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网络谣言传播快、受众广,再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企业维权成本高,谣言澄清难。”7月28日,最高检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案入选,办案检察官陈莹璐谈起该案用了五个关键词:摆拍视频、敲诈东家、网络水军、电子数据审查、诉源治理。
摆拍餐厅卫生不达标视频
王某是北京某餐饮公司部门主管。2021年12月的某天晚上,王某偶然进入了一个网络赌博网站,不到一个小时就赢了1000元。在一夜暴富心态的影响下,王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登录赌博网站寻求快感,最终不仅将积蓄挥霍一空,还欠下了数十万元的赌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这个境外赌博平台上的赌友(未落网)为他出了个“主意”——敲诈自己的“老东家”。
当王某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徘徊时,2022年1月,公司公布了年度绩效情况,他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取消了所有奖金,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2月,王某联系同在该餐饮公司担任厨师长的姐夫张某。彼时,张某的儿子患上了脑瘫,医院缴费单上的天文数字使张某最终同意参与王某的谋划。2022年3月,两人在餐厅员工下班后,摆拍了用锅、肉松盒等盛放食物的容器洗涮拖把、扫把,以及把垃圾桶中的丸子放在操作台不锈钢盆中等4段反映餐厅后厨卫生的视频。
雇用网络水军“曝光”视频并扩散
有了视频之后,王某通过境外赌友联系该餐饮企业负责人刘某索要钱财,并威胁称“如果不想事情闹大,就拿500万元封口费”。
刘某在收到一段内容为后厨内有人在用扫把刷锅的视频后,很快意识到这是敲诈勒索行为,还结合对方能够进入后厨和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推断公司出了“内鬼”。本着维护企业名誉,同时不打草惊蛇,刘某提出约对方面谈此事。谁料对方拒绝面谈,并频繁向刘某发送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要求支付封口费。
2022年5月,该赌友见刘某不为所动,便在网上雇用“职业喷子”让视频“发酵”,随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王某摆拍的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水军账户开始点赞转发。与此同时,刘某再次收到威胁信息,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电子数据锁定犯罪行为人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侦查于2022年7月将王某和张某抓获,8月,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
陈莹璐回忆,由于刘某收到的视频多通过境外软件发送,无法直接关联到王某,但是刘某手机收到的敲诈信息可以作为突破口。在检察机关的及时引导下,公安机关很快找到被雇用发送敲诈短信的“职业喷子”,并通过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串联到了付款人王某。“如此一来,我们最终确认固定了王某伙同张某摆拍视频、找人曝光视频并雇人发送敲诈短信的事实。”陈莹璐说。
2022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证据材料,认为王某和张某伪造视频并通过网络水军进行传播,影响了餐饮企业的名誉和形象。“二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陈莹璐说,但考虑到二人均系犯罪未遂,且为初犯、偶犯,结合犯罪未遂、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检察机关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
2022年11月16日,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王某、张某提起公诉。12月23日,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罚金2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1万元。二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王某提到自己对企业扣罚奖金问题十分不满,这也是其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陈莹璐介绍说,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在2022年12月与涉案公司沟通后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公司规范薪金发放、店铺管理,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并收到采纳整改回复。
为了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该院还针对网络谣言类案件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消除谣言影响、保护企业名誉、震慑造谣水军。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让你垂涎三尺的美食,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享用一份外卖时,是否曾想过它的制作过程?最近,一则关于某知名连锁餐厅后厨卫生状况的爆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日常消费的食品,到底安全吗?
< class="pgc-img">>事件回顾:话说7月27日,一位名叫小徐的女大学生为了赚点零花钱,兴冲冲地来到当地一家知名连锁餐厅打暑假工。谁曾想,这一天的经历却让她大开眼界,简直是颠覆了她对餐饮行业的所有认知。
< class="pgc-img">>小徐被安排在后厨工作,负责给鸡排裹粉和炸制。刚进厨房,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油腻的地板上,一只只苍蝇正悠哉游哉地跳探戈;案板上,几只不速之客正在鸡排上跳舞;而那口号称“镇店之宝“的大油锅,里面的油黑得跟煤炭有得一拼,冒出的油烟熏得人眼泪直流。
< class="pgc-img">>小徐心想:“这哪是厨房啊,简直是苍蝇的迪士尼乐园!“她壮着胆子问带教的店员:“这油是不是该换了?“店员一脸淡定地回答:“换啥换,这油才用了20天,还能再战20天呢!“小徐听完,差点没把刚吃的午饭吐出来。
< class="pgc-img">>更让小徐瞠目结舌的是,她看到有员工用同一块抹布,先是擦了地板,然后又擦冰箱,最后还擦了油锅。这操作,简直是把“一物多用“发挥到了极致啊!小徐不禁在心里默默为这块“万能抹布“点了个赞。
< class="pgc-img">>就这样,小徐在这个“魔幻厨房“里度过了漫长的一天。当晚,她果断决定辞职,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到了社交媒体上。她的爆料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 class="pgc-img">>网友说法:小徐的爆料一出,立刻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的网友对餐厅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认为这简直是在拿顾客的健康开玩笑。他们愤怒地表示:“这哪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谋财害命!“
< class="pgc-img">>也有一些网友对餐厅表示同情,认为可能是个别员工的行为,不应该一bang子打死一船人。他们说:“也许是遇到了害群之马,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坏了一锅粥啊。“
< class="pgc-img">>还有一些理性的网友则保持中立态度,呼吁相关部门进行彻查,还原事实真相。他们说:“不要轻易下定论,让我们等待官方调查结果吧。“
< class="pgc-img">>疑似案例或者经历:说起餐饮卫生问题,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小王的经历。去年夏天,他在一家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西餐厅吃了一顿“天价“牛排,结果当晚就开始腹泻不止。后来他找到餐厅理论,餐厅居然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牛排都是进口的,可能是你肠胃不适应西方口味。“这话说的,好像是我朋友的肠胃不够国际化似的!
< class="pgc-img">>对于这类事件,食品安全专家李教授曾经这样说过:“餐饮行业的卫生问题,就像是冰山一角。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水下的问题可能更加触目惊心。“这番话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 class="pgc-img">>事件质疑:面对如此严重的卫生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作为餐厅的负责人,难道你们的鼻子是摆设吗?那么难闻的油味,居然能坚持使用20多天,这是有多么强大的忍耐力啊!
< class="pgc-img">>再者,这起事件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难道金钱就真的能凌驾于食品安全之上吗?
< class="pgc-img">>如果你是这家餐厅的顾客,当你看到这样的爆料后,你会作何感想?是选择继续支持这家店,还是果断拉黑再也不去?这样的选择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class="pgc-img">>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你我他,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次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彻查此事,还消费者一个公道。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餐饮从业者,要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把顾客的健康放在首位。
< class="pgc-img">>最后,让我们问问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选择沉默,还是勇敢地站出来发声?你会如何行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舌尖安全“?
< class="pgc-img">>你会怎么做?
A. 果断举报,维护公共利益。
B. 默默远离,选择其他餐厅。
C. 理性分析,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D. 积极传播,提醒身边的人注意。
涉企网络谣言传播快、受众广,再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企业维权成本高,谣言澄清难。”7月28日,最高检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案入选,办案检察官陈莹璐谈起该案用了五个关键词:摆拍视频、敲诈东家、网络水军、电子数据审查、诉源治理。
摆拍餐厅卫生不达标视频
王某是北京某餐饮公司部门主管。2021年12月的某天晚上,王某偶然进入了一个网络赌博网站,不到一个小时就赢了1000元。在一夜暴富心态的影响下,王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登录赌博网站寻求快感,最终不仅将积蓄挥霍一空,还欠下了数十万元的赌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这个境外赌博平台上的赌友(未落网)为他出了个“主意”——敲诈自己的“老东家”。
当王某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徘徊时,2022年1月,公司公布了年度绩效情况,他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取消了所有奖金,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2月,王某联系同在该餐饮公司担任厨师长的姐夫张某。彼时,张某的儿子患上了脑瘫,医院缴费单上的天文数字使张某最终同意参与王某的谋划。2022年3月,两人在餐厅员工下班后,摆拍了用锅、肉松盒等盛放食物的容器洗涮拖把、扫把,以及把垃圾桶中的丸子放在操作台不锈钢盆中等4段反映餐厅后厨卫生的视频。
雇用网络水军“曝光”视频并扩散
有了视频之后,王某通过境外赌友联系该餐饮企业负责人刘某索要钱财,并威胁称“如果不想事情闹大,就拿500万元封口费”。
刘某在收到一段内容为后厨内有人在用扫把刷锅的视频后,很快意识到这是敲诈勒索行为,还结合对方能够进入后厨和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推断公司出了“内鬼”。本着维护企业名誉,同时不打草惊蛇,刘某提出约对方面谈此事。谁料对方拒绝面谈,并频繁向刘某发送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要求支付封口费。
2022年5月,该赌友见刘某不为所动,便在网上雇用“职业喷子”让视频“发酵”,随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王某摆拍的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水军账户开始点赞转发。与此同时,刘某再次收到威胁信息,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电子数据锁定犯罪行为人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侦查于2022年7月将王某和张某抓获,8月,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
陈莹璐回忆,由于刘某收到的视频多通过境外软件发送,无法直接关联到王某,但是刘某手机收到的敲诈信息可以作为突破口。在检察机关的及时引导下,公安机关很快找到被雇用发送敲诈短信的“职业喷子”,并通过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串联到了付款人王某。“如此一来,我们最终确认固定了王某伙同张某摆拍视频、找人曝光视频并雇人发送敲诈短信的事实。”陈莹璐说。
2022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证据材料,认为王某和张某伪造视频并通过网络水军进行传播,影响了餐饮企业的名誉和形象。“二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陈莹璐说,但考虑到二人均系犯罪未遂,且为初犯、偶犯,结合犯罪未遂、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检察机关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
2022年11月16日,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王某、张某提起公诉。12月23日,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罚金2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1万元。二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王某提到自己对企业扣罚奖金问题十分不满,这也是其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陈莹璐介绍说,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在2022年12月与涉案公司沟通后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公司规范薪金发放、店铺管理,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并收到采纳整改回复。
为了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该院还针对网络谣言类案件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消除谣言影响、保护企业名誉、震慑造谣水军。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