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只在冬天吃火锅,有些地方长年吃火锅。而所有火锅则属重庆和成都较为出名。吃火锅,一定要一群人围着一个锅炉,吃的是热气腾腾、大汗淋漓,如果再配上一些美酒,那美味真是妙不可言!火锅不仅开胃助消化,还可以排毒、美容养颜,这大概也是重庆、成都美女多的原因吧。当然,正宗重庆火锅讲究鲜、香、麻、辣、醇,一锅好吃的火锅,必须有一个正宗的火锅底料,今天,餐谋君为大家更新火锅底料制作!
< class="pgc-img">>用料
香料:草果4g,排草3g,白豆蔻6g,香叶2g,八角6g,桂皮4g,小茴香10g,山奈4g,红寇4g,丁香2g,砂仁6g,白胡椒2g 。
辅料:牛油1800g,菜籽油200g,印度椒90g,新一代辣椒110g,郫县豆瓣40g,豆母子30g,姜50g,大葱60g,蒜50g,醪糟10g,青花椒40g,红花椒65g,盐45g,糖20g,酵母鲜回香粉10g,味精10克,I+G 1g,酵母鲜回味粉20g,酵母鲜牛肉增厚膏20g。
< class="pgc-img">>步骤
1 / 原料处理:将葱姜蒜剁成碎末备用。
< class="pgc-img">>2 / 原料处理:将称好的辣椒放入热水中小火煮,待辣椒外观圆润饱满时捞出剁碎备用,用到切成指甲盖大小,制成糍粑辣椒;郫县豆瓣、豆母子稍微剁细(不需要太细),香料等切碎成指甲大小,用白酒(没过香料)浸泡1小时左右;花椒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
< class="pgc-img">>3 / 底料炒制:先把菜油烧沸去除腥味,然后加入牛油,温度加热到160度左右,温度降至120度左右。
< class="pgc-img">>4 / 底料炒制:待温度降至120度左右下葱姜蒜,炒制香气完全出来,再下糍粑辣椒、郫县豆瓣,100度左右炒制40分钟左右,炒制辣椒颜色稍微有点发暗。
< class="pgc-img">>5 / 底料炒制:下浸泡后的香辛料,剁碎的豆母子,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低温100度左右炒制20分钟,下浸泡的花椒,低温炒制10分钟左右,炒匀。
< class="pgc-img">>6 / 底料炒制:温度调到低于100度,下称量好的各种调味料(最好提前用少量水划开),使调味料完全融化在底料中保温, 整个过程需持续搅拌,防止沾底糊锅。
< class="pgc-img">>7 / 分装成型:按料和油比例约为1:3进行分装,低温下成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8 / 涮火锅:先熬骨汤:骨头和水的比例为1:6-8,大火熬制2-3个小时,出锅前半个小时加入0.15%的酵母鲜靓汤煲,适量的盐,鸡精即为底汤;1斤火锅底料(料和油一起),加2-2.5斤熬好的骨汤,再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的花椒、辣椒、大葱,小火熬煮20-30分钟左右即可涮菜。
< class="pgc-img">>餐谋说
1 / 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调味料用量,火锅店在炒制时可以不加盐、糖、味精等这些调味料,直接加到汤底里。
2 / 在火锅底料的炒制过程中一定要用小火,这样一是可避免将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内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渗出。炒制过程中还要用手勺或锅铲不停地翻动,以使原料受热均匀并避免粘锅,最好用锅底厚点锅。
3 / 火锅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异。小批量的炒制时,温度一定要低,时间也要比大批量炒制时间短,同时还要适当地缩短香料的炒制时间,香料下锅后以炒出香味为度,大批量炒制时温度可高制120度左右,但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低温长时间,这样辣椒的颜色,香料的香味可以充分炒出又不至于炒糊。
4 / 花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成分,因其麻味和香味受热后很容易挥发掉,所以花椒应在最后下入油锅中,且不宜久炒,以炒匀为度。
5 / 基础底料的色泽以棕红色为最佳,若色过深(呈黑红色),则可能是因火力过猛,或铲动不均匀而粘锅焦煳造成的,其味略发苦;色过浅(呈黄红色)则是炒制时间不够(辣椒的红色素没有充分溶入油脂中),其味燥而不香。
6 / 炒好的基础底料建议放置1~2天再用,这样色泽、辣味和香味都可充分溶出来,口感更加好些。
7 / 很多粉丝以为酵母鲜回味粉、酵母鲜牛肉增厚膏、酵母鲜回香粉是添加剂,参谋君再次强调,此为以YE(酵母抽提物)为基料的酵母调味料,GB2760定义YE为食品配料,健康安全!
>料:
菜油2500克,牛油1000克,色拉油2000克,鸡油1000克,干辣椒250克,青花椒50克,猪油1500克,郫县豆瓣1500克,生姜100克,大蒜200克,大葱300克,冰糖150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山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香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叶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色拉油、鸡油分别炼熟(炼熟后再使用口味更香);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蓉即成糍粑辣椒;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山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倒入菜油、色拉油、鸡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爆香,接着下入郫县豆瓣、糍粑辣椒、青花椒,转用微火慢慢炒约1-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捡出锅中葱段不用。
< class="pgc-img">>3、随即下入八角、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继续用小火炒约15-20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即没有水蒸汽时),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面上浮的一层油即是老油。
经试制发现此老油香味浓,但是香料味稍重,建议减少香料的用量;另外,辣椒的用量不够,如果是在河北等四川以外的地方还可以,但是要想做出正宗的川味,干辣椒最少要1千克
们初识“口水油”
这是一个老话题,已经议论10个年头了。记得最早是央视组团,多家官方媒体集中曝光重庆火锅店“口水油”事件。
< class="pgc-img">>那期间,确切的说那之前的人们正在愤怒于地沟油,一帮子不法分子在酒店及其附近下水道里,收集抛弃的烹饪废油,然后提炼成食用油,再次进入市场,上了人们的餐桌。
这档口再曝光出个“口水油”,人们的情绪迅速被导流,这和地沟油一个性质啊!于是,都知道了口水油,也晓得了爱吃的四川人也有如此埋汰的嗜好,不愿意了。
重庆人更不愿意
说你们一年能吃几顿,知道“老油”吗?啥子口水油哟。格老子天天年年代代吃,都这样过来的,地沟油什么东西?也能拿来比。
< class="pgc-img">>重庆人的火锅,不仅仅是一道食物,而是具有深厚文化的美食,已经烙印在骨髓里。打个不很确切的比方,不让他们吃老油火锅,就跟扒人祖坟一个性质,实在很严重。
考证起来,重庆临江而建,依靠水路码头而发达,因而,码头精神成为城市文化的精髓。火锅就是码头船工们最早的工作餐,他们都在帮里,守护着码头工人的集体精神。
朴素的重庆码头工人食物
穷苦码头工人有自己的组织,代表着码头工人的诉求和利益,所以工人们用生命维护。古代的民间苦力组织,讲究的是信任,是义气,会员们彼此之间肝胆相照,没有尔虞我诈。这种精神,养成了四川人坚强不屈和勤劳勇敢。
< class="pgc-img">>说到吃老油火锅,体现的就是人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恰如北方的一锅搅马勺的朴素情感。重庆人吃火锅,把火锅里剩油集中再提炼,还是后来生意做大了的做法。吃的人多了,摊子大了,才集中收集处理。之前正宗的吃法,是一个锅不挪窝,前拨人吃罢走了,后拨人接着吃。
吃老油火锅要的就是这个味道,体现的就是彼此信任无猜的情感。正是这种精神,促使老油火锅长盛不衰。深层原因,其实就是袍哥文化在支撑着。
更深层的原因在先秦时期
老油火锅的吃法,之所以被人诟病,指责不卫生,根源在时代的进步。从饮食文化的发展史看,重庆火锅的吃法还不是码头工人的新发明,只是沿袭了古人吃法。
< class="pgc-img">>先秦时期的民间吃法,就这个主流方式,味道留在汤里,老汤煮下顿饭。这个不需要考证,从西安都城历史很容易知道,那里我们古代的饮食文化中心。自宋朝建都开封后,至今还能在三秦大地找到化石级吃法。譬如陕西最有名的臊子面,碗很大,面很少,汤很多。吃面的老规矩,面要吃完,汤不能喝。为什么不要喝汤呢?因为碗里的汤要回锅,烧了再浇下一拨面。
好改的是习惯,难灭的是文化
把重庆火锅研究到文化层面,就会明白10年来根除老油火锅有多难。很多人,包括决策层,开始都认为这是陋习,如今重庆人都很文明了,把道理说清楚,自然都会放弃改过来,不再吃老油火锅了。
< class="pgc-img">>可是正好相反,本来以为全国的主流媒体们集中炮轰一次,再采取果断的措施,发动民众响应下,事就办成了。可是没想到四川人却软磨硬抗,不屈不挠,至今不答应,不执行,照吃不误。
就这样,上至动了法律,把口水油作为“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法理依据;下至管理部门,包括火锅协会,三令五申,并要求所有火锅店立军令状不用老油。10年来,抓也抓了,判也判了,关也关了,罚也罚了。老油火锅依然故我,起码在重庆照吃不误。明着不让吃暗着吃,反正不能少这一口。
“老油”成为违法物
老油的争论焦点,反对的观点是不卫生,有毒有害,代表的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绝对的压倒优势。坚持的观点就很简单了,再说有毒有害,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吃,没见着一个吃坏的案例。
< class="pgc-img">>也正因为双方势力悬殊,让人感觉到了不公平。于是社会舆论采取了沉默,不评论,不议论,不指责。近几年好像反对一方也有收敛,重庆人不就是吃个老油火锅嘛。但是,法律启动不会停止,依然不断有老油火锅的案件,只是不提这个词了。典型的案例,2017年宣判的瑞安口水油案件,定性口水油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有此范例,后来的老油火锅就成了违法食物。
老油火锅确实要摈弃
过去吃老油火锅,要的是味道的厚重多层次,吃着过瘾。按道理说,这吃法没毛病,火锅里捞罢的老油,再重新炼了,也没什么不卫生。但是,如今不合适,是时候丢弃了。说三点理由:
< class="pgc-img">>⒈现在的科学技术,完全能分析并合成出老油的成分和风味,只是使用习惯还不大适应。譬如食用香精,只要你能想得到,就能调教出你要的味道。
⒉尽管老油的重新提炼是安全的,但是存在安全隐患。这次疫情就是提醒,生活中一定要杜绝一切可能的隐患。
⒊重油火锅值得商榷。我们看北火锅涮羊肉,白水涮肉一样的美味,不同的是味道在调味碟里,重庆火锅味道在火锅里。这样看待:追求的就是那个味道,锅很大,碟很小,嘴更小。要的只是那一口,味在锅里就显着浪费。如果也改为味碟调味,吃着味道会更好,也就省了许多材料,不再锅底都要好几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