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马云的无人超市狠狠的火了一把。用户可直接打开手机淘宝、扫码进入便利店选购商品、支付宝自动结算消费金额。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收银员,不掏手机不扫码,拿起就走,出门直接完成结账!店主只需每天早上自己补货即可,平均一个人一天可以管理十家这种无人超市。这样的黑科技受到不少网友的“围观”,开业第一天就人山人海。
然而在马云“无人超市”引起各方面热议的时候,小编不禁想起了或许被人淡忘的“无人餐厅”。有多少人知道,其实马云的“无人”并不是首创。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关于“无人”与餐饮的碰撞。
早在1964年,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为《纽约时报》撰写专栏,对50年后的科技生活进行预测。他预言,50年后,厨房器具可以协助人们做饭、烧水、煮咖啡,把人类从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如果想要第二天早上吃到现成的早餐,只需头一天晚上对机器设置自己的需求,早上起来直接享用即可。
51年后,也就是2015年9月。在旧金山,预言成真。
一家全自动化的无人餐厅在美国旧金山开业——Eatsa。这家餐厅一经开业,就备受关注,是因为无论是点餐、买单还是取餐,整个过程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
简单来说,当你排队进入餐厅,首先在门口旁的iPad上刷卡点餐,系统会自动读取你的卡片持卡人信息,一旦点好餐和完成支付,你的姓名就会出现在右边的电子大屏上。只需大约等待90秒钟,你就会看到你的名字底色变成绿色并出现一个格子的编号,只需走到格子前轻轻用手指敲一下,便可以打开格子取出食物享用。
食物独立包装在纸盒中,既可以赶路带走吃,也可以坐下来慢慢享用。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看完国外的无人Eatsa,我们来看一下国内的无人餐厅——人人湘。产品也是广为人知的——米粉。而他们的理念与Eastsa不同,而且极为霸气:“四无”。
2016年4月,在中国北京一家以“无人”为主题的未来餐厅隆重开业。这家由人人湘推出的“未来餐厅”。实行:无收银员,无服务员,无采购员,无厨师的四无模式。
无收银员,全面采用微信点餐、支付宝点餐、第三方外卖APP点餐、点餐机点餐。
无服务员,用餐舱采用T形传送带,从后厨延伸到整个前厅,点完餐后,食品通过传送带送至消费者面前。用完餐后,餐盘放入T台下面的回收口,餐盘又直接送达后厨。
无采购员,餐厅通过CRM、进销存、ERP、后厨管理等系统,拆分每一份产品的消耗,再连接第三方供应商,在餐厅打烊时把需要补货的数据传输给对方。第二天,这些原材料就会准时送达门店。
无厨师,餐品由中央厨房集中供应,制作流程简化,只配备基础操作员。
也就是说,在到店之前你就可以通过移动手机客户端进行点餐支付后,来到店里坐下,食品就会通过传送带送到你面前。取下来就可以享用。
对于“无人”,社会上存在的意见不一。
看好的人会认为:
对于用户来说,能够更加便捷,不用排队,不用带钱包,可谓是方便快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对企业而言,既可降低用人成本,又可留下消费者的消费记录,有利于未来的经营数据分析,是未来行业的发展大趋势。
不看好的人会说:
就顾客来看,厨师、侍者的服务都是享受美食的一部分;导购、营业员更能为人们带来边逛边买,聊天散心的舒适感觉。“无人”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引起一些好奇心,从而大量吸引顾客,但是长期来看未必利好。
经营者会想,到店的顾客素质有高有低,无人化经营可能会造成店面的混乱。各类奇怪的“照妖镜”行为会相继出现,甚至还会涉及道德法律问题。最后终将导致管理不善,营运艰难,嵌入经营危机。
所以,各位看官。对于“无人”你们怎么看?
>次谈及人工智能,同学们总是觉得遥不可及,跟自己没啥关系。其实很好理解,人工智能的新闻近几年我们见的并不算少,关于AI的各种猜想也都成为各大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题材,诸如《黑镜》、《西部世界》、《机械姬》等等作品都让我们对未来的AI时代既充满憧憬,又怀有警惕。
▲电影《机械姬》
>回到现实生活中,AI也确实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率先为零售场景带来了一股“无人化”浪潮,诸如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等,一时成为新零售的风口。同时,AI在餐饮领域也进行蔓延,自然也衍生出了许多智慧餐厅这类新型概念餐厅,此类餐厅又以海底捞、盒马鲜生、京东X未来餐厅为首,就连接地气的五芳斋、周黑鸭、庆丰包子铺等多家餐饮品牌也陆续推出了精心打造的智能门店。
▲庆丰包子店智能门店
>只不过,大众对于这些AI的更多应用场景似乎并不买账。以海底捞为例,其智慧餐厅门店离康石石办公地点只有十五分钟步行距离,但许多同事在去过一次之后都表示不会再去第二次,康石石也上网看了些评价,发现吐槽点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都是噱头,机器人还要服务员手推的”、“如果真的没有了真人服务,那还能叫海底捞吗?”、“没有抖抖面筋球、也没有龙飞凤舞的拉面表演,还不如吃二十块钱的麻辣烫。”
▲图源:中华小鸣仔视频截图
>智慧餐厅,真的“智慧”吗?
01 互联网影响下设计范式的转型——用户体验的价值
海底捞智慧餐厅之所以不讨喜,是因为海底捞出了名的就是他们家的服务,人工智能当然大大节省了后厨、配菜、酒水等人力成本,但也大大削弱了客户的服务体验。节省了多少人力成本,客户不知道也不在乎,但是减少了服务体验,就等于在减少海底捞餐饮品牌的竞争力。
其实在此前,已经有不少餐厅为人工智能转型缴了学费,比如人人湘的“四五餐厅”——无收银、无服务员、无采购、无厨师,一度成为全行业瞩目的焦点。但在去年初,人人湘无人餐厅再也没有开门,账面亏损,学费上缴100多万。今年京东智能奶茶店的倒闭也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定位错误,也有人认为是智慧奶茶店与“奶茶社交文化”相悖,迟早要凉。
▲图源网络
>康石石不谈商业模式运作,仅从设计角度来说,也恰好说明了传统制造技术影响下的设计范式,如今已完全转型至互联网新技术影响下的设计范式。
传统制造技术影响下的设计范式:产品(Product)+交互(Interaction)
互联网新技术影响下的设计范式:价值(Value)+组织(Organization)
在传统制造设计范式的影响下,我们很难突破原有的设计思维,目光永远是产品本身,很难看到用户体验所带来的价值,认为只要产品足够好就可以了,交易完成之后便一切结束。但互联网新技术影响下的设计范式恰好与此形成对立,一个成功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到用户从试用→购买→使用→反馈→丢弃的整个环节。
正如传统海底捞的服务,用餐前的热毛巾,等位时的免费零食缓解等待焦虑,避免火锅气味熏到衣服上的抽烟机,临走前打包的零食,对孩子的夸奖,甚至你离开海底捞时在微信里发的朋友圈,抖音里海底捞千奇百怪的吃法,微博上关于海底捞服务太好而衍生的段子……都脱离了产品本身,而是一个完整的运作系统。
服务设计的兴起,不正是互联网影响下的必然吗?而这,同样也预示着传统设计学科必将面临着新兴设计学科带来的挑战。
02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我们?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谁都不能阻止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今年在MEET2020智能未来大会上,IDC联合量子位发布白皮书,全面展示了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状况。而这份白皮书,恰好“驳斥”了关于人工智能市场遭遇降温的一些观点。
他介绍称,2019年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比大概12%。这个数字听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跟美国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增速会达到惊人的64%,成为全球第一。
▲图源:量子位
>而AI的影响对于我们身处的艺术&设计领域来说,我们也势必要做好应对准备。这里不仅仅针对的是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工业交互专业大家族,更与所有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都有关。因为很多我们现在能做的,不能做的,AI现在都可以做了:
比如图片处理应用Prisma,能画出一万张梵高的画。
▲图源:cnblogs董超
>比如阿里的鲁班系统,能通过深度学习来量产Banner(每秒8000张)。
▲图源:薛志荣
>再比如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家共同提出了一个可计算的自动排版框架原型,这下作品集排版再也不用看康石石了。
▲图源:薛志荣
>除此之外,还能做建筑设计、服装设计……
所以人工智能不会做什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李开复老师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归纳了7个AI很不成熟,而设计师恰好擅长的优势,分别是:
1.跨领域推理能力
如何通过跨界联想设计创新?如何通过类比能力去推理出用户想要什么?这正是如今设计师所需要的技能。而在未来,学科与学科、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只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各大顶级艺术设计院校都在鼓励跨界、新兴学科也大多数为联合型专业的原因。
2.抽象能力
抽象是想象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设计师最不缺想象力和创意。
3.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通过多个实例找出实例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用户的需求,再通过具象提出设计方案。
4.常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几乎被所有人认可的,无需仔细思考就能直接使用的知识、经验或方法。这些常识往往“常识”到让我们忍不住忽略它,但只要当他们秒现在脑海里,便能成为可贵的灵感来源。
5.审美
审美能力同样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很难用技术语言解释,更难被赋予机器。审美是一件非常个性化,又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它可以被表达,但是很难被归纳,但人与人之间又可以很容易的交换和分享审美体验。这种神奇的能力,计算机目前几乎完全不具备。
6.自我意识
这点不用多说,AI不会像你一样看着镜子对自己说:“我好美”。
7.情感
最好的艺术作品或设计作品都是有灵魂的,当人类第一次看到或使用他们时会感到内心的震撼。但计算机目前只能通过数学建模或人的表情来推断出人类情感,但还做不到如何延续用户的开心或者安慰用户的上心,更别提如何与人类进行灵魂交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设计行业应对AI时代还是有非常强的不可取代性。而在AI时代,AI也将成为设计师的好助手:
▲图源:中国艺术《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变革》
>1.省去大量繁杂重复性的工作,节省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
2.能够更全面的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基础。简洁的设计语言本身就是提取用户基数用户体验的交集,但如果有了AI,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这将是个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3.为艺术型设计师带来更多机会。AI时代后,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能为产品带来活力和差异除了自身的底层技术基础,更多的是艺术型设计师的理念和风格,以及自身品牌的调性。
03 艺术&设计教育,该如何应变?
康奈尔大学Brandon Hookway教授在其《界面(Interfaces)》一书中描述了“界面大学”的场景,构建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未来。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计算机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成为人类大脑的“第三个半球”,增强创造性和强化认知学习过程,创建人类与设备的混合思维,达成与人类平等、共生的合作关系。毕竟AI的有些能力确实是人类能力的边界,AI也是。
面向未来,教育领域同样需要进行思考,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现在的APP一万个人下载就只有一个界面设计,但在未来,界面将可以不再是直接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个性化地生成。这样一来,我们的设计教学中,课程设置还能仅仅是视觉和美学的训练吗?是否更多的该侧重提供与人类感性与行为模式方面的知识,与编程、代码等等于技术实现可能性方面的知识?
以我们熟悉的作品集创作流程为例,从确定主题到最终排版环节,无一能够完全不受AI影响:
- 在调研方面,我们借助AI,能够通过大数据来建立典型用户模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用户调研方式;
- 在创意方面,我们的设计课程要更多的关注从用户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角度,训练学生构建新的生活场景与生活方式的能力;
- 而表达方面,当自动生成设计将产生新的语言,个性化定制和自适应的产品成为主流,在学习新技术/工具的同时,美学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又尤其重要。
总的来说,AI时代的到来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类都不能幸免。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都忘了这篇文章刚开始是吐槽海底捞的智慧餐厅的。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任何餐厅机器人、扫地机器人、KTV里的小爱……这种人工智能都显得不太聪明的样子。
▲图源网络
>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而大家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自身期待遐想的人工智能,被定义为强人工智能。相比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能进行主动学习、推理、决策、规划、自然语言沟通、整合能力实现既定目标。
但李开复老师在《人工智能》一书中也直言不讳:从技术角度层面来看,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之间的鸿沟可能远比我们目前所能想象的要大的多。
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或许唯一能确定的,便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身处在数字信息的浪潮之中。
吴军先生在《智能时代》一书中说到,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出现,对我们的技术发展、商业和社会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只有2%的人能够完成跨越。
康石石当然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东家,还有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都是这2%。
*以上仅代表康石石个人观点
如果对作品集或艺术留学还有更多疑问,欢迎私信康石石
<>这样一家“网红”餐厅,成立2年多来,只开了2家店面就估值过亿,不仅投资机构对其趋之若鹜,在年轻人群当中也是广受追捧,它就是刚刚获得“北京湘菜名店”称号的互联网智能餐厅——人人湘!作为湖南米粉领军品牌,人人湘于双十二再度发力,第三家门店新中关店盛大开业!
新店开业 重磅福利
人人湘新店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黄庄路口的新中关购物中心B1层内,这里属于中关村商圈,是北京最繁华的商圈之一。充满设计感的店面设计全面展示了人人湘新中关店的优雅环境,小清新色调突出时尚的氛围,温馨的店内装饰和产品海报为顾客带来更为舒适的用餐体验。开业当天,人人湘的创始人和CEO等高层及新中关购物中心的高层一同参与了剪彩,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并祝福人人湘2017年继续创造辉煌业绩!
据悉,为庆祝人人湘开业庆典活动,人人湘在开业期间还为广大用户准备了满满的福利及精美礼品,回馈消费者的支持和厚爱。福利一:三店同庆,堂食下单炒粉就送饮料一份。福利二:人人湘热卖爆品正东牛肉粉仅售五折!福利三:当日消费满100元,赠送开业大礼包一份!身在北京的朋友有空可以前往探店。
匠心汤底 湖南米粉
人人湘的创始人是湖南伢子刘正,自成立之初,就保持着这样的初心:让大家能在北京吃到一碗正宗的、好吃的湖南米粉。看似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人人湘却用了二十分的精力去落实它。十下湖南,寻粉溯源;三顾茅庐,诚邀名厨;精选湖南当地最好的米粉、湖南当地最好的食材、湖南当地最好的厨师,不计成本对口感的极限还原。这不但是人人湘的经营之本,更是人人湘对消费者的承诺。比如鱼粉中熬鱼汤的环节,人人湘团队坚持在门店当天熬制6小时之久,以保证鱼汤的鲜美醇厚。
除了新开业的新中关店,人人湘目前还拥有两家店面,位于北京霄云路的未来餐厅是四无模式的餐厅,无厨师、采购、服务、收银。无厨师并不是没有大厨,而是每家店里没有厨师,人人湘只有一位很资深的大厨,这样保证了配方和口感的一致性,在每家店都配有操作员,进行标准化操作就好了。采购、服务、收银也是由人人湘的合作伙伴香橙互动软件系统在执行操作,数据一目了然。在当前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中国,这种模式可谓节约了相当大的成本。比如用移动端和点餐机点餐、移动支付替代掉收银员;用互联网菜单、语音叫号、电视屏显示、移动端推送替代掉服务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供应链管理系统替代掉采购员;通过产品标准化与供应链配送替代掉大厨。
人人湘创始人刘正曾说过,“未来餐厅的核心是,重构传统餐企成本结构和打破连锁发展限制。”人人湘一直坚持在做两件事:重构传统餐企成本结构和打破连锁发展限制,而这也正是未来餐厅的核心。人人湘在CEO穆剑的带领下也一定会在互联网餐饮业界内书写更加传奇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