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遇上热火,食物预热发出“啫啫”的响声,锅气十足,俘虏一众广州吃货
作为海珠新晋网红店,环境是简约现代的INS风,将极具艺术感的手绘墙面融入餐厅,视觉清奇。
< class="pgc-img">>天花板上用麻绳营造出浪漫的设计感,仿佛在海边度假,颇有摩登风范。
< class="pgc-img">>店里的手绘墙都是专门请人回来手工绘制的,表达了时下都市人向往自由不受约束的自我态度。
< class="pgc-img">>“啫啫”系列的菜,对火候要求极高。食材放入啫煲中,不加水,只通过“急火攻烧”的方式将食物本身的水份逼出来,外加油和酱料,将食物烧煸入味。
【啫啫鸡】
叹翻煲的啫啫鸡是啫啫系列中的经典菜品!只用鸡腿肉来啫,一煲足有约1斤鸡腿肉!啖啖都是肉,吃起来更满足!
< class="pgc-img">>鸡腿肉肉质嫩滑,吃起来充满嚼劲,鸡味也很浓郁。除了提味的姜、葱,叹翻煲还有独门啫酱将整道啫鸡煲提升到了极致。
< class="pgc-img">>惊喜的是,这个啫鸡煲除了鸡腿肉以外,还有白贝!吸收了啫酱之后,入口咸香鲜美,为啫鸡煲的鲜味提高N个档次!
< class="pgc-img">>【虾酱啫菜花】
对于爱吃虾酱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道最大的美味!虾酱是老板专门从外地进货,口感特别滑特别香浓!
< class="pgc-img">>菜花选的是高脚菜花,味道清甜爽脆。扑鼻的虾味咸香刚好,菜花卡兹卡兹脆,米饭是一碗接着一碗。
< class="pgc-img">>【金沙啫大虾】
喜欢吃虾的小伙伴可是有口福了,亲测这里的金沙啫大虾没有雷点!蟹黄般丝滑口感,又有谁抗拒得了呢!
< class="pgc-img">>海鸭蛋腌渍出的咸蛋黄带着细腻油脂裹上肥厚的虾身,翻炒出金黄酥脆的外壳,每一只都炸得金黄酥香。
< class="pgc-img">>牙齿凑近,咔嚓一声,绵密的蛋黄沙化在舌尖,白嫩肥弹的虾肉现出真身,Yummy!
【金沙云南小瓜】
香浓咸香滑的咸蛋黄配合爽甜的云南小瓜,让人无法忘怀!
< class="pgc-img">>上桌后的金沙云南小瓜金灿灿、香喷喷,吃起来甜甜咸咸,糯糯又带点沙沙的口感,叫人无法抵挡!
< class="pgc-img">>【鱼翅捞饭】
夏天每日在空调底下,容易缺水,除了勤做脸部护理,食疗也不能缺少。自从这里推出了鲍鱼翅捞饭,吃货们每天都可以换着花样用“鲍鱼鱼翅捞饭”来补充胶原蛋白啦!
< class="pgc-img">>店里用的都是每日新鲜到店的新鲜鲍鱼!不生猛不上桌!就是为了给客人更鲜更爽的美食体验!
吃的时候,先淋上店里独调的销魂鲍汁,鲍鱼裹满了鲍汁看起来很闪耀。
< class="pgc-img">>当软嫩有弹性的鲍鱼鱼翅裹着香甜米饭入口的时候,满足感达到最大化!一秒被圈粉!
【大大只肥生蚝】
还有一定一定要特别介绍的是这里的生蚝,每一只都手掌这么大,肥美的蚝肉快要撑出蚝壳,真的蚝如其名“肥妹蚝”!
< class="pgc-img">>生蚝都是蚝场每日新鲜捕捞的生蚝,冷链运输到店,不靓都上不了台面。新鲜的生蚝原只清蒸,保留蚝肉的原汁原味,吃的时候蘸点芥末酱油,感觉瞬间来到海边!
鸡煲
叹翻鸡煲
<>昌的旧城街巷,总藏着不少民间美味。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吃货,不是看他出入商圈的频率,而是看他有没有走街串巷的习惯。
嫁妆街,是南昌市内一条古老的街道。曾经嫁妆街非常知名、非常闹热。《南昌地名志》(1992年版)记载:东起渊明南路、西至象山南路,长145米、宽9米。
南昌嫁妆街上的美食,只有老南昌才懂。
十年手艺,粒粒在目。
我们从嫁妆街往里走,没多久就看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广式煲仔饭。
广式煲仔饭
嫁妆街里的广东口味
▲今天的寻味人物,广式煲仔饭老板&老板娘
王志强,李美兰他们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王老板从广东学来的手艺
?抚州人,37岁的年轻小伙
?夫妻二人经营门店已6载
本期寻味我们来看看这家嫁妆街里最年轻的门店。
每天200多份煲仔饭
“这门手艺我做了10年”
中午12-1点,下午5-7点,这是店里最忙的时候。
“老板,来个广式双拼的!”
“我要个牛肉煲仔饭!”
来店里吃煲仔饭的,有附近居民、也有上班族。不管平时还是周末,店里的生意都是一如既往的好。
“我们家煲仔饭分量大味道又好,吃饱了好干活。”
店内煲仔饭的种类很多,价格也不一样。最贵的广式三拼和豆豉排骨也不过23元,可以说是经济实惠了。
一份煲仔饭的制作过程大约要10-12分钟,候餐时间并不算短。店内提供14个灶台,可以同时进行操作。
候餐时间久是有原因的。
“先往砂锅里刷层油,加米、加水,米饭都是现做的,然后再加蛋。”
“等米饭差不多熟了,再放食材,浇上煲仔汁,闷上3分钟,最后放上蔬菜。”
完成这7个步骤,煲仔饭才算是完成了。
这就是一份煲仔饭制作的全过程了。
煲仔卖的很翘,最好赶上饭点,才能吃上。有次还没打烊,顾客来店里吃饭。老板说,没米了,今天的米吃完了。可见生意的火爆。
始于广东,编于南昌
“在嫁妆街一待就是6年”
说起为什么做餐饮?为什么选择做广式煲仔饭。老板说,无非就是个顺其自然,有合适的机会,就学习了这门手艺。
“大概是2011年的时候吧,我们就到南昌来开店了,地址就选在了嫁妆街。”
“那时候门面就在现在的斜对面,那个红色排头的。”
“几年前对面拆迁了,我们就搬到对面来了。”
手艺是在王老板在广东的时候,自己寻找广州老店师傅学习的。后来将这把好手艺带回了江西,留在了南昌。
2011年刚开店的时候,南昌的煲仔饭还很少,加上口味好,所以生意很快就火了。
起初老板是按照继承的广东口味来做,可是跟南昌的重口味相比,着实是清淡了些,于是想了很多方法,将煲仔饭进行整改,加入了酱油、辣椒,变得更贴合南昌口味了,只保留1/3的广式口味。
“大家爱吃的味道,才叫好吃。”
煲仔饭的食材都是新鲜可见的。每天早上7点半,老板都会亲自去采购食材,确保食材新鲜、干净。
香肠、腊肉都是按照广东的方式进行腌制的。
广式腊肉最大的特色就是口感偏甜,和南昌咸口腊肉不同,所以这种特殊的食材都是老板特意从广州选的货源,以确保口味的正宗。
腌制肉类的酱料和煲仔汁都是老板亲自调制的,属于秘制酱料了,这也是煲仔饭的核心所在。
除了煲仔饭,店里还供应砂锅面给爱吃面食的顾客,一份面下锅,汤水即使不加料也是食欲满满。
加上足量的香菇和肉,一份砂锅香菇肉丝面就出锅了,清淡中不乏美味~
最爱的就是正宗广式味
“6年,只是开始。”
老板告诉我们,虽然已经经营了6年,但在嫁妆街却算最年轻的店了,“这条街上都是老字号,只不过是现在拆迁了。”
从6年前的一家店,到现在的4家门店,分布上海路、火炬路、洪城路,而第5家红谷滩门店也在装修中,可见广式煲仔饭的受欢迎程度。
老板告诉我们,有时住得远的顾客想吃煲仔饭,在网上请飞毛腿服务来买,一份20多块的饭,配送费都要¥30,老板说:“那我们现在就把门店开去那边咯,也方便大家吃。”
“老板娘的记性好,有时候10多份煲仔饭一起做,难免忘了哪个顾客要的是什么口味,但是老板娘记得住。”店里的阿姨说到。
看来,这不光是一门手艺活,更是一门脑力活。
生意忙了,人手自然也多了。别看一个小小的门店,加上老板需要5个人手开工。这还只是做到店顾客的生意,店里的外卖单接的少,“我们也想接啊,哪里忙的过来。”老板笑道。
遇上就近的居民想吃了,老板就骑个电动车,亲自给送过去,叫外卖的大多都是一些住在周围的老主顾,他们吃惯了王老板的手艺,也只认这个味道。
所有的食物都是治愈系的。
眼下,再没有比这两碗煲仔饭更紧要的事了。
来店里吃饭的几乎都是老面孔。附近的老顾客多,这么一来一去的呀,也就熟悉了。食客们大多风趣,你来我往唠唠嗑,这就是嫁妆街上的日常了。
一碗煲仔饭,也像是一种生活状态。
我们踏遍南昌,只为替你们再找寻那熟悉的味道。
-广式煲仔饭-
地址
西湖区嫁妆街27号西湖区人民法院边
出品:南昌圈圈网
>油皇煲仔焗膏蟹 李晓春 摄
豉油皇煲仔焗膏蟹 李晓春 摄
中新网广州8月31日电 题:中秋前后到广东侨乡台山“蟹后”独特的鲜美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临近中秋,广东台山的青蟹迎来大量上市的季节,当地海鲜市场中销售青蟹的摊档货源充足,摊主们忙着为顾客挑选、装袋、称重、打包……一只只生猛而肥美的青蟹,经蒸、焗、焖、煮等烹饪方式送上餐桌,成为台山人中秋前后与家人团圆时分享的幸福美味。
膏蟹里的膏层次分明 李晓春 摄
据了解,台山青蟹,按生长过程细分为奄仔蟹(分青、白、黄、黑四级)、膏蟹、水蟹、肉蟹、重壳蟹(即将褪壳,又称重皮蟹)、黄油蟹(分膏油、水油两种)等,外观除了具有锯缘青蟹的特征之外,体表极光滑发亮,头胸甲及附肢呈淡青绿色,螯足大且甲壳薄,蟹肉白净细嫩、出肉率较高。2017年,原农业部批准对台山青蟹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区域包括台山的都斛、赤溪、广海、海宴、川岛、汶村、北陡、深井等8个镇。数万亩养殖规模和蟹农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当地青蟹产业发展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奄仔蟹中的“黑奄” 李晓春 摄
在赤溪镇护岭村,青蟹养殖户达40多户,养殖面积3000多亩,该地出产的青蟹品质较好且产量较高。近期上市的膏蟹、奄仔蟹等雌性青蟹十分俏销,相对于有“蟹王”美誉的肉蟹而言,它们是名副其实的“蟹后”或“准蟹后”。
清蒸重壳蟹 李晓春 摄
“我们村这一带水域处于咸淡水交汇处,出产的青蟹肉质鲜美。膏蟹,在台山一年四季都有,但因气候和温度的不同,蟹壳内膏的形态和肉质鲜美度有一定的差异。经冬季蛰伏后的膏蟹,到春分至清明前后的口感最鲜甜甘香,价格最高。每年从四五月份起,膏蟹开始膏肥肉嫩,到中秋前后,膏蟹特别肥美,几乎每只膏蟹都肥得能把尾盖撑爆。”护岭村的谭靖浩介绍说,中秋前后上市的奄仔蟹多数为肥美到极致的“黑奄”(性成熟但尚未交配,腹部三角形位置呈暗色发黑),又称为“蟹少女”或“准蟹后”。
黄油蟹 李晓春 摄
“我是护岭本村人,从事收购青蟹已近十年,和附近的很多蟹农已形成固定的供销关系,他们每天上午都会把收笼挑出的青蟹装好,运到这边来卖给我。目前收购价为膏蟹每公斤220元,奄仔蟹每公斤240元,重壳蟹每公斤280元,肉蟹每公斤160元。临近中秋的上市量会明显增多,价格也会有所上涨。”护岭村的青蟹收购商谢为阅透露,他们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挑选分类、装箱打包、配送发货。台山青蟹,目前除了销往台山当地海鲜市场之外,还外销至珠三角、福建、浙江、温州、上海等地以及港澳地区。
蟹农早上收蟹笼 李晓春 摄
“有些人喜欢吃膏蟹那色泽红亮的膏,认为吃起来口感与咸蛋黄有几分相似,还多了一层独特的鲜味。但我个人比较偏爱奄仔蟹,尤其是重壳阶段的奄仔蟹,壳薄、膏滑、肉嫩,隔水蒸熟就非常鲜美。”在广州从事消防工作的“90后”台山人伍先生说,他每次回到台山都想重温一下青蟹那份熟悉的鲜香,原只清蒸、豉油皇焗是他最喜欢的烹蟹方法。
生猛而肥美的台山“蟹后” 李晓春 摄
“我今天特意和朋友开车到台山这边来购买青蟹,老板娘帮我挑选了6只膏蟹、6只奄仔蟹、3只重壳蟹,顺便买了些‘长颈’濑尿虾、大明虾和一些海鱼,今晚家中老小和朋友们就大有口福了!”8月29日,来自佛山的陈先生透露,他已帮衬台城街道富城市场那家海鲜档很多年,平日嘴馋又没时间过台山买蟹时,多数让老板娘帮忙挑选、打包、寄快递。
对青蟹进行挑选分类 李晓春 摄
近年来,凭借着交通运输的优势和快递物流的便利,台山青蟹逐渐走出台山,走进千家万户,遍及中国人的餐桌,经济价值显著,且品牌价值逐步发力。青蟹,已是台山海产品中的一张国字号名片,当地五花八门的烹饪手法,使其成为无数台山游子和海外台山人铭记于心的“家乡味道”。(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