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唐亚华
编辑 | 黎明
几个月前还被说成是“流血上市”的奈雪的茶,转眼间就更新了招股书,“扭亏为盈”了。
不少人好奇,短短一个季度,奈雪的茶怎么就突然盈利了?深燃翻看招股书发现,事实上,奈雪的茶所谓的盈利,只是剔除掉了一些优先股、期权激励、利息、税收等带来的亏损,将账面数字变得更好看了。如果不进行账务调账,奈雪的茶2020年亏损约2亿元,仍然是不小的数目。
不过,正如招股书所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排除了资本因素,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从经营利润来看,奈雪的茶单店经过10个月左右的回本周期,可以保持近30%的经营利润率,这也证明了其盈利能力。
至于公司逐年加大的亏损,主要是由于扩张导致的。新茶饮市场还处于急速上升期,奈雪的茶的野心显然不会止于500多家门店。所以在短期内,奈雪的茶因扩张带来的亏损还会持续。
此外,有数据显示,奈雪的茶门店坪效远低于喜茶,而一直以来有着差异化优势的烘焙类产品线竟然成了拖低门店利润率和坪效的业务,这让奈雪的茶所谓的“第三空间”、“社交属性”的故事显得苍白无力。
值得探究的是,争抢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奈雪的茶,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调整出的“账面利润”
6月6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奈雪的茶已通过聆讯。其更新版招股书显示,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664万元,扭亏为盈。在对外宣传上,奈雪的茶还提到,如使用更准确反映公司实际租金水平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6217万元。
奈雪的茶在2020年2月11日,农历除夕夜,第一次提交了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750万元。
仅一个季度后,再更新招股书,公司就变成盈利,难道这一个季度净赚几千万?这不禁让人疑惑。
事实上,这不过是常规的财务操作手段。我们从合并损益表可以看出,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营收30.57亿元,净亏损2.03亿元。也就是说,奈雪的茶事实上整体还是亏损的,那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是怎么来的?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在年内亏损的基础上剔除掉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1.33亿元、“编纂”开支1140万元、“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4546万元、“可赎回注资额的利息”3825万元、“免征销项增值税所得收入”-1.8亿元、“不可抵扣的进项增值税”1.72亿元,调整之后,公司的净利润就变成了1664万元。
一名财务从业者表示,以上内容是一些与公司金融负债相关的内容,由于招股书没有详细披露具体内容,按照惯例,可以理解为公司的融资过程中约定的一些优先股、债转股、利息,以及期权激励、税收等带来的公司损益变化。
正如招股书所说,这些内容确实与公司的业务经营无关,调整后的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当年的收入、支出、利润等情况。
调整后的账面数字确实更加好看,但如果计算公司整体净利润,调整前的数据不得不作为参考。
来源 / Pexels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2751万元,2020年全年亏损在2.03亿元。也就是说,第四季度亏损增加1.76亿元。有观点认为,奈雪的茶亏损是因为成本太高,2018至2020年,奈雪的茶前两大费用开支分别为材料成本、员工成本,合计占总成本的66%,尤其原材料成本连年走高,2020年占比已高达37.9%。
过去三年,奈雪的茶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8.9%、16.3%、12.2%,数字虽然在下降,但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奈雪的茶亏损的核心原因还是扩张。截至2020年底,奈雪线下门店数量为505家,2020年第四季度新开69家新店。一个店的装修、租金、原料等投入差不多在200万元左右,回本周期平均约10个月,所以2020年开的店里面还有不少是尚未回本的。
久谦咨询资深分析师陈晨对深燃表示,奈雪的茶2020年亏损扩大是符合它的扩张逻辑的。2018年奈雪的茶门店主要在广东,单店表现非常好,但那时候的数据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当时还只是一个区域品牌,2019年之后奈雪的茶进入一个高速扩张阶段,过去三年的整体亏损在扩大,但是因为公司在扩张期,这个亏损数额在正常范围内。到了2020年,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在下降,疫情是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延长了2019年底以后新开门店的回本周期。
在她看来,奈雪的茶目前的发展还远没有到天花板,他们开出了500多家店,但全国大型中高端商场有1600-1800个,还不包括车站、机场,行业还有很大的投入空间,包括奈雪的茶在内的新茶饮企业还会经历很长的投入期。
星巴克在中国目前有大约4000家店,而在中国,咖啡的受众远远小于奶茶,新茶饮的需求是确定的,可以渗透的人群非常大。对标星巴克的喜茶和奈雪的茶实际上可以开更多门店。
“据此推测,未来1-2年还会是奈雪的茶的投入期,财务表现上可能亏损还会持续。奈雪的茶需要尽快优化它的单店模型,然后更快地在市场上占据好的位置。”陈晨分析。
烘焙产品拖累了奈雪的业绩?
整体盈利能力尚可,但奈雪的茶在经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一直引以为傲的“一口奶茶、一口软欧包”中的创新业态软欧包,反而成了业绩的拖油瓶。
不过,这些问题是相对竞争对手喜茶而言。我们都知道,喜茶和奈雪的茶作为行业前两名,难免被拿来比较。
一直以来,奈雪的茶宣称要聚焦社交场景,着力打造“第三空间”。“第三空间”这个概念此前是星巴克的故事,星巴克以其有别于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个聚集空间为吸引点,快速扩张成为全球第一大休闲饮料连锁龙头。但在国内,传统茶饮更多是对瓶装饮料的替代,缺乏社交体验互动。
奈雪的茶自己认为,新茶饮的核心是:第一,让年轻人喝茶,第二,让大家习惯把喝茶当做一种新的社交生活方式。基于此理念,他们要打造“全天候的都市候客厅”。通俗来说,就是开大店,提供休闲互动场景,用户购买的不止是茶饮和面包,还有空间和体验。
故事讲得再动听,究其本质,还是商业考量,那就是用社交属性增加用户数和客单价,带动销售,提高利润率。
那么,经过几年的打磨,奈雪的茶这样的门店结构,与主打茶饮的喜茶相比,谁的模型更优呢?
“奈雪的茶的烘焙类软欧包拖累了坪效和利润表现。”陈晨说,“奈雪想通过奶茶和烘焙的交叉销售来提高客单价,但目前来看它对标喜茶还有优化空间。点评上奈雪门店的差评基本都是和烘焙品质差有关”。
久谦中台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喜茶的坪效(即每平方米面积上产出的营业额)为0.59万元/平方米/月,奈雪的茶为0.30万元/平方米/月。具体来看,喜茶客单价是50元,每单杯数为1.8杯;奈雪客单价是43元,每单包含1.4杯奶茶和0.5份烘焙;喜茶的单店月销售额为90.3万元,奈雪这一数字为71.6万元。而在二线城市,喜茶和奈雪的茶坪效分别为0.50万元/平方米/月和0.27万元/平方米/月,到了三线城市,双方的这一数字为0.40万元/平方米/月、0.12万元/平方米/月,差距进一步拉大。不过这些数据没得到奈雪的茶和喜茶方面确认。
“奈雪的大店模式需要优化。奈雪的茶的门店定位是第三社交空间,所以标准店都是200-300㎡,喜茶平均是120-150㎡,以2021年3月调研的一线城市门店为例,奈雪为551单,略低于喜茶的日均597单,说明单店集客能力并不差,奈雪需要改善空间利用率”,陈晨说。
奈雪的茶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推出了奈雪的茶PRO店,并宣称2021与2022年新开设门店以PRO店为主,其中2021年预计新增超过300家PRO店,目标为超600家线下门店中含有80%的PRO店。
PRO店减少了现场烘培区域,通过中央厨房的形式专注提供预制烘焙产品和甜品等方式,还增加了咖啡产品,这样,PRO店员工减少50%,门店面积缩小,也能极大节约客户等候的时间。
一直以来,奈雪的茶店铺面积就远远大于喜茶,标准店大约为180-300平米,调整后的PRO店是80-200平米,但喜茶的标准店才150平米左右,喜茶GO店只有40-70平米,奈雪的茶的PRO店差不多是喜茶的标准店大小。
有观点认为,如今,奈雪的茶的扩张策略是有意降低标准店的比重,开小店让成本得到优化。至于能达到什么效果,要看后续运营变现。
奈雪的茶前景几何?
都说茶饮行业暴利,但奈雪的茶把一杯奶茶卖到了30块钱的高价,公司仍然在整体亏损。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市面上的奶茶都长成了越来越像的“网红脸”,新茶饮行业有壁垒吗?
在陈晨看来,高端连锁茶饮有比较高的壁垒。行业有30%以上的营业利润率,只要单店模型的可复制性稳定,这是个好生意。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深燃分析,新茶饮的壁垒有两个,一个是规模,一个是品牌。
高端餐饮的壁垒在于,开一个店或几家店或许不难,但餐饮的生意是由无数个细节堆起来的,要开几百几千家店,被人无法轻易复制,就比较难。另外,长期看,茶饮行业的壁垒还是品牌力、供应链的能力、对单店模型的打磨。
目前,从品牌和规模上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茶基本上没有对手,茶颜悦色有一定竞争力但其扩张慢,门店少。喜茶在品牌、产品、运营等方面领先于奈雪的茶。
来源 / Pexels
>不过,奈雪的茶面临的挑战在于,未来其定位到底是什么样的,要服务的是什么场景,要不要加烘焙业务,这些问题追根到底在于,一边喝茶一边吃软欧包到底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还是想象出来的场景。就深燃的体验来看,目前门店内更多见的是在等待的顾客和茶饮制作的机器声,环境喧嚣,更多消费者是打包即走。未来,奈雪的门店模型怎么优化,都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奈雪的茶还有一个新品牌“台盖”,这部分市场份额很小,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也是未知数。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所长崔丽丽认为,茶饮业态的规模扩张是很重要的影响营收的指标,她对奈雪的茶未来的盈利能力不是很乐观,因为这个市场基本是红海,竞争者林立,市场空间有限,即便以小型店形式去占领更多市场空间也是有服务半径的,而且,开店就会有固定成本、人工成本,大城市这方面成本几乎没有缩减空间,物料成本的缩减空间也非常有限。
在店铺模型还没有打磨到足够好的时候,急着抢在喜茶前面上市的奈雪的茶,在打什么算盘?
“奈雪的茶目前市占率还可以,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价格比喜茶有一点优势,但性价比不如茶颜悦色,它的烘焙产品特色不算很突出,产品创新的新锐程度不及喜茶,个人感觉属于一二线大城市中退而求其次的替代角色。第一个上市主要是能够成为这个领域被对标的对象,有行业龙头、引领的意义在,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作为这一业态的‘代言人’。”崔丽丽说到。
另外,抢先上市,拿到更多的钱就可以更快开店,除了目前的一二线城市大型商圈,写字楼也是潜力比较大的地方,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也非常强,随着竞争加剧,一些数量少盈利状况差的品牌可能会被淘汰。
行业内,除了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茶颜悦色等已有知名度的新茶饮玩家,蜜雪冰城、一点一点、CoCo等老式奶茶也发展迅猛,最近连中国邮政入股的公司都大张旗鼓地进军茶饮行业。
虽然这两类型企业的产品、价位和市场并不重合。但奈雪的茶上市后,行业是资源更加向头部聚拢,行业进入整合淘汰期,还是市场接纳程度更高,加速教育和催熟市场,还有待验证。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居财经 严明会 实习编辑 陈炫羽8月15日,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百道”)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查阅,茶百道是一家融合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创新的品牌。第一家茶百道于2008年在成都诞生。
茶百道是一家实打实的“夫妻店”。2008年,王霄锟和刘洧宏夫妇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开出第一家茶百道饮品店,那时候街客、茶风暴、大卡司、快乐柠檬、COCO等连锁奶茶的价格大多在5-7元左右,那一年,杯装奶茶香飘飘销售额突破了10亿大关。
奶茶成为“流量”饮品,王霄锟和刘洧宏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2010年注册“茶百道”商标,2016年首次开放成都地区的加盟,2018年成立控股公司恒盛合瑞,到2020年初茶百道已经开出531家门店。
12年开出500多家店,对于走加盟路线的茶百道来说速度并不快,在王霄锟专注研究新品的同时,同行的乐乐茶、喜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古茗等后起新式茶饮品牌借助资本实现迅速成长。
招股书显示,临近递表前,茶百道2个月突击进行两轮融资,Tower Quality、正心谷檀英、苏州悦享、新津升望、黄番茄有限合伙、中金同富6家外部机构,合计出资9.7亿元,分食5.53%的股权,对应734.8485万元注册资本,成为股东,入股价格132元/股。
这也意味着,创始人的身价暴涨。按照132,987,085总股本计算,茶百道整体估值175亿元。王霄锟和刘洧宏夫妇合计持股81.21%,身家超140亿元。
Tower Quality,以8亿元认缴606.06万注册资本,拿到4.56%股权。Tower Quality隶属于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投出过携程、汽车之家、元祖等明星项目。
正心谷檀英、苏州悦享均属于正心谷资本旗下基金,由知名投资人林利军领衔,专注于新消费、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投资过B站、字节跳动、泡泡玛特、网易云、江小白等项目。
新津升望则为新希望旗下投资基金,主要专注于中国餐饮及其他消费行业的细分领域;番茄私募股权,专注于餐饮行业的投资。
中金同富为中金资本旗下集合中金各板块消费行业专业力量的私募股权基金,中金资本为中金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金公司为茶百道此次IPO独家保荐人。
< class="pgc-img">>日,陈赫退出贤合庄股东的新闻引起舆论哗然,贤合庄火爆时期加盟店高达800多家,可谓明星站台餐饮店里的佼佼者,网友纷纷指责其行为是“割韭菜”,赚的不是实体店的经营利润,而是加盟商的投资款。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021年5月,马伊琍代言的奶茶品牌“茶芝兰”涉嫌刑事犯罪被报道,马伊琍发布微博向加盟商道歉。犯罪嫌疑人通过收购或注册“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伪造文件假冒CoCo都可旗下子品牌、蜜雪冰城合作商等,以虚假宣传对外推销加盟服务,实施合同诈骗,涉案金额高达7亿。此案件被曝出后,引发行业“地震”,餐饮行业特别是茶饮类连锁加盟商抱团投诉要求退款。当年8月,关晓彤代言、其父亲关少曾间接持股35%的“天然呆”奶茶亦被加盟商一纸诉状告上法庭。2021年11月,郑恺持股公司退出“火凤祥”更是同陈赫如出一辙。
< class="pgc-img">>一、什么是连锁加盟?
连锁加盟是指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即总部),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即加盟商)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特许经营费用一般包括加盟费、特许权使用费、保证金、其他费用等。
加盟费是在首次合作时收取的一次性费用,特许权使用费则是被特许人在经营过程中持续按比例支付的费用。除此之外还有保证金、店铺设计及施工费、培训费、广告宣传费、派遣人员工资、转让费、设备费、原料费、产品费、铺货保证金等等。
广为人知的连锁加盟有肯德基、麦当劳这种餐饮品牌,点开某个加盟网站,连锁加盟涵盖美食、服装、家居建材、珠宝、教育、美容、汽车、环保、农业等多种领域,加盟风险更是防不胜防。
二、连锁加盟的套路多多
连锁加盟纠纷众多,风险高发。经营模式成熟的知名品牌不缺加盟商,缺乏投资机会,加盟市场上大多数都是新兴品牌,缺乏可参考的判断依据,加盟商往往无所适从。
明星代言、傍名牌和网红项目无疑是使品牌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明星和成熟品牌的高知名度会大幅提升加盟商的信赖度。根据新闻媒体对“茶芝兰”某位加盟商的采访,该加盟商直言就是冲着马伊琍加盟的,因为马伊琍在他们三十几岁的人心中印象很好。
通过明星代言、傍名牌获取进一步接触机会后,特许人或是通过雇人排队、或是通过发放大额优惠券赔本做生意的手段来营造直营店火爆场面,再邀请加盟商过来参观,虚构成本利润率,编造迅速回本的谎言。
哄骗加盟商缴纳高额加盟费后,大部分特许人都未设立“冷静期”,特许经营费一旦到手,加盟商发现承诺的后续服务并不专业,通过协商很难拿回资金,还要面临总部强迫大量订购物料的困局。
三、连锁加盟风险
目前关于商业特许经营纠纷没有专门的部门法立法,可依据的只有国务院2007年2月6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及商务部于2011和2012年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和《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办法》。
笔者归纳了作为特许人必须要具备的资格和义务,这同时也是连锁加盟的风险高发领域。
< class="tableWrapper">要求 | 具体内容 | 行政处罚 | 相关案例 |
主体资格 | 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 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2020)鄂知民终663号 特许人经营的“春漫里茶室“并非企业,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许可协议书》被认定为无效。 |
经营状况 | “两店一年”:特许人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 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 郑恺、王祖蓝“蛙二爷”2021年5月才成立,加盟店已有580家。 |
备案期限 | 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部门备案。 | 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 郑恺“火凤祥”至今仍未备案。加盟店已超2000家。 |
特许经营资源 | 特许人需享有经营资源排他性的使用权。 | (2021)陕知民终268号 特许人泰和飞马公司从星光味道公司获取鱼厂商标使用权,后特许人与被特许人签订《协议》,授权被特许人以鱼厂品牌经营餐饮服务,后泰和飞马公司与星光味道公司解除品牌合作协议,法院判令特许人与特许人签订《协议》解除。 | |
宣传招商 | 特许人在不得在推广、宣传中欺骗、误导,宣传收益 |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马伊琍代言“茶芝兰”,虚假宣传其与多个知名奶茶品牌合作关系,虚构成本利润率,并雇人排队营造火爆场面。 (2019)鲁民终2333号 特许人明眸公司夸大、虚构治疗效果,被认定损害近视患者切身利益和扰乱市场,认定《加盟代理协议书》无效。 |
信息来源:商务部、裁判文书网、安心加盟网
特许人除了要拥有上述表格中的资质或履行相应义务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还规定特许经营合同必须约定“冷静期”,即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在实践中,落入加盟陷阱的加盟商缺乏法律意识,对特许人的调研了解较少,也没有聘请律师协助签订特许经营许可协议,直接签订特许人提供的合同文本
而一旦陷入加盟骗局,加盟商如果想要继续营业,总部拿物料的成本远高于市场成本,且强制要求统一进行优惠宣传活动,成本利润率被一再压缩,甚至赔本做买卖。员工时不时就被总部强行召去自费培训,总部承诺的明星宣传活动需要加盟商自掏腰包,而且明星只去出钱最多的加盟商处走个过场。加盟店越来越多,所谓的商圈保护也不存在,营业收入不断萎缩。加盟店就像一个无底洞,透支着加盟商的身心,直到资金链彻底断裂。
如果加盟商想退出,走正常协商途径,总部拒绝退回投资款。走仲裁或诉讼途径,一翻《特许经营许可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所在地或法院离加盟商所在地相距甚远,维权成本极高。而即使诉讼胜诉,特许人也会坚持上诉,拉长诉讼时间。在这漫长的维权途中,特许人也许已经注销了公司或转移了公司财产,能够执行到的财产打了“骨折”,而背后的操盘手早已奔赴主导下一场加盟骗局。
四、如何防范加盟风险
要防范加盟风险,最佳策略还是防范于未然。
1、核实特许人主体信息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特许人企业基础信息、商标注册、行政处罚、异常经营、违法失信等。通过税务部门网站查询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信息。
商务部网站(http://txjy.syggs.mofcom.gov.cn/)则可以查询加盟品牌是否进行特许经营备案。
最后,通过国家商标局、专利委等官网,充分了解经营资源的专有权属性、保护范围、保护期限等。
2、项目考察避免“虚假宣传”
首先要对特许人的直营店进行暗中考察,以顾客身份和店员聊天交流,估算营业额,分析客户群、消费时段等,沟通阶段要充分了解加盟项目是否存在一套成熟的加盟店管理营运体系,特别要确定特许人提供物料的成本以估算真实的成本利润率。
特许人提出的每一项噱头,都要求提供书面证明或其它佐证材料。如声称是其它名牌旗下子品牌,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品牌的控股公司是否是该名牌的关联企业。
3、合同订立和履行
首先要在合同中约定明确特许人后续提供的服务项目及费用,避免有隐藏的后续的费用。对于约定的加盟金,则要列明包括的具体项目,是否包括开张的存货。是否需要定期缴纳权利金,权利金的计算方式和给付方式等。确定合同约定了“冷静期”,以便前期发现风险因素时能单方解除合同。
其次,加盟店筹办阶段,特许人是否协助选址,是否对被特许人授予独占区域进行商圈保护,是否提供财务协助,开店所需设备是否都要从特许人的渠道购买,该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再次,店铺持续经营阶段,最重要的是店铺物料采购是否必须向特许人购买,采购价格会不会大幅压榨利润率。如果特许人提供员工培训,确认是否强制参加以及费用支付情况。对于广告促销计划,亦要确认是地区统一还是全国统一,特许人可以提供宣传方面哪些助力。如果加盟明星参股企业,对于明星“站台”承诺,必须落于纸面,并约定违约责任。
最后,除了要规定相关条款的违约责任,最重要的是确定合同终止后剩余物料的处理方式,特许人是否有回购义务等。
4、聘请专业人员
对于缺乏专业能力和调研时间的潜在加盟商,考察加盟项目时,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尽调服务,确定加盟意向后,请律师审查加盟合同,保障自己的权益。
< class="pgc-img">>特许加盟纠纷不同于其它纠纷,如果特许人刻意布下陷阱,爆雷后能收回的投资款极少,加盟商往往付出极大物力、心力,半生积蓄打了水漂。特许加盟必须要防范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作者:赵涵涵
审核:黄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