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8月9日电 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古风今仍在,繁华犹可追”——河北邢台保护修复邢州古城赓续文脉》的报道。
古色古香的商铺、交错铺砌的石板路、过往的车辆、涌动的人流……夏日的邢州古城,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交融,重现“五朝古都”繁华。
河北邢台拥有3500年建城史,商祖乙迁邢,隋唐设邢州,元明清称顺德府,历史上四次建国、五次定都,被誉为“燕赵第一城”。岁月变迁,太多的古建筑消失在时间长河里,多年来人们只能在清风楼、布袋院等散落的古建筑中寻找古都的历史痕迹。
如何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2023年以来,邢台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启动邢州古城修复重大专项,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业态植入、文旅融合等方式,重塑古城风貌,赓续城市文脉。随着工程推进,邢州古城火爆“出圈”。今年以来,节日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历史韵
随着朝阳缓缓升起,邢州古城的轮廓渐次分明。一条贯穿南北的古官道上,市井民居错落有致,店铺鳞次栉比,巷道纵横罗列,生活景象生动而清晰。
邢州古城,曾被称为邢州城、顺德府城,位于今邢台市襄都区中心,以团结东大街、开元路、建设东大街、新华路为边界围合而成,其合成区域即原邢州古城城廓范围,占地面积4.17平方公里,以中兴大街为界,分为北边府城和南边关城两部分。
商朝君主祖乙迁都于邢,大兴土木建城,邢是有史以来首座见于文献记载的、具有王朝城邑规模的城市。“在邢定都后,祖乙以这里为基地,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揭开了邢州古城的文明序幕。3500多年来,邢州古城城址呈现自西向东迁徙趋势,隋代之后最终定型,呈现较为严整的东西对称分布,且呈里坊制布局,‘里’和‘坊’为古代城市小区式功能单元,均为居民区。”邢台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主任季阳说。
在元代经过邢州大治后,邢州古城建设迅猛发展,成了中国北方经济、文化、贸易交流的重要城市。在府城中心,清风楼、府衙、县衙、仓储、兵营构成了宫殿官署建筑序列;城内大开元寺、净土寺、天宁寺、龙兴观等六十多座寺庙、宫观构成佛、道、地方信仰三大宗教建筑群。
登临清风楼,向南而望,便是象征曾经商业繁华的“好南关”。“南关,就是在府城南门外的聚居区,是当时邢州古城的商业原点。”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海毅介绍,邢州大治后,部分蒙古人、色目人迁居邢台城南,从事商品贸易。因他们擅长畜牧和畜产品加工业,南关逐渐形成了以屠宰和贩卖马、牛、驴等牲口为主的街道。
《邢台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南关外的靛市街、北大街、花市街、马市街、东大街、西大街、牛市街、羊市街,阡陌纵横,八条大街已经形成,中心地带是北大街、西大街、花市街和东大街的衔接处。
那时,邢州古城已成为华北重要的商贸重镇。南关人口稠密,商号林立,车水马龙,皮毛、山货、棉布、药行和银钱五大行分布在南关各街道。每条街道经营的商品也特色鲜明:东大街以麻行、山货、药材为主;西大街和北大街主要是布庄、杂货商铺;花市街则以经营棉花及棉织品为主;最为出名的是羊市街的皮毛业。
历史给邢台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9处。2005年7月,邢台市被河北省政府列为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邢州古城南关西大街,70岁的老市民化为公坐在胡同口,手中蒲扇轻摇,小木桌上放着刚沏好的茶水,解暑纳凉。“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看见过这条街的繁华,也感受过这条街的清冷。”化为公说,“20世纪90年代,我和媳妇在这条路上卖冰棍。当时人流量大,卖冰棍都够一家人开销。后来,周边商超陆续兴起,人们都往外走,这条街上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邢州古城承载着邢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全市人民的情感寄托。加快古城保护与修复,对延续城市文脉、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意义重大。去年以来,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把古城保护修缮作为20项重大专项之一全面推进。今年,当地更是将其列入市级领导2024年滚动包联20项重点任务清单,加快保护修缮邢州古城,提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为做大做强做热中心城区提供有效支撑。
得知邢台全面启动古城保护修缮工作,祖孙三代居住在南关的王少国非常激动:“修复后,可以让邢台百姓看到当年的盛景,也让下一代了解邢台曾经的辉煌。”
古城风
围绕“古风今仍在,繁华犹可追”的目标,邢台积极推进邢州古城顺德府衙、天宁寺、开元寺等重要片区的改造提升,对关城实施修复开发项目,打造“好南关”商业街,同时,推进古城非主体业态有序疏解,重塑古城风貌,让古城活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依据规划,邢州古城修复将实施“十大工程”,打造“一道、双城、六坊”:“一道”指古官道;“双城”指明清时期形成的府城和关城;“六坊”指开元寺街坊、清风楼街坊、天宁寺街坊、北大街街坊、马市街街坊、羊市道街坊。同时,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古城内划定了古官道、北大街、羊市道、天宁寺四片历史文化街区。
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邢州古城的中央区域,以“北长街—南长街”为纵线,以“东门里街—府前街”为横线,向周边扩展。其中,长达两公里的南北长街是该街区最长的主干道。日前,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给南北长街的便道铺设青砖。
“对于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老街巷,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在保持原有格局和风格不变的基础上,整治环境卫生,规范商户、摊点经营秩序,对沿街房屋外墙进行重新设计和美化,让老街更加整洁亮丽。”襄都区古城开发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徐兴龙说。
今年以来,襄都区将“北长街—南长街”沿街的房屋外立面、便道、台阶、树池进行了修复更新,并且制作了邢台文化主题墙绘,统一装点商户招牌、遮阳伞棚等。同时,对古城及周边关联区域内的行政办公建筑、学校等进行全面梳理,释放出空间资源,用于补充餐饮、住宿、停车、公厕等文旅配套设施,以及承载演艺、会议、研学等新文旅场景功能。
在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的南边,是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是邢台及周边地区的棉纺织品、染料、皮制品及杂货的加工贸易中心。
“明清至民国时期,北大街两旁都是林立的店铺。关于店铺门窗、拱门的样式、色彩,我们走访了很多民俗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才确定了目前的‘民国风’建造风格。”邢台市古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宁说。
运石料、整理立面、安装排水管网……施工人员采用“微更新”“织补”“绣花”等方式,来保护和延续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在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店铺门窗破损、样式老旧、屋面失修等问题,采用清除临时遮阳棚、屋顶检修、局部更换檐飞、更换门窗等手段进行轻度改造。
如今,走进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侧的建筑墙体已按照“民国风”格调进行修复,青砖墁地、古树婆娑,两侧传统建筑高低错落,满眼皆是百年老街韵致。古色古香的老街风采和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活动,每天吸引着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七成店铺已经出租,街区‘十一’期间将正式对外开放,将百年历史文脉与现代商业模式巧妙融合,重现昔日繁华盛况。”邢台市古韵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旻说。
为赓续城市文脉,邢台近年来出台了《邢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邢台市古城更新复兴规划》《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以条例、政策、法规等形式完善了顶层设计。一幅幅古城修复保护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烟火气
“嘿,出锅,您的火烧,拿好!”每天清晨,南长街南口,马强的油酥火烧店前都会排起长队。在这儿买上两个火烧,再到斜对面的店里来上一碗豆腐脑,热腾腾的早餐下肚,十分舒服。
此时,南长街沿街的小店也热闹了起来,各类新鲜果蔬、零食糕点、日用百货让人目不暇接,不时有电动车、自行车穿行而过。缝纫机吱呀吱呀的声音、车轮轧在地上的声音、商贩们的吆喝声……多种声响交织在一起,老街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
“南长街街巷格局独特,历史上的特色就是市井文化活跃,烟火气十足。”徐兴龙说,保护用心,活化出新,邢州古城“活”了,昔日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据介绍,邢州古城的保护修复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更新模式,结合院落边界、街巷等因素详细划分街区内的最小更新单元,以保证建筑尺度、肌理与街区的整体风貌尺度相协调,经过一年多的保护修缮,目前可参观的点位除了南北长街外,还有羊市街、开元寺、光明街、清风楼、原北方大学旧址等。
在邢州古城清风楼前街的一家汉服出租店,游客徐燕雯身着一身嫩绿色汉服,妆容精致、配饰华丽。徐燕雯打量着镜中的自己,满意地说:“穿上古装在古城里游览,不但出片效果好,而且颇有几分古今‘穿越’的感觉!”
“老街的旅游发展起来了,古装旅拍深受青睐,店里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老板刘华川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汉服,一边说,“每天差不多能出租20来套,节假日、双休日更多,有时候衣服和饰品还供不应求呢。现在,正合计着再增加些汉服款式,为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做准备。”
承古赋新,咖啡店、奶茶店、文创店等一间间精致小店出现在年代感厚重的北长街,成为撬动古城消费的“流量密码”。“在古街道碰到咖啡店,感觉到了惊喜,坐下来品尝咖啡,感受古街的幽静,很惬意。”在北长街北口,市民王晓樱被浓郁的咖啡香所吸引。
咖啡店店主梁诗雯是北京人,对老街巷充满了热爱。大学毕业后,她便跟着邢台籍的丈夫回到邢台,在北长街开了第一家咖啡店。梁诗雯说:“古城有历史感,也有时尚气息,咖啡店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
此外,随着古城保护修缮工作的推进,古城光影秀、实景剧《瓷都赋》、户外舞台剧《邢州密宝》等一场场大型表演不断登场,进一步推动清风楼、北大街、布袋院、北方大学旧址等网红打卡地陆续火爆“出圈”。
今年以来,“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春节期间,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的游客,在邢游玩停留时间超过12小时,游玩地及周边街区“零售经济”飞速发展。内翟记茶汤等非遗小吃摊位前,始终都有排队的长龙,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日日售罄,诸多业主发出“现在一晚生意顶过去半月”的感叹。
城以文兴,成就邢台的过往;以文兴城,开创邢台的明天。据悉,邢台将继续践行“以城塑形、以文塑魂、以业塑神”理念,在重塑古城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肌理,赓续城市文脉,将古老韵味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确保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守护人间烟火气。
< class="pgc-img">>我是朋友推荐来的。”“感觉你们特别靠谱,我把你们的联系方式推荐给了我的朋友。”燕都牵手创办以来,受到了广大单身者及其亲朋好友的欢迎和好评。目前,报名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由于线下活动暂时不能进行,所以线下一对一的匹配火热进行中。有几对相处得还不错哟!
2021年转眼就要收尾了,你是不是还是单身一人?还在四处寻寻觅觅?来燕都牵手吧,愿你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美的TA。
小伙的一杯热奶茶打动姑娘
我们每周进行的线下一对一匹配,是让报名者来到报社见面。在这些单身男女来到我们的办公室约见时,我们都会给他们用一次性纸杯倒点热水喝。无论最后这些水他们喝与没喝,在他们走后,纸杯大多还是会放在桌子上。
然而,有这样一位小伙子,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来见面时,小伙子通过外卖为女孩点了杯热的奶茶,他们见面聊完天之后,正好赶上了中午吃饭时间,小伙子主动要请女孩吃饭,女孩答应了。且他们临走时,小伙子说,“咱们打扫一下‘战场’,把这些垃圾收走吧。”于是他和女孩一起,将奶茶杯子和一次性纸杯,一起收进一个袋子,放进了垃圾桶里。
小小细节,彰显出一个人的素养。目前这两位正在进一步交往中,彼此感觉都挺好的。
我们用严谨的服务为你把关
有报名者跟我们说,她曾到一婚介所报过名,但跟她推荐的人说对方有房,结果竟然是租的房子,说是身高175厘米,结果一看大概170厘米。她都不敢相信婚介了。
区别于社会上的婚介,燕都牵手,是由燕赵都市报和河北新闻网联合创办,整合燕赵都市报、河北新闻网以及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多个新媒体平台资源,搭建起的值得信赖的高品质婚恋交友平台。
对于通过燕都牵手网上通道填报信息的报名者,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一一进行联系,并进行信息核实。有一位读者,在网上报名时填的婚姻状态是“离异”,我们工作人员与其联系后,要求其带着离婚证、身份证等证件资料来报社进行信息核实时,没想到TA说,“早就分居了,就是离婚证还没有办。”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工作人员直接予以了拒绝,建议TA真正离婚以后再来报名,不要在婚姻存续期间就进行征婚,那样就是一种欺骗。
可见,信息核实多么重要,所以我们的原则是,证件、资料的核实一个不能少。
燕都牵手严格核实每一个报名者的信息,如果你是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单身,那就快来报名吧!
来这里,遇到有缘人,牵起幸福手。
编号:男-2112301
民族:汉
生日:1971年10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工作:国企技术员
年薪:6万以上
身高/体重:177cm/65kg
购房购车情况:有房有车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内外适中、稳重、温和,喜欢音乐、绘画。老家辛集市,独生子,家中有父亲,父亲已退休。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出生于1971年之后,性格温和,有一定经济收入、身高在160cm及以上的未婚、离异未育、离异不带孩的女士为伴。
编号:男-2112302
民族:汉
生日:1994年8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工作:国企职员
年薪:8万以上
身高/体重:178cm/77kg
购房购车情况:有房有车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属温热型、稳重、礼貌,喜欢读书、打乒乓球。老家沙河市,独生子,父在职母退休。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出生于1995年左右,本科及以上学历、身高160cm及以上,年薪5万元左右,工作稳定、性格温和、好相处、好沟通,对待感情认真的原生家庭健康的未婚女士为伴。
编号:男-2112303
民族:汉族
生日:1992年7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工作:广告策划
年薪:10万
身高/体重:160cm/53kg
购房购车情况:已购住房
自我介绍:独生子,工作稳定。性格外向、踏实,脾气耿直好相处,喜欢看书、养猫,爱干净,会做饭,感情经历简单,不太会哄女生,以后可以慢慢学习。
择偶要求:想找一位同样性格外向、主动一些的女生,希望对方感情专一,不爱矫情,会良好沟通,懂得把握分寸,不为不值得的小事情消耗感情,共同携手营造温馨的小家。
编号:男-2112304
民族:汉族
生日:1990年6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大专
工作:企业职员
年薪:7万
身高/体重:178cm/72kg
购房购车情况:已购住房
自我介绍:老家石家庄郊县,已在石家庄市购房,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均已结婚家庭幸福,父母有劳动能力。本人性格内向、慢热、真诚,平时喜欢打篮球、看电影、钓鱼。
择偶要求:想找一位性格开朗、温柔、有孝心的女生为伴,希望对方身高160cm以上,有稳定工作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编号:女-2112301
民族:汉
生日:1995年10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工作:护士
年薪:6万~8万
身高/体重:170cm/61kg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属慢热型,熟悉后比较主动,喜欢养宠物、打羽毛球。老家在石家庄郊县,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弟弟。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年龄在28岁~30岁之间、身高175cm及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年薪12万元及以上、在石家庄市有房(无贷款),性格外向、不排斥养宠物、喜欢运动、会做饭、擅于交流的石家庄市未婚男士为伴。
编号:女-2112302
民族:汉
生日:1993年9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硕士
工作:药师
年薪:7万~8万
身高/体重:162cm/47kg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喜欢运动、旅行。老家在邢台,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哥哥。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年龄在27岁~30岁之间、身高172cm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薪10万元及以上、在石家庄市有房(可接受有贷款),性格开朗阳光、积极向上、有共同爱好,合眼缘的石家庄市未婚男士为伴。
编号:女-2112303
民族:汉
生日:1988年2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未婚
学历:本科
工作:药品检测
年薪:6万
身高/体重:160cm/54kg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偏内敛,稳重大方,喜欢看书、唱歌、瑜伽。老家在石家庄郊县,家里有父母和哥哥,哥哥已婚。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年龄大小三岁左右、身高170cm及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年薪6万元及以上、有房,有稳定工作、稳重成熟的未婚男士为伴。
编号:女-2112304
民族:汉
生日:1983年11月
居住城市:石家庄市
婚姻状况:离异未育
学历:本科
工作:财会主管
年薪:10万
身高/体重:163cm/80kg
自我介绍:本人性格稳重大方,慢热型、喜欢做饭、养多肉植物,比较顾家。老家在石家庄郊县,家里有母亲和三个姐姐一个弟弟。
择偶要求:希望寻找一位年龄35~45岁之间、身高170cm及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年薪10万元及以上,有房、有稳定工作,稳重成熟、擅于沟通,有责任心、有爱心,家庭和睦氛围好的未婚或离异未育的男士为伴。
线下牵手热线:
0311-67563963 0311-67563430
地址:
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报业大厦6楼
< class="pgc-img">>
(燕都融媒体记者 刘良玉)
月亮不睡我不睡”,时下年轻人争当“熬夜冠军”,却有那么一群特殊的夜班人,他们的熬夜故事让全网泪目。“最开始的时候,我入驻这医院,36个小时只睡2个小时”,这是最近人民日报一条关于“冀A夜班车”的微博视频中,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米杰的“熬夜战绩”,让众多网友既感动又心疼。
在疫情仍未消散的当下,对米医师这样的一线抗疫人员来说,熬夜加班仍是家常便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兰芳园坐不住了,马上决定为这些特殊的夜班人做些事情: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河北石家庄、邢台和廊坊三地定向捐赠价值420万元的5万箱共300000杯太妃榛果鸳鸯奶茶。
1月27日,经过高效备货、有序装车,首批3辆长途货车排成一列长龙从江苏淮安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北石家庄,第二批从浙江湖州出发,驶向石家庄。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同时保障物资及时赶到卸货点,运送物资的司机师傅们在运输途中“争分夺秒”,带足干粮、少喝水,吃喝休息都在车上就地解决,非常辛苦。“接单的时候,我们领导就说,我们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负责运送物资前往石家庄的司机张师傅笑着说,“听说这些奶茶都是捐赠给河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交警和志愿者的,我觉得很自豪。”
历经20多个小时、1000多公里的跋涉,物资车陆续到达河北,并将其中5000箱奶茶火速送往#冀A夜班车#医护人员所在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因为医护人员和司机的工作环境都是严格管控的,不能亲自把奶茶送到他们手上,虽然有遗憾,但我们足足准备了5000箱奶茶,他们肯定喝得上。”兰芳园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除了这批送到“冀A夜班车”医护人员手中的5000箱奶茶之外,兰芳园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还送出了另外45000箱奶茶,涉及范围和人员包括石家庄、邢台和廊坊三地的医护人员、公安交警和志愿者等一线抗疫人员。
按照物资分配方案,送到石家庄的奶茶除了分配到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的2万箱外,还有1万箱奶茶运往藁城区、新乐市,由区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统一发放给各乡镇村、卡口和社区等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让他们也能得到兰芳园奶茶的提神buff加持;邢台和廊坊两地分别配送了1.3万箱和7000箱奶茶,将主要发放给各市区县的医院和隔离点,尽可能地补给到更多防疫一线的夜班人。
从心疼#冀A夜班车#上的一线医护人员,再到联合红基会捐赠5万箱港式奶茶,兰芳园的暖心之举尽显贴心,而这不是偶然,这家有温度、有匠心的企业已经是第二次在疫情期间捐赠物资了——去年3月份,兰芳园联合天猫发起了#请白衣天使喝奶茶#活动,将5万杯奶茶送往武汉抗疫一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医护人员的“奶茶荒”。
为什么兰芳园奶茶颇受这些抗疫夜班人的欢迎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专注港式奶茶69年,拥有数十年坚守的独家配方和制作工艺,匠心独具,品质有保证;另一方面则因为提神效果显著,本次捐赠的太妃榛果鸳鸯奶茶更是在奶茶的基础上加入了咖啡,提神效果加倍,和高强度工作的一线防疫人员切实的需求一拍即合。看来,兰芳园不仅仅是熬夜党们的专属,更是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人手必备的“夜班补给小搭档”。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