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卢成堆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县一个贫困农家,但他的创业故事值得学习。从读“3+2”的职业中专开始,他就做起了校园商人。
2007年9月,卢成堆进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2008年6月,小卢成立了一家专升本咨询服务公司。4个月后,他的“明大眼镜店”也在学校对面开业了。随着创业经验越积越多,卢成堆渐渐感到,这些大众化的生意竞争很激烈,很难有大的发展。
2009年9月25日,小卢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则《餐具美容师欲传一手绝活》的报道,说一个名叫尚建伟的人,想把一项盘碗修复技术有偿转让给创业者。
当天,他就通过报社找到了尚建伟。经过交谈,他了解到尚建伟来温州已有3年,创业前在市区一家大酒店的工程设备处工作。酒店动员员工想办法减少酒店营运成本,有一天,尚健伟看到厨房里堆放着大量废弃的瓷碗和盘子,很多都只是摔坏了一个角,或磕碰出了一个小缺口,他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将这些餐具进行修补,那就能节省一大笔开支啊!
尚建伟随后辞职,前往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等地学习制陶和陶瓷修复技术。回来后,他一边帮原来工作的酒店修补餐具,一边自己创业。但由于性格内向,资金短缺,他的生意一直没有打开局面,这才想对外转让技术。
卢成堆立即做起了市场调查。他发现,很多高档餐厅和星级酒店的餐具破损率很高,温州每年扔掉的破损碗碟和咖啡杯多达150万个。重新采购这些高档餐具,起码需要两三千万元,而修复成本每件才5元钱,仅相当于更换新餐具的1/10。卢成堆粗略一算,仅温州当地的市场份额每年就超过700万元!餐具修复无疑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新颖创业项目。
瞄准星级酒店。独创“补碗公司”月赚10万元
尚建伟开出了2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当时卢成堆仅有5万元存款,为了表明合作诚意,他卖掉了自己的轿车,凑够15万元送到了尚健伟手中。
尚健伟被他的诚意打动了,同意由自己提供技术,卢成堆负责市场拓展与运行,共同创业。
2009年9月,在申请到5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后,卢成堆成立了温州乃至全国首家“补碗公司”——瓷爵士餐具修复有限公司。他还申请了餐具修复发明专利,并将尚健伟手工打磨瓷器的技术改良为电动机器打磨。
在招收了8名员工,并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后,卢成堆开始到一些酒店、餐厅招揽业务。不料,一听说这个穿着时尚的小伙子竟然是“修碗的”,人家往往就被当场逗乐了。一家高档粤莱馆的老板笑着说:“你一个大学生专门做补碗生意?不会吧!现代餐饮行业早没有人使用修补的餐具了,何况我们还是高档餐厅。”小卢当场从手提包中拿出几件高档的瓷碗瓷盘,解释说:“这就是我们修复过的餐具,您能看出哪里有修补痕迹吗?我们掌握的是新型专利技术,比解放前那种走街串巷的补碗匠的手艺要高超得多。”对方将这些碗碟拿在手中研究了半天,最后却说:“你忽悠人吧,这分明就是新餐具嘛!”卢成堆哭笑不得。
一些酒店和餐厅老板根本不相信有这种技术存在。卢成堆很快想出了一个“免费+赔偿”的推广策略: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前,他可以免费为客户修复餐具100件。酒店使用后,若发现修复效果不理想,小卢愿为客户重新购买等量等质的新餐具作为“赔偿”。此招一出,很快就引起了不少中高档酒店和餐馆的兴趣。
但同时,先前那位粤菜馆的老板又提出了一个疑问:“餐具修补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危害到客人的健康啊?”卢成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是啊!安全问题自己竞忽略了。他当即表示可以把修复过的餐具拿到质量监督部门检测。
送检两周后,小卢等来了好消息:经他们公司修复后的餐具无毒、耐高温,是安全的。粤菜馆老板大喜,当天就让卢成堆拉走了所有的破损餐具。
见小声拉来了堆积如山的破损餐具,尚建伟兴奋不已,当即带领员工们投入到了“餐具美容”工作中。整个修复过程,分涂膏、打磨、喷釉、烘烤四个部分。在为碗碟做“美容手术”之前,首先要把它清洗干净,再用专业打磨机将餐具破口处彻底打磨光滑,底层处理完毕,并用抹布将周边区域擦拭干净后,即可将调好的白色泥膏,根据餐具破口大小取出适量涂抹到位。在修复车间,尚健伟不断提醒员工们:“涂泥时不可涂得面积太大或太厚,避免打磨时产生不必要的功夫浪费;使用电动打磨机时,一定要掌握好角度和餐具的弧度,使打磨出的碗碟边缘和原型一致。”经过这两道工序后,再为修复过的餐具喷上与原色相同的釉,并放进烤箱以100度左右的温度烘烤20分钟,既可让原本“老弱病残”的瓷碗和盘子变得光鲜夺目!
经过两个星期加班加点的工作,卢成堆比约定期限提前3天向那家粤莱馆交了工。看到眼前焕然一新的餐具时,餐厅老板不仅乐呵呵付给卢成堆4万多元修复费,还与他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开店近百家,23岁男孩大发环保财
2010年7月大学毕业时,卢成堆已经与温州8家酒店、餐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个人的月收入3万元以上。但他并不满足现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当地所有的星级酒店和宾馆,都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然而,接下来他却连连碰壁。许多星级酒店采购部门的负责人,一听说声成堆是开餐具修复公司的,二话不说就把他赶出了办公室。搞得小卢满头雾水。
听了他的遭遇,有酒店工作经验的尚健伟一句道破玄机:“酒店采购部门采买餐具时,是可以拿到回扣的,而餐具修复公司的出现正好断了人家的财路,采购负责人自然会全力阻拦你。”小卢听了恍然大悟。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很快拿出了应对方案。第一,他向一些星级酒店的采购人承诺,如果对方能够促成交易,他愿意从利润中抽出20%,作为“业务提成”奖励给对方。第二,卢成堆向采购人陈述利害关系,毕竟如果餐具破损率过高,酒店经营者也会扣除采购部门的奖金和工资。这样一来,生意便谈成了。
攻克了星级酒店和高档宾馆这两大“堡垒”后,卢成堆迅速打开了当地市场,使餐具修复公司的生意一下火爆起来。接着租下一个更大的修复厂房,并招聘了十多名新员工。
卢成堆的公司渐渐在温州有了良好的口碑,许多酒店开始主动找上门来与他谈合作。到了2011年初,小卢已经和温州市28家酒店、宾馆和餐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的公司每天可修复1200多件餐具。按5元一件的收费标准计算,每天的营业额高达7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就是20余万!除去员工工资等各项开支,卢成堆每月能净赚10万元左右。
见生意好,小卢的竞争对手很快就出现了。2011年4月,两名技术骨干突然被人高薪挖走,随后,他们助新东家在温州成立了另一家餐具修复公司,夺走了两家星级宾馆的餐具修复业务。
卢成堆痛定思痛,立即对公司的管理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首先,为了防止核心技术被人“偷”走,他规定所有的修复材料和重要设备都由尚健伟和他的弟弟掌控,外人不得接近。此外,他让员工们各管一道工序,以避免员工们掌握全套技术后,扯旗单干。卢成堆又设计了一套员工奖励制度,按照每位优秀工人的贡献度,他会给予对方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每到年中和年底可据此拿到两次分红。这项举措一出,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生意做大后,卢成堆仍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要求尚氏兄弟潜心研究各类瓷器的修复技术。去年夏天起,卢成堆除了经营自己公司的“餐具美容”生意,还在各地开拓起了连锁店。他负责向加盟者提供机器、修复材料,并进行统一管理,对方则要根据经营规模,向他交纳3—8万元不等的加盟费。
2012年3月初,这位23岁男孩独特的创业经历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后,找他谈合作的酒店以及加盟商,一下比平时多了几十倍!短短20天,他在全国的餐具修复连锁店就从之前的63家扩展到了97家!而在面向全国招商时,他并没有忘记照顾那些特殊人群:其中12家店的老板是残疾人,小卢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他们几千元的修复原料费;30多家店给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如今,卢成堆的公司已经有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和培训加工基地。他个人也通过两年多的智慧经营,收获了近600万元惊人财富。去年年底,他在温州购置了宽敞的住房和皇冠轿车。几年来,小卢还先后获得了“温州市创业之星”、“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
下一步,卢成堆准备研发一条自动修补餐具的流水线设备,通过技术的转型提升,来应对越来越多的业务。基于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果敢的性格,相信这位85后男孩的环保掘金之路会越走越宽!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所有想要创业的人们。
新网西宁12月28日电 (孙睿)记者28日从青海省人社厅获悉,截至目前,青海籍务工人员已在全国各地及境外地区开办拉面店达3.3万家,从业人员约19.5万人,年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总收入达70亿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东部农区的农民,走出贫瘠大山,亲帮亲、邻帮邻,开起拉面店。
青海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重视拉面产业带动就业优势,紧盯重点地区,协调行业部门,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服务保障、创新培训模式、持续宣传推介等有效措施,全力推动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青海省拉面产业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
2017年以来,青海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分年度下拨拉面经济扶持专项资金5000万元,兑现落实各项政策补贴。同时积极兑现创业扶持政策,仅海东市为符合条件的拉面创业者发放首次创业补贴340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奖励175万元。3年来,省内外新增青海籍拉面店超过4000家,带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近万人。
从事拉面行业已近20年的韩海明,从一个打工的拉面匠,到旗下拥有5家拉面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年收入超100万元。
2001年,韩海明离开家乡青海省化隆县,前往沿海城市打拼。刚到上海没什么手艺,只得从跑堂干起,后来他跟着师傅学会拉面,逐渐积累起开店的本金。不久,他在上海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拉面馆。随后的时间里,韩海明的店越开越多,渐成规模。
“一碗拉面虽小,却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年近40岁的韩海明此前对中新网记者说,“很多化隆人通过做拉面,在市区住上了别墅,也过上了好日子。”
青海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协作联系,实现两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务协调机制。外派劳务服务机构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务工群众实际困难,积极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输入、输出地党委政府的积极评价和大力支持。
目前,海东市已先后与广州、上海、天津、无锡等地民宗部门签订共管共治协议,在拉面从业人员相对集中的省外城市常设驻外办事点97个,专门为青海籍拉面从业人员提供证照办理、子女入学、处理纠纷等服务,有力保障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青海拉面在当地的蓬勃发展。(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声音致敬经典,用细节匠守初心,《声临其境》作为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一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自首季开播以来就凭借着独特的综艺模式及文化内核圈粉无数,第二季节目国民“铁三角”的加入不仅无形中抬高了节目的专业标杆,也为节目增添了颇多看点。时隔一年之后,在观众们强烈的呼声中节目于昨日重磅官宣:《声临其境3》将在12月28日周六晚22:00再度回归,同时也官宣周涛将作为主持人惊喜加盟。
01
著名主持人周涛惊喜加盟《声临其境》真·宝藏综艺
作为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声临其境》将声音的魅力无限放大,在前两季节目中不仅挖掘了一大批宝藏艺人,还见证了一系列回忆杀满满的神仙同框。《声临其境》第三季更是一开始就放大招,请来了著名主持人周涛加盟主持本季节目。说到周涛,颇具亲和力的长相,端庄典雅的台风,使她一直深受观众好评。能让一向低调的著名主持人周涛重回观众视野,这也让不少网友直呼:“《声临其境》真是神仙综艺,我已经说倦了”。
02
周涛被赞宝藏女孩业务能力引期待
自2016年以来,周涛不仅和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孙强联袂出演了话剧《情书》,还担任了2019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总导演,如此丰富的技能点让不少网友评价她是 “哆啦A梦的百宝袋”,总是带给观众惊喜。这次加盟《声临其境》第三季担任主持人,当她端庄典雅的台风遇上湖南卫视充满个性的节目,这极具化学反应的合作成功燃起了观众对《声临其境》第三季的好奇心,观众开始脑补这两者碰撞在一起究竟会产生哪些精彩的看点?网友们对周涛的业务能力更是期待值爆表,还纷纷开始猜测:周涛是否会一改往日的主持风格?她是否也技多不压身自带配音功底?
03
新赛制开启组队玩法首席声咖现场抢人
《声临其境》从第一季开始便聚焦于垂直领域,从声音、台词、表演多角度展示声音的魅力。节目的第二季更是不断创新形式,从铁三角、拟音师等声音工作者的加入,到VR技术的运用,无一不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带着节目组的匠心与创新,《声临其境》第三季再度启程,不仅节目赛制上有了全新的变化,选人战、PK战轮番上演悬念升级,合配环节将水平不同的节目嘉宾配对,于嘉宾来说是种挑战,双方牵制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对观众而言更是一次颅内高潮。各路声音大咖集结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周涛加盟主持将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更多精彩,敬请锁定12月28 日周六晚22:00湖南卫视《声临其境》第三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