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韦香惠
编辑 | 昝慧昉
最近,南京新街口金鹰广场出现了一家维维豆奶x颐和园手作饮品店。
据品牌招商总监孙栋向界面新闻介绍,该店是维维豆奶与颐和园联名创办的快闪店,从今年9月25日开始营业,10月底将会搬入金鹰广场内部以直营店的模式继续经营。该店也将成为品牌在全国的首家形象旗舰店。
从目前开业的快闪店看,颐和园的相关元素主要体现在品牌、门店外观设计和饮品包装上。据维维豆奶公众号的相关介绍,快闪店外立面上,用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冲孔方式描绘了颐和园的代表建筑十七孔桥、画廊等。
产品方面,维维豆奶跟颐和园的联名手作饮品店主打豆乳系列,包括豆乳茶和豆乳冰淇淋。此外还有鲜果茶、冰淇淋奶昔、谷物养生奶茶等时下现制茶饮店流行的产品类型,单价在9-28元。
孙栋告诉界面新闻,新创立的手作饮品店整体打造的是国潮概念。第一批招商从9月25日开始、10月底截止。目前已签约86家加盟店,门店选址集中在江浙地区。第二期招商将从明年2月份开始。此外,公司计划年前在无锡、上海、南京、徐州和苏州开出20家直营门店,年后还会向华北布局。
维维豆奶x颐和园手作饮品店的加盟成本不低。据孙栋透露,加盟店铺类型分为欢乐店和开怀店。其中,欢乐店是面积15-30平方米左右的档口店,整体投入在24万元左右;开怀店是面积稍大的门店,在35-50平方米,整体投入在35万元左右。
江苏维维新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是该饮品店的运营方。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注册地点在无锡,营业时间从2021年7月开始。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其股东之一,但未披露认缴金额和股份占比。
孙栋称,维维豆奶布局茶饮店是希望借此提高00后、10后对维维豆奶品牌的认知度。再结合品牌方想打造的国潮概念,也就不难理解维维豆奶为何要选择颐和园为合作方了。
实际上,跨界联名已成为品牌最为常见的一种营销套路。各种噱头十足的联名,本质上是将消费者对品牌双方原有的认知进行打破重组,借助社交媒体的话题传播,驱动年轻消费群体的猎奇心理,为品牌带来流量和曝光,并获取新客。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跨界营销的操作越来越常规化,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审美疲劳”。把两个品牌的logo摆在一起、线下快闪活动、用IP授权设计新的包装,或者出一波手机壳、帆布袋等简单周边……这类联名往往由品牌和设计部门主导,执行起来也相对简单,试图用更轻量的方式在社交网络获得关注。但事实上,消费者可能很难对这类联名产生长久的记忆,因为本质上来说,它不触及茶饮品牌最核心的产品——换一个或许没什么不同,而产品本身才是最好的营销。
回到维维豆奶x颐和园手作饮品店的产品上,它主打的豆乳系列产品迎合了当下植物基饮品兴起的热潮,也能满足部分乳糖不耐受消费人群的需求,但这部分群体相对而言依然是较为小众的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豆乳特有的味道并不接受。因此,相对市场上大多数的新式茶饮店,维维豆奶x颐和园手作饮品店的受众面来的要窄一些。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茶饮赛道上,维维豆奶要面对的挑战还不止于此。
一方面,奈雪与喜茶已经强势占领年轻消费市场,在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体系,相比之下维维豆奶作为后来者的优势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维维豆奶x颐和园手作饮品店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要拓展方向,这正是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品牌的强势战场。从产品定价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它也不占优势。
同样作为食品饮料界的知名企业,娃哈哈跨界杀入新式茶饮市场后的表现,也不免令外界担忧维维豆奶饮品店未来的前景。
2020年7月,娃哈哈奶茶在广州开出了全国首个直营店。门店大部分饮品的原料来自娃哈哈的自有产品AD钙奶、乳酸钙奶等,在此基础上添加水果、抹茶、芝士等食材制作而成,价位在12元至22元之间,主打饮品包括AD芒芒波波冰、草莓乳酸钙奶等。
据娃哈哈奶茶招商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在广州这家直营店开业前,已开出了约370家加盟门店,主要位于浙江、江苏一带。按招商手册的规划,未来5年内,娃哈哈奶茶将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地区为发展前线,在全国布局1万家门店。
不过娃哈哈奶茶的操盘者是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商业”)合资成立的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负责娃哈哈奶茶加盟的事务,广东冠华和娃哈哈商业的股权占比分别为75%和25%。广州直营店开业仪式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亲自为之站台。
但眼下,娃哈哈奶茶的众多加盟商正在娃哈哈杭州总部抗议维权。
娃哈哈的加盟商马伟告诉界面新闻,加盟商普遍看中的是娃哈哈的品牌效应,他从去年6月份在无锡投入70多万元加盟娃哈哈奶茶的加盟店,到目前也没有回本。近日,他与其它大约40名加盟商正在杭州向娃哈哈公司进行维权。其中他所知道的损失最高的是一位来自南京的加盟商,一共投了7家店铺,5家已经关闭,损失金额达500多万元。
哈哈奶茶店最近很火,从加盟费到各种装修成本,房租成本,人员工资,物料成本,开这么一家奶茶店估计前期要投入60万左右。
这要卖多少份奶茶才能回本?
其他牌子的也不遑多让,一点点,Coco,也要差不多这么多钱才行。
这年头钱难挣,屎难吃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大几十万投进去,风险实在太大,我觉得还是稳重点,我还是做做我最近的副业项目,一个月赚个万把块的来的轻松,也没那么大精神压力。
现好生意,创业少踩坑。关注【商业街探案】
探案 | 收回初期投入成本前就倒闭了,才是大概率事件。
【商业街探案】在5月14日发布的 《卧底娃哈哈奶茶店:9小时卖出300杯,店长吃不上饭还被外卖小哥骂》中,讲述了编辑卧底打工的经历,该文发出后获得了几十万的阅读,读者们的反馈也是相当热烈,纷纷表示我们在写软文。
不过其实关于娃哈哈奶茶的稿件我们总共写了两篇,今天这篇才是重点。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便看起来生意不错的茶饮店,也不代表能赚钱。而对于娃哈哈奶茶,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不推荐加盟”。
初始投资60万,3年半回本?
相对整个奶茶加盟投资的行情看,投资娃哈哈的资金门槛不算低,但并不夸张,应该说是行业内比较正常的水平。
根据娃哈哈奶茶某招商经理的介绍,加盟费用为:技术培训费跟运营成本费共13万、整套制作奶茶设备包括收银机系统跟供应链10万、合同保证金2万(可退),装修由公司装修队统一装修,费用在3000到3500元左右一平方,总筹备资金建议不低于60万。
那么投入这60万后,要多久才能回本呢?我们以卧底的那家奶茶店为模板算算账:
首先是单量计算,探案编辑在周五卧底打工,晚上7点下班时,该店堂食170单+,因为下班时距离打烊还有一段时间,堂食超过200单也是有可能的。
同时,饿了么外卖大概80单+,美团外卖大概30单+,在周五这天外卖单量110单+,但根据两大外卖平台数据显示,该店外卖月销量共计2500单左右,平均到每天的外卖销量应该不到100单,说明卧底打工的周五属于销量比较好的日子,这也正常,因为在餐饮业,周五、周六、周日的生意一般来说是要好于平时的,所以我们在盘点该店营收时,把日均堂食单量估算为200单左右,月单量按照30天计算为6000单左右,而外卖单量则根据外卖平台数据,以月均2500单计算,那么我们再按照客单价20元(根据娃哈哈奶茶店的价格和奶茶业经营规律,实际客单价有可能略低),可以得出流水:堂食月流水120000元,外卖月流水50000元,总营业额共计170000元/月。
< class="pgc-img">>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不可能100%准确,因此,以下的计算只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然后我们来核算一下实际运营成本。
奶茶店的毛利一般为65%左右,那么就65%的数据计算得出,堂食毛利为78000元左右,外卖毛利32500元,然后外卖还要从营收(50000元)中扣掉约20%左右的服务费,约10000元,那么月毛利应该在100500元左右。
< class="pgc-img">>看起来还不错,但再扣掉运营成本呢?我们估算每月员工支出30000元、水电费5000元、进货物流费3000元、损耗1500元、其他杂项1000元,共计40500元。扣掉这些运营开支后盈余60000元,当然这不包含高额的房租支出。
< class="pgc-img">>至于房租,该商场不同中介的报价差距比较大,从40元/平/天到65元/平/天都有,当然根据在商场的不同位置、面积 、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所以我们也只能找到有公开报价的铺子做个估算。
相关租房平台数据显示,同商场某店铺招租,面积为38平米,价格为40元/平/天,月租金为45600万元。那么60000元减掉45600元后就是14500元。
那么如果月净利润为15000元左右,收回约60万初始投资,就需要40个月,也就是3年半左右,而根据奶茶店行业的一般规律,一家普通奶茶店的生存周期应该在3-5年,也就是说有极大可能在收回成本前就倒闭了。
我们再从逆向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在上海核心商圈投资60万元开一家40平左右的娃哈哈奶茶店,想要在1.5年回本,必须保证月纯利近34000元,同时满足房租严格控制在36000元以内,但实际上很难兼得,因为人流量高的铺子房租必然高,这是个永远的矛盾体。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探案编辑卧底的奶茶店,连店长都要忙的吃不上饭了,因为在实际经营中,奶茶店要对员工有良好的培训以便根据热销时间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严格控制食材损耗,尤其是水果。
同时,一家小小的奶茶店也涉及不少员工管理、客服沟通、售后沟通和安抚外卖小哥催单情绪。只有在这些环节拼命提升效率,才能看到活下去并且盈利的可能性。
营销不遗余力,但娃哈哈做奶茶的诚意需要拷问
应该说,娃哈哈奶茶的声势非常大。
在2020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营店在广州正式开业。董事长宗庆后专门从杭州飞到广州,亲自为奶茶店打call,号称这是第三次创业。在当时,娃哈哈提出来未来10年在全国布局1万家茶饮店。
但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娃哈哈对奶茶店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品牌背书,比如除了官方不断造势外,奶茶店的前台上也会整整齐齐地摆上一排娃哈哈的主力产品AD钙奶,同时,店内多款奶茶都是以AD钙奶为原料支撑,整个店面的装修也是“一眼娃哈哈”的风格,但娃哈哈并不是奶茶运营方的大股东。
天眼查数据显示:娃哈哈奶茶店的运营方是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有两大股东,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占股 75%,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占股 25%。娃哈哈官微在2020年5月15日曾经发布过一条消息,称奶茶项目不是直营,而是授权给合作伙伴运营的。
< class="pgc-img">>事实上,娃哈哈近年来一直被品牌老化所困:其营收在2013年为782.8亿元左右、2016年为529亿元左右、2019年为464亿元左右,等于说在布局奶茶业务时,营收对比6年前缩水了300多亿。和高投入、高风险的新品研发、新业务拓展对比,把品牌授权给另外一家公司放加盟,似乎就是个低投入高回报的模式了。
娃哈哈的选择实质上是授权给其他公司招加盟,这不免令人想到贴牌大王南极人,只做品牌运营、授权不生产,利润是高了,但也带来了价格体系混乱、品控等问题。
所以,从过往的经验看,加盟娃哈哈奶茶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三个坑:
1、 奶茶行业在今天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娃哈哈奶茶来的很晚了。
2、 加盟的结果很可能是给品牌方贡献利润,不是给自己贡献利润。
3、 品牌授权模式加大了加盟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此外,加盟商还应该关注到一些小细节,比如投资娃哈哈奶茶的初始投资是否存在一些水分。
首先是娃哈哈奶茶品牌方的装修费用,10万元的店面升级改造价格不菲,按照北京的装修标准最低1300元/平米,30-50平米的奶茶店加上门头应该在5万元-8万元。
其次是10万元的装备采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某宝某东的厨房设备价格,或是到大型综合市场询问。
当然,从我们报道过的奶茶店加盟来看,品牌方提供的装修或者设备价格偏高在行业内并不算个案,但对加盟商来说,能多争取到一些初始投资费用的降低也是好的。
然后是技术培训和后期运营的13万元,这里的技术培训成本是否太高,也需要加盟商在咨询时针对具体细节多加留意和判断。
最后,到今天,娃哈哈的开店数量可以说是一个谜,在去年7月开设首家直营店时,有报道称当时娃哈哈已经通过加盟的形式开了400多家店,而根据娃哈哈在奶茶在小红书披露的数据,到2021年1月7日,门店总数达到250+。不过不论哪个数据,都可以说距离10年1万家的目标相差比较远。
在当代餐饮市场中,奶茶饮品类的投资日益火爆,即便对于日前相继爆出的奶茶加盟7亿骗局,明星代言的入坑等新闻,依然有不少人想要入行。
对此,我们希望老板们对开茶饮店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茶饮店要赚钱,比你想的难10倍,而娃哈哈在这个市场上,并不具备竞争力。
创业不易,陷阱遍地。
想了解啥项目,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们。
多问一嘴,不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