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明星奶茶生意,陷入舆论风波。
近日,天眼查显示,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奶茶品牌“本宫的茶”关联公司、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本宫餐饮”)被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本宫的茶创立于2015年,是由歌手胡海泉联合创始的中国风新式茶饮品牌,以“国潮好茶,本宫出品”为品牌宗旨,“用好料,才好喝”为产品理念。然而,近年来,来自本宫的茶的偷漏税、被执行等消息层出不穷。
“当时因为喜欢胡海泉选择加盟本宫的茶,干到现在,店都快倒闭了。”9月19日,张永声(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张永声加盟本宫的茶接近3年,经营压力下,他已准备与品牌解约。
像张永声一样的加盟商不在少数,口碑坍塌的明星奶茶品牌也不限于本宫的茶这一品牌。
近日,与艺人关晓彤关联的奶茶品牌天然呆,品牌关联公司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天然呆餐饮”)、上海至丙品牌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30万元。
曾几何时,由明星投资的奶茶生意,吸引力十足,吸引大量加盟商。但如今,新茶饮品牌层出不穷、市场对产品竞争力与营销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明星奶茶品牌也光环不再。
图源:本宫的茶微博
收入可观
本宫餐饮因被强制执行而备受市场关注。
本次未履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显示,原被告确认双方签订的《单店自主经营合作合同》于2023年6月29日解除,被告本宫餐饮于2023年8月25日前分两次向原告黄某某返还使用费7万元,若未按时足额返还任一期款项,原告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7万元中未履行的款项及违约金8000元。案件流程信息显示,此前,本宫餐饮已因该案被强制执行7.8万元并被限制高消费。
这并非本宫餐饮首次被强执。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本宫餐饮于今年1月3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76707元。2022年11月16日,本宫餐饮也曾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55236元。
9月20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拨打本宫的茶官方公众号所提供的加盟热线与服务热线,均显示忙音无人接听;点入加盟网站链接后,也已经无法显示品牌相关信息。
本宫的茶公众号的最后一条推文,更新时间停留在今年1月6日,这一时间正好与胡海泉方退出本宫餐饮的时间对应。
本宫餐饮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郑权,胡海泉则曾持股本宫餐饮。
天眼查显示,2016年10月14日,胡海泉开始持有本宫餐饮20%股份,认缴金额为100万元。2017年6月20日,胡海泉退股;同日,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江泉投资”)开始持有本宫餐饮51%的股份,成为本宫餐饮第一大股东,而胡海泉则持有江泉投资44%的股份,为江泉投资大股东与受益所有人。今年1月,江泉投资从本宫餐饮股东中退出。
如今,胡海泉抽身而去,但有加盟商仍陷于经营困境。
2018年,本宫的茶正式开放品牌加盟。结合张永声提供的信息与公开资料,刨去装修费与店铺租金,开一家本宫的茶,起步费用在30万元左右,其中包括8万~9万元的加盟费、设备费、首批物料费、装修费、管理费与保证金。张永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光是从加盟到落地,他的店就花了接近40万元。
尽管投入不小,但是加盟商的收入却并不可观。为了降低成本,张永声一个人运营店铺。但由于主要承接游客,门店收入并不稳定。暑假时月收入在5~6万元,但平时每天却只收入70~80元。“现在饮品店太多了,卷得厉害,很累却不挣钱。”他对时代周报记者感叹道。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本宫的茶加盟商反映因为品牌产品更新迭代慢、选址不当、门店缺乏营销推广支持,导致自身经营无法回本。
本宫的茶在加盟方面收获颇丰。
据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网站此前的一则处罚信息,因本宫餐饮2019年至2020年期间取得加盟费等收入未确认销售收入且未申报缴纳相关增值税和附加税费,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依法对公司罚款合计91232.23元。而在处罚信息中,2019—2020年,本宫餐饮的加盟费等收入超过500万元。
图源:图虫创意
加速洗牌
深陷舆论风波的不止胡海泉与本宫的茶,还有关晓彤与其关联奶茶品牌天然呆。天然呆创立初期,关晓彤多次为品牌“带货”,在社交网络上传播露出品牌标志的图片。
天然呆奶茶于2020年由天然呆餐饮公司(下称“天然呆餐饮”)创立,创立之初,关晓彤不仅担任“店长”,还参与拍海报和宣传视频。天眼查显示,天然呆餐饮公司股东为成都添好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彤梦心缘(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彤梦心缘”),其中,彤梦心缘持股35%,而彤梦心缘的实际控制人与最终受益人均为关晓彤父亲关少曾。
9月19日,关晓彤作室发文称,此前,天然呆奶茶加盟商(温州欧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关晓彤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的案件,经过一审法院、二审法院审理,均判定关晓彤女士并非案件的适格被告。二审法院亦作出驳回原告对关晓彤起诉之终审裁定,相关案件执行信息与关晓彤无关联。
窄门餐眼显示,2021年,天然呆新开门店数量为185家,另据电商在线2021年报道,天然呆奶茶加盟费用为12.8万元。
然而,随着门店经营时间渐长,天然呆奶茶也诉讼纠纷频出。
天眼查显示,2021年以来,天然呆餐饮已多次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温州欧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甘肃福聚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金合土餐饮管理(江苏)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多个自然人起诉。
此外,2021年,天然呆餐饮还曾因违反相关规定发布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被罚款5万元;2022年,公司又因违反《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八条,被罚款叁万元。
近年来,新茶饮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主打各类细分赛道的新茶饮品牌层出不穷,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拓店也成为新兴品牌抢占消费者的关键动作。9月2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8月31日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51.5万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万家增长超36%。
当奶茶店随处可见,产品创新能力、迭代速度、品牌营销破圈能力,也成为各大品牌的比拼的核心要素。与各个真枪实弹进行口味与联名创新的新茶饮品牌相比,本宫的茶与天然呆或欠缺竞争力,这也体现在上述品牌的加盟数据上。
窄门餐眼显示,2021年,天然呆开店数量为185家,到了2022年,开店数量便骤降至16家。截至目前,天然呆在营门店数量仅为22家。本宫的茶情况也类似,2019——2021年,品牌开店数量分别为322家、328家与277家,然而2022年与2023年至今,品牌开店数仅为98家与24家。
随着明星效应褪去、新茶饮市场加速洗牌,曾经光环环绕的明星奶茶生意,也将回归商业本质,逐渐淡出市场。
单暴涨3倍,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这两天,杭州一家特别的奶茶店
突然一下子火了
几乎每个走进去的顾客
都说体验感很愉悦
甚至“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帅了!”
“辫子哥”被递奶茶,直接下单25杯
他出来的时候,回眸一笑太帅了
7月29日下午,气温近40℃,空气里裹挟着从地面袭来的热浪,让人无所遁形。
上城区采荷街道凯旋路荷湾·特有爱幸福街区一家茶饮铺门口,一位年轻女孩刚给一位快递小哥递完凉茶,迎面走来个扎辫子的路人小伙。
“哥哥,喝一杯茶。”
清亮的声音让“辫子哥”明显愣了一下。“啊?茶水是吧?”他接过姑娘手中的凉茶,上下打量一番,本来要走,似乎觉得眼前这女孩有点特别,又回转身带着好奇走进店里。
原来这是由一群心智障碍青年经营的店铺。刚刚递凉茶的女孩,就是这样一位特殊孩子。
小伙子当即点了五杯珍珠奶茶,说要带给同事喝。那女孩高高兴兴接单,却做得很慢,旁边还有个老师不时提醒这一步做啥,下一步做啥。
小伙四下打量,见墙上贴着一批精心设计的公益奶茶券,旁边是可爱风的字体,还有一个数字1663。意思是说,顾客可以给陌生人点一杯奶茶,送给有需要的人,迄今已送出1万余杯,还有1663杯挂在墙上待赠送。
许久,回过身,姑娘才做完,正弯腰认认真真把每一张茶饮标签贴到杯身。那小伙子临走又突然加单,直接追加了20杯奶茶,“我也跟他们一样不拿走了,预订给有需要的人吧。”
他走出店门,回头看看店铺,在风中留下满意的一笑。
同一刻,店里老师送走客人,惊喜地拍着女孩肩膀,“很棒啊,哇,我们今天做奶茶啦,太厉害咯!”
店铺监控记录下的这件奶茶小事,把全国各地许多网友感动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人一旦做完好事,会心情愉悦,百事顺利”“你不知道最后他回头望店的那一刻有多帅!”“好感动,再去杭州的话,我也会光临”......
订单暴涨,有人远程下单50杯
这群孩子,太棒了!
这家茶饮铺就在凯旋路129号,名叫“弯湾爱生活”,是两年前在市、区、街道和社会各界支持下成立并投入运营的。
走进来,装饰透着温馨的设计感。
8月1日下午,老家安徽的值班店长张琳正在做饮品,“哎呀,今天好忙好忙。我们‘小伙伴’根本忙不过来。”
在这里,张琳也被“小朋友”(心智障碍青年)称为老师,教他们做奶茶、咖啡、烹饪、搞卫生等基本技能。孩子们算数字、算时间这类活没法教,得自己上。
昨天一早,张琳还没出门就发现了异样:才7点钟,手机端外卖平台就显示有奶茶预订单了。
一个小时后,又有人订了10杯生椰拿铁。
“平时不是这样的啊。奶茶嘛一天就10杯上下,今天已经做30多杯了,咖啡更多......”做下一杯的间隙,张琳感叹,“好像是看了网上视频,有点火了。我们小伙伴们有点来不及了。”
张琳从吧台下拿出一摞单子,都是下午的,“你看有个人一单预订了50杯,也是不拿走的。”单子上,是一位丁先生备注:“请把水和茶饮送给路过的那些环卫工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你们很棒,加油!”
张琳说,视频里在门口递凉茶、进店里做奶茶的女孩叫胡亦璇,今年21岁。
胡亦璇学做奶茶一年多了,几个步骤得每天重复、重复。不过,她很喜欢做奶茶,每次都自食其力,值班店长则需要候在一旁,叮嘱这一步要干啥,下一步要干啥,怕她忘记。
下午四点,临下班,胡亦璇听老师表扬自己,开心地跟大家再见,“我回去啦老师。回家看《冰雪奇缘》,等妈妈。”她笑容清澈,挥手,袖子上能看见贴的姓名牌。门被拉开,留下一个快乐的背影。
张琳在“弯湾”十多年了,跟心智障碍孩子们接触久,感触很深。
“根本没想到视频火了,这其实是店里蛮平常的事情。我们店的同学们都很单纯,也很勇敢。大热天可以在门口热心地喊着给路人递凉茶,普通人都觉得难为情。其实心思单纯了,做什么事情都会很纯粹,就是高温天里很自然地请你喝杯凉茶嘛。”
那位猛点奶茶的潇洒“辫子哥”是谁呢?张琳说,大家都不认得,他也没留下名字、联系方式,只记得是一米八左右身高,30岁上下。
从一个人的妈妈,变成一群人的妈妈
没有人生来就是铁打的
其实“弯湾”这个名字,和它的创办人徐琴,杭州人都不陌生。
简单说,这是一位“铁打的”妈妈为心智障碍群体创造了一个“大家庭”的故事。这里面是无数个为母则刚的实例。
网友一片点赞的背后,其实也能读到为人父母才懂的辛酸和期许。就像网友@生活在脚下 一条不起眼的留言:“我儿子孤独症。从不会主动跟人交流。她(小璇)已经很棒了,希望我儿子现在做康复以后也能这样。”
徐琴还记得亦璇妈妈第一天带胡亦璇来的时候,两个母亲只是看第一眼,眼神里的那种期许,就都懂了。
徐琴的儿子今年36岁,也是弯湾的一员,不过并不像胡亦璇这样能凭较强的自理能力实现就业。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其实前面二十年都是在为孩子付出。2岁不到,他床上摔下来,过了30天脱离生命危险,真的是运气。再过了30天,每天发癫痫都要二十几次。再过了两年,脑外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失明。他很坎坷。到了十七岁彻底看不见,然后再慢慢有点恢复......现在回忆起来,好像一口气就能说完,但是一个以泪拌饭的妈妈,那个过程很艰难。大家都说我是铁打的妈妈,当然不是铁打的,但你不做铁打的也不行啊。”
33年前,徐琴上班收入并不高。为了挣救儿子的钱,她腾出下班时间去路边卖棒冰。
她想想自己是个读书人,“卖棒冰”三个字在喉咙里翻来滚去就是喊不出来,眼睁睁看着棒冰融化。最后她喊出来的三个字,响到吓自己一跳。从那以后,她就啥都不怕了,做快餐、做夜宵、进外企、再辞职做生意......
60岁的徐琴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妈妈,也是一群人的妈妈。这些年,她和弯湾托管中心伙伴们、家长们仍在一起开拓适合大量心智障碍青年自我表达、实现就业的业态,书店、超市、车行、茶歇、保洁......去年,弯湾托管中心的26名青年还凭借一支啦啦操,登上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
“以前很多家庭,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把他们藏在家里与世隔绝,其实是不行的。跟孩子们接触多了,其实你会发现,许多孩子跟我们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别。”她说。
直到晚上,仍有零散几位客人进店光顾。“其实不是说比外面卖的奶茶好喝多少。”一位辽宁大哥说,“杭州市区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样一家店面是属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的,本身就很不容易。”
记者 钟玮 视频 方永彬 钟旭峰 夏昱鑫
来源: 杭州日报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21年12月,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人设”崩塌了。起因是有员工在公司群里吐槽:到手工资由原本的5000元左右降低至2000元左右、提成仅8元。
此事引发激烈讨论,创始人吕良与妻子甚至下场与员工直接对线,并动辄打电话辞退。事后官方发布道歉信进行情况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公司亏钱是战略失误,不应由员工买单。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茶颜悦色成立已有8年,从门店设计到奶茶包装,走的都是古典中国风,“声声乌龙”“纤纤马卡龙”“凤栖绿桂”等命名充满诗意。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长沙的美食名片。这得益其单城密集开店模式,在中心商圈以及人流量密集处开出近500家门店,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客流量减少,饱和式开店就成为巨大的资源浪费。继年初、7月底之后,茶颜悦色在11月时进行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87家门店大部分位于长沙,这也意味着公司直接少了近15%的收入来源。据悉,相较高峰期其业绩下滑超过50%,每月亏损2000万元。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在尝试走出去。去年12月进入武汉,因开业排队8小时上了热搜。今年4月在深圳开出快闪店,共有4万人参与排队,催生的黄牛代购高达200元一杯。目前还在株洲、岳阳、浏阳开店,明年将走进湖南更多的城市。
但想要复制长沙的成功经验并非易事,而且茶颜悦色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正在蚕食其大本营的市场份额。这一次的口水仗,不仅暴露出管理和组织能力方面的问题,还给外界、消费者留下了负面印象。如何扭转口碑,还有待时间观察。
< class="pgc-img">>中国茶饮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十店九亏”并不只是调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过13万家,占行业总数的43%。不过大浪淘沙之下,依旧涌现出书亦烧仙草、7分甜、沪上阿姨等特色茶饮。而红餐网发布的《2021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无疑是观察行业的一个窗口。
排在榜单5-10位的依次是茶颜悦色、1點點、茶百道、古茗、甜啦啦和新时沏。其中,茶百道、新时沏是今年新上榜的品牌。作为主攻下沉市场的茶饮品牌,甜啦啦从安徽蚌埠起家,6年时间已开出超5400家门店,遍布全国28个省份、108个城市,每年服务顾客超2亿人次。
排名第四的coco都可,97年创立于台湾地区,07年进入内地市场,目前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他们将茶叶和小料的原料健康化升级,凭借着“奶茶三兄弟”“鲜百香双响炮”“鲜芋青稞牛奶”圈粉。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三巨头已经形成。蜜雪冰城排名第三,这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企业,成立已有24年。去年6月,其门店达到1万家。而到了今年10月,这一数字突破了2万家。也就是说,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此前二十年的开店总量,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排名第二的奈雪的茶,凭借“高端茶饮+欧包”模式加日系小清新店面装修风格,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心,目前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开出700多家门店。今年6月份,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新式茶饮公司。不过仍未能实现盈利,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
喜茶(HEYTEA)稳居第一,品牌指数978.6。根据第三方机构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以2020年零售消费总值计算,它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7.7%,领先于奈雪(18.9%)。
今年7月,该品牌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高达600亿元。目前已开出800多家门店,并进行一系列业务扩展,包括推出果汁茶、乳茶、柠檬茶等瓶装饮料,投资精品咖啡“Seesaw”、柠檬茶品牌“王柠”、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等,寻求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