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证监会官网;国瑞科技官网;上海电气官网;证券时报《潜望丨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神秘人隋田力操刀,13家上市公司卷入》;公开网络
>><>017年12月27日,微博@平安南京发布消息称,“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12月26日,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目前,南京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调查。”
张小雷自首之后,宝粉们的挣扎手段匪夷所思,各种极端表现频频见诸报端。
再有4天,钱宝网张小雷自首就将满三个月,但是一些投资人的非理性“维权”依然层出不穷。
据江苏警方披露,江苏省属某事业单位的正处职党员领导干部姚某因为参与钱宝系非法集资损失惨重。在钱宝出事后,他一方面开会要求单位员工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一方面躲在幕后,为集资人开展非法“维权”活动出谋划策,企图向政府施压,影响案件侦办进程。
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姚某于3月3日被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百亿大骗局的落幕
2017年12月26日,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标志着继e租宝之后,看广告填问卷玩游戏每月可赚过万的钱宝网宣告崩盘。
成立于2012年的钱宝网,其运营模式即当用户注册成为钱宝网会员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便能到“任务大厅”中领取诸如观看广告、填写问卷、试玩游戏等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其官网介绍,截至去年8月底,钱宝网已经投资30多家公司、遍布全国10余省市的规模。用户注册量已超过2亿,根据钱宝网官方公布的数据,其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500亿。
其实自从2012年钱宝网上线,就因为年化收益超过40%而饱受争议。在此期间也有媒体提出过诸多的质疑,但依靠着各种广告,各种活动,钱宝网通过源源不断的新钱在进入,资金池足够充裕,一直没有发生问题。
2017年3月有专家公开表示,钱宝网是典型的旁氏骗局,即需要流入资金大于每天需要支付的利息或收益才不会崩盘。
2017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钱宝网的上海总部已经人去楼空,部分大额投资账户无法提现。当时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还通过视频强硬回击称“伤害宝粉的人会付出惨烈代价”、“要为宝粉复仇”,并悬赏10万寻找“谣言”散布者。
负面新闻如此之多,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问题所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庞氏骗局,却令无数的投资人上当受骗,究其原因还是被高额的利息冲昏了头脑。
想坐收渔利 结果却身陷囹圄
姚某被钱宝网吸引,始于每天登录签到的6毛钱小利。随后几年内,他陆陆续续向钱宝网投入300余万元,到钱宝网出事的时候,账面资金已经达到1700多万元。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姚某在单位里作为领导,要求职工相信法律;而在宝粉群里,他则是那种神秘的“专家”,一些人会主动征求他的意见,他则借机鼓动开展非法“维权”活动。
姚某某在网上自称是一个“损失惨重而又身不由己的人”,平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很少在宝粉群里发言,也不参加宝粉组织的线下“维权”活动。他只和一些比较活跃的宝粉单线联系,给这些他们提供“提示性的建议”。
这些“提示性的建议”包括:号召宝粉成立非法组织“维权敢死队”;他亲自撰写了诗歌《保重 我们都要保重》;为集资人开展非法“维权”提供6条建议。在这篇文章里,他引用了许多在宝粉群里流传的谣言,比方说对某领导的人身攻击以及“部分公检法人员知道钱宝要出事提前出逃”等。
无论是提“建议”,还是写诗写文章,姚某某说,“都是因为我感觉自己损失太大,希望通过调动宝粉一起‘维权’,对政府和警方形成压力,加快案件侦办进度,好尽快拿回自己的损失。”
面对媒体,姚某呼吁那些仍然执迷不悟的集资人,“丢掉幻想,不要再被钱宝系过去的辉煌迷惑,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以身试法,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要清醒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到,只有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才是维护自身权益唯一正确的道路。”
“说到底,就是想坐收渔利,结果却让自己身陷囹圄。”姚某某懊悔地说。
相关部门提醒:理性投资依法维权
在钱宝风险彻底暴露之后,一些投资人在线上、线下作出一些不理性举动,触犯了法律,江苏警方行拘、刑拘了数人。
根据江苏警方的披露,目前江苏警方公开刑拘7人、逮捕3人、行拘16人、治安警告15人,这些人来自无锡、南通、重庆、连云港、南京、杭州、阜宁、河北沧州、江阴、贵州安顺、广州等地。
2017年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说明,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
因此,相关部门提醒,广大钱宝投资人要理性维权,依法处置解决钱宝网非法集资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法是集资参与者通过法律渠道来反映情况、提供证据,表达诉求。维权不能违法,要依法表达诉求,不要受他人蛊惑和煽动,要相信公安机关会依法办案、依法处置,不要借机造谣滋事、扰乱公共秩序,让警察集中精力办案,尽最大努力依法挽回经济损失。(综合苏商会、平安江苏、江苏金融圈等整理)
>< class="pgc-img">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中国商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被称为“全球华人第一狂人”。
他敢于大骂联想要钱不要脸,直言许家印就是骗子,甚至声称自己的资产超过李嘉诚。
这个人就是严介和,那么,他的“狂”究竟因何而来?又是否担得起这个称号呢?
< class="pgc-img">>“狂”从哪儿来?
严介和的“狂”不是无端而来的,他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商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从教师到企业家,再到回归教育领域,每一步都彰显着他的独特魅力和非凡能力。
严介和出生时,中国正处于艰难时期,因此尽管他们家大都是文化人,饱读诗书,却依旧穷得三餐都吃不饱。
< class="pgc-img">>严介和只能穿着那种夹杂着稻草编织而成的草鞋,而且因为这种鞋十分不结实,大多数时候他甚至是光着脚走路的。
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严介和的锐气,相反,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胆识。
严介和的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给他取名“介和”,是希望他能够秉承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态度做人。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父亲的教育方式严厉而独特,他告诉严介和:“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严介和,成为他日后“狂”的源泉。
在学校,严介和的表现就已经与众不同,他曾在上课时认为老师讲的不好,便直接把老师叫了下来,自己上去讲课给学生们讲课,这种举动在当时无疑是极其大胆的,但也展现了严介和过人的才智和自信。
恢复高考那年,严介和也没有放弃这次机会,毅然决然的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的考上了大学。
< class="pgc-img">>可是上学的话就没有办法教书了,不能教书就没有钱赚,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选择函授学习,一边任教一边读书,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对象张云芹,也就是后来的妻子。
严介和对张云芹一见钟情,但张云芹心有顾虑,并不敢接受这段恋情,然而不知道什么叫做退缩的严介和直接给张云芹写了几百封情书,才终于打动了她的心,两人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超生,严介和被罚款1.8万元,就连工作也没了。
< class="pgc-img">>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以让普通家庭攒上好几年的了,更何况严介和还失去了稳定的工作,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严介和并没有被打倒,他看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决定下海经商,1992年,他拿着自己借来的几万块钱创办了一家公司。
创业初期,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几乎没有项目可做,但是转机出现在一个南京的项目上。
< class="pgc-img">>这个项目已经被转包了好几次,无论谁接手都不会赚钱,甚至还要倒贴好几万,然而,严介和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在明知道会亏钱的情况下,他接下了这个项目。
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不仅没有偷工减料,反而使用了最好的材料,并且提前完成了工期。
严介和亲自带领团队加急赶工,他常常对员工说:“我们现在吃的是草,将来一定要吃肉。”这种拼搏精神感染了每一个员工,大家都全力以赴,只为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class="pgc-img">>最终,这个项目让严介和亏损了近十万元,但是,他的诚信和高质量的工作却赢得了甲方的信任,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项目。
这个“亏8万赚800万”的故事,后来被哈佛商学院作为经典案例收录在教材中。
人生赢家
后来,严介和创立了太平洋建设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巨头,严介和的商业智慧不仅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上,更体现在他培养接班人的方式上。
< class="pgc-img">>严介和有两个孩子:儿子严昊和女儿严昕,他没有直接让孩子们进入主公司,而是给他们安排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严昊被安排到一个持续亏损的公司,而他仅用两年时间就让公司扭亏为盈,严昕则接手了上海的苏商建设集团,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严介和的培养方式看似严厉,实则充满智慧,他常对子女说:“你们要学会在困难中成长,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这种教育理念,造就了两个同样优秀的接班人。
< class="pgc-img">>严介和的性格特点鲜明,他言辞犀利,敢于直言不讳,他曾批评王石,炮轰许家印,甚至声称要超越李嘉诚,这种言论在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也让人们看到了严介和的勇气和魄力。
2011年,51岁的严介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将太平洋建设集团交给了25岁的儿子严昊。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但严介和坚持自己的选择,他说:“年轻人有活力,有创新精神,我相信他能带领公司走得更远。”
< class="pgc-img">>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在严昊的带领下,太平洋建设集团继续蓬勃发展,到了22年,营业收入竟突破了5000亿元。
严介和的“狂”不仅仅是表面的张扬,更是内心的自信,因为他认为他所赚来的每一笔钱都是干净的,靠自己的。这或许就是他敢于“高调”、敢于“狂妄”的终极原因。
如今,严介和已经回归教育领域,创立了华佗论箭组委会、中国郑和舰队资本国际集团、太平洋商学院等机构,试图将资源、智慧、资本融于一体,他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class="pgc-img">>结语
严介和的人生经历了从教育到商业,再到回归教育的过程,这让人更加坚信,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关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机会,让他们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严介和的人生传奇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仅需要才华和能力,更需要坚持和勇气。
严介和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商业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成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机遇。
< class="pgc-img">>他的“狂”,则体现了一代企业家的胆识和魄力,无论是在商界还是在文化领域,严介和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严介和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创造的商业奇迹,更在于他敢于挑战常规、敢于表达自我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家在新时代需要具备的品质。
严介和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过人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他的人生经历,无疑将激励更多的人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2014年12月29日发布:严介和:全球华人第一狂人的“温情”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