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重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台湾英业达、广达等十大电子厂商和上下游企业陆续落户重庆,由此带动重庆台商台胞数量爆发式增长。10月16日,在“重庆·台湾周”分论坛之一的“渝台融合发展交流会”上传来消息,目前在渝台商台胞数量已超过3万人,重庆已经成为台商重要的聚集区、产业西进的首选之地。
作为重庆第一家生产型台资企业百吉集团董事长、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李文勋见证了重庆从封闭落后的内陆老工业城市,成长为国际物流体系四通八达、产业商贸繁荣发展的中心城市,被赋予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定位。
来自重庆市商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重庆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749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62.78亿美元,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0家。
据介绍,若加上未登记在册的餐饮类微企,在渝台商企业的加总约3000多家。从分布领域上看,受到十大电子厂商带动,在渝大部分台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仅产业链上游的配件厂,就有400多家是台资企业。
“重庆已经成为东部沿海的台资企业产业转进西部首选之地。”李文勋说,在新一轮的台商“西进”浪潮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合作领域广阔,对于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台企,既获得自身转型升级的机遇,也可助推重庆等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熊林表示,重庆市出台了渝台58条措施,内容涉及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台湾同胞在渝学习实习、创业就业、居住生活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台商在渝投资兴业和台胞在渝创业就业和生活的便利性,期待更多的台企赴渝共享发展红利。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
饮市场持续复苏,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餐饮业运行在合理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3751亿元,同比增长14.3%。
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3751亿元,同比增长1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20.7%。2021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25463亿元,同比增长42.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5842亿元,同比增长49.5%。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人士分析,2021年1-7月,餐饮市场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国内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全国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对部分地区餐饮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餐饮市场发展恢复不均衡。
那么,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重庆,在餐饮市场方面表现如何呢?
重庆消费市场持续复苏。来自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餐饮收入突破千亿,同比增长51.7%,两年平均增长12.8%。
重庆新型消费不断积聚。重庆正在大力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计划,全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2.8% ,两年平均增长39.1% 。
此外,重庆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持续优化餐饮经营环境。重庆编制《重庆市国际美食名城建设实施方案(2021-2125年)》,出台《重庆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加强绿色饭店、钻级酒家、星级农家乐等标准宣传,修订《重庆沐浴保健服务标准》,促进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实习生 胡滨鹏
随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企业逐步有序复产复工,在无接触配送等方式之外,对餐厅门店营业供餐的需求正在逐步显现。 2月16日,从市商务委传来消息,为保障商户和消费者双方安全,美团点评(以下称“美团”)发布《餐饮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无接触点餐指南》(以下称《指南》),为餐饮商户应对疫情,安全开展复工经营提供操作指引。
无接触点餐,即通过提供手机点餐、支付、预点餐、外带等全方位无接触产品和运营方案,实现餐厅的无接触点餐、无接触取餐全链路解决方案。
《指南》对无接触点餐提供了操作建议。餐厅通过手机点餐功能,实现顾客到店后通过手机扫码,全程无接触完成点餐、下单、支付、取餐的闭环。在点餐环节,规避传统面对面点单支付环节带来的人与人的接触风险;在取餐环节,餐厅设置专门的无接触取餐点,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叫号取餐,避免与人接触。同时,餐厅还可在线上投放点餐二维码,通过全程无接触预点餐来减少人与人的接触,全方位保证商家和顾客的安全。
据美团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在重庆地区,有阿兴记、必胜客、肯德基、加班狗、菜香源、乡村基等13家餐饮商户共249家门店已开通无接触点餐及预点餐服务。
肯德基重庆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重庆部分肯德基餐厅正在试点无接触点取餐服务。消费者可以使用手机自助点餐或自助点餐机下单,餐点完成后,凭取餐号在柜台领取自己的餐点。部分试点餐厅会配备自取货架、增加标识,方便消费者自行取用餐点。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