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餐厅吵闹,怎么办?对孩子情感引导的四个误区,你不要踩雷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还记得疫情之前,带孩子出去玩了以后,去必胜客里吃午饭。
周末,人很多。有很多都是带孩子出来吃饭的。
我们的临桌是两个妈妈各自带着孩子,在等餐。
两个孩子,一个是穿蓝色裙子的小姑娘,一个是穿黄色上衣的小男孩,在点完餐后在餐厅里的人流里跑来跑去,两个人还尖叫着嬉闹。来吃饭的人们包括服务员都投以“斜眼”。
这时候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小姑娘的妈妈,看着她吵闹的女儿,直摇头叹气,跟她朋友说:她就是这样吵,有时候在家都快把屋顶吵闹了,但我真是没得办法,只能由她去了。
小男孩的妈妈则看到了大家不友好的眼神,走过去一把拉住小男孩的胳膊,吼道:你快吵死了,别喊了,也不要再跑了。现在就给我安安静静地坐着,过来给手机给你玩。要是你再跑,等一下就没有甜点吃了!
于是男孩坐在桌边玩起了手机,女孩则在旁边看着他玩。
餐厅终于安静了下来。感觉世界都清静了。
这个事情之所以让我觉得有意思,是因为我发现,同样一个情况,不同的妈妈会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与做法。这带给我的思考是:他们不同的做法会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直到后来我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才知道,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一种是控制型父母,一种是放任型父母。
控制型的父母通常有一个“乖”孩子,他们有一种观念,那就是:孩子就得听父母的,让做啥就做啥。因此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用威胁,喊叫,惩罚以及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听父母话。但这样的孩子呢,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尤其是青春期,会更容易叛逆。
小男孩的妈妈就用了玩手机游戏这样一种奖励方式,让孩子听了话。虽然孩子短暂的听了话,好像是父母成功了,但从长远来看,却让孩子同时也失去了一次学习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机会,也让孩子习得了如果想玩手机游戏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从这个方面看,父母其实是失败的。
所以放任型的父母通常会有一个缺乏约束和规矩的孩子,个性也较散漫,没有群体归属感。而这样的孩子,有研究表明,也会更加容易出现内心感到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这两种养育方式各有各的不好,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并不能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书里归纳这两种方式为”情感引导”的一种误区。
好的问题:什么是情感引导?
先来说说这本书。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名称与玩具不挂一点勾。英文书名是:The GO-TO Mom’s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 Coaching Young Children.
从书名看,这其实是一本讲Emotion(情感)的书。主要内容是如何用情感来引导和建立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与此同时提高孩子的情商与沟通能力。作者是金伯利·布来恩,受到了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阿黛尔·法伯(《如何听》作者)以及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作者)的影响,通过思考父母怎样做能捍卫儿童该有的权利而写下了这本书。
那中文书名的翻译,我猜测是译者认为比起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所以,书名其实就已经足够以给父母以启示了。
书里归纳情感式引导常见的误区有共四个,误区一就是上文提到的放任与控制型父母。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妈,我饿了”
--“得了吧,你怎么会饿,一个小时前你才吃的!“
--孩子养好久的小鱼死了,哭得很伤心,哭了好久。
--家长说:一条小鱼而已,有什么好哭的,哭得我心好烦。别哭了,再给你买一条不就行了!
--爸爸,我怕蜜蜂。
--没用的家伙,怎么这么胆小,蜜蜂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些都是随便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案例。生活里会有更多鲜活的事实,现在是不是就有好多场景在你的脑海里转了一圈了?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当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办?打屁股、或者以奖励贴纸(学校常用)玩具(培训机构常用)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
相信试过用奖励的方式来规范孩子行为的家长,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最开始一颗糖就可以让小孩去刷牙的,慢慢地演变成了需要一个奇趣蛋或者一个新玩具才愿意和你谈条件去刷牙。
也就是随着对孩子的要求不断增加,孩子们对家长提的奖品也越来越昂贵了。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最常见的就是”冷静小板凳“:
抢了弟弟玩具,家长要求孩子去坐凳子上面避免冷静5分钟;
不愿意分享零食给朋友,还要妈妈自行拿去分享而哭闹,也要面临冷静5分钟的处理;
在这些事情上,家长们总希望能给孩子“带来一点教训”,或者用现实给他“上一课”。
以上就是情感引导的四个误区。
回到上面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情感引导的本质其实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者否定。实际内涵是饱含着对孩子的尊重与温柔。
情感引导的方式也是一种有着长期(非短期)收益的投资,想较于短平快的惩罚与奖励,情感引导更高概率让孩子成为一个合作、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
那针对上文提到的四个误区,情感引导的方式是如何操作的呢?
针对误区一(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情感引导型父母的做法:
描述场景+事实(并保有同情之心),然后规定孩子行为的限度,并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比如上文中在餐厅乱跑与大叫的事情,可以这样做:
现在是餐厅里的高峰就餐时间,餐厅里面有很多人,你们乱跑会更容易撞到别人或者服务员,大叫呢则会影响其他餐厅里顾客的聊天。这是一个公共区域,需要大家的维护。如果你们想玩游戏,我们可以想一起坐在桌边的好玩的游戏吗?或者我们先去玩够了再来吃饭?(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带着威胁的语气!)
同时,也可以跟孩子讨论,在公共声所,哪些地方适合用多大的音调说话,图书馆可以多大声?游乐场可以多大声?餐厅又可以多大声呢?跟孩子去聊一聊这样的规则。这样可以孩子更加知道他的行为限度是多大。
针对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情感引导型父母的做法:
从同情的角度,先在脑海中给自己提问:我的孩子怎么了?再核实情况,最后做出处理。
这是一个家长了解孩子的过程,也能让孩子从中学会调控自己的感情。
比如:
--妈妈,我饿了。
--哦?是午饭没有吃饱吗?是肚子咕咕叫了吗?会不会是渴了呢?
核实好情况后再处理。有可能需要再弄一点吃的,有可能只是孩子无聊了,想要找点事情做。
又比如:
--孩子养好久的小鱼死了,哭得很伤心,哭了好久。
--养出了感情的小鱼没了,你一定很难过吧。感觉像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一样。
与孩子核实他的感情之后再做其它处理,与孩子讨论再买一条鱼,或者选择一个地方去给这条小鱼安葬。
通过生活中这样的一些小事情,去了解你的孩子,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是一个爽快的人?还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更加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走向他自己想要走的那条路。
针对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情感引导父母的做法:
请先记住一句话:在控制孩子方法,奖励=惩罚。
家长先搞清楚:我为什么要打/奖励孩子?弄清楚自己的“心结果”,再来给孩子行为以限定。
打屁股时想一想,你需要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并请孩子帮助你。
奖励时想一想,孩子因为什么事情而使你想奖励他?把过程说出来,并告诉他你的感受。(具体方式,可参考前面的文章:如何称赞孩子)。
打屁股和奖励在家长费尽心机想要控制孩子这一方面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家长应该依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来激励孩子,而不是打骂或者奖励!
这也是很多文章说的:亲子关系是大于一切的。
针对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情感引导型的家长的做法:
首先对孩子报以同情+理解,然后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最后加以行为的限定。
带去冷静小板凳上冷静5分钟,可不是什么直接后果。
比如抢玩具这个事情:
家长可以这样表达:小明,我知道你也想玩水管,但弟弟正在玩呢。请还给他,然后问他愿不愿意在他不玩的时候给你玩。
你肯定会问,孩子不听怎么办呀?你可以跟他聊一聊想要玩具可以用哪一些方式,用抢玩具的方式,弟弟会有什么感受?你被抢时感觉也不好,对不对?
你也许会问,那他还是不听啊,怎么办?那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也许很浓,可以先暂时将他单独带走,等他愿意分享后再回来。
父母应该通过共同与孩子承担责任的方式,而不是消极的后果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下次应该怎么做,至少应该激发他们去思考下一次的解决方案。所以父母这个时间,最好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分析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然后与孩子一起克服负面的情绪,孩子与我们合作。
总结:
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观察先判断情况(从事实出发,带着同情之心),然后再做出处理(进行引导)。而它的核心就和成功的基础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
原来那个比玩具还好玩的,就是那个使用情感引导的父母!
所以看完文章的你,尝试着去感受你的孩子的感受一次,哪怕是早上的想赖床,哪怕是不想上学,不想刷牙等等的负面情况,用情况引感的方式去替代责骂,用心去感受孩子是什么原因不想去做他该做的事情,然后陪着他一起面对,一起承担责任,一起解决问题,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愿意理解他,愿意去懂他。
< class="pgc-img">>月19日,家住大同平城区和汇百合湾的李先生致电本报反映,楼下一家快餐店设置在屋顶的油烟净化设备的电机噪音太大,让楼上的居民头疼不已。
李先生讲,今年8月初,他家所在的12号楼下开了一家快餐店,自那以后,每天从一大早到晚10时左右,都会听到令人心烦的机器嗡鸣声,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对此,记者到实地进行了走访,发现这家快餐店是两层楼结构的临街商铺,油烟净化的排风设备安装在楼顶,正好在李先生家所在的12号楼和与之相邻的10号楼中间,工作时发出嗡嗡声响。
< class="pgc-img">>20日上午,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介绍说,他们已接到了市民拨打12345热线举报此事,并已两次到现场进行检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快餐店设置在屋顶油烟净化的排风设备降噪不彻底,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执法人员已经要求快餐店经营者限期完成整改,之后再根据整改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来源:大同晚报
记者:张志忠
编辑:赵小霞
疫情时代,居家生活时,餐厅活动的频率逐渐提高。因此,在装修时,大伙对于餐厅的功能和舒适性考虑也越来越多。
< class="pgc-img">>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问餐厅该咋设计?所以今天,飞墨君给大家分享60个餐厅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风格,应有尽有!
#01
玄关餐厅
对于中小面积的房子来说,入户门正对餐厅,或是进门就是餐厅的户型非常常见,那么,如何兼顾收纳和颜值、如何处理餐厅与玄关之间的关系呢?
【01】
< class="pgc-img">>【02】
< class="pgc-img">>【03】
< class="pgc-img">>【04】
< class="pgc-img">>【05】
< class="pgc-img">>【06】
< class="pgc-img">>【07】
< class="pgc-img">>【08】
< class="pgc-img">>【09】
< class="pgc-img">>【10】
< class="pgc-img">>#02
卡座餐厅
尤其是对于小户型来说,餐厅空间更小,为了提高餐厅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利用卡座来兼顾就坐和收纳:
【11】
< class="pgc-img">>【12】
< class="pgc-img">>【13】
< class="pgc-img">>【14】
< class="pgc-img">>【15】
< class="pgc-img">>【16】
< class="pgc-img">>【17】
< class="pgc-img">>【18】
< class="pgc-img">>【19】
< class="pgc-img">>#03
吧台餐厅
当小户型没有独立餐厅空间,可利用小吧台实现餐厅自由;如果是开放式厨房,也可在厨房与餐厅之间增加吧台设计,给用餐更多一种选择:
【20】
< class="pgc-img">>【21】
< class="pgc-img">>【22】
< class="pgc-img">>【23】
< class="pgc-img">>【24】
< class="pgc-img">>【25】
< class="pgc-img">>【26】
< class="pgc-img">>#04
岛台餐厅
对于面积充裕的餐厅来说,增加餐边柜和岛台,可以让餐厅更整洁,功能也更完善:
【27】
< class="pgc-img">>【28】
< class="pgc-img">>【29】
< class="pgc-img">>【30】
< class="pgc-img">>【31】
< class="pgc-img">>【32】
< class="pgc-img">>【33】
< class="pgc-img">>【34】
< class="pgc-img">>【35】
< class="pgc-img">>【36】
< class="pgc-img">>【37】
< class="pgc-img">>#05
圆形餐厅
小餐厅和方形餐厅,可通过选择圆形餐桌来优化餐厅的动线,方便活动,也提高容座率:
【38】
< class="pgc-img">>【39】
< class="pgc-img">>【40】
< class="pgc-img">>【41】
< class="pgc-img">>【42】
< class="pgc-img">>【43】
< class="pgc-img">>【44】
< class="pgc-img">>【45】
< class="pgc-img">>【46】
< class="pgc-img">>【47】
< class="pgc-img">>#06
开放式餐厨一体
想要互动型餐厨,选择开放式厨房的伙伴,开放式餐厨一体了解一下,可以让空间更通透不说,还能优化采光和提高空间利用率哦:
【48】
< class="pgc-img">>【49】
< class="pgc-img">>【50】
< class="pgc-img">>【51】
< class="pgc-img">>【52】
< class="pgc-img">>【53】
< class="pgc-img">>【54】
< class="pgc-img">>【55】
< class="pgc-img">>【56】
< class="pgc-img">>【57】
< class="pgc-img">>【58】
< class="pgc-img">>【59】
< class="pgc-img">>【60】
< class="pgc-img">>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60个家的餐厅设计啦,全是飞墨家的项目哦~60个家,60个不同的餐厅设计,第一次装修的小白拿来照着抄,实用又好看。别说你了,我看了都想把家里的餐厅拆了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