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轻人想创业做餐饮,但受不了油烟,开个小吃店就可以满足你轻松赚钱的需求,那么适合年轻人开的小吃店有哪些呢?看看以下几个热门选择。
< class="pgc-img">>1、健康轻食
做餐饮一定也要紧跟时代,现在流行什么?年轻人都喜欢健身啊!那么健康餐是年轻人点单最高的餐食,一份有科学配比的轻食餐,既能瘦又能养生,越吃越健康,当然也要注重口味的研发。
2、烘焙面包
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小姐姐或者宝妈,都对烘焙十分感兴趣,也是非常适合她们创业的,甜点有颜值又美味,开个烘焙店非常有情调,还可以附带卖咖啡奶茶,还可以搞个烘焙培训教学,也是一笔收入,甚至可以开展DIY的活动。
3、炸串店
炸串店相对烧烤店,油烟较少,炸串下油锅炸好,加上佐料,操作十分简单,炸串成品也要供应链,无需自己备材,这种油炸食物的香味真的让人无法抵挡,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解压食物,建议开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因为这种食物都是冲动性消费。
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小吃店还有卤制品、煎饼、关东煮、烤肠等等,只要你选对地方,用心经营,成为有钱人绝对不是梦!
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是怎样从零起步,开了一家麻辣烫店,没有加盟,完全自己摸索,自创品牌。做到一个月纯盈利达到五万。
< class="pgc-img">>
我从不做饭,因为除了泡面,别的真心不会。可我偏偏选择了餐饮行业,做起了麻辣烫,我的店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开业,过去的整整三个月里,基本做到了每天顾客排队。目前我二号店正在选址,开始扩张。
一、我为什么选择麻辣烫
选择一个行业,首先要看这个行业有没前景,市场容量大不大。麻辣烫行业前辈杨X富和张X亮,分别在全国开了5000多家店,他们用实实在在的开店数据,告诉了我们这个行业市场之大,顾客接受度之高。我也是在后来开始做外卖的时候,知道的另外一个数据,麻辣烫在夜宵档外卖搜索关键词排名第一。
麻辣烫行业市场分析,简单说几点:
1、去厨师化,这很重要,因为餐饮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但煮麻辣烫相对是个超级简单的活,只要把汤底的问题解决了,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煮。也非常有利于以后再复制开分店,能确保口味一致。
2、相对毛利比较高 基本能达到70%的毛利率。
3、无油烟,对厨房要求比较低,选址范围更广。
4、市场很大,外卖搜索关键词,夜宵档排名第一就是麻辣烫。
另外因我不懂餐饮,麻辣烫比较简单,只要把汤底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这个项目很适合我。
二、开店前调研
我用几个月的调查数据表明,喜欢吃麻辣烫的顾客年龄,普遍集中在18-30之间,而且以女性居多。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关注新媒体,注重健康饮食,因为他们讲究身材哈。
而那两大品牌麻辣烫,品牌名字听上去就是个大叔的名字,另外整体装修风格比较传统的快餐式装修,没有特色,只能说是看上去比较清爽大方。基于这两点,我开始有了一些想法,我想我应该有一些机会去参与竞争的。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当初的两大决定方向是正确的。我的店开在杨X富和张X亮中间,和他们相差不到百米,每天我能做到排队,他们两家也就是那样稀稀落落的顾客。
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每个周末,我也会依然坚持去捧他们的场,吃他们的麻辣烫,依然会拿本子记录他们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来不断的完善自己。
在那几个月里,我基本吃遍了杭州市区各个麻辣烫,拍了很多的照片,也有遇到特别热情的老板,会给你讲一些行业的情况。通过那段时间的走访,基本对麻辣烫有了最初步的认识。会在中间发现很多,完全刷新自己以前对麻辣烫的一些固有看法。
目标的消费群体怎样组成的,客单价大概集中在多少,顾客进店的动线怎样,厨房出餐效率怎样,菜品大概有多少种,顾客最喜欢选的有哪些,在区域市场里,顾客的口味偏向于什么,一家店主要,必须要有哪些设备,一般60方的店面最多能安排几个就餐位置,等等所有的细节,每天出门口袋里随身携带记事本,把每家店觉得好的不好的全部都要记录下来。至此,脑子里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进行初步的投资测算。
三、商标注册
既然要干,就要大干。我也的有自己的品牌,先注册个商标再说。
商标,大家都不陌生,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对商品或服务的选择也意味着对该品牌的认可。
产品未动,商标要先行!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现有的体制,所有的商标申请注册都要把资料邮寄到国家商标总局来完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你递交申请开始到最后审批结束,收到商标注册证书,你的商标可以加注R,要整整一年半,是的,18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中间如果出现有其他商标所有人对你提出异议,那么相应的,时间还要久。
当然,现在代理商标注册这样的公司很多,网上找就一家就行。
我也幻想这或许有一天,我的品牌也会遍地开花,做人应该要有梦想,下一句是万一实现了呢,你说是不?
第三、选址
开店选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位置选的好,事半功倍,选不好,后期所有的努力付出,起结果都会大打折扣。
根据一些实战的经验得出的数据分享给大家。
一般,我们能做到人流量3%左右的抓捕率,也就是说,在我们有效的营业时间段内,店门口经过100个人,大概会有3个人会进店消费。(为什么要提有效的营业时间,总没有人一大早会吃麻辣烫的,所以应该是上午10:30---营业结束)那么假设我的店门口这个时间段,经过人流约一万人,大概会有300人会进店。乘以客单价25,就可得出预估的营业额。
但是每个商圈,都会有自己特定的原因,导致人流不稳定。比如我现在的店,处在写字楼集中商圈,周末、节假日,人流量就会少的可怜。所以,我们在选址的时候,要尽量去选择一个复合型的商圈。写字楼、大型商场、超市、学校、地铁口、公交站牌、酒店、医院等等能聚集人气的周边店面,尽量做到能符合上述2个条件以上的商铺。
同等面积不同地段的商铺,往往租金差距很大,简单的说,我们所付出的房租差,就是在买这个地段的人流。回到上面提到的3%的人流抓捕率,这只是一个均值。我们要通过很多的手段来提升这个抓捕率,店门口的人流量,我们决定不了,但是提升自己店的抓捕能力,这是由我们自己能力决定的。很多所谓的网红店,会花代价请人来排队,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这家店排队,应该东西很好,也跟着排队,这样就提升了他们店的抓捕率。
第四、经营
1、关于定价
麻辣烫的计价方式,经过几个版本的变更,现在主流的计价方式还是以荤素同价,设定每500克单价多少为主。我也遇到有这样的方式计价,把荤素分开计价,或者用竹签子串起来,数签签的方式计价。在综合比较之后,我选择了用荤素同价称重的方式进行,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在单价设定多少的时候,又用到了之前的调查数据。从全国市场来看,杭州的消费水平算是在偏高,北方很多城市有12.8元每500克。杭州的麻辣烫价格普遍都是在19.8元----22.8元之间,我最后选定了25.8元每500克。
其实在当初开业之前,我还是比较紧张的,不知道这样的价格,顾客接受起来会不会觉得高了,因为附近的两大品牌都只有21.8元。后来的实际情况表明,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麻辣烫是做不到直接比价格的。因为是顾客完全自助挑选的菜品来称重,没有人能做到两次挑选的一模一样的菜品,而且重量都一样。不像一瓶可口可乐,一包香烟,可以直接的对比价格。所以,对顾客来说,他上一次花了23块吃了碗麻辣烫,和这次来我家花了26块钱吃麻辣烫,心里对价格是不太敏感的。
当然,前提还是你的口味要好,环境也好,服务要好,菜品要新鲜。
2、丰富的菜品
在菜品的选择上,实则有一个最简单的计算方式,比如我的售价是25.8每斤,那么原则上说,只要我们的进价不超过这个价格的菜品,都可以上柜销售。菜品加上汤底的成本,基本就是我们的毛利了,至于允许上柜的最高进价多少,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我们可以每天适当的上一些进价高的产品作为人气产品,但是限量供应。在调查周边麻辣烫店后,我毅然选择了很多别家店没有的产品,比如蛋黄芝心年糕、清江肥鱼片、海苔鱼豆腐等等,凡是人家店里有的,我全都有,而我有的别家店里不一定有,本着这样的原则来丰富我的产品柜台。
我也每天不断地去逛各种美食城,发现花甲粉丝是个极好的项目.一份花甲粉丝一般售价为15元,顾客基本作为休闲食品.而且花蛤基本上是最便宜的海鲜了,4块钱一斤,一斤花蛤最少能做两份,所以毛利率很高.出餐速度也很快,用电磁炉2分钟即可做好一份.原本在下午2点到5点时间段,基本上店里是没什么客人的,上了花甲粉丝后,得到了有效的改观,每天为店里增加500-800营业额.
3、一定要卫生,一锅一煮
麻辣烫行业一直存在,一想到麻辣烫,我们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景象一般都是,一大缸煮了又煮的汤底,几个漏网放进去烫菜,熟了捞起来倒碗里,再舀一勺调好的汤出餐。对于那一大缸子底汤,不知道煮了多少遍了,我们一想到的时候,内心还是比较纠结的,这样卫生吗?
所以对这个出餐方式,我进行了修改,采用开放式厨房,完全一锅一煮的方式做每一碗麻辣烫。让卫生看得见,让每一个过程都时刻接受顾客的监督。
一家店在这方面做的好与不好,有一个很直观的方式,如果你经常看到有父母带着小孩子进来就餐,说明你的环境卫生基本是达标的。所谓的一锅一煮,是用5千瓦的电磁炉,一锅一锅的煮出来,现在我店里有8个电磁炉。
说到这里,大家会质疑两个问题:一是电费,二是出餐速度。这也是我开始担忧的问题,为此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定时器来掐每一次出餐的时间。事实证明,一般的丸子,两分半时间即可完全煮好,蔬菜更是不在话下。关于电费,理论上说,一个电磁炉就要五千瓦了,感觉很费电,但实际上,因为来一个客人启动一个电磁炉即可。总的电费还是不多的,现在我每月的电费基本在4千左右,对比和我同样面积的麻辣烫,基本要达到7千左右。
4、促销
曾经在我的朋友圈分享过附近杨X福一家店的促销活动,店面拉了一条横幅,下午5点后,全场八折。而同样类似的活动,我店里也做过,但我就会换个方式进行。全场满20即可以减5元。以人均25的消费为例,全场8折,顾客只需要支付20,而满减也是只要付20.全场八折,有些顾客可能只选了15块,而满减的设置无形的拉高了营业额。现在我又换了一个方式进行,以顾客抽奖的方式发放代金券,增加了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每一次活动,都需要做总结,对比分析效果。
5、互动
客户喜欢有格调的音乐背景,所以我会经常更换店里音乐,钢琴曲、法语歌等也进入我的播放菜单。互动,永远是一家有活力店的标志,尽可能的加顾客的微信,无论是堂食顾客还是外卖。我们所要做的是,给顾客提供和传统麻辣烫完全不同的就餐环境和体验。
6、口味本地化
我调查杭州所有麻辣烫店,发现基本都是东北系的重口味为主。为了实现厨房标准化出餐,骨汤麻辣烫统一用微麻微辣来出餐,调味台增加小米椒和辣酱、花椒油来作为弥补。但是在后来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发现有很多顾客会要求不麻不辣口味,所以又研发了原味的鸡汤。番茄味从开店开始就一直想做,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比如出来后味道可以,但是颜色会沾碗边,达不到出餐的标准,经过很多次试验后,终于攻克。现在店里三种主打口味,还是比较受顾客喜欢的。
7、尽职的店长
没有店长就根本就没办法开店。我朋友圈也没这样的人,只能去别的麻辣烫店里挖人。所谓挖人,其实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许诺比他之前的工资要高,福利要好。但是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我对现在的店长很满意,我和她之间就是很完美的搭配。她是属于文化不高,但是做事情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而我更擅长于运营。
最后,我个人就是完完全全的从零起步开的麻辣烫店,中间走过一些弯路,我会尽量的把我能想到的,曾经遇到过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罗列出来和大家分享,请珍惜你准备开店的每一元钱,多问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千万不要脑子发热,人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老本给我们挥霍。
国餐饮行业市场持续扩大,预计到2024年,收入规模将突破6亿万元。可以说,餐饮市场是一块“吃不完的蛋糕”。
在餐饮业蓬勃发展的繁荣中,新中式快餐蔚然成荫。很多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传统中餐被品牌化,它们的出餐程序被标准化,经营模式被连锁化,势不可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功把消费注意力从过去被追捧的“洋快餐”转移到了现在的“中快餐”。
大势所趋,“中快餐”正代替“洋快餐”成为快餐业总舵手。
0 1
“中快餐”崛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国潮风”的兴起对“中餐回春”起到了催化作用。
随着中国的发展,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的觉醒。你会发现,近几年,“国潮”、“传统文化”、“汉服”等词汇以更高的频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传统文化大势逐渐显现。
而每一道中华美食都是文化传播的介质,所以,它们正以更适应时代的形式和面貌“打入”人们的生活。
最近大火的“码堂盖码饭”就是传统美食“快餐化”的代表,在高度还原长沙老味道的同时,也适应了人们加快的生活节奏,满足了消费者的用餐需求。
另一方面,“洋快餐”创新乏力,为花样繁多的中餐打开了缺口。
“洋快餐”方便、快捷,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是,随着餐饮市场的繁荣,快餐的选择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炸鸡、汉堡、薯条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味道。
中国地大物博,美食花样层出不穷,并且融合各地特色,不仅征服消费者的胃,而且更是一次次文化尝鲜。
综上两方面原因,促使“中快餐”成为中国餐饮消费者的刚性需求,也成为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快餐”前景一片大好,但想要在赛道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先搬走“两座大山”。
1.餐饮设备智能化,快速拓店的法宝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式快餐的消费者当中,上班族占比为68%,其中,白领占比为44%。这意味着,“中快餐”的消费群体口味更加挑剔,并且“用餐快捷”是他们的重要诉求。
那么,想要“拉拢”更多的主力消费者,中式快餐需要解决两大痛点:一是出餐速度慢,二是口味难统一。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相比“洋快餐”,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也需要更多的制作步骤和更高的手艺要求,这意味着出餐时长的增加和口味难以稳定,对投资者来说,还有聘请大厨所带来的人工成本的增加。
搬走这两座大山,意味着品牌能够实现快速拓店。
“码堂盖码饭”就是典型的例子,从问世以来,码堂一直主打“智慧轻餐饮”,所有门店均使用智能自动炒菜机,三个月的时间,迅速开业20家直营店,成绩不俗。
饭点到,随便走进一家“码堂”门店,都是座无虚席。
“码堂”黑马杀出,对业内起到了启发作用,让同行意识到,随着现代技术的改进和设备智能化的应用,中餐也可以被快速制作,并带来很多出乎意料的益处。
像码堂采用的“小锅热炒”模式,兼具了顾客需要的快,又有饭菜的高品质,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而且小锅热炒讲究的就是一种现场的好味道,强调的就是火候、锅气,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体验,也为拓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观察到,业内各大品牌正纷纷跟进。
2.设备智能化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
就拿“码堂盖码饭”所采用的智能自动炒菜机来说。
①精准控时、控温、控量,标准化产品制作,用食材本身的味道为消费者带去健康美味。
②直接省去厨师费用,不仅大大地节约了人员成本,也解决了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
③机器傻瓜式操作,对人员烹饪水准几乎不做要求,避免了因炒菜技术差异导致的产品不稳定;
④炒菜机可以全天24小时无休止炒制,比人工效率更高,而且能够满足客人随点随炒的需求;
⑤智能设备使用电能,无明火,油烟少,低碳环保的同时,减少空调负荷,降低消防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餐饮设备的发展,不仅仅让烹饪更简单,而且突破了中餐连锁经营的壁垒,让餐饮加盟行业赖以为基的标准化拓展到全品类。
就像刘先生餐饮董事长刘岳在“设备智能化峰会论坛”上讲的那样:“设备智能化让开出500家店变成小目标。”
自2015年成立以来,刘先生餐饮连锁门店已逾500多家,门店布及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浙江、广东、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旗下拥有“米食先生”、“良卤有品”、“码堂盖码饭”等餐饮连锁品牌。
而刘先生餐饮旗下品牌“米食先生”、“良卤有品”,一直以来也在采取全国加盟模式。其中“米食先生”自2015年品牌上市以来就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销量连年增长,早已形成了好的市场竞争力。“良卤有品”则以良好美味的产品和独特的体验,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还在“码堂”官网上发现了“招募联营者”的页面,也就是全国直营和区域联营方式。这样的合作模式体量轻,双方利益捆绑,创业者获得了低成本快速扩张市场的契机;消费者能够获得更舒适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体验。
对此,“码堂”的负责人说:“目前更重要的任务是打磨技术和产品,沉淀品牌能量和积聚影响力,其他的事情将是水到渠成。”
走在前面的人,往往第一个吃到螃蟹。从业者在羡慕之余,也要意识到:不仅是在中式快餐领域,即使放大到未来中国餐饮业,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对于自身品牌能否有更多的加盟商,以及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都将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0 2
立足湘菜本味,牢牢抓住干饭人
中国人对快餐的选择,米饭类永远都是前排的选项,从南至北,无一例外。
在长沙人的美食世界里,盖码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大大的碗里,连菜带汁一起盖到饭上,热气腾腾,香辣过瘾,具有地地道道的“老湖南”风味。
“盖码饭”是米饭类快餐的细分市场,等于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且市场前景相对较大。
建立在文化根基上的传统品类,都有机会在这个品牌时代分到红利。“盖码饭”本身拥有悠久的历史,迎合了现阶段的“国潮”风向标。
但是“钱”景与挑战并存,“盖码饭”作为湖南人情感纽带一般的存在,如果不好吃,老湖南人绝不会嘴下留情。
所以,“老戏新唱”成为了“码堂”占据市场的重要手段。
为了不砸招牌,“码堂”也是不惜血本下足了功夫,聘请湘菜大师为产品顾问,由从业湘菜十年有余的人员组成产品研发团队,专门搭建打造专业产品转化和生产应用的技术班组,为产品开发及应用和品质提升保驾护航。
辣椒炒?盖码饭,肉香扑鼻、汤汁油润,辣椒香多过辣;?红椒炒回锅?盖码饭,咸香带辣,肥而不腻,垂涎三尺,回味无穷;豆角米炒肉沫盖码饭,荤素搭配,十分下饭。
这些曾经陪伴长沙人的老味道,现用智能化的现代设备完美复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湘菜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码堂”的老戏新唱,不仅体现在用现代设备呈现传统美食,让其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还体现在对新菜式的研发和探索,坚持每月保持上新,竭尽所能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口味偏好,不断创新的菜式也在不断地吸引顾客光顾。
当今时代,互联网给所有行业按下了“三倍速”,发展得快,饱和得也很快,这让创新力成为各行各业的硬性指标。
顾客越来越“挑”,对“懒企业”是一种挑战,对热爱创新的企业则是一种激励,激发出更大的潜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
0 3
加强供应链建设,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码堂盖码饭”能够快速拓店,除了离不开智能化设备的助力,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强大的供应链。
刘先生餐饮一直以来坚信:设备智能化+强大的供应链才能实现规模化。
刘先生餐饮旗下门店以惊人的速度遍地开花,也正是这个原因。
刘先生餐饮全资打造供应链成立刘先生食品公司,拥有6000平米且持续扩充的中央工厂,统一采用30万级空气净化等级标准,全线17个流程全部遵循严苛的食品生产行业执行标准,保障供给店面的原材料足够安全和卫生。
“多吃半碗饭”是码堂盖码饭的品牌口号,香甜软糯的大米和油润菜汁拌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作之合”。而刘先生餐饮在“大米之乡”黑龙江五常建立了5000亩自有的五常大米基地,年消耗量超3000吨,为“码堂”所有门店稳定提供优质的五常原产地大米。
除了供应原材料,服务供应也是供应链的一环。
刘先生餐饮外卖运营团队,是目前湖南唯一外卖年营业额超2亿的专业外卖运营团队,通过与外卖平台议价,控制平台佣金,保障平台曝光率和点单量。“码堂盖码饭”单店的月订单数稳定在6000-7000单以上,在同行当中处于较领先的水平。
另外,还会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种类和价格的码堂盖码饭套餐供其选择,并以最快速度出餐,进而减少外卖的配送时间,让消费者尽快吃到可口的饭菜。
由此可见,餐饮人想要将自己的品牌真正做大做强,不仅要加强自身供应链建设,加大智能化设备投入力度,还必须站在消费者角度,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增强其体验感。
总的来说,“中快餐”市场免不了一场硬仗要打,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智能化设备”将扮演重要角色,创新力、供应链和商业模式也将给创业者不小的压力。
“中快餐”战况终将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