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常态。然而,近日一起事件却引起了公众对于商家在扫码点餐过程中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关注。某消费者在一家餐厅就餐时,被告知不提供个人信息就不能扫码点餐,该消费者认为商家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权,于是向相关部门投诉。经过调查,相关部门认定该商家的行为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扫码点餐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通过扫码点餐的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点餐过程,同时也可以享受商家提供的各种优惠和服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家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却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商家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扫码点餐的行为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合法、公正、透明,并且必须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如果商家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需要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扫码点餐,或者没有经过消费者同意擅自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那么商家的行为就存在侵权行为。
其次,商家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商家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该遵循合法、公正、透明原则,并且应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商家应该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并且应该限制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如果商家违反了这些原则,就可能会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和消费者的投诉。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个人信息权益?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在扫码点餐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商家的信息收集和使用政策,了解商家的信息使用范围和目的。如果商家没有事先告知或者未经我们同意擅自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我们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扫码点餐虽然方便快捷,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权益。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于商家信息使用行为的监管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
止餐饮浪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倡导社会文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未主动提示提醒适量点餐、误导诱导过量点餐等违法失信行为,切实强化市场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现公布第七批典型案例。
NO.1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人脉咖啡”饮品店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
2023年4月11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市静安区人缘饮品店(“人脉咖啡”饮品店)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3年3月15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位于胶州路695号的上海市静安区人缘饮品店(“人脉咖啡”饮品店)进行检查,现场查见当事人正在举办“挑战30秒喝完一杯果汁免单”活动,当事人要求参与挑战人员在经营场所内限时喝完一升装果汁并不得打包外带。经查,共计35人次参加此次活动,至检查时,有3人达到免单条件,当事人将举办活动剩余食物作为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执法人员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3年3月21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进行复查,发现当事人再次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食物明显浪费。经查,当事人在经营场所内举办“邀您来挑战5分钟内吃光一碗面免单”活动,活动选用容量装约500克面食并搭配浇头配菜的特制超大碗。共计20人次参与挑战活动,至检查时,无人达到免单条件,当事人对举办活动剩余食物作为厨余垃圾进行处理。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江南纪”(万泰店)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
NO.2
2023年4月25日,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江纪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南纪”(万泰店))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3年4月4日,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检查中发现,当事人的扫码点单系统会根据消费者选择的就餐人数自动为每位消费者下单一份茶水、餐前小吃、水果等餐食,消费者无法通过点单系统自行取消,同时,在点单系统的“杂项”中另设可供消费者自主选择的同等项目,但已自动下单数并未在此“杂项”点单页面中体现。该系统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导致部分消费者在不吃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重复点餐,造成食品浪费。执法人员在当事人湿垃圾桶内查见未食用完的上述餐食。当事人在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后立即进行整改,取消了上述项目的自动生成,并做好合理点餐、反对食品浪费的温馨提示。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虹口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NO.3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晟焰”自助餐厅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
2023年4月20日,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市闵行区晟焰餐饮店(“晟焰”自助餐厅)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3年4月18日,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上海市闵行区晟焰餐饮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在某短视频平台账号“沪三娘”进行视频推广,涉嫌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经查,当事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七莘路1507号第03层15、16、17号,店招为“晟焰”,提供自助料理餐饮服务。2022年10月22日至今,当事人委托某短视频平台账号“沪三娘”制作发布“晟焰自助餐厅维璟印象城店”推广视频,视频通过达人探店的方式,由一人超量点餐进行展示,同时在页面显示购买链接,链接已经形成交易量。当事人在视频中未作出“探店超量取餐为宣传需要,请消费者按需取餐”等类似提示,执法人员在当事人后厨发现相关产品明显浪费形成厨余垃圾的情况,当事人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违法行为。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金山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缘点餐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案
NO.4
2023年4月20日,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缘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缘点餐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3年3月22日,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存在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3年3月31日,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进行复查,发现当事人利用为消费者安排菜品的机会,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未提醒消费者打包剩余食物,导致餐桌上大量菜品剩余,造成严重食品浪费。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NO.5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关于“peekoo coffee”(凌空SOHO店)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案
2023年3月27日,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啡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长宁第二分公司(“peekoo coffee”(凌空SOHO店))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3年3月1日,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968号18号楼1层商铺18-105-2的“peekoo coffee”(凌空SOHO店)进行检查,现场查见上述经营场所未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且当事人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的提示提醒。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赵文君)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中消协25日表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反映,部分餐厅在只提供扫码点餐的同时,还不向现场就餐者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和菜品价格,消费者只有扫码关注餐厅后才能看到具体菜单,知晓菜品价格。菜单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与是否接受餐饮服务直接关联,餐厅应当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供消费者了解菜品和价格,决定是否用餐。不提供现场菜单,扫码关注后才能浏览菜品和价格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餐饮行业组织、餐饮经营者要抵制不良手法,杜绝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要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作者:赵文君
来源: 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