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工作人员是客户进入公司的第一位接待人员,是公司精神风貌的代表,因而必须掌握良好的前台接待礼仪,这对于塑造公司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您懂得,每天面带笑容;
别忘了,保持口气清新。
前台工作人员每天要面带笑容,保持开朗心态。注重个人卫生,女性不化浓妆、穿着端庄大方,同时要保持口气清新,最好使用清新、淡雅的香水以适合近距离交谈。
您懂得,接听电话态度耐心有礼;
别忘了,保持轻松声调勤说谦词。
电话铃响的第二、第三声的时候接起电话,接听时态度耐心有礼,并保持轻松、愉悦的声调。要勤说“请问”、“对不起”、“请稍等”之类的谦词。
您懂得,礼貌询问对方身份;
别忘了,电话旁备好纸和笔。
如果要求转接领导电话,应先礼貌地询问对方身份信息,确认后方可转接。在电话旁应该随时准备好纸和笔,当对方需要你记什么或者让你给别人传话时,都可以快速准确记录下来,以免传达有误。
您懂得,有客到访积极询问接待;
别忘了,确认预约立即帮其联系。
当有客到访,首先立即站起,向来访者点头、微笑致意。确认是预约之后,请来访者稍等,立即帮其联系。如果要找的人正在忙,可以请其稍等,用规范的仪态引领来访者入座等候,并为其送上水、茶或咖啡等饮品。
您懂得,用规范手势引导来访者;
别忘了,临时到访者先电话询问。
前台工作人员应该用规范礼貌的手势引导来访者到达约定地点,路况复杂时可亲自引领。如果来访者没有预约,应先通过电话询问相关人员是否方便接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细节虽小却是“天大的小事”,唯有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才能让文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明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感染力、凝聚力、推动力,进而升华为一种城市的名片,一种国家的形象,一种民族的精神。
><>司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营造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办公环境卫生管理流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的卫生管理与办公设备的使用维护。
三、个人办公区域的维护要求
1、每位员工应时刻保证自己的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不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一侧。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
2、特殊岗位的人员(如仓库管理员)应保证自己工作管辖区域(例如仓库)内货物摆放有序、无废弃物等。
3、办公桌上不能堆放货物、包装废品、实验材料等,应及时办理入库或清理。
4、办公室内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保持清洁。
5、使用文件柜、保险柜等的员工,应保持文件柜、保险柜的外观干净;内部文件资料摆放整齐;顶部不摆放旧资料、旧文件、旧物品等杂物,保持整体美观。
6、员工离开办公桌,长期不用电脑设备时,应锁定并关闭显视屏,节约用电。
四、公共办公区域的维护
1、每天早上在上班前,部门值日生将所有办公区域的地面清扫一遍;会议室的办公桌擦拭一次、座椅摆放整齐,并将垃圾桶的垃圾清理干净;每周对办公区域的所有窗户、门、微波炉进行一次清洁。
2、员工应注意保持地面、墙面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吐痰,不乱张贴,能及时清理污物。
3、使用会议室的员工应爱护会议室设施、保持会议室的整洁,会后应将座椅归还原位、摆放整齐,及时清理会议产生的垃圾,关闭电器、照明电源。
4、前台环境卫生由前台文员负责日常的维护与整理,注意饮水机的使用、垃圾桶的倾倒等事项,时刻保持前台环境的整洁。
5、办公区域所有的大型绿化植物由行政部门每周进行定期的维护、修剪等工作,公司自行购买的小型绿化植物由就近部门员工每周进行一次叶面清理与维护工作。
6、公司除总经理办公室外其他任何区域严禁吸烟,违者一次罚款100元。
五、监督与奖惩
1、公司办公室不定期对办公室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第一次劝导责任部门进行及时整改,第二次要求责令整改同时通报其直接上级,并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给予一周办公区域卫生打扫的处罚。第三次扣罚部门人员10元/人,三次以上每次50元/人
2、公司办公室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接受所有同事的监督,发现有违规定的行为,可向公司办公室经理、副(总)经理反馈。同时,公司办公室接受员工对于其他人员的环境卫生维护方面问题的反映与投诉。
六、卫生值日表见附表
七、办公室环境维护原则
每周行政人员需根据公司现状及人员配备制定出卫生值日表,以当周值日表为基准。
第一条 每一位员工均有义务及责任相互督促及个人自觉保持办公室及办公室卫生间环境的整洁、干净。
第二条 每一位员工需无条件遵守以下条例:
离开办公桌需将座椅推入办公桌内;
离开办公位置超过半个小时需将计算机完全关闭。并将相关文件摆放整洁;
办公桌面需摆放整齐,不得随意丢弃堆放各类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废弃文件和废纸应放入指定位置,每周或者每半个月清理一次;
公司配备的个人电脑应经常清除灰尘,保持个人配备电脑的干净整洁;
值日卫生表按照轮换监督制,即:当日值日员工需接受行政部卫生监督(以下简称卫生监督员)。
第三条 当日值日员工需提前10分钟到达公司进行办公室及卫生间的清扫及擦拭。下班后督促部门内每一位同事将桌面整理干净并将座椅摆放好,当日垃圾不许过夜,垃圾筐满出后需自觉倒掉。
第四条 卫生监督员需在值日同事清理工作结束后进行严谨的检查,如发现不合格要求其返工。
第五条 值日员工无条件接受卫生监督员的监督检查,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或拒绝卫生监督员的检查和监督。每次完成卫生工作后主动要求卫生监督员的检查,并在值日表上签字。
第六条 值日员工有权指导并要求每一位员工保持办公室及卫生间环境的干净整洁。
第七条 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或需接待重要宾客的参观来访,应提前一天由行政组织全体员工大扫除一次。
卫生监督员不能徇私舞弊,以借口或形式草率检查值日员工的工作。
在上级领导发现办公室卫生环境不整洁等情况时
第一次警告卫生监督员及时监督整改,第二次通报批评卫生不合格部门并扣罚部门人员10元/人,卫生监督员20元,部门上级领导30元,第三次扣罚部门人员30元/人,卫生监督员50元,部门上级领导100元,同时通报批评。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出差已经是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组成部分。选择一个卫生、安全、舒适的酒店,保证休息好、睡眠好,是我们入住酒店的基本需求,但是选住宿酒店时应该关注哪些卫生问题呢?我们又该如何判断酒店是否卫生安全呢?
一
酒店可能存在的的卫生问题
室内空气污染
酒店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等,不合格的装饰装修材料往往是以上有害物质的重要来源,例如质量不合格的床、衣柜、沙发、复合地板等家具或装修材料,或在装修装饰过程中采用的不合格的粘合剂、隔热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等方式进入人体,可能产生中枢神经麻痹、机体免疫水平失衡,严重时造成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多器官病变反应。
除了不合格的装饰装修材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设计和管理不当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酒店场所通常配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如果清洗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过大、送风中细菌总数超标、冷凝水军团菌污染等,进而造成空气污染,诱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引发肺炎。
更多内容:
当新冠遇上寒潮,公共场所还能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吗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措施不到位
酒店公共用品用具若更换不及时、消毒不到位,可能会对后续使用旅客的健康造成威胁。酒店应保证床上用品和公共用品一客一换,每客用后清洗消毒,不可提供重复使用的床单、枕套、毛巾、杯子等公共用品。
噪声污染
人们睡眠时环境噪音的允许值为35-50分贝。酒店房间若临近交通主干道或客房门窗隔音差,会导致房间内噪声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转换,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
二
如何安心入住酒店
一看、二闻、三检查
首先,查看床品、桌面、地面、卫生间是否整洁,确认无污物无死角。
其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等进行卫生检测(每年不少于1次)。对于新装修的酒店,其全新的家具和装修会增加入住的舒心感,但若房间有刺激性气味,则尽量缩短室内停留时间和入住时间。
最后,必要时可以要求酒店出具卫生检测报告,确保房间空气质量良好。
勤通风、远离噪声
条件允许时,尽量选择有外窗的房间,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同时尽量选择远离交通主干道、空调机房等靠近较大噪声来源的房间。
自备私人物品,安全环保两相宜
私人物品如毛巾、水杯等建议自带。另外随身准备消毒湿巾或酒精棉球用以对公共设施表面和手部进行及时消毒。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入住酒店的注意事项:
进入酒店时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监测;
前台排队等候或与他人交流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乘坐电梯时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
入住房间后,及时洗手;
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定时开门开窗通风换气;
保持房间内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不要与他人聚集或密切接触,不在房间内进行聚会、打牌等活动,去餐厅、健身房、游泳池等酒店公共场所时尽量避开人员高峰期。
如果入住前14天有不适症状或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应主动就医并接受隔离或治疗,避免可能的疾病传播风险。
参考文献:
[1] 杨振洲, 蔡同建. 室内甲醛的危害及其预防[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6):765-768.
[2] 何思学. 经济型酒店客户满意度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J]. 新商务周刊, 2019(5).
[3]王晶. 关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卫生问题及解决对策[J]. 商业故事, 2016(5).
[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1年卫生部令第80号)
[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37487-2019[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9.
供 稿:张 琳
编 辑:李响
审 稿:张莉君 朱仁义 冯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