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开餐饮店,再次翻车。近日,“杜海涛合肥火锅店被责令停业”话题,一直保持在微博热搜榜上。
据报道,安徽合肥监管部门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在杜海涛开的“辣斗辣”火锅店就餐时,发现汤菜中有苍蝇,但店员不予理会。7月7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店后厨不仅卫生不达标,还存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问题。该店随即被责令停业整改。
近年来,明星开餐饮店已成常态。企业信息平台发布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明星开店大幅增加,仅2017年就有13家明星餐饮企业注册成立。但超过30%的明星餐饮企业都存在经营异常,10%以上相关企业受到过行政处罚。陈赫的贤合庄、杜海涛的“海吃海喝”、薛之谦的“上上谦”时尚火锅等,都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
经媒体调查,不少明星餐厅都只是餐饮公司利用明星效益批量孵化,一面利用粉丝增加人气,一边收取高额加盟费。
实际上,无论是明星餐饮店还是普通餐饮店,保障食品安全都是底线。顾客消费时,显然更看重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炒作明星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因明星自带流量,起初食客如云很正常。但相对于普通餐饮店,慕名而来的粉丝和食客,对明星餐饮店的信任和期望值往往更高。在普通餐厅出现的小问题,放在明星餐厅,极易演变成“翻车”事故。
想要利用明星效应赚钱,就要对得起公众的信任,明星也应爱惜羽毛。如果只是把粉丝当韭菜,让消费者用信任为其知名度买单,那换来的,只能是明星人设的崩塌,相关企业迟早凉凉。
其实,开店和娱乐圈一样,如果没有好的作品,明星流量也只是一时的,来得快去得也快。明星餐厅想要保持高流量,严格的品控和高质量的服务才是关键。
上游新闻 时婷婷
今年的餐饮市场,把无数实体餐饮老板拖进负债的深渊,而餐饮加盟,外卖,被媒体炒作的异常火爆,各网络媒体餐饮报道红红火火,排队就餐的,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的餐厅,好像遍地都是。
但是,到每个城市看看,店铺出租转让,关门倒闭的一片一片,就连过去一铺难求的上海,广东等城市,过去几十万转让费都租不到的店铺,今天,没有转让费都租不出去的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出现现实与宣传水火两重天的现象,是谁在炒作?
餐饮创业者要谨慎掉入加盟,外卖,营销宣传等虚假旺盛的陷阱?
< class="pgc-img">>一, 培训大师的忽悠
打开抖音,看看头条, 餐饮赚钱太简单,一个小方案,就可以年入几百万,一些大咖,营销大师把餐饮赚钱讲的比喝凉水都简单。
一个餐饮店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瞬间就让它客流引爆?
一个面馆开业,分出大碗小碗两种面,小碗免费,大碗2元......一年赚160万?
一个人投入350万开了个饭店,当天收回400万,这是某免费模式培训平台的案例,全国数以万计的老板花几万元钱学费,相信这样的餐饮神话?
餐饮逆向思维,餐饮营销大法,餐饮股份招商......
餐饮店生意火爆的3套方案,1,将招牌菜免费,主产品引流,2,充99元送200元成为会员,会员锁客,3,会员送朋友卡,裂变模式?
听听他们的忽悠,做餐饮即不愁资金,也不缺客户,什么管理,服务,菜品都不在话下,只要一招,赚钱就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
看看这些讲的天花乱坠的模式,真不知道我们这些做实体餐饮的人是真的笨,真的看不明白,不会做,还是他们这些培训大师在满嘴跑火车,纯属扯淡!
“烹小鲜若治大国”,餐饮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点,一条线就能连接的,看到的是菜品,服务,环境,真正的核心是看不到的,理念,文化,布局,老板的思维境界,如果你想在餐饮行业有所成就,必须对餐饮行业有深刻的了解,要有一定的思维境界,餐饮创业者,不要被虚假的繁荣蒙蔽。
餐饮老板误区:
餐饮老板生意 不好,首先想到的是顾客问题,于是,就通过各种营销把顾客吸引进店,打折,促销,免费,虚假宣传,套路满满,最后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活动一旦停止,顾客立即消失。
餐饮行业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它不是网络虚拟,你可以在网络上聊100个情人,也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但你不能找2个老婆在线下结婚,做餐饮远离浮夸,脚踏实地才是唯一出路。
二,加盟连锁的陷阱
今年实体企业受疫情和线上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危机,收入低就业难,有大量的转行和再就业人员需要找到新的出路,于是,相对进入门槛低的餐饮行业,成了大多数创业者的首先,对于一些餐饮外行,认为选择一个热门品类,加盟一个品牌,就可以高枕无忧?结果就掉入了一些快招公司的套路,最后,不仅·1赚不到钱,有的甚至被骗。
经营不到一个月的螺蛳粉店
对餐饮一无所知的新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盟一个餐饮品牌比较靠谱,山东的范小姐和闺蜜原来做服装生意,受线上影响,她们感觉到服装生意不好干,于是想做餐饮,因为她们不懂餐饮,疫情结束后,她们就通过抖音,头条号等自媒体,开始关注有关餐饮行业加盟,看到螺蛳粉在各大自媒体平台炒的红红火火,所以就加盟了一个螺蛳粉品牌,当时装修费花了2万,加盟,设备等在总部花了5万多,房租,进场费等花5万,一个投资十几万元。
8月份开业后,生意冷淡,无人问津,一天营业额不到100元,最后做活动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在开业不到一个月她们彻底失去信心,现在停业转让状态。
加盟误区:
一般加盟公司通过快招公司,经过各种媒体包装宣传,扩大事实,制造繁荣的假象,用理论的套路迷惑加盟者,每天可以接待多少顾客?人均消费多少钱?毛利率是多少?费用多少?最后,算完账利润都很可观。
创业者不知道他每天招待的顾客只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不确定的,这个数字没有,后面的一切利润都不存在,加盟不看宣传,不听他讲什么,直接到相同消费档次和习惯的城市,看他们总部的实体店生意如何,如果,你在南方城市,总部说他们的实体店都在北方,你在北方城市,总部说他们的实体店都在南方,这样的公司,基本都是骗人的。
快餐正规大品牌,加盟费一般要10万以上,10万以下加盟者,问题不是你要加盟谁?你先要懂得餐饮的套路,有时间可以自己学习和实践,没时间可以少花点钱找老师,聘顾问给你带路,这样做表面上是浪费时间和费用,实际帮你省大钱,今天的小型加盟公司,没有几个是安全的,茫然加盟,99%以上的失败,不出3个月的加盟店,满大街都是。
< class="pgc-img">>现在都知道开实体餐饮店难,一些人们就开始拼命的包装实体店,赔钱赚人气,吸引人们的眼球,然后,靠加盟赚钱,一些餐饮外行,以为加盟就能高枕无忧,结果不仅不赚钱,还赔进去了一大笔高价格的设备钱和加盟费,比自己直接开店亏得还惨。
三,美团,饿了么外卖诱惑
加盟被一些快招公司用来欺骗创业者,外卖被一些代运营公司用来忽悠餐饮老板
这几年,外卖行业快速增长,无论是小餐厅还是品牌店,都纷纷加入了外卖的行列。而一些门店每月几千上万单的销量,让一些餐饮人和创业者羡慕。
我2014年开始在上海浦东新大陆开第一家便当外卖店,到今天亲身体验了外卖市场的发展过程,2014年到2016年是外卖市场的红利期,平台不仅没有管理费,还给商家补贴,配送也是补贴烧钱,所以,那几年出现了一些刷单族。2016年开始,外卖行业进入价格战,整个外卖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外卖市场总量高速增长,商家利润快速下降,很多商家赔钱赚吆喝,大的外卖公司,用低价格,赔钱赚单量,吸引外卖加盟者,一些代运营公司应运而生,割餐饮外卖的韭菜,整个外卖市场,看抖音,看美团的单量,如日中天,而现实中真正靠外卖赚钱的餐饮屈指可数。
青岛的小李加盟了上海一家烧腊外卖店,加盟费投资5万元,原料,包装都是总部配送,加盟时看上海一些店的单量过万,加盟加盟每个月卖不到1千单,小李做活动,搞促销,坚持几个月后单量还是上不去,他听说代运公司可以帮助提升单量。于是,小李托关系找到了一家品牌的代运公司。
在代运营公司的指导下,小李在外卖平台上刷了一部分单(据说是为了在外卖平台上打开知名度,增加好评),重新注册了店名,然后还加入了一些新店开业的满减优惠活动。
小李的店用了一个星期,每天做到100单左右。半个月后,0刷单、每天做到了150多的单量。小李看到了希望,有的时候爆单,一天能超过400多单。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小李的店正常每天300单以上。两个月后,小李盘点算了一下账,发现一个问题,不仅没有赚钱,还亏钱,这么多单量,为什么不赚钱?钱都到哪里去了?
做过外卖的都知道,外卖的运营成本太高了。
搞活动促销满减,有的套餐成本价都收不回来,就是有利润的一个人也只有不到3元,扣除人工、租金、水电,那就是卖一份亏一份的钱。还有平台的管理费太高,再给代运营管理费,总部的原材料,包装成本比市场自己采购也贵不少。
小李算完账后,感觉这样不行,累死累活还赔钱,终止了代运营公司的合同,减少了平台上的满减活动力度,接着自己在当地市场采购一些物料。这样成本降低了,但是平台上满减优惠少,点外卖的单量直线下降。外卖市场,通过产品留住顾客的市场氛围还没有,除非是一些大的知名品牌餐饮,其它餐厅,没有优惠根本就没有单量。
有单量亏,没有单量更亏,最后,小李被这个外卖店折磨的死去活来,把父母的养老钱都赔进去,父亲得了癌症,继续做亏钱,不做,投进去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合约签了,店也开了,继续做可能亏,但是不做,投进去的钱就等于打水漂了,小关真的是骑虎难下。
外卖误区:做外卖店不要看单量,要看最后到手的价格,外卖表面上投资少,单量多,一些不懂餐饮的人很容易上当,现在,外卖是一个标准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它比堂食水更深,餐饮创业者一定要小心。
餐饮创业要谨慎,经营管理靠规律,餐饮意气用事,盲目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是开心一哥,餐饮行业,我有我独特的见解,有困惑关注我,你就是胜出者。
国网4月30日讯(记者 董小迪)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开始正式施行。该法明确了机关、学校、餐饮服务经营者、旅游经营者等各类主体的行为义务和违法处罚方法,并对曾引发热议的“大胃王吃播”作出回应。
根据反食品浪费法,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餐饮服务经营者应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同样由上述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设有食堂的单位应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学校应加强食堂餐饮服务管理,旅游经营者应引导旅游者文明、健康用餐,食品经营者应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
设有食堂的单位未制定或者未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对曾引发热议的“大胃王吃播”现象,反食品浪费法中也有回应,明确禁止新闻媒体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