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状况,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市容市貌,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及文明程度。8月30日,从广元市旺苍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该县加强路面巡回保洁,加大道路冲洗力度,持续提升全县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开展常态巡查,强化城市环境监管。对县城区多个建筑工地、洗车场开展每日巡查,对城区内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排乱放等的加强监督。实地了解工地进出车辆乱倾乱倒、遗撒粘带等情况,杜绝污染环境等行为。
开展专项整治,强化餐厨垃圾管理。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专项整治,督促餐饮店与具有餐厨垃圾收购资质的公司签订回收协议,组织收运车辆每天早晚各1次统一上门收集,确保每日餐厨垃圾密闭运输。
组织召开约谈会议,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组织餐饮行业业主、餐厨垃圾收运企业召开专题约谈会,宣传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规范收运、处置垃圾的注意事项。引导餐饮行业业主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督促洗车场负责人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28户,办理违规倾倒泥土案件4起,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县城内餐饮行业800余家(除新增、转让餐饮店外),均与有资质的餐厨垃圾收运企业签订收购协议,日均收运餐厨垃圾17余吨。 (杜洋 唐福升)
县城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小生意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的确不容易,身心疲惫的朋友可以看看。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背上行囊,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家乡能容下自己的灵魂,却无法留住自己的身体。
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为了能过上好点的日子,只能是背井离乡。
有的人在外面打工时间长了,思乡情怀越来越浓,再加上农村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有的农村乡镇已经不比外面差,也都很不愿意再打工了,都想回家自己找点项目创业,自己当老板。
有机农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村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优质的自然资源,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有机农业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怕脏、不怕累,精心呵护每一株作物。
要从事有机农业,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并进行科学的种植和管理。这可能意味着要与泥土亲密接触,亲手除草、施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虽然过程辛苦,但当我们看到丰硕的成果,感受到大自然的回馈时,所有的付出都将变得值得。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考虑开展有机农产品加工。例如,将新鲜的果蔬制成有机果酱、果脯等,不仅可以延长保质期,还能增加利润。此外,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优质的有机农产品推向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生态养殖
农村的环境适合发展生态养殖,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养殖各种家禽家畜,不仅可以提供绿色健康的肉类产品,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养殖需要我们不怕脏,不怕臭,注重动物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
在生态养殖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禽畜品种,并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水源。同时,要注意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提高禽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为了增加收入,可以考虑开展生态养殖观光业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养殖场,了解生态养殖的过程,同时提供农家乐餐饮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这样既能宣传生态养殖理念,又能实现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特色水果采摘
如今许多城里人天天住在鸽子笼似的房子里,每天起早摸黑,朝九晚五的工作,周末都想带着孩子出来玩玩,散散心,如今这些城里的孩子对什么公园,动物园,什么乐园都兴趣不大了,因为去得太多了。
他们渴望亲近大自然,但花海之类的,他们也看腻了,小孩子就对吃的,玩得很感兴趣,所以特色水果采摘项目,不仅孩子们可以亲近大自然,还能现采现吃,十分好玩,对他们的吸引力特别大。
在靠近城市的郊区农村,可以投资搞一个十几亩的特色水果采摘园,可以种植草莓,西瓜等时令水果,也可以种植水蜜桃,西梅,樱桃等品种,不仅省去了运输等环节费用,现场采摘还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可谓一举多得。
#来谈谈返乡创业# #普通农村打工族# #务农人太难了# #新农人新副业# #继续加油农村人# #农村人以可创业# #外出打工艰辛吗# #农村企业农村人# #农村居民的压力# #做农民有出路吗# #想过回乡创业吗# #农村的出路途径# #返乡人的无奈# #农村出门打工# #你会出去打工吗# #外出打工的烦恼# #农民为何难赚钱# #农村人的身边事# #农民为何难致富# #农村人身边的事#
几天,几个哥们聚会,这几个哥们儿都是县城里办小企业的“创业者”。
他们公司的规模约莫也就5人—20人之间,属于县城里面典型的小微型企业。
酒到酣处,几个哥们儿纷纷倒苦水吐槽。都感觉三个事情非常头疼。
< class="pgc-img">>一是现在的90后,95后年轻人很难搞,教不会,带不出来,搞了很长时间了还不能独立上手开展事务。
二是90后95后的员工流动性太大,一句话不对,直接辞职。要不就上班混日子打游戏,根本就是尸位素餐。
三是有极少数稍微优秀的,机灵的,听指挥的90后95后年轻员工,刚刚上道干出点业绩,直接跳槽到大地方去了或者转行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了。
说白了这三个让这几位小老板“头疼”的问题都指向了一个事实:
现在的年轻人要么干不了事儿,能干事儿的根本不愿意长期呆在小县城!
< class="pgc-img">>各位,悲观吗?真的是挺悲观的。
一方面很多行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很多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
其实,某知名职场网站的另一份调研报告显示:60%的县城留不住90后员工。
当然,这里所指的90后员工是相对优秀的90后,而不是混吃等死的类型。
这里所指的留不住年轻人的县城也不是经济发达的县城,而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城。
< class="pgc-img">>——————————————————
60%的90后,抛弃经济欠发达的县城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县城的职场被年轻人抛弃,其实有三大深刻的原因:
县城职场被年轻人抛弃的深刻原因之一:人才是商品,跟着市场行情走,县城职场人才价格压得太低
在大多数的县城,能够给到月薪5000以上的行业屈指可数:
(1)县城酒楼的主厨。
(2)跑客运线路,开大巴车,全年无休的A照司机。
(3)各类公务事业单位的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
(4)KTV里面卖酒的“公子”“公主”。
< class="pgc-img">>(5)洗脚城里面的当红洗脚技师。
(6)县城里屈指可数的几家品牌服装店的销售。
(7)人口大县在县城卖房子的中介或地产经纪。
除了上述七个行业的人,之外,县城里其他行业要实现平均月薪5000,其实是非常难的。
< class="pgc-img">>对于90后,95后年轻人而言,在县城的职场就业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1)进一家小公司当文员,看起来是白领,其实工资低得吓人,大概月薪3000+五险,已经算是很有良心的公司了。
(2)到县城主要的几条街道,找家装潢还算可以的时尚女装销售店当导购,这个收入不稳定,运气好的话,一个月底薪加提成挣个4000是可以的。
(3)到保险公司去卖保险,因为保险公司进人门槛低,只要是个人,他们都敢招,反正三个月不开单,直接卷铺盖走人。
(4)到各种公务员事业单位去当临时工,这个得凭点关系才行,大概月薪2000多吧,但是工作环境好,看起来很体面,工作不累。
< class="pgc-img">>所以,无论年轻人怎么折腾,他们在县城都无法顺利地实现月薪5000以上的愿望。
但是,在大城市,只要能进入岗位,一个普通本科生的起薪基本上也有5000+,算上年终奖,平时考核提成等等,月薪达到8000左右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年轻人的正常收入水平!
你看,县城的市场到5000都难,大城市只要努力,到8000都可以,甚至月薪过万也不是稀奇事情。
即便是大城市生活成本比小城市高一倍两倍,他们也愿意去接受大城市的挑战和压力。大城市毕竟还给他们留下了哪怕是一丁点努力致富的希望!
在年轻人看来,县城的腾挪空间和上升空间,实在是太狭窄了!所以,他们抛弃县城职场是很正常的事情。
< class="pgc-img">>县城职场被年轻人抛弃的深刻原因之二:县城的就业面太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就算想躺平混个温饱都得看运气
据调研,在大部分县城,所谓的公司,除了正规的国企和央企分支机构外,其实大部分都是作坊!
“作坊”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生产各种所谓农特产品的小企业,家族式经营,员工不超过20人。
第二类是位于县城的各类店铺,日杂百货,餐饮娱乐,服装销售等个体户或小企业,员工不会超过10人。
这些“作坊式企业”,一般给员工的年薪上限是5万,绝大部分工种的普通月薪是3000元上限!
< class="pgc-img">>在现实的世界里,很多县的房价,现在是均价6000/平以上;
日常消费,比如请8个人吃顿饭,没有1000下不来;
穿衣,买一件稍微好点的秋冬衣服,没有1000拿不下了;
菜市场的普通菜价、肉价一般比大城市的大超市贵20%。
你如果要问为何在县城工资低,而消费水平和物价又不低呢?
笔者的回答是:因为越穷的地区越偏僻,越偏僻的地方,各种物资的价格都被物流价格和信息差因素给抬升起来了!
< class="pgc-img">>所以,很多县城里所谓的公司,企业,(国企央企驻县机构除外)是不可能留住思维正常的90后的。
除非是能力太差,家庭条件太差,学历太低的90后,才会留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
在县城,总体就业面很窄,大部分岗位没有吸引力,但很奇怪,有一种岗位吸引力很强,而且留存率很高,流动性很小。
这种岗位就是县城的体制内岗位。
< class="pgc-img">>体制内岗位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它好像在任何地方,都具有通用的吸引力!尤其是近几年,这种吸引力有愈来愈强的势头。
目前在大部分经济不发达区县能留下的,稳定就业的大部分相对优秀的90后群体,在体制内的占到80%,即使体制内暂时没考上编制,也是在体制内当临时工,寻找机会!
在县城所谓的公司就业的90后,占比不到两成。
< class="pgc-img">>县城职场被年轻人抛弃的深刻原因之三:县城是关系社会,对大部分草根年轻人而言,他们在县城的境遇和大城市的境遇完全一样
笔者认识很多90后青年才俊。他们都在县城发展得很好。他们甚至为很多在外飘荡的90后做出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他们似乎也证明了:在县城一样大有可为。
最开始,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在县城发展的希望。但是相处久了,我才知道,很多事情,并非看到的那么简单。
很多在县城混得风声水起的年轻人,大多是县城的“老户口“,他们的父辈,在县城给他们积累了雄厚的资产和丰厚的人脉资源。他们干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关系“去摆平。
< class="pgc-img">>在县城,你才会知道,一个拥有人脉的人会是如何的强大。
县城圈子很小,进入了某些圈层,各种利益纷至沓来,进不了某些圈层,一辈子也掀不起任何浪花。
很多学历很高,能力很强的年轻人,回到县城发展,就是因为他们在县城树大根深,有资源,有平台,有人脉。在县城,有自身的禀赋和能力,加上父辈积累的资产和人脉,成功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这些学历很高,能力很强的年轻人,如果不回到县城而选择在大城市发展,他们将失去父辈铺垫的支撑,他们将成为大城市孤军奋战的人,这些在县城很能干和牛的人,也许放在了大城市,他们啥也不是!
< class="pgc-img">>所以,能干的人,在县城发展,一定背后有原因。
对大部分普通草根而言,他们在大城市所面对的局面是孤军奋战,他们在小县城所面对的局面同样是孤军奋战。反正都是孤军奋战,他们就宁愿选择大城市咯。毕竟大城市虽然孤军奋战,但他们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还是要更大一点!因此,大部分优秀的年轻人,草根年轻人,大学毕业,直接抛弃县城,留在大城市发展,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 class="pgc-img">>—————————————
基于上述三点深刻原因的分析,笔者对广大草根90后有四点靠谱的建议:
第一,如果是理工类的,技术类的,工程类的90后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尽量不要回到三线以下的地方,因为到了三线以下,真的没有这类人才的发挥空间!
第二,如果是恋家的,如果为了爱情,为了亲情,必须回到小地方就业的90后大学生,那就拼命的,削尖脑袋向小地方的体制内挤吧!
< class="pgc-img">>第三,如果是学历在高中以下,家世为零,技能指数为零,积蓄为零,人脉关系为零的90后,最好的选择,是到东部沿海地区找个靠谱的服装厂,电子厂,当流水线工人最实在,最稳妥!如果不愿进厂当流水线工人,那也可以在大城市送美团,送快递,有驾照的去当代驾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这个时代,90%的人,都活得不容易,只要不啃老,能养活自己,就算成功了!别有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小目标”!出了社会,先独立养活自己,再谈其他!
< class="pgc-img">>欢迎关注职上职下,靠谱的,少有的,不灌鸡汤,关照现实,深度思考的码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