮”新玩法,新产品一上市,相关话题流量就突破300万,开创当日新品销售纪录。
杨桃走红,喜茶推出新品——“灭火杨桃”。以“放纵食刻,灭火杨桃”为概念,突出杨桃解辣下火属性,售价仅19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HEYTEA喜茶
其他品牌亦有相应的杨桃新品——
■ 苏阁鲜果茶推出新品“下下火咸杨桃”和“解解腻甜杨桃”,以“2颗杨桃做一杯”为卖点;
■ 眷茶推出“雨打青提杨桃柑”,将青提、现切杨桃片以及油柑三款绿色水果进行复配;
■ 丸摩堂推出“星星杨桃丸茶”、“星星杨桃丸奶”两款单品,主打“低脂低糖低卡”;
■ 果呀呀的“十三幺”综合水果茶,加入星星形状的杨桃片以提升颜值。
当多数品牌聚焦于稀缺、小众水果之际,这些茶饮新秀却打起了平价/日常水果的主意。
百分茶以红肉苹果为主角,茶底选用文山青茶,利用青提果肉提升苹果饮品的咀嚼感,推出了红肉苹果的春天和红肉苹果脆波波2款新品。据介绍,上新后迅速冲进TOP5,口碑反馈不错。
搭上“植物基”快车,配上椰子水、杏仁奶、花瓣
低脂、健康至上,以植物性食材为主要基础原料的“植物基”概念逐渐变得流行。茶饮界搭上快车、紧追风口。
养身茶饮椿风与植物杏仁奶品牌即杏合作,推出新品杏仁椰冻颜水、茉香杏仁奶白。前者结合了杏仁奶、椰子水和玫瑰花提取露,用到了椰子水、杏仁奶两款植物基饮品;
主打鲜萃椰子水的蔻蔻椰,50㎡的门店月营业额近百万,单店实现8小时出杯5000+的业绩,在去年连获2轮数千万级融资。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蔻蔻椰
今年4月1日,蔻蔻椰以广州“花城”为灵感,推出了一款玫瑰莲雾椰子水。每一杯500ml的玫瑰莲雾椰子水,都从1.5颗椰子里取水而成。
2020年底上线的胶囊茶语,定位“女生茶”,围绕女生需求,选择对能够瘦身、美白、控糖的妆食同源的原料进行配比,每一款胶囊茶都由茶粉、花瓣、果粉/粒、茶叶4种天然原料和1种特别添加的超级原料组成。开业近一年,同比销售额增长约10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胶囊茶语
二、场景创新:门店主题化、地域化,高颜值吸睛
门店融入主题元素,造独立“人设”
给品牌门店立“人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法,话题度高,易破圈。
中国铁路,以铁路元素推出茶饮品牌“扳道茶”,以及首家铁路文创主题餐厅“京铁列服·斯缤格”。前者主要售卖现制茶饮、果汁、咖啡等饮品,后者卖沙拉、三明治、意大利面、精酿啤酒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中国铁路
杭州新式茶饮哈茶福,被网友称为“茶叶博物馆”、“行走的功夫茶”,有100种茶农直采的茶底,现冲现泡,点单像“翻牌子”。
和气桃桃,国内首家主打桃子饮品的品牌,一年开出500+门店。不管是100㎡以上的大店还是20㎡的档口店,门店装修都融入了大量的桃元素。
注入区域文化,引起情感共鸣
成立于2010年的甘肃,“甜醅子奶茶”首创者放哈,“将西北百年小吃茶饮化”、“将西北著名景观饮品化”、“将河西走廊物产饮品化”,2021年进入上海开店后火出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公众号放哈 Fundosa
眷茶着力于国风——搭建“城市美术馆”、举办古乐跨年演奏会、制作喝茶小报、与河南省非遗文化传承人联名用虎头鞋做延展、与汴京宋室风筝传承人联名做非遗风筝展等。
颜葉浮山以云南少数民族不同茶文化为基,打造一个全新的“新零售空间”——将茶饮休憩、茶周边零售、茶文化融于一体,让年轻一代群体从空间艺术美学延伸到茶文化的深层次感知上。
三、营销创新:玩盲盒,“黑化”破圈,经典款翻红
借力盲盒红利,开疆拓土
霸王茶姬走出西南,征战全国。今年一季度接连开拓3个省,布局合肥淮河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商圈和郑州顶流商圈的正弘城。“五一”期间20店同开,单店日销高达3400杯。
一路进击,霸王茶姬新潮营销法,助力不少。早在2018年,霸王茶姬就率先推出“盲盒奶茶”,消费者可从经过独特设计的奶茶杯子下面随机撕出各种小礼品。风靡全网,效仿者众。
行至今年,其盲盒打法,已从“大大杯”升级为能抽出GUCCI礼盒、YSL口红礼物的限定杯,强化杯型的活动属性和限定、限时的概念。
喜茶、蜜雪“黑化”,反常规形象破圈
4月15日-5月15日,喜茶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五家门店开展限时快闪活动,北京、上海、深圳三家门店陈列升级,展览藤原浩经典作品,将喜茶与藤原浩的灵感全方位搬入线下空间。
本次联名,喜茶在全国门店上新限定饮品“黑 TEA”酷黑莓桑特调。把时令鲜果桑葚、莓莓系列产品,和黑色元素相融合,售价19元/杯,配套的饮品杯、杯套、手提袋、保温袋都变成了黑色。推出之后,线下门店爆单,近两周卖出超100万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喜茶
喜茶“黑化”火爆,蜜雪冰城按捺不住。它将自己的品牌形象变成了黑色,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据悉,这波操作是为近期将推出的桑葚新品做铺垫。
升级版“经典款”,借微创新翻红
怀旧,依旧吃香。据不完全统计,奈雪的茶、茶颜悦色、古茗、喜茶等11个品牌,重新上架了31款经典产品。
奈雪的茶,“霸气杨梅”7周年回归,推出两种杯型——加大杯PRO、默认杯。后者仅售19元,系首次推出“1字头”霸气杨梅。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古茗推出回归产品——超A葡萄系列,打出“颗颗葡萄手工去皮,体验更简单纯粹好喝”的宣传点。这个系列自2020年上线以来好评无数,去年销量超4000万杯。
沪上阿姨4月份率先在杭州地区上新了超嗲绿豆牛乳冰”产品,把以往的去皮绿豆冰沙换成了整颗带皮绿豆,作为去年豆沙产品的回归款。
四、结语
创新虽好,但也不能过于夸张,否则会弄巧成拙。
比如前不久的洗衣液奶茶,将奶茶器皿做成洗衣液瓶子的样式。虽满足了“大朋友”的猎奇心理,但忽视会误导小朋友误食风险,负面舆论盖过好评。
疫情持续影响之下,茶饮品牌若想活得长久,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辅之以合适的营销,或许才是最佳的生存之道。
· end ·
赢商云智库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告知
手作茶饮”,越来越火?
近日,阿嬷手作、喜茶的手造店之后,我在杭州、温州等地发现一家手作茶,每杯茶“一对一”现冲现泡,近百种茶底可选择。
这种模式如何实现标准化?如何实现盈利?
一对一泡茶、近百种茶底
“手作”又有新玩法
我在浙江杭州、温州等地发现一家“手作茶”,与爆红上海深圳的阿嬷手作不同,这家店主打“手作茶”——
茶底可以任意选择,每杯饮品“一对一”现场冲泡、调制。
走进店面,顾客能在吧台上看到琳琅满目的茶叶,白毫银针、单枞鸭屎香、高野春兰、老枞梅占、恩施玉露、秋果红、茉莉女儿杯、老寨冰岛……听过的、没听过的,多达近百种。
菜单上主要有3个产品线:手作茶、厚NeiNei茶、果茶,价格在17~32元之间。
在吧台上陈列茶叶基本上都可以选择,手作茶、厚NeiNei茶,都采用“一对一”现冲现泡,选好产品后,可以自己选择茶底。
比如点一杯武夷肉桂为茶底的厚NeiNei茶,店员现场取茶、冲泡,7分钟后,带着果香的武夷肉桂茶汤澄黄,再加入奶中,入口醇厚。
而且,这家店里每杯茶都配有一张小卡片,介绍所选茶叶的口感、茶种、区域、冲泡方式和时间等,让人“喝得明白”。
这家店叫哈茶福,被网友称为“茶叶博物馆”、“行走的功夫茶”。创始人周周告诉我,他们目前已经在温州和杭州开了10家直营店(另有7家在装修),店面有70平左右和130~150平两种,最高日营业额可以达到1.3万+。
我好奇的是,这种“一对一”的现泡茶模式,怎么实现出品的标准化?这种模式,能盈利吗?
“选茶如翻牌”,是什么体验?
哈茶福的创始人周周告诉我,哈茶福在温州方言意为“喝茶去”,他们的Logo也是一个行走的茶碗,想传达一种简单、轻松的喝茶氛围。
1、近百种茶底,细分到发酵程度
茶饮常用的基底茶主要为乌龙茶、红茶、绿茶,但在哈茶福的门店,茶底有近百种,可细分到发酵程度——比如全酵红茶、半酵乌龙、轻酵绿茶等。
“选茶像翻牌子”,厚NeiNei茶系列,顾客可以自选茶底,然后和冰博客结合;水果茶也是多种茶基底,和不同水果的结合。
“中国人比较喜欢层次分明并丰富的口感,比如瑞香厚NeiNei,是春天的瑞香配上冰博客,醇厚的奶香带有茶叶的余香,中和而互补。”周周介绍。
2、店员叫“茶饮师”,制茶全程可见
在哈茶福,制茶的店员被称为“茶饮师”,称茶、润茶、初茶、倒茶,整个过程顾客尽收眼底。
水果现切,茶是现泡,完全开放式的吧台,顾客可以坐在茶饮师的对面,观看整个制茶过程。
这一过程也打动了不少网友:“你会闻到治愈的淡雅香气”、“等茶的过程,观看茶饮师制茶也是一种享受”。
3、独创冲茶工具,尽可能保证标准化
听到“每杯单独一对一泡茶”,我最想知道的是,这怎么保证出品标准化呢?
周周告诉我,哈茶福独创了一套制茶工具,还申请了专利,能针对不同茶种进行水温、水量、泡茶时间等进行标准化操作。
而且,“茶饮师”前后要经过2个月左右的学习。
“我们的操作标准,要求精细到注水方式。”比如针对不同的茶叶,选用对应的定点低冲、悬壶高冲、环壁注水等不同的方式。
这些努力,尽可能地保证了出品的标准统一,也让制茶过程很有仪式感。
4、看、触、闻,用五官感觉“抓”顾客
在小红书和大众点评的打卡笔记中,有不少类似的评价“店内光线温暖,音乐柔和”、“一进店面,就闻到茶清香、奶香,很治愈”、“每一款茶都可观、可触、可闻”。
周周告诉我,他们会从原材料、店员培训到店内布置等方面,用五官感觉“抓取”顾客。
进入店面,看到的是近百种茶的陈列、工业风简洁的空间,闻到的是茶清香和奶香,听到的是舒缓的音乐和店员耐心的询问,加上茶的口感触达,综合给顾客留下印象。
5、零售占30%,性价比适合年轻人
节奏慢于其他快节奏的茶饮店,哈茶福怎样提升盈利?
周周说,茶零售占据营收的30%。而且,他们的零售茶产品,更追求性价比。
在哈茶福的门店,可以看到一盒盒零售茶,每盒茶叶20g~30g,价格多在20~40元之间。
“顾客喝过我们制作的茶,感觉好喝,可以带走一盒按照说明自己回去冲泡,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份量和价格也更容易接受”。
鸭屎香C位出道后
茶底创新是今年的机会点
可以看出,哈茶福相比多数茶饮门店,更突出茶元素和茶氛围;而对比去年比较火的新中式茶馆,这种模式又更加便捷。
他们试图一面展示茶文化,一面结合工业废墟风、盲盒、动漫等元素,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茶饮消费。
客观地说,哈茶福的模式,是个“慢生意”,复制和规模化的门槛都很高。
但哈茶福给我两个启发:
第一,茶底创新,是今年茶饮做突破的一个方向。
鸭屎香的C位出圈,茯砖茶、半天妖、十里香、六堡茶等一众茶底被挖掘出来。
去年,喜茶上线“碎银子”系列,属于普洱茶底,此外,沪上阿姨推出白茶茶底,乐乐茶选用明前龙井茶底,CoCo布局黄茶茶底,丘大叔上新水金龟、石竹青茶底,茶百道选择肉桂岩茶茶底,茉沏主打碧螺春茶底等等。
“茶饮的一半是茶”,在茶底差异化寻求突破,在茶文化和国潮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是茶饮竞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不确定的当下,茶饮+零售值得尝试。
哈茶福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主要以现冲现泡茶为主的店面,一种主要以新茶饮为主的店面,但都是“茶饮+零售”的模式。
零售茶产品,为门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疫情反反复复、市场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单一的消费场景模式,在不确定的当下,风险相对更高。
茶饮+零售,多元、复合式的门店,或许适应性更强。
下,在存量市场环境中,新式茶饮赛道“内卷”持续加剧,各类营销战不断涌现,而近期业内“抱团参战”的玩法又让人耳目一新,前有乐乐茶与奈雪的茶共用一个IP,今有霸王茶姬与茶百道联手,先后成立两家新公司。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茶百道与霸王茶姬等成立了一家名为“四川容尚佳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茶百道持股25%,霸王茶姬持股20%,剩余55%由四川汇智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随后,一家名为“四川茶本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又注册成立,该公司由霸王茶姬关联公司国潮信息科技(东台)有限公司和四川容尚佳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class="pgc-img">>友商之间,合作脚步如此急切,新式茶饮界到底正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营销战过后,新茶饮品牌合作成常态?
近年来,新式茶饮消费浪潮席卷国内零售商业市场。从一线城市旺铺点位到三四线城市交通要道,都可见到头部品牌与新锐品牌的身影。在各地营业场所,常常是一家挨着一家,品牌吉祥物没事串门“打架”,制造商业话题噱头。
整体来看,目前茶饮品牌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入局较早且发展较好的头部品牌,如蜜雪冰城;第二类是携各类茶饮新概念入局的中、新生代,如喜茶、奈雪的茶;第三类是主占地方市场的区域连锁茶饮品牌,如南昌鲲茶、长沙茶颜悦色;第四类则是个人经营的自有品牌单体店。
如此繁多的茶饮品牌分食市场,早已将市场推向存量时代。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全年国内新茶饮门店数量将达到55.1万家,这意味着新茶饮赛道将更加拥挤,入局者在产品创新、门店拓展、供应链管理方面都面临生存竞争压力,“卷”命不可避免。但如何“卷”出新意、“卷”出成绩,这才是品牌真正关注的要点。
此前,新茶饮行业围绕价格、跨界联名的营销战打得火热。比如,今年7月底,苏州中心喜茶新店开张,推出“9元喝全场”活动,随后苏州本土茶饮品牌7分甜推出“8.8元一杯”活动,百分茶、茉沏等则以“买一送一”等促销口号吸引消费者。而联名方面,喜茶联名奢牌FENDI、奈雪联名《范特西》音乐宇宙类似活动已经屡见不鲜。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友商携手合作的做法,则令人感到新奇。细究来看,这一举动有其合理之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下,其实品牌存在较大的生存压力,能获得的关注度和热度也较为有限,而且基于长期主义,打价格战等手段并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需求变化下,新茶饮品牌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将愈发成为必然。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不少新茶饮品牌有相关举动。比如,早在去年12月初,奈雪的茶宣布拟投资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乐乐茶则成为奈雪的茶的联营公司,但会继续维持独立经营;今年1月,书亦烧仙草关联公司宁波言之有理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20万元,获得霓裳茶舞母公司上海茶悦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6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再细看霸王茶姬与茶百道此次合作,并不是吞并与收购的关系,而是基于各自独立经营基础之上的友好携手,这也与两家品牌在业内各有优势有一定相关性。
< class="pgc-img">>茶百道是2008年在成都创立的本土茶饮连锁品牌,目前全国门店超7000家,它用平均一年卖出5亿杯,报告期三年时间赚将近20亿元的成绩,向业内证明新式茶饮加盟模式的高利润空间,也正式开启了其IPO进程。而霸王茶姬以“原叶鲜奶茶”的新茶饮概念从云南出发,席卷全国乃至全球。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突破2513家,覆盖国内234个城市。今年,霸王茶姬更是拿到了美国对冲基金Coatue的投资,投后估值高达30亿元,成为业内中式茶饮翘楚。
由此来看,茶百道与霸王茶姬的此次合作,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强强联合”,但这样的合作又能打开多大想象空间?或许可以看看两大品牌成立合资公司背后的共同发力点。
新茶饮行业的未来:供应链共建共享
从新成立的两家公司经营范围,便可窥见茶百道和霸王茶姬两家品牌后续的重点发力方向。
天眼查消息显示,四川容尚佳合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生物基材料制造、标准化服务、塑料制品制造等。四川茶本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等。据此,市场普遍认为茶百道和霸王茶姬此次合资行为主要围绕供应链展开。而这样的发力方向,也契合了当前新茶饮行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建设的发展趋势。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前新茶饮行业的连锁化率越来越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指出,2020-2022年,新茶饮行业的连锁化率从41.2%提升到55.2%,同期餐饮业连锁化率从15%提升到20.7%。与此同时,品牌门店持续增加。根据壹览商业数据,今年二季度,其追踪的20家新式茶饮品牌每月新增门店总数超过2000家,三季度扩店速度持续向上,在今年9月迎来开店峰值,单月开店2833家。截至10月,整体行业现存门店总数为99772家,10万连锁门店大关近在咫尺。而品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相应要求上游供应链进行变革,具有更快的响应能力。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当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在持续提升,需要新茶饮品牌能提供更加健康高品质的产品。《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显示,49.4%的消费者会担心健康问题,42.2%的消费者更在意是否长胖。围绕茶饮配方与原料,不少消费者对“奶茶糖量高吗”“是否有反式脂肪酸”等问题存在疑虑。另外,一份《2023年植物基新茶饮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原料天然(62%)、食材新鲜(56.2%)是健康新茶饮最应该具备的特性。
在这样的市场诉求下,新茶饮品牌必须顺应形势,推出健康新茶饮,相关要求也反馈至上游,需要供应链端能具备更强的定制性,进一步把控健康标准。
其实,此前大多新茶饮品牌并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而是与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也因此经常面临供应链成本上涨压力。茶百道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茶百道的货品成本分别为5.49亿元、20.32亿元、26.04亿元,成本占收入比重也从2020年的50.8%攀升至2022年的61.5%。这种背景下,自建供应链体系,显然能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并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除了茶百道和霸王茶姬之外,其他新茶饮品牌也已将供应链提上日程。例如,古茗斥资10亿元在浙江诸暨建设全自动轻食饮品原料加工基地项目,为古茗茶饮体系提供茶、果等轻食饮品原料,同时服务杭州周边区域的供应链体系;茶颜悦色也投资了5.2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全面达产后可覆盖5000+门店核心原料供应。而此次茶百道和霸王茶姬合作共建供应链,借助资源共享,无疑能打造更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或能助力两个品牌在下游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新茶饮品牌此前IP联名、低价促销等举措,主要创造的是短期影响力,而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来看,唯有依托扎实的自有供应链才能在未来生存战中稳定立足。这一过程中,茶百道与霸王茶姬此类联动融合或将愈发成为常态,基于这一态势,新茶饮产业规模化的想象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
作者:Tiny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