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邹佳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助理研究员)
“士不遇”是中国古代士人群体面对的普遍精神困境,也是文学史的经典命题之一。先秦时期,有关这一主题的文学书写已徐徐展开,如《诗序》即论《柏舟》是“言仁而不遇也”,荀子则说:“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至汉代,随着楚辞学的兴起及其后历代悼骚、怀骚、仿骚之作的不断涌现,这一议题逐步沉淀和巩固下来。一般而言,“不遇”涵涉两重意思,一是时之不遇,即囿于时代与历史的客观原因,文人士子缺乏施展才华的政治文化环境;二是身之不遇,如个人命途多舛、才高运蹇,而因此未能实现理想和抱负。“文章憎命达”,面对仕途的失意,文人士子往往以诗歌排懑遣怀,在文字中寄托一己之人格精神与情操志趣及对理想世界和世俗价值的思考,而于这一题材的吟咏和书写,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尤为关切。
在消解“不遇”之问题时,古代文人受到了屈原和陶渊明的深远影响,出现了“屈陶”的并提称咏。文人并称是中国古代文学较为常见的品评方式,诗人并称有如李杜等,词人并称有如苏辛等,是对各家文学作品之精神意蕴、艺术特点与价值坐标的提摄。在文学史上,第一位明确将屈原与陶渊明并称的是苏轼:“渊明作《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大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苏轼为陶渊明确立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歌美学价值,认为其人格禀赋和艺术成就可与屈原比肩。他的这一主张不仅让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取得了新的标高,同时也推动了“屈陶”并称走向文学熟套。在此前的隋唐时期,人们更多地将陶渊明与谢灵运并称,如杜甫就最早从诗学品评的角度提出陶谢并称:“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其余如刘长卿“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等,皆重在推崇二者隐逸超尘的人生蕴抱和自然恬淡的诗学审美。而至宋元时期,屈陶并称浸染理学之气,一时振声。如朱熹便推许陶诗冲淡之风,称其可“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在宋元人的诗歌中,屈陶对举寻常可见,如文同“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毕仲游“折腰陶靖节,散发屈灵均”、楼钥“逸叟真成陶令隐,高怀长似屈原醒”、李廌“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等,一方面颂扬屈、陶忠君爱国的挚诚情怀和高洁朴直的君子品性,另一方面对二者文学创作的艺术美学价值也进行了等量品评。
在风雨板荡的易代之际,遗民诗人的“不遇”困境尤为深莽,故而往往托意于屈陶的批评和写作,以抒发胸中不平之气。由宋入元的吴澄以屈原、张良、诸葛亮、陶渊明为四君子,认为四者的忠君之心是如一的:“其制行也不同,其遭时也不同,而其心一也。一者何?明君臣之义而已……屈子不忍见楚之亡而先死,陶子不幸见晋之亡而后死,死之先后异尔,易地则皆然,其亦重可哀已夫!”吴澄关注的重点在于屈陶忧国忠愤的精神:“(屈陶)不得不托之空言以泄忠愤,此余所以每读屈辞、陶诗,而为之流涕太息也。”虞集承袭了此种思想:“想见四君子于千载之上,恨不得为之执御焉。”屈陶的忠君内核在南宋时期成为坚劲的夯筑,朱自清即说:“历代论陶,大约六朝到北宋,多以为‘隐逸诗人之宗’,南宋以后,他的‘忠愤’的人格才扩大了。”具体到遗民诗歌中,屈兰、陶菊,乃至屈歌、陶柳等意象变得平素可见,成为君子人格化的象征,如刘崧“东篱把菊陶元亮,北渚搴兰楚屈平”,吴嘉纪“秋兰娱屈子,篱菊媚陶公”,王夫之“莺啭九歌娇屈子,绿肥五柳富陶潜”,宋琬“陶令归来,三径外、栽松种柳。遥集者、湘潭屈子,漆园庄叟”等,每见诗人心迹。
在现实生活中,遁世归隐成为大批遗民诗人的最终选择,这当然也是躬身仿陶、效陶的切实表达。如陈谟隐居不仕,寄情诗画:“屈子餐宁饱,陶潜爱岂私。”蓝仁适意田园,隐于闾里:“自从屈子歌骚后,也共陶潜到酒边。”陶宗仪著书修史,累征不就:“画舫沅湘怀屈子,薰风庭馆属陶家。”江苏吴江的“惊隐诗社”(代表人物有如归庄、顾炎武等)是非常典型且重要的明遗民诗社,社员以屈原、陶渊明为社集奉祭对象,于每年五月五日祀屈、九月九日祀陶,通过“乐志林泉,跌荡文酒”的文学活动表达故国之思和隐逸之志。“惊隐诗社”的政治立场先于文学主张,其社员皆不降清或仕清,又称“逃社”或“逃之盟”,足见其中屈陶之旨。此外,不少文人还通过书籍的编修与翻刻剖白心志,屈陶文集的合刻正是这一寄托方式的产物。明末毛氏绿君亭的屈陶合刻本是毛晋早期编刻书籍的代表,他评《离骚》“其言发于忠正,为百代词章之祖”,又敬慕陶靖节的襟抱,故有此合刻之举。其后还有明末清初的戴氏屈陶合刻本,同样意在发阐二者的忠义气节。彭襄在其诗《书屈陶合刻后》中抒怀道:“变风以后数灵均,彭泽天然见性真。对酒不忘书甲子,怀沙空自叹庚寅。滋兰九畹心偏远,采菊东篱句有神。五柳三闾异醒醉,何妨千载德为邻。”
易代之际的文人以诗书田园的隐逸生活为核心,抱屈原之志而效渊明之道,在宋元时期便已建构起了消解“不遇”之困境的清晰现实途径。而这于一命题在思想理论上的探解,则在于“诗能达人”身名观的嬗变和成熟。北宋陈师道最早提出“诗能达人”,他以王平甫为例,称:“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陈师道所言之“达”并非指现世物质生活的显达,而是指诗歌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能让作者留芳于世,由此得之名声显著。尽管在当时的诗学批评中,这种“达”的范畴指涉还不是主流,但对于后世诗人在此问题上的认识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清遗民诗人钱振鍠即承袭了陈师道这一思想,并通过对陶诗的解读和品鉴,进一步丰富了“达”的意蕴:“人道参天地,达人志万古。”他首先肯定诗能传世、能立名,认为陶渊明不仅有立名之志,且有着传世的高度自信:“渊明自信千古,故看得名为自家固有,而不甚足奇。譬之大富贵人,看得钱财甚轻,不甚爱惜也。”钱振鍠极力主张追求身后之名:“当世之名不须汲汲”,认为诗人应目光长远,保节守志,以待名传千古。这种爱身而后名的观念体现出浓烈的儒之本色:“‘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善恶虽不应,百世之传未尝不应也。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没世之前,全不计较。”诗人现实境遇之“穷”反而能成就其宏阔的身后之名,这是“达”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也是“不遇之遇”在诗学批评的角度上的理论修构。
白居易有诗云:“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南宋陈人杰著名的题壁之作《沁园春》表达得更为直接:“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金张许史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相较于现世之显赫,文章歌诗为“不遇”之士铺启了更为宏远而恒久的通达之道,王国维即评屈、陶及杜甫、苏轼四人:“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王船山集大成而开一代思想,其论渊明《停云》曰:“四章往复之间,言句有限,取比《离骚》,尤为深远广大。”
屈原见逐而沉江明志,陶渊明挂冠而不仕新朝,无论是以死殉节,还是归隐南山,二者忠义守节的民族意气皆足盖千古。忠义不折是屈陶并称的重要精神基点,是其灵魂;真淳风流的诗歌品貌是屈陶并称的形式面向,为其血肉;而至于“诗能达人”的推阐与屈陶并称在诗学理论批评轨道上的耦合,则是自然的筋骨。通过对于屈陶的追奉、反思和摹效,遗民诗人在“时之不遇”和“身之不遇”之外,最终探索出了一条“不遇之遇”的诗性理路,将政治仕途“不遇”的落寞最终消解为泉林诗居的隐逸志趣以及达于后世的身名观念,成为中国文学诗性叙事的一种重要范式。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2日 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 闯《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12日 第 12 版)
第十六届贡水河水上运动会、“杜鹃花开 原声悠扬”湖北经典民歌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全国龙舟邀请赛……8月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好戏连台,文旅、富硒等特色资源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盛势。
文旅市场如火如荼
宣恩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活化石”之称的古村落吊脚楼群、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锣圈岩地质公园矅天眼景区……宣恩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探索推进农旅、茶旅、文旅、体旅、城旅融合发展,绘制了“春之茶、夏之水、秋之韵、冬之雪”的美好画卷。清澈丰盈的贡水河穿城而过,以此为轴线,宣恩打造了湖北首个以县城为支撑、“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仙山贡水旅游区,并入选全国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奖,宣恩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目前,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特征,宣恩正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兴隆老街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印尼、韩国等国游客也慕名而至。水上体验项目“龙游贡水”可满足游客赏景、品茗、泛舟、亲水等需求;入夜,寨遇广场上举办音乐会、篝火摆手舞和“蹦仙迪”,夜游、夜秀、夜市、夜食等多元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了感受宣恩生活的新窗口。
入夏以来,仙山贡水4A级旅游区日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
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宣恩“浪漫之城、养心之城”的城市形象正变得更加生动。
富硒产业渐入佳境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宣恩富硒土壤面积达345.38平方公里,如何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并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近年来,宣恩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硒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宣恩已形成茶、烟、畜、果、药、菜、粮等特色产业,硒产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硒食品加工企业超过300家,聚集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伍台昌臣茶业等优质企业;涉硒规上企业28家、高新企业12家,截至2024年6月实现硒食品加工产值11.46亿元,预计今年底实现27亿元。
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涉硒企业在宣恩蓬勃发展。恩施硒圣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植物硒压片糖果系列、植物硒固体饮料系列及植物硒方便食品、特殊膳食系列等20余种硒产品,获全国富有机硒产品认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目前,茶叶、果品、粮油、道地药材、畜禽等富硒产品产业链加速形成,宣恩成为首批省级承接硒食品产业转移示范区,并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8块“国字号”招牌。
宣恩硒产品蜚声海内外。椿木营竹节参被收入中国药典,宣恩火腿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贡水白柚、黄坪黄金梨屡获全国大奖,伍家台贡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5月17日,宣恩国硒集团开展“快乐硒游记·我为硒代言”宣传活动,吸引全国涉硒企业、旅行社及2200余名硒友代表参加,提出“将硒产品送出去、硒旅游请进来、硒康养留下来”的经营理念,拓展了宣恩“大硒业+大旅游+大健康”的产业布局。
锚定目标再谱新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宣恩持续深耕本土文旅、富硒等特色产业,锚定“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强县”目标,再谱新篇。
宣恩正全力推进“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统筹做好山、水、人、城、景融合文章,提升县城吸引力、聚集力、服务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精心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城区,配套建设一批商务酒店和高端民宿,两年新增停车位1000个,增加酒店床位3000个;丰富高品质旅游业态,推进县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利用城区地热资源开发成果,建好“浪漫温泉城”;抓好东门关旅游度假区建设,做好“仙山贡水”“山”文章,推动形成全季节、全天候旅游业态;做好狮子关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同步推进“贡水画廊”等项目开发;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东门关和狮子关为两极的宣恩旅游“金三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到2026年培育“四大产业”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4个,旅游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宣恩是“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0%,年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恩施州唯一国家湿地公园,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获评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宣恩是恩施州“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正加快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彰显“金山银山”价值。
业正面临着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变,美团作为生活服务平台的领头羊,其会员服务的全新升级无疑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回应。本文将深入探讨多元化集团企业在会员运营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如何通过创新策略提升会员价值和品牌忠诚度。
最近有这样一则消息:“美团宣布其会员服务将进行全新升级,旨在实现跨业态的整合。”先说下我的观点(仅限个人看法),这一升级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团业务增长已经面临瓶颈,美团需要通过提升存量用户的ARPU(单用户贡献值)来提高业务增量,是精细化会员运营动作的再次升级。
如果将这条新闻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期,或许它只能算是众多创新举措中的一员。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降级,餐饮市场基本处于负增长),美团的这一战略调引发了不少媒体、圈中大佬的讨论。
这件事儿,这一事件不仅仅是美团自身的战略调整,其对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值得深入思考,过去的十年里,很多企业站在风口上,通过“攻城略地,粗放式发展”的方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就需要转变思路,向内要增长,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如何提升单个用户的贡献值,从企业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增长,美团、阿里的这些举措值得大家借鉴。
简单来说将原本仅限于外卖服务的神会员业务拓展至整个美团平台,打破服务界限,实现全生态通用性。
升级后的主要变化:
跨业务范围通用性:用户获取的神券不再局限于单一服务,而是可以在外卖、到店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多个业务领域内自由使用。
通过这次升级,美团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丰富的会员体验,进一步巩固其在生活服务平台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然许多专家已经对美团神会员升级背后的战略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我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我主要是想跟大家来分享下我们过去在会员运营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及技术实现方案。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多次讨论过关于会员的价值,会员它不只是促销工具,也是企业成熟阶段提升用户贡献值(ARPU)的关键策略。
一、多元化集团企业的成长路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对于上下游具有强掌控欲。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都采取的是一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战略,即在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开始全面拓展业务,覆盖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环节。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已经取得稳固市场地位的成熟型企业,那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成长型企业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 海底捞:众所周知从火锅餐厅起家,但目前海底捞其业务已经拓展至供应链等上游领域,比如推出蜀海、颐海等品牌,为自身餐厅及所有餐饮行业提供餐饮供应链上游服务。
2. 新辣道:提起新辣道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鱼火锅”,16年时候,新辣道创始人团队创立”信良记”品牌,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信良记小龙虾”,“信良记”最早的定位是为餐饮企业提供“小龙虾“酸菜鱼”等爆品餐饮供应链解决方案,到了2018年左右,信良记开始将目光转向C端市场,开始推动品牌的发展和扩张。
3. 惠发:是服务于沙县小吃食材的餐饮供应链公司,这几年惠发开始涉足与餐饮前端业务,通过打造沙县小吃旗舰店,实现了从后端供应链到前端市场的延伸,直接参与餐饮前端业务。
4. 再来看看“顺丰”:顺丰大家都很熟悉不用过多介绍了吧,但它近期推出了“顺丰同城丰食”,进军团餐市场,为企业团餐提供解决方案服务。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企业,美国的公司上下游企业展现出的是稳定的分工与合作模式。以麦当劳为例,其与薯条供应商、物流合作伙伴等建立的合作关系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为麦当劳带来了稳定的供应链,也为其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化集团企业会员运营现状
让我们回到正题,对于像美团、阿里这样的多元化企业,由于各业务线发展情况各异,包括收购的新业务、内部孵化的创新项目以及成熟的主营业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均衡的问题。
我们再来站在集团层面用户运营视角来看,企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核心是如何做好用户经营策略。但是,集团型企业在实施用户运营时,往往会面临一系列内部竞争和挑战。
比如,集团内各子品牌可能各自拥有独立的会员体系,这可能导致会员标准不一致,影响用户体验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其次,不同业务线之间可能存在话语权的争夺,这可能会影响决策的效率和一致性。
此外,收购外部团队后会员资产如何有效整合,也是集团型企业常见的难题。
这些问题既涉及业务层面,也关系到战略和技术层面,我们先来看几个实际案例
案例1:
山东知名零售企业家家悦商业业态有大卖场、生活超市、综合超市、百货店、便利店、宝宝悦、家电广场、美食城、悦洁洗衣……等面向线下用户的线下零售业态,同时在饿了么、美团、自建app商城,等线上O2O平台也开设了线上超市,门店数量1000+,覆盖全国60+城市,累计会员数1200W+,这类企业就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统一会员,协同发展。
案例2:
阿里集团,在集团型企业中,我们经常面临内部竞争和独立发展的挑战。每个子品牌,如阿里的飞猪、淘宝、优酷、饿了么等,都可能拥有自己的会员体系。这导致了会员标准的不一致性,以及在收购外部团队后的整合难题。
案例3:
苏宁旗下零售业务有:苏宁易购商城(app、PC、小程序)、苏宁易购门店、苏宁广场、苏宁百货、PP视频、苏宁小店、红孩子等等,苏宁当年遇到的问题就是资源整合,线下到线上的整合,收购的业务跟主营业务整合,协调业务线跟主营业务线整合等等。
三、多元化集团企业会员运营现状遇到的普遍性挑战
面对流量和用户增长的瓶颈,企业普遍面临提升用户价值的挑战,这一点在多元化集团型企业中尤为显著,因为这些企业往往面临业务线发展不均衡和策略不一致的问题。要解决这一挑战,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加强产品线之间的协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实现服务体验的统一。
1. 对于集团型企业来说,实现这些目标通常会遇到以下阻碍
A、战略不统一
- 协同缺失:外卖与到家业务之间缺少协同,线上线下业务各自为战。
- 预算不足:不同业务线的预算不一致,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B、运营效率低
- 信息采集繁琐:复杂的信息采集流程降低了消费者的参与意愿。
- 积分权益感知弱:积分权益的价值感知不强,会员认可度低。
- 缺乏个性化营销:缺少基于消费者特征的精准营销策略。
C、数据相互割裂
- 数据共享障碍:各渠道及业务板块数据无法共享,形成数据孤岛。
- 数据资产化不足:庞大的会员数据尚未实现有效资产化。
- 复购数据收集不足:新客数据收集率高,复购数据收集率低,难以追踪消费者行为。
2. 让我们看一些企业关于会员运营的实际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些标杆企业
案例1、阿里生态引流
(1)策略:各版本的会员引流至阿里生态系统,例如饿了么、优酷等平台。
(2)优势:
- 统一权益:通过统一的权益体系,增强会员体验,提升品牌忠诚度。
(3)具体措施:
- 折扣商品:提供大量商品折扣,增加购物吸引力。
- 运费券:每月赠送5张运费券,减少会员购物负担,提升满意度。
案例2、乐高会员忠诚度建设
(1)核心理念:以会员为核心,通过创新理念共建共长,提升忠诚度。
(2)成功案例:乐高,自2011年起销售额连续7年两位数增长,成为玩具行业的领导者。
(3)案例细节:
- 粉丝互动:CEO与成年粉丝深入交流,收集创新意见。
- 儿童圈子:创建儿童论坛,邀请儿童测试玩具,发表意见,增强产品相关性和会员归属感。
案例3、亚朵品牌场景延伸
(1)目的:通过延伸品牌场景,深化与会员的互动,提升品牌价值。
(2)案例:亚朵集团通过打破传统营销模式,拓展与会员的互动空间。
(3)亚朵集团 & ACARD会员计划:
策略:在主营业务场景下,利用会员权益丰富更多会员场景。
实施:
- 权益体系:提高会员凝聚力,派生更多会员场景。
- 生活方式品牌:ACARD以“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为核心,延伸酒店场景权益。
(4)ACARD会员计划细节:
- 丰富场景:在酒店住宿权益之外,探索更多生活方式相关的会员服务。
- 社区建设:增强会员归属感,构建活跃的会员社区。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通过统一权益、会员互动,还是品牌场景的延伸,都能有效地提升会员的忠诚度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不断探索创新的会员经营策略,以实现长期的会员价值增长和成功。
作者:闯爷,公众号: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
本文由 @闯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