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选址就好比相亲一样,你看上了它的高人流量,它却嫌弃你是个屌丝,给不了它想要的;你看上了它,它却和别人好上了;你喜欢它的高贵气质,它却嫌弃你太土。
选址就如同相亲,不可能一次就选中自己满意的店铺,这种概率是非常小的。我们在选址的时候要有心理准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我们需要在意向地区不断的进行考察,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为止。
< class="pgc-img">>我曾经见过很多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寻找了短短几天就不愿意再进行下去了,感觉这样既累又麻烦,心想着还不如随便找一家差不多的得了!结果就不必多说了,你用这样一个态度去选址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开业没多久就会倒闭关门的。
好的位置一铺难求,选址时间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这些情况都是非常常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门店选址呢?
1、聚集效应
街边:餐饮店越多的地方越能够形成“聚集效应”,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和聚拢消费者,比如本地特色美食一条街,夜宵一条街,早餐一条街,这种聚集效应在城里很常见,也是我们街边选址要着力关注的地方。
< class="pgc-img">>商场:商场对各个楼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划分,餐厅应该靠近餐饮品牌聚集地去开始店铺,而不能做“独行侠”,单独一个人去负一层或者没有餐饮店的角落开店,这样的风险很大。
社区:社区店的选址要注意尽量选在靠近小区门口的位置,或者是几个小区中间人流量大的街道。
< class="pgc-img">>2. 金角银边
金角:选角落的最大原因是曝光性好,从各个方向的来客都可以轻松看到我们的门面。其次,路口拐角也是一个很好的动线节点,注意不要选到某些死角即可。
< class="pgc-img">>银边:选择落位顺着人流走向。
< class="pgc-img">>3.人流习惯
< class="pgc-img">>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选角的优势就是至少两面可以看到你。
我们假设上图是在社区,那么包子、面条这些上班路上会买的早餐店开在靠右边C和D就是合适的;
相反,回家路上可能会买的。例如菜场、便利店、鸡排奶茶店靠左边A和B就更为合适。这里要结合品类,具体分析。
如果是商场,从外部车站、地下停车场,手扶和直升电梯、影院、游乐场等方面考虑客人可能从哪个入口到达你店门口更近,更容易看到你,尽量选择这样的位置。
< class="pgc-img">>4.一些民间选址建议
台阶过5不取:一个实际案例,在铁心桥开了一个店,各种条件都很好,就是因为门口有多级台阶。导致很多路人下班骑车就走下面过了,反而到店没有想象的多。
牌匾取低不取高,户型取突不取凹:这里户型突出处于客流上游,更容易被发现。
关于门前人行道:打印店、快餐店、便利店选人行道窄的一边,方便骑车的和行人拿了就走;高端鲜花、烘焙、正餐选人行道宽,最好有停车位的一边。
大城市的“996文化”荼毒到南宁的时候,2个社会现象让我下决心回到合浦县城开奶茶店创业。
在决定回合浦县开奶茶店之前,我在南宁的一家自媒体公司做内容编辑,每个月打卡工资6000元左右。
这个工资水平在整个广西都不算低了,毕竟南宁的二手房均价还不超过一万元,目前也只有2家盒马和1家山姆会员店,如果不怎么买生鲜烘培产品或波士顿龙虾,不经常吃车厘子草莓,生活上不会有太大压力。
我本来想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南宁,但是疫情过后,自媒体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卷”了,领导要求我们从每天出一篇稿子提高到每天出两篇,导致加班到晚上10点成了家常便饭。
我曾想过跳槽,但是南宁的2个社会现象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第一,近两年晚上10点后南宁的地铁上挤满了刚下班的年轻人。 第二,我们公司去广西师范大学做校招宣讲,对加班到晚上10点直言不讳,却仍然收到了同学们的800多份简历。
以前,我还嘲笑那些在北上广深拿着数万元月薪的同学过着“996”像牲口一般的生活,现在“996”文化却已经荼毒在我这个二线城市的年轻姑娘身上了。
< class="pgc-img">>得知小学同学在县城开炸鸡店,而且小日子过的很不错以后,我拿着爸妈给的50万元创业资金,开了一家奶茶店。
去年春节回合浦县,我得知一个小学同学在县中学边上开了一家炸鸡店,投入40多万,一年多时间就收回了成本,还落得10多万元利润。
然后,她每天中午开店,晚上和几个朋友在大排档下完馆子后,不是去ktv嗨唱就是在家打麻将,早上则睡到自然醒,小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从前,我认为县城经济落后,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生活也枯燥乏味。
现在看来是我肤浅了,县城里好些人都是全款买房、买车,无贷一身轻,拿着4000-5000元的月薪买9.9元一杯的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吃人均50元的大排档,看29元一场的电影,还有广袤又免费的自然公园可供消遣周末,生活似乎比在南宁要更安逸、更美好。
< class="pgc-img">>我开始想回县城发展了,打算回去开一家奶茶店,和爸妈商量了一下,他们也支持我的想法,并给了我50万元的创业资金支持。
爸妈认为,县里没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与其在底层打工一辈子,不如创业试试,反正我们家已经在县城有房有车,我一个女孩子,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当时蜜雪冰城已经下沉到县城市场耕耘了很多年,把奶茶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品牌加盟费又很贵,高达50万元。我认为县里的人对奶茶品牌的认知度其实不高,更在意口感和性价比,所以选择了沪上阿姨这个相对廉价的奶茶品牌,只要吃透县里年轻人的口味偏好,一样会具有吸引力。
此外,对于接触奶茶不多的县城年轻人来说,沪上阿姨听起来更有一种大城市奶茶的味道。
网上将沪上阿姨戏称为“上海少妇”、“上海婶子”、“上海名媛”,光听这个名字,就有不少人想要尝一尝鲜,“咱喝喝看上海人喝的奶茶是什么味道”,一杯沪上阿姨奶茶,可以填平小镇青年和大都市年轻人的消费鸿沟。
加盟品牌、租门面、招聘店员、装修、举办开业庆典,50万元很快花完。
< class="pgc-img">>确定了加盟品牌后,接下来就是选择店址。品牌方派来的开业辅导员给我推荐了租金12万元/年的还珠广场核心商场底商和租金8万元/年的普通社区店两种方案,两者租金成本相差4万元/年。
起初,我更青睐还珠广场的铺位,因为能够带来更多的线下顾客。但是在请教了开炸鸡店的同学后,他建议我选择普通社区店,理由是现在我们县的年轻人点外卖越来越普遍,以她的炸鸡店为例,约50%的订单都来自外卖平台,如果选择普通社区店,就可以用省下的4万元租金进行线上团购补贴,形成价格优势。
最后,我选择了合浦县百货超市附近50米处一个两面临街的巷子拐角,租金是还珠广场商场底商的一半。尽管这里线下人流没有还珠广场多,但许多点过外卖的客户逛百货超市路过我的店时,都会选择复购。
经营成本方面,除了租金每年8万元,还有加盟费、品牌管理费一共30万元,装修和开业庆典花了3万元,此外还需要支付每年2万元的水电费和两名店员每年9.6万元的工资,50多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基本花光。
在奶茶这个薄利多销的行业,我带领2名店员累死累活忙活快一年,净利润才20万元,只赚吆喝不赚钱。
< class="pgc-img">>经营利润方面,一杯奶茶除去原材料,毛利率大概能达到60%,卖10元一杯的价钱大概能赚6元。 如果是外卖或者团购,还要减去平台费用、线上优惠等,毛利率降到40%,一杯赚4元左右。
县里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奶茶销售淡季,我的店里每天平均出杯量约为300杯。遇到节假日、寒暑假,就算旺季了,能上涨至400到500杯。其中,平均每天外卖或者团购销量占比40%。
去年12月31日跨年夜,我算了一下2023年的进账,淡季一天利润有1500多,旺季一天利润超过2500,一年销售利润在60万元左右。
扣除租金、水电费、店员工资,按三年分摊加盟费、品牌管理费、装修费等,我自己大概一年才赚了30万元。如果再抵去我给自己交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就剩下20万不到了。
想想就令人唏嘘: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奶茶店快一年,只能存下20万,还不及大城市年轻人年薪的一半,在县里创业真难!
开店以来,我第一次经历春节出杯量高峰,摇奶茶“摇到手冒烟”。
< class="pgc-img">>爸妈得知我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后,他们劝我不要轻言放弃,先干3年试试,只要不亏本,权当是为后续创业积攒经验了。
事实上,今年春节,县城奶茶销量“井喷”也的的确确让我看到了奶茶店可以“活下去”的希望。
春运火车票开抢那天,当看到网上很多人吐槽今年返乡火车票特别难抢时,我就预判到今年春节回合浦县过年的人会比往年多,于是提前推出了春节团购优惠活动,并备足了原材料。
果不其然,在离春节放假还有不到一周的时候,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就已经提前回来了。回到村镇没有什么喜欢的娱乐活动,她们就爱来逛县城。还有过年提前回来相亲的男女青年,也喜欢来县城约会。
她们都无一例外的看到奶茶店就惊呼:“哇,上海名媛都开到我们县里来了呀!”然后这时就有男生提出请喝奶茶,接着就每人手捧一杯奶茶,逛半天县城。
2月2日开始,奶茶店里已经明显有忙不过来的感觉了。恰逢学校放假,我爸妈就来店里帮忙,加上我和2名店员,5个人每天做奶茶“摇到手冒烟”,每天的出杯量直接就比旺季翻了一倍,到了1000多杯。
相比淡季,春节前后20天的生意用“日进斗金”、“读秒捡钱”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 class="pgc-img">>很多人来买奶茶一次性就是8杯、10杯的下单。我很好奇的问了一下原因,才知道他们都是年前亲戚聚在一起吃饭,以前年轻人和小孩都爱喝可乐、雪碧,现在跟着潮流爱上了喝奶茶。
还有许多从城市返乡的年轻人,拿着刚发的年终奖,在给自己买奶茶时也不忘给爸妈都带上一杯,让他们尝下味道。
从腊月二十七到除夕这4天,奶茶店生意前所未有的火爆,每天的出杯量都超过了1500杯,腊月二十九那天甚至达到了2000杯。
我们白天打包奶茶到手酸,晚上抓紧备品备料,开足马力备战这一年来难得的“捡钱时刻”:从2月1日到正月初十,春节前后这20天的黄金时间,累计卖出23000多杯,毛利润接近11万元。
有了这11万元的新增利润,我的经营压力得到极大缓解,信心更足了,也更舍得开展线上团购优惠活动来提振出杯量。
现在回想起来,春节那几天县城卖奶茶真是卖疯了,简直就是要累死我们5人的节奏,每天就像是在“读秒捡钱”。
< class="pgc-img">>未来,我仍然看好县城奶茶店的生意前景。
节后,年轻人纷纷离“巢”,热闹散场,虽然奶茶店生意又回归淡季,但是春节的一拨狂欢应该已经打开了县城居民的味蕾,大家更容易接受这一新式茶饮。甚至,有老人从村里来县城办事时,还不忘给自己的孙子带一杯奶茶回去。
虽然县城的整体消费水平不如大城市,不过由于租金成本和用工成本低廉,奶茶仍有可观的盈利空间。
此外,随着外卖经济在县城的快速发展,将来我打算把奶茶门店搬离核心商圈,以降低租金费用、加大线上优惠力度,预期出杯量还会继续往上走。
< class="pgc-img">>口述人:我的高中同学、二本女大学生
记录人:白梦溪笔谈
#精品长文创作季#??
本生意如何做才能挣钱?薄利销售真的挣不了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想通过小本生意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然而,现实往往让人失望。你看,街边的小摊贩、社区的小店,生意都不算火爆,甚至有些老板一脸愁苦,仿佛在和生活抗争。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赚得盆满钵满呢?
< class="pgc-img">>咱们先来看看那些成功的小本生意。比如说,附近有个卖煎饼果子的摊位,早上六点就开门,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你想想,煎饼果子一份五块钱,虽然利润不高,但他一天能卖出几百份,算下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说了,他的秘诀就是“薄利多销”,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去想别的。可这位老板可不是傻子,他会根据天气、节假日调整价格和菜单,甚至在大雨天推出“雨天特惠”,吸引顾客。这样一来,薄利也能变成可观的利润。
再看看那些做小吃的,比如炸鸡、奶茶店。你以为他们只靠销量吗?错了!他们还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发个朋友圈,搭配个优惠券,立马能吸引一大波顾客。有人说,薄利销售挣不了钱,但实际上,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资源。比如,某家奶茶店就特别会搞活动,买一送一、集卡优惠,顾客们一来就觉得“哇,真划算”,于是就买得不亦乐乎。你想,光靠一杯奶茶,能赚多少钱?但如果你能把顾客的心留住,回头率高,那生意自然就好。
还有个搞手工艺品的朋友,刚开始时觉得只要产品好,肯定能卖出去。结果呢,产品做得再好,没人知道他在哪儿,生意照样惨淡。后来,他开始参加各种集市,甚至在网上开店,慢慢积累了自己的粉丝。现在,他的产品不光在本地卖,连外地的顾客都来找他。你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从“薄利”到“多销”的成功案例。
当然,做小本生意也不是说一帆风顺。你得时刻关注市场动态,随时调整策略。比如,某个季节的水果价格飙升,你还敢继续做水果摊吗?这时候,聪明的老板早就转行做其他小吃了。他们懂得,市场就像是一条河流,时刻在变化,唯有顺势而为,才能抓住机会。就像我一个朋友,原本是开服装店的,后来发现大家都喜欢网购,他干脆转行做代购,结果生意红火,赚得比以前多多了。
< class="pgc-img">>再说说薄利的另一面,有些人总觉得薄利就意味着赔本。其实,薄利并不可怕,怕的是你没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个卖饺子的地方,饺子不贵,但他家的调料独特,顾客吃了都说“这味道真不错”。人们愿意为好吃的东西多花点钱,薄利也???变成利润。再加上他会定期推出新口味,吸引顾客尝鲜,简直就像是给生意加了“催化剂”。
说到这里,咱们再来聊聊那些失败的小本生意。有些人为了省钱,随便找个地方开店,结果人流量少得可怜,生意自然惨淡。你得知道,选址有多重要。就像一位卖炸串的老板,他明知道自己做的好,但偏偏选了个偏僻的巷子,顾客根本找不到他。人家生意火爆的地方,虽然租金贵,但生意来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
还有一些老板,过于依赖老客户,忽视了新顾客的开发。你看,那些老客户来一次,可能就觉得“我已经吃过了,不用再来了”。这时候,聪明的老板就会想办法吸引新顾客,比如推出新口味、搞活动、增加宣传。这样一来,顾客群体就会不断扩大,生意自然好得多。
其实,薄利销售能不能挣钱,关键在于你怎么做。你得有自己的特色,懂得如何吸引顾客,善于利用市场的变化。就像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他开了个小咖啡店,虽然价格不贵,但他总是会根据季节推出不同的饮品,夏天有清凉的水果茶,冬天有热腾腾的巧克力。每次换新饮品,顾客都忍不住想来尝试,结果生意越来越好。
< class="pgc-img">>总之,小本生意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薄利也并非意味着赔本。你得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抓住顾客的需求。生活中处处是商???,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并利用它们。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