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年左右,饮品中流行加一个名为明列子的原料。据传,该原料具有减肥之功效,所有这个类似蝌蚪的小东西当时很受欢迎。
后来,有人说明列子有导致癌症的风险,被禁止售卖。但另有一说,主要是因为国家规定:“禁止具有生物活性、能够繁殖的种子入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来物种破坏了生态环境。
< class="pgc-img">>
而在中国想要销售就需要达到国家的规定即可,即消除其生物活性即可,所以并没有网上所谓的禁售一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限制一说的是奇亚籽,而在饮品中加入的往往是明列子,又名兰香子,两者虽有类似,却又有较大差异。
奇亚籽和兰香子都富含膳食纤维、α-亚麻油酸和Omega-3,但兰香子的价格却比奇亚籽低很多,今天咱们通过对比来了解下两者的区别。
1品种不同
< class="pgc-img">>▲奇亚籽
奇亚籽和兰香子的外观虽然比较相似,但其实却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奇亚籽又名芡欧鼠尾草籽,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唇形科,鼠尾草属,芡欧鼠尾草种。
兰香子其实是罗勒的种子,为唇形花科,罗勒属,罗勒种,一年生的芳香性亚灌木状草本植物。
2产地不同
< class="pgc-img">>▲兰香子
奇亚籽原产于墨西哥,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主食,有近千年的食用历史,近年来在西方欧洲地区甚是风靡。
兰香子原产于印度,现在在亚洲热带区和非洲,中国中、南和东南部等地都有栽培,可作为中药材使用。
3口味不同
< class="pgc-img">>奇亚籽可直接嚼食,味道香醇,越嚼越香,泡茶饮用时味道更是香浓。
兰香子主要是用来做调味料或其他食物辅料食用,但多需要经过泡发食用,泡发后的兰香子没有什么味道,咀嚼时都嚼不到,也没有多少其他香味,更没有越嚼越香是说法。
4外观不同
< class="pgc-img">>▲泡水后 左为奇亚籽 右为兰香子
奇亚籽的外形呈椭圆形,分黑奇亚籽和白奇亚籽两种,黑奇亚籽为灰色带棕色花纹状颗粒,白奇亚籽为纯白色带花纹卵圆形颗粒,这两种奇亚籽都有光泽和花纹,没有纯黑色或纯白色的奇亚籽。
兰香子通体黑色,梭形,尖端有白点,无光泽。
5泡水后的膨胀速度不同
< class="pgc-img">>分别将兰香子和奇亚籽泡入两杯水中,兰香子很快就会膨胀起来,1分钟内就可以明显看到外层半透明的胶质,而奇亚籽的膨胀速度相对来说慢得多了。
另外,泡水后的兰香子很滑,不太容易咬住,而奇亚籽嚼碎后更香。
奇亚籽虽然被捧得非常神奇,但其实官方并没有证明它具有养生功效,更不可能用于减肥,作为一种新奇的食物尝尝新鲜还是可以的。
>月15日晚
福建福州陈先生在东百元洪城
1点点店内购买的奶茶中
吃到一厘米长的黑色虫子
令人作呕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晚9时许,他和朋友一起,在该店购买了两杯奶茶,共计消费34元。
“快喝完时,
突然发现嘴里嚼的东西口感不对
吐出来一看,
竟然是只黑色的虫子!”
陈先生恶心坏了,
当场呕吐不止……
在陈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中,记者看到,奶茶来自“东百元洪城店”、为“现场”购买,黑色虫子长约1厘米。
1点点(东百元洪城店)购买的奶茶
奶茶里喝出的黑虫
陈先生说,事情发生后,他当场向店里反映,店长却让他自己先去医院检查,陈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气恼。直到当晚11时许,在陈先生多次要求下,店长才带他去了医院,向他道歉并支付了约500元医药费。
“折腾到16日凌晨2点才回来,当时我已经十分疲劳,白天还有考试。”陈先生要求店家赔偿十倍消费金额340元,加上人体损伤赔偿金500元,共计840元,并且向12315进行了投诉。
16日上午,1点点(东百元洪城店)张店长答复记者:
首先,无法确定虫子确实来自店内的奶茶;其次,当晚事情发生后,他便出面处理,但陈先生的同行者表示,要等到部门处理结果出来后再说。他表示,后续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16日下午,
陈先生再次联系记者说,
店长答应支付慰问金840元,
双方已和解。
不仅陈先生遇到了此类糟心事
记者搜索发现
在1点点吃出异物的案例不在少数
2017年11月
上海一名消费者从1点点奶茶中
喝出一只蟑螂
2018年4月
黄小姐在长沙一家1点点的
阿萨姆红茶中喝出玻璃碴
2020年8月
宁波的周女士在1点点的
红茶玛奇朵中喝出一根头发
那么,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该如何维权呢?
律师说法
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佘雷律师表示,奶茶中喝到虫子,属于《食品安全法》148条规定的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情形,顾客可要求店家退还餐费(购物费用),并要求商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赔偿金若不到1000元,则为1000元。
佘雷律师提醒,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留相关证据,如消费凭证、对有问题的食物进行拍照或者录视频留证等,进而与店家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15投诉;如果还不能解决,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来源:海峡都市报、新闻晨报、江西手机报、广州日报
(来源:柳州晚报)
情不好了,来一杯奶茶天气冷了,来一杯奶茶方案被否掉想吐槽,来一杯奶茶……
总之无论如何年轻人们都有理由来杯奶茶
< class="pgc-img">>可在前几天
上海的庞女士在某外卖平台上点了几杯奶茶结果却碰上让人愤怒的事情!
< class="pgc-img">>上海庞女士爆料称自己为自己和2个女儿点了3杯“茶百道”的奶茶外卖
奶茶送到后庞女士一喝发现奶茶被“加料”了!而且三杯都有!这个料加的让母女三人惊恐万分:三根牙签!
< class="pgc-img">>据庞女士回忆负责配送的外卖平台骑手将这三杯奶茶送到时装奶茶的提袋并未封口
< class="pgc-img">>发现奶茶里有牙签后庞女士仔细查看了奶茶外包装果然,杯子封盖上有个较小的洞庞女士非常担心因为她和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三分之一健康问题无疑最令她担忧
< class="pgc-img">>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牙签是怎么出现在奶茶里的?是店家疏忽?还是有人恶意报复呢?
这些疑问促使庞女士向店家讨要说法但对方明确表示奶茶里被塞牙签的事当天已不止一起!但与他们无关?
那,这到底是谁干的?
"茶百道"店家表示,根据店内监控显示,这几根牙签并非是负责配送的外卖平台的配送员放的,而是由另一个竞品外送平台的骑手放的。
警方在接报后,已经找到了投放牙签的人。店员揣测,可能是骑手早前和店里发生矛盾,让他耿耿于怀,为了报复,故意为之。
< class="pgc-img">>但对于庞女士的维权,奶茶店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庞女士的诉求应由那名骑手解决,或找外卖平台解决。商家如此处理态度,令庞女士十分生气。
随后,记者来到上海闵行区绚荟城商场内的"茶百道"门店,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员工打起了马虎眼。几经沟通,店员向记者透露了监控视频中的细节。
< class="pgc-img">>记者随后联系了商户负责人,等待20多分钟后,两位自称是负责人的中年男子出现。他们来了后既不了解情况,也不解决问题,还否认店里发生过类似情况。
< class="pgc-img">>随后,奶茶店负责人既不愿核实身份,也不接受采访,更不愿意和庞女士调解,将样品送往第三方检测。当记者准备离开现场时,又遭到这两名负责人的阻拦。
< class="pgc-img">>当记者一再追问并表示将继续向闵行区公安分局了解情况后,他们承认确有"牙签事件"的发生。
面对采访,该店负责人的态度是这样的:“客人担心(涉事奶茶品)有毒有害,我说你可以自己去鉴定。现在外面第三方也有。”
< class="pgc-img">>但记者随即提醒,个人送检,鉴定机构是不给鉴定的。他又这样说
< class="pgc-img">>涉事奶茶店负责人
派出所这里也有备案,你们也可以去了解,它的样品在派出所里也存着的。那我说,你就放心吧,样品在派出所,你怕什么?
记者再度提醒,牙签还在消费者的家中。对此,该负责人表示,这个自己就不清楚了,是派出所的事了。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涉事骑手现已被警方控制,相关案件正在调查中。
那么,大家平时叫外卖的时候,会仔细检查外包装吗?如果遇到有问题的外卖,会如何处理呢?记者随机采访了路人,三位路人都表示,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也会第一时间处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喝奶茶喝出异物的新闻不是第一次了!
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
↓今年3月15日福建福州陈先生在东百元洪城1点点店内购买的奶茶中吃到一厘米长的黑色虫子当场呕吐不止
< class="pgc-img">>2020年10月上海庄先生在某知名奶茶店买了一杯 “红茶拿铁”喝到一半他隔着杯子看到茶上漂着黑色飞虫的尸体
< class="pgc-img">>2017年11月
上海一名消费者从1点点奶茶中喝出一只蟑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8年的4月
黄小姐在长沙一家1点点的阿萨姆红茶中喝出玻璃渣
< class="pgc-img">>2020年8月份
宁波的周女士在1点点的红茶玛奇朵中喝出一根头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其实,奶茶店的后厨
也曾被曝光过……
< class="pgc-img">>那么,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该如何维权呢?
律师说法:
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佘雷律师表示,奶茶中喝到虫子等异物,属于《食品安全法》148条规定的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情形,顾客可要求店家退还餐费(购物费用),并要求商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赔偿金若不到1000元,则为1000元。
佘雷律师提醒,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保留相关证据,如消费凭证、对有问题的食物进行拍照或者录视频留证等,进而与店家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12315投诉;如果还不能解决,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各位平时收到外卖餐食后你们有先检查下的习惯吗?以后记得多留心啊!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吓人!女子点奶茶喝出牙签,3杯里都有!店家回应让人愤怒……
编辑 吕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