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牛肉自由”来得猝不及防。
在北京物美超市小程序,7月31日1kg鲜牛肉价格56.52元,大约28.26元/斤,而在批发市场,牛肉的价格更低,新发地批发市场显示7月30日牛肉批发价为24元/斤。
以往“高高在上”的牛肉,价格变得“亲民”起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第三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6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15.4%,已连续23周下跌。
业内人士更是表示,肉牛价格从2023年初开始走低。很多人当时都认为是临时性的价格波动,没想到一直跌到现在,目前牛肉价格已经跌到与19年价格接近了。
受牛肉价格影响,多家牛肉火锅店、牛肉主题店打起“价格战”,牛肉产品零售价大幅降低。
据广州日报报道,从7月开始,不少牛肉火锅店多个部位的牛肉价格都进行了调整,有店铺原来一盘吊龙原价36元,现在降至28元,降了足足8元;原来售价32元的嫩肉、34元的双层肉、35元的熟牛板筋等,一并降至28元/盘,降幅最高达26%。也有火锅店的精品嫩肉从32元/盘降至28元/盘,招牌肥牛、生牛肉、熟牛筋丸等也都降价了。
花更少的钱可以吃到更多牛肉,在质量不减的情况下,牛肉价格下降对消费者而言是个好消息。
供过于求是降价的根本原因
餐饮门店牛肉菜品的价格下降,归根结底是因为牛肉原材料价格下降,而牛肉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供需段的结构性因素。
从往年的消费数据看,随着夏季天气转热,人们对肉类消费的季节性需求减少,牛肉价格一般会在夏季时候出现小幅度下跌。但往年都是秋冬季节消费量高了之后又会回升,但此次大规模下跌波动幅度明显超出了一般季节波动。
1、国内牛肉产量多了
从供给端来看,近几年我国牛肉供给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许多养殖户加入“养牛大军”,肉牛养殖规模快速扩大。
近几年,我国牛肉存栏数、出栏数均在不断增加,产量也逐年增长。2023年,全国肉牛出栏5023万头,首次突破5000万头,比上年增加约184万头,同比增长3.8%。
在前两年养殖规模扩大的情况下,2023年,大量肉牛相继出栏上市,牛肉产量达到历史新高753万吨,同比增长4.8%。同期,奶业也进入下行周期,奶牛产奶效率提升而遭淘汰的一大批奶牛也转做肉用,国产牛肉产量进一步增加,且上市量集中。
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建民教授执笔的报告分析称,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约90万头淘汰奶牛被投放到市场中。
2、海外进口牛肉对国内牛肉形成冲击
同时,由于海外养牛成本较低,进口牛肉价格比国内牛肉价格更有优势,随着牛肉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廉价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牛肉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根据海关数据,2013-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从29.4万吨提高至273.7万吨,2023年全年牛肉进口均价为36562元/吨,远低于去年44119元/吨的水平。进口牛肉价格基本是国际市场价格1/3-1/2,即使加上运费、关税、增值税,进口牛肉价格优势显著。
除此之外,国内牛肉可能也没有国外进口的好吃。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曹兵海认为,我国肉牛行业目前存在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增重型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的养殖占比超过一半,其肉质与进口牛肉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从而导致进口牛肉对国内牛肉形成了质量和价格上的多重冲击。
3、牛肉需求量下降
从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的牛肉产量越来越多了,但是国内的消费量却上不去。
2023年,牛肉消费量为1026万吨,同比增长3.9%,低于2020-2022年年均增长5.6%水平,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乏力波及到了牛肉市场。
在我国,肉牛养殖成本较高,高成本让牛肉相比于猪肉、鸡肉等其他肉类价格更高,人均牛肉消费量增速在震荡中下跌。
另据行业调研,2023年1-6月份,某商业集团旗下超市牛肉销量1700吨,销售金额1.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9.8%。超市管理人员反映,牛肉促销打折到每斤19.9元,仍然卖不动,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在牛肉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供过于求让牛肉价格下跌,消费者离“牛肉自由”越来越近,一些养殖户的日子却有些难捱。
牛肉价格下跌
养殖户卖一头亏损2000-3000元
据新华网财经观察报道,在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南街村,2023年五六月份时卖一头牛还能赚1500元到1600元,现在卖一头牛倒赔一千多元。
河北省隆化县偏坡营乡白银沟村,当地出栏价格从2023年3月开始下跌,同年6月开始跌幅明显,目前出栏价格已降至12元/斤,“损失很大,卖一头牛基本要赔7000多元,就算以后行情变好了,没八年十年也赚不回来。”养殖户说道。
根据行业对养殖户的调研,2022年时卖出一头活牛可获利润5000元左右;由于2023年要出栏的牛基本是2021年价格高点购入育肥的,2023年卖出一头活牛的利润几乎消失,仅可以打平成本。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中小养殖户会因为中间商压价,甚至每头活牛亏损2000-3000元不等。
而且这个价格还是2023年时按照一斤14元/斤的活牛价格进行测算的,时间延续到当前,不少地方的活牛价格甚至连12元/斤都达不到。
但在直接出售活牛亏损的情况下,自行屠宰出售牛肉可盈利2100元/头。这或许可以为当前养殖户提供新思路,利用产区优势发展发展屠宰加工业,或者找屠宰厂合作出售加工牛肉。
另据新华网财经观察消息,在本次全国性牛肉价格下降过程中,部分高品质的牛羊肉,比如高青黑牛肉、鲁西黄牛肉等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有的甚至计划增加产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市场大浪淘沙,现在国内肉牛养殖受到冲击,也是机会,提高养殖效力和效能尤为关键。
参考资料:
张秀青《牛肉市场频发预警信号 肉牛产业链调整升级在即》
新华网财经观察《肉牛养殖户困局待解》
蓝鲸财经《牛肉价格大跳水:海外便宜牛肉不断涌入,养一头牛亏6000元》
中国农网《肉价持续下跌,肉牛产业或迎来调整机遇》
数据新闻编辑:陈华罗 实习生张依林、俸绍劼
新媒体设计:苗奇卉
校对:王心
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这是一帮国内专业食品记者打理的公号,致力于让您吃得更安全健康。
关注“绿松鼠”,为您剥开食品信息坚硬外壳
肉牛业务连年亏损,福成股份拟售3家相关公司,聚焦殡葬业欲成“殡葬第一股”
7月31日,福成股份宣布拟出售旗下3家肉牛资产及业务公司,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拟出售公司控股权于他人。此举引发监管部门的发函问询,要求其对此次资产出售是否与控制权转让有关等问题进行说明。
公开资料显示,1987年福成股份靠7头牛起家,2004年以养牛、宰牛、牛肉为主业登陆上交所,此次出售肉牛资产可谓是脱离了“老本行”。近年来,无论是活牛养殖、自有牛肉品牌,还是下游餐饮业务,福成股份均表现平平。随着肉牛业务的剥离,福成股份向殡葬业发展的意图更加明显,或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殡葬第一股”。
分析认为,相比养殖业,殡葬行业成本低、风险低,有一定的炒作空间,但也存在政策变动等风险,而福成股份此次控制权的转让也有套现嫌疑。
福成股份再弃亏损“老本行”
福成股份7月31日发布公告称,拟出售肉牛养殖及屠宰加工业相关资产及业务,出售标的包括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河肉牛养殖分公司、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以及福成澳大利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出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上市公司1500万元左右的亏损。
对于出售原因,福成股份董秘办8月3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主要是近几年投入大、产出少,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公司决定进行战略调整。”
年报显示,2015年-2017年,福成股份畜牧及屠宰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均在55%以上。2017年,该板块净利为-1441.12万元。2018年上半年,该部分业务亏损1063.05万元。
实际上,福成股份在此次抛售肉牛养殖业务的3年前,还赴澳大利亚“跑马圈地”。2015年下半年,其出资约2亿元设立福成澳大利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同时还完成了对澳大利亚Woodlands农场的收购。在2015年财报中,福成股份将此次海外投资形容为“建立了优质肉牛养殖基地,扩大了公司肉牛来源,提升了公司肉牛品质”。
紧接着在2016年7月,福成股份又对福成澳大利亚追加投资705.38万澳元,收购两家农场。然而福成澳大利亚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206.70万元、394.47万元。
实际上,这并不是福成股份首次进行资产出售。2016年9月28日,福成股份以1.605亿元将其燕郊奶牛养殖分公司资产及相关业务转让给河北兴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当时福成股份表示,受市场原奶收购价格偏低的影响等,奶牛养殖分公司的销售收入在萎缩,同时将聚焦更具有优势的肉牛领域。如今随着3家分公司、子公司的出售,福成的肉牛战略将就此搁浅,也意味着放弃福成的“老本行”。
多业务板块表现平平
1987年,福成股份原董事长李福成靠5000元贷款、7头牛起家。2004年,福成股份以养牛、宰牛、牛肉为主业登陆上交所。2013年,福成股份完成对福成餐饮的并购,将牛肉产业链延伸至下游。2014年,福成股份再次对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旗下宝塔陵园并购,业务版图横跨畜牧、餐饮、殡葬三大块。
财报显示,福成股份2015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13.44亿、13.71、13.60亿元,净利分别为1.66亿、1.85亿及1.57亿元。作为福成股份主业之一,其活牛业务营收在2004年达到顶峰后一直呈下跌之势,2013年遭遇断崖式下滑,从上一年的1123.02万元锐减至84.35万元,2014年-2017年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与上年基本持平)。
“福成”牛肉品牌拥有一定知名度,但2004年-2017年平均营收为2.63亿元,平均毛利率为7.70%,表现平平。对此,福成股份在年报中多次坦言,肉牛的本地来源匮乏,外采原料牛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进口牛肉也对公司屠宰产品形成一定冲击。
此外,福成股份还曾卷入有机造假风波。2016年出售的福成燕郊奶牛养殖场曾于2007年通过有机认证,并于2014年末推出了有机牛奶等高端产品。但在2015年8月,继新京报曝光该工厂违规使用脂肪酸钙、干奶期精料等非有机原料后,经权威部门调查,福成五丰牧场相关有机认证于2015年9月2日被撤销。
就福成餐饮业而言,其营收已从2013年的5.81亿元下滑至2017年的2.82亿元。根据福成的年报,其对餐饮业务做过一些调整,包括2016年主动去产能,终止15家店面的经营,减少火锅业务,调整菜品结构等,但收效甚微。截至2017年底,福成餐饮直营门店的数量已经从2015年底的62家下降至35家。
资产出售或与控制权转让有关
尽管此次出售肉牛养殖业务尚存不确定性,但福成股份聚焦殡葬业的意图已十分明显,其连续3年在财报中将“殡葬服务行业作为公司主业的发展重点”。
2014年,福成股份对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旗下宝塔陵园实施并购,并于次年完成对灵山宝塔陵园的重组,成为A股中唯一拥有殡葬业务的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福成股份殡葬业务毛利率均在83%以上,并逐年增加。在此次7月31日公告中,福成股份透露殡葬业务贡献了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
广东一位证券分析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殡葬行业主要由民政部门主管主导,入局其中的民营资本并不多。相比养殖,殡葬行业成本低,风险低,且有一定的炒作空间。不过,殡葬行业与国家政策相关性较大,因此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如土地储备、殡葬管理条例等均有一定变动性,另外殡葬中存在的道德、风俗问题也是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然而,摆在福成股份面前的最大问题并非殡葬行业的风险,而是公司控制权的变更。今年7月13日,福成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福成投资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对所持公司62.33%的股份进行转让,交易对方为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一旦股份转让完成后,福成股份将易主他人。
8月1日,上交所向福成股份下发问询函,要求其对本次出售肉牛资产是否与控制权转让有关等问题进行说明。福成股份董秘办8月3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现在不方便发表评论,交易价格及具体方案还不确定,与华侨控股集团不会构成关联交易。”
在转让控制权的同时,福成股份原董事长李福成出山重振家业的消息也流传开来。资料显示,李福成曾被称为中国“养牛大王”,2014年卸任公司董事长后,其子李高生接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对李福成的复出消息,福成股份董秘办表示并不知情,“老爷子在养殖、屠宰这块对福成股份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年事已高,目前已退出公司管理层。”
上述证券分析师认为,福成股份剥离养殖业务、着力发展殡葬业只是噱头还是真正的重心转移,尚不清晰,而控制权转让也有套现的嫌疑,仍需要对其继续观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夏丹
日,滨海一家牛肉火锅店在美食圈一炮打响,
无数美食客纷纷寻味而来
它就是胜伟牛肉火锅店
这家店之所以成为
美食客和网红小仙女们的必到打卡地
最重要的秘密便是——
盐碱地上的独特风味
碱地黑牛鲜牛肉
世界上只有两种火锅
一种是胜伟牛肉火锅
另一种是其它
从大自然到餐桌
碱地黑牛的美味之旅
高贵血统
高端安格斯肉牛,南美冠军牛直系基因
有机牧场
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盐碱地有机牧场
碱地饮食
采食堪比药草的碱地牧草,喝天然弱碱水长大
清真屠宰
精准分级、精细分割的清真屠宰、分切工艺
层层检疫
层层检验、道道把关的检验检疫
3小时内鲜肉
宰杀3小时内鲜牛肉,明档吊肉,现点鲜切
精准刀功
潮汕大厨精准刀功,竖盘不掉数秒即熟
为什么盐碱地上的牛肉好吃
碱地黑牛的前世今生
碱地黑牛是胜伟集团从美丽的南美洲潘帕斯大草原引进世界最顶级、高端的安格斯肉牛,通过科学优选、育繁,培育出的高度适应盐碱地区域的肉牛品种。碱地黑牛黑毛无角,四肢粗壮,抓地稳健,号称盐碱地上的牛魔王。
盐碱地是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的净土,富含盐类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盐胁迫”效应下,盐碱地上的牧草富含营养及药用价值。在盐碱地上生长的碱地黑牛,吃着堪比药草的高营养牧草,喝着天然弱碱水,还经常舔舐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盐巴和碱土,肉质与普通牛肉相比,含有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6,以及左旋肉碱,肉质鲜美细嫩,长期食用可调整人体PH值为弱碱性,提高细胞活力,有益健康。
以高端肉牛产业为主导
搭建高端肉牛全产业链
在胜伟盐碱地生态草牧产业(示范)园,碱地黑牛养殖基地已经建成,皮毛黝黑发亮的牛儿们正悠闲地吃草。每头牛都挂着黄色的耳标,那是记录着它们父母系的高端肉牛血统标识。
胜伟集团以高端肉牛产业为主导,正在建设潍坊农综区国际畜牧产业园项目,打造全球肉牛“良种引进+扩繁养殖+牛肉精深加工+展示交易+连农带农”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高端肉牛良繁中心、牛肉深加工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和高端肉类集散中心,搭建京津冀中央大厨房。
从肉牛养殖到火锅体验
胜伟集团正探索新的肉牛产业链模式
胜伟牛肉火锅作为碱地黑牛牛肉的线下体验店,是胜伟集团打造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转变,胜伟集团已从肉牛养殖向场景体验模式延伸,成为肉牛产业链模式的探索者和方向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