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为啥喜欢喝,反正就是喝了还想喝。”
当代女生的快乐源泉之一就是喝奶茶。开心的时候来杯,郁闷的时候来杯,口渴了来一杯......近几年奶茶成为了年轻人当中最受欢迎的茶饮,为了光顾钟情许久的奶茶品牌不惜甘愿排队2小时,甚至还出现了代买代喝业务。
< class="pgc-img">>风靡长沙的茶颜悦色外地女孩喝不到,先在某网下单,接单后有人把排队、点单、喝奶茶的过程拍照记录,将图片与奶茶口味口感的描述等一并分享给下单者。透过年轻人钟爱奶茶的现象,我们可以窥见一些东西。
一、对甜本能的喜欢
没有小孩不喜欢糖果,对于甜味的感知已经存在我们的深度记忆里了,年轻人爱奶茶多少和童年吃糖有点关联。虽然是“甜蜜的负担”,但依旧阻止不了年轻人们对奶茶的喜欢。
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迭节奏也快,各品牌月月都在上新刺激着消费者。果茶、小料、厚乳、奶盖,随着奶茶口感的多样化和丰富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着迷于奶茶丰富的酸甜味道。
二、休闲社交属性
如果说咖啡是商务之水,那奶茶就是休闲之水。
国内新晋知名茶饮品牌豆吉,致力于将各类奶茶、水果与汤圆融合,以汤圆奶茶为特色做属于中国的“吉乐之茶”。汤圆既可作食物,又可做小料,在小饿小困场景之下来一杯再好不过。此外,汤圆作为中国的传统小吃,寓意也好,在休闲社交上有很大市场。
逛街、宅家、办公室下午茶、学习,这些场景都能见到奶茶的影子。年轻人喝奶茶,其实也是一种追赶时尚潮流的表现,休闲娱乐时间都会选择去奶茶店喝奶茶来消磨时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休闲时间额增加,因此需要更多像奶茶这样的休闲饮品来满足生活需要。要是不喝奶茶,还常常显得你不够合群。
办公室拼奶茶,多拼几杯和同事的关系更密切。再聊聊自己平时喜欢的茶饮品牌,喜欢喝的款式,或者探讨一下自己的发现的隐藏菜单,关系迅速拉近,奶茶已经成为跟猫一样的破冰神器。
三、生理心理需求
从最初的嗜酒如命,嗜咖啡如命,到现在的嗜奶茶如命。一星期不喝一杯奶茶,就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奶茶就是快乐的源泉,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奶茶能带来一种满足感与安慰感。
一方面是有了味蕾习惯,一方面是想给生活添点甜头。毕竟每天要面对的压力、烦恼太多了,学业、事业、家庭,喝奶茶的时候这些可以暂且抛到一边,这也是奶茶被称为快乐水的原因。一杯下肚,被甜蜜覆盖,又能继续跟生活握手言和了。
四、奶茶行业兴起,处处可见营销
社交圈里晒奶茶屡见不鲜,商家们的营销活动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奶茶在年轻人中流行已经势不可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将奶茶和季节捆绑,朋友圈刷屏不断,商家借势营销销量可观。
营销以及话题影响了人们对奶茶的印象,赋予了奶茶温柔、甜蜜的情感意义,促使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并且结合上大规模地传播与造势,产生了一定的品牌传播效力。奶茶和明星联合热度更厉害。
王俊凯父母在重庆开的奶茶店,因为粉丝效应排队疯狂。周杰伦是奶茶迷众所周知,他去过的奶茶店粉丝纷纷前去打卡。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豆吉汤圆奶茶在2020年与王源粉丝团合作,推出王源20岁生日应援限量杯套,明星生日当天不少粉丝前往门店打卡。
五、消费得起,价格容易接受
年轻人一般可支配的月收入有限,奶茶正是打着低消费、高幸福值的标签,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单次消费低,更有利于人们的消费心理。
比起出门旅行一次放松身心,一杯奶茶的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更低。这对收入尚不算高的年轻人来说不要太友好。
价高如喜茶,一杯二三十;价低如豆吉,人均12元左右。综合性价比来看,年轻人更喜欢购买性价比高的奶茶;一是收入不高,二是价格相对较低但品质依然有保障。像豆吉用的牛奶奶油都是安佳的,水果也是绝对新鲜,品质不好直接弃用。门店有专业的督导巡查,保障店面卫生和饮品卫生。
年轻人喜欢喝奶茶的原因就不再多说,反正越来越上瘾是真的。
奶茶普及化,成为外出走街串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代表的已经不再是一杯简简单单的饮品,而是展现了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代表一种爱自己,享受和热爱生活的方式。
一口甜,换一日好心情。
让年轻人上瘾的不是奶茶,是它甜味下隐藏的奥妙之处。
爆料#?
<>本的进入,茶饮准人门槛被推高,一二线城市饱和,那么在三四线城市开个奶茶店到底要多少钱?小编跟你聊聊。
1
打造第三空间,奶茶店准入门槛提高
此前星巴克所喊出的“我们不是卖咖啡,而是提供服务”的口号,已经在茶饮界开始体现。
放眼望去,无论是奈雪、嫩绿茶、因味茶、茶颜悦色、喜茶均是有了更多空间供消费者入座,这已然是朝着创造“第三空间”的方向发展。
比如,绿盖茶的八百平米店周边有大量写字楼,而芭依珊一千五百平米的店则成为城中村的风景,或许面向的消费群体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提供更多、更广的空间予以消费者。
就连此前主打三四线城市的茶饮品牌,也分别制定出了创业店(15-30平)、标准店(30-60平)、旗靓店(60-100平)的标准。
一方面,足够大的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私密、舒适的空间,这些完全可以满足商务办公、休闲小聚者的需求。而价格上的高端,也让其有理由相信他们不至于喝到一杯“假”饮料。
“几年前,开个奶茶店只需要10-20万,如今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品牌门店升级动辄100平左右,算上加盟费、门店租金、装修、原料成本、人力,开个奶茶店的成本掐指一算至少要100万左右。”一位业内人称,伴随着茶饮界的消费升级,开个奶茶店已不再不是小本生意。
上述人士算了一笔账:在繁华地段,一杯奶茶售价通常在10-20元左右,日常销量大约在700-1000杯。
其中原材料成本约占售价的30%。如果按照20元一杯计算,那么一天的毛利润大约为14000元。
以喜茶在北京开设的第一家分店所地三里屯为例,每天的店铺租金约为16元每平方米。
按照面积200平米计算,喜茶仅租金一项每月就将近10万元。再加上店里9名常驻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水电费、税费、一次性投入费用(装修费等),很难想象喜茶会有很高的净利润。
2
资本推动,茶饮市场充满了变数
茶饮消费升级的背后,绕不过资本的推动。2年前,敏锐的资本市场早已嗅到了奶茶行业中蕴藏的“钱”力。
因味茶
2015年,新婚不久的刘强东出资5亿元,投资奶茶品牌“因味茶”;2016年8月,IDG资本和天使投资人何伯权豪掷1亿元投资“喜茶”;深圳本土奶茶“奈雪的茶”也搭上了亿元投资的列车。
珠荟啡
今年上半年,业内更是传出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有意向收购珠荟啡,刹那间,网上就炸开了锅,各种爆料满天飞。媒体纷纷臆测,马云这是在给他的新零售布局。
无论大咖们的初衷如何,奶茶业的同质化却在真实上演。譬如,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等网红奶茶品牌的主打产品都是芝士奶盖茶。
前两年同样以芝士奶盖茶出名的贡茶系,如今也甚至落到了“一地鸡毛”的境地。在产品技术含量低、极易复制的奶茶行业,口味多变的消费者很难保持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
况且,伴随着新机会的出现,不可避免是老品牌的式微。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加盟商称,他在2009年进入大陆市场的台式奶茶店品牌,最辉煌时它的全国门店数量曾达到数百家。但这几年在市场氛围的变化背景下,很多加盟商开始尝试新的品牌。
3
一二线饱和,三四线迎来风口?
据《第一财经周刊》近日发布的城市分级榜单显示,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等;二线城市包括厦门、福州、无锡、合肥、昆明等。
其中,有个特别的现象:上海、北京、西安三个城市茶饮的开店数呈负增长,北京的关店数非常明显,超过20%。
同时,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今年上半年饮品店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为6%,1%,29%。今年上半年,茶饮店增长率内陆明显高于沿海,贵州、甘肃、西藏增长率最高。
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以及准入门槛的提高,让中小城市消费热情暴涨。同时,也让品牌商看到了机遇。
桂源铺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奶茶品牌之一,它主打港式奶茶,除了在一线和新一线发展,也在考虑进入二三四线城市,而这其中的机会在于消费者对港式奶茶的认识度还不够高。
况且,相比台式奶茶,港式奶茶有着明显的产品区别,且发展时间比前者晚了近十年。港式奶茶品牌对产品挖掘、品牌塑造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一點點也不例外。近两年来,该品牌将三四线城市作为未来着重发展的城市,极力扩张版图。
该品牌相关负责人也曾对此对外公开表示,三四线城市不管是人均消费还是思想观念都有了一个长足的进展,消费能力已经不下于普通的一线城市。
就连这几年在三四线市场做的风声水起的古茗、新时沏等品牌,动辄十多个亿的营业额,不得不让业内惊叹。
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把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奶茶品牌移植到三四线城市中,利用奶茶品牌的品牌效应,可以减少许多的营销费用。
但投资人和加盟商看中的不是奶茶行业本身,而是看中了他有产品创意、营销、供应链。
况且,奶茶本质上就是一门传统的零售生意,零售业永远离不开产品、服务、选址、营销等因素。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营销和产品之间的关系。
此前,有风投喊出未来的茶饮市场要抗起亿万投资,无论市场的主战场在一二线或是三四线城市,都对品牌、规模、供应链、组织力和运营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