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解答各种问题,讲述工厂的是是非非,与打工者一起探讨生存之道,本人90后打工者一名,写作不容易欢迎关注支持!欢迎加入圈子,免费的……
没想到工厂老板也有着急到直跺脚的这一天,00后员工我行我素,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让老板又气又恨。工厂老板拿00后员工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一幕也让80后90后员工看得直呼过瘾。
我们的工厂位于东莞长安某工业园内,是一家小型加工厂,员工不到50人,但是有30多人都是00后。
因为员工年龄都比较小,并且都是00后,所以老板在高兴之余也无可奈何,高兴是因为招到了这么多年轻的员工,给工厂加入新鲜血液,无奈是因为00后员工实在太难管理了。
前几天工厂的产线几名00后员工感觉天气太闷热,所以就一起点了奶茶喝。并且一边上班一边喝着奶茶,有说有笑,结果这一幕被巡查的老板发现了。
老板看到自己的员工这样对待工作的态度,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刚开口准备骂人。结果这群00后员工先发制人,一起开口问老板要不要喝奶茶,而且声音甜美,还不断地夸老板今天好帅。而且还有个别的00后员工开始抱怨产线的空调不给力,天气太闷热,所以才集体点奶茶喝,还问老板以后能不能有个下午茶之类的福利。
因为一起喝奶茶的00后是一群人,老板是一个人,所以老板虽然内心发着火,但是也不能一下子表现出来,这样就会显得自己很无趣。所以老板就把火暂时往下压了,但是都看出老板是很生气的样子,勉强微笑着,也不敢骂00后员工。只回了一句话:“你们开心就好”,就这样睁只眼闭只眼走过去了。
老板离开后00后员工还是欢声笑语地一边喝奶茶一边上班,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看得80后90后员工直呼过瘾。因为这事他们从不敢干,因为干了后果就会被痛骂一顿。
打工者: 00后有这么做的底气,无非就是他们的父母都还年轻,而且已经给他们打下了不错的经济基础,可以失业,可以任性,甚至很多留在大城市打工只是为了体验生活积累创业经验。八零后那时候就惨了,房租都是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旦失业就要回老家搬砖,所以不得不任劳任怨。
打工者:我96年的,我觉得很正常啊,工厂就应该这样人性化管理。不要设置这么多条条框框,00后不吃这一套。我做得不开心也辞职,首先我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其次我的父母辈已经替我把房子,汽车买好了,我只需要养活自己就行了,但是我就算没钱了,家里也会给生活费,我也不是富二代,父母以前只是普通的工人,他们已经在以前已经帮我把受气活已经替我受了,所以我现在不需要受任何人的气,同时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坚决不承认,大不了辞职,现在的社会只要自己愿意工作还怕找不到工作?
还有就是别提什么以后结婚生小孩就怎么怎么样,养小孩,以前我爸妈怎么养我,那我就怎么养我的小孩!我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是这个情况,所以,你们懂吗?80后!
奶茶店真实上班的一天!
上午九点来到店里,见到老板,没有过多琐碎的面试流程,换好工作服便开始了我的工作。
因为是新人,所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以为对于新人,老板应该会让我做收银之类的工作,但是没想到老板给我的第一个安排便是负责奶茶的舀料工作。
所谓奶茶的舀料,就是按照奶茶配方表上所写的步骤原料和用量,把各种配料加到相应的奶茶杯里。对于第一次做这个工作的我,显然是来的太过于突然。每一份订单需要做出来的奶茶,都要仔细地对照着配料表进行配料。
所以,才刚开始工作没多长时间,我就感受到了满满的紧张感。万幸的是店里的老员工非常热情的帮助了我。他们告诉我每一种配料和用量,然后我只需要照着他们说的添加就行了。但是,添加这些配料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简单,因为按照规定,每一种配料的用量和添加顺序都有严格要求,简直是精确到了克,而且全凭手感控制。如果你添加的多了,必须把多余的取出来,同样的,少了也不行[震惊]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都必须尽快记住所有奶茶的配方,然后提高我的熟练度,提高速度。最终,在老店员(整个店只有三个男生,其余都是女的)(尤其是大姐级别的老店员)的“热情”问候帮助下,以及高强度应接不暇的工作中,到了下午六点钟左右,我的工作速度和准确度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那些老店员也渐渐开始放任我自己去进行配料,而且忙和自己的工作了。
我从上午九点开始上班,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她们都只口不提下班休息的事情?!都十二点了!我已经连续(货真价实的连续工作,毫无停歇)工作了三个小时,其中连坐下来的休息都没有。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我心中的疑问![捂脸]
于是,我又一直工作到了下午两点。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饿的有点低血糖了,加之连续五个小时的站立工作,我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
终于,到了下午两点半,店里的顾客渐渐少了起来,店长开始让员工都轮替着去吃饭。但是店长告诉我,我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半个小时!!只有半个小时!!![发怒]
我没有多说什么,就赶紧出去吃饭了。不知道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悲伤。
吃过饭回到店里继续工作。到了晚上七点半,老板告诉我让我下班了[吐]
这一天,这家奶茶店卖出了至少230单,每一单平均25元。一天营业额大约5700元。净利润大约4700元。而这家店所有十名员工的工资支出900元,对!辛辛苦苦一天,每人90元[流泪][流泪][流泪]
一天工作十个半小时,中间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其他时间不得休息。短期工一天70。
对了,忘了说一句,我每天的工资除去一日三餐的花费,剩下的还不够我交房租用的。
而这,就是资本家的真实。所以说,资本家的一切嘴脸都是虚伪的,只有利益和欲望才是真实的!
制内开会为什么不喝奶茶?这是一个颇具趣味的现象,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文化习俗和职场风气的思考。在中国文化中,茶被视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具有文化底蕴和礼仪意义。而奶茶作为茶的一种变体,却并未深受传统文化的推崇,尤其在体制内开会这样正式场合更是少见其踪影。
首先,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制度来讨论为何体制内开会不宜喝奶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规矩和准则,尤其在重要场合下更显得严谨。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代表着清静、淡泊、中和之美德。奶茶则相对年轻,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现代饮品,其奶香味道和甜味口感可能与传统茶文化背道而驰。在体制内开会这样需要严肃思考和讨论的场合,人们可能倾向于选择更加朴素、纯粹的茶水,以表达对会议的认真态度和尊重。
其次,体制内开会不喝奶茶也可能源自职场文化的影响。在职场中,人们往往会受到一定的规范和潜规则约束,以符合组织文化和职场礼仪。奶茶作为一种流行的饮品,可能被认为过于娱乐化或是不够正式,不太适合在正式的工作会议中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选择传统茶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茶的文化积淀和职场认可度更高,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
总的来说,体制内开会不喝奶茶这一现象,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茶的珍视和礼仪意义,也折射了职场文化对饮品选择的一种规范化和趋同化。或许在未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奶茶也能够在体制内开会中找到一席之地,成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符号。不过,无论是喝奶茶还是传统茶水,最重要的是保持对会议的专注和尊重,让思绪清晰,达成共识,共同为工作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