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几位读者向红餐网独家爆料了自己在快招公司的工作经历,揭露了快招公司运营的种种套路:买卖隐私信息;找“傀儡”注册法人;半路“截胡”大品牌的加盟商……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作者:郑智律。
此前,红餐网曾报道过茶饮品牌“茶主播”的快招陷阱《郑恺代言的茶饮品牌出事了?多名加盟者哭诉血泪经历!》,以及快招套路总结揭秘《卧底餐饮快招公司后,我总结了他们的骗局套路!》。
文章发表之后,有几位快招公司的前员工联系了红餐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快招公司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
以下为四位当事人的口述:
01
员工一开始都不知道公司是快招公司
普遍经历过煎熬
讲述人:小马,曾在快招公司工作9个月
我叫小马,河北秦皇岛人,今年29岁。2019年的时候我失业了,想要找份不累的工作,赚点钱养活自己和老婆。
后来,我在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网站上看到一些餐饮公司在招“电话客服”,学历不限,也没有工作经验要求,就投了简历试试。面试的地点在河北的公司总部,面试结束当天,对方就打电话叫我去上班了,当时我压根不知道这是一家快招公司。
进公司后,我的岗位是招商客服,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拿着上级给的名单和电话,一个个打过去问加盟意向。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公司会教我们一套话术来应付加盟商们的各种问题,比如被质疑“为什么网上有人说你们不好”,我们的回答一律是“树大招风,有同行因嫉妒而诋毁我们”;被问“开这个店能不能赚钱”时,我们就会把公司真真假假的奖项罗列一遍,告诉他们公司有实力给予大家最大的支持。
工作了两个月后,有一次我回老家,在街边看到了我们公司旗下的奶茶品牌,就跟店老板聊了起来。没想到,店老板竟然跟我诉苦,说他交了二十万加盟费、物料费,开店三个月却没生意可做。我才慢慢意识到,公司似乎正在坑害加盟商。
那段时间心里确实有道坎,隐隐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不敢跟家里人提自己的工作。
但慢慢的,我也麻木了,我安慰自己:“反正都是在社会上混,干啥工作不都是为了挣钱嘛。”
从此,那些加盟商在我眼里从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符号,成了一串串电话号码、一沓一沓的钞票。
我想做这一行的,心态都跟我当时差不多吧。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又干了几个月之后,我遇到一名女性加盟商,她怀孕了,因为加盟我们公司的品牌亏了四五十万,挺着大肚子来我们公司楼下讨说法。当时,我老婆也怀孕了,可能是这点触动了我,我突然特别同情这个女的,感觉她真的太不容易了,亏了那么多钱,以后还要养孩子,不知道该有多难。
我开始问自己,我这份工作到底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假如我的亲友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越想内心越煎熬,加上那段时间我的开单率越来越少,就决定从公司离职了。
现在我在老家的高速公路上当收费员,每天从中午上班到凌晨,一个月能拿五千多块钱。虽然钱不多、也挺累,但是我心里却很踏实,至少我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很香。
02
买卖隐私信息
公司之间大都会抱团共享资源
讲述人:李先生,在快招公司工作近2年
我姓李,在济南的一家快招公司干了近2年的招商岗。这个行业的那些套路,我已经摸得不能再透了。
和网上传的一样,快招公司在秦皇岛、青岛、济南、南京、广州这些地方都很多,公司和公司之间会抱团、会共享加盟商资源,也有业务往来。比如一个公司在网上买到了电话号码,能转手卖给另一个公司。
我们公司最初都会去收购一些快要倒闭的小公司,然后把它换个名字,改造包装成餐饮公司。至于工商局营业执照上的那个人,能不能找到没人在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和所有的快招公司一样,我们也特别会包装自己,比如楼下搞了一个15-20平米的气派大前台,旁边放个大荧幕,循环播放品牌上电视台的视频,其实那些视频只是公司花了一万多块钱买回来的宣传片;奖状、奖牌挂满整面墙,其实好多也是花钱弄来的。做那么多只有一个目的——让加盟商乖乖交钱。
那会儿我们公司的项目很多,小面、奶茶、炸串、烧烤、手抓饼……市场上火的品类我们基本都有,品牌的名字和门店装修大都和市场上的一些网红品牌相似,不注意看根本分不出谁真谁假。
公司高层相信,只要包装得好,总有人上钩。至于什么产品口味之类的,找两个厨师随便捣鼓一下,差不多也就行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大家也许会很好奇,公司搞了那么多花样,没人来也是白搭啊。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招商手段”了。
为了开发客户,公司会和网上很多卖个人信息的公司合作,好多客户的电话号码都是通过这些公司买来的。
但我做得更多的,是去一些大牌茶饮店的区域加盟部大楼门口,假扮成加盟商“蹲守猎物”。
如果看到有来咨询加盟的人从楼里走出来,我就会上去热情地和他们攀谈,骗他们说自己也是来看加盟的,然后话锋一转“听说旁边有一个品牌也挺好的,比现在这个便宜还赚得多,还包车接送!”然后就把他们半推半就地带上我们同事的车,拉到我们公司总部咨询加盟。
在车上时,我们就会通知总部给一些“托儿”和演员时间准备——这些人有些是公司员工,有些是外面找来的,他们会在加盟商来之前,换上衣服坐在大堂假装咨询品牌,以造成一种加盟火爆的假象。
如果成功套路一个加盟商签约交钱,我们这些招商人员就能拿到加盟费 4-5 成的提成。
03
基层员工收入不高
但大老总一年可拿上千万!
讲述人:老王,在快招公司工作两年半
我叫老王,因为自己开过一家奶茶店,属于有经验的人士,所以在公司负责给加盟商培训产品制作技术。
很多人都说快招公司里面的员工年薪都有好几十万一年,但就我工作这几年所看到的,其实并不是谁都能赚大钱的,要看岗位的。
以我在的公司为例,员工收入大致分三类:
1.基层员工
这个岗位有做招商的,也有做加盟培训的。招商人员在大一点的城市一个月能拿六七千底薪,小城市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如果成功签约一个加盟商,可以拿四五成的加盟费作为提成。
很多人进来前并不知道公司是做快招的,但慢慢地遇到越来越多人上门闹事,这些年轻的基层员工精神压力太大,大多都会受不了离职。所以有些加盟商来维权时经常以为被“负责你的员工离职了”为理由搪塞,其实真不是公司在撒谎,招商这个岗位的人员流动性真的特别大。
而像我这种培训岗位的底薪是 3000 多,每培训一个加盟商可以拿 50-80元/人的提成。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培训的目的其实也是卖物料。我们的物料基本都翻三倍卖给加盟商,那些收银台、原材料,其实都不是什么好的材料,但是加盟商一次进货要花个八万十万。卖出去的物料费我大概能有四成左右的提成。
2.招商经理
他们负责比较大的区域项目,资源比较多,客户上门都是和他们谈;我知道的招商经理都拿得比较多,基本上年薪有大几十万。
3.公司高管、老总
这些人站在行业食物链的顶端,收入就真的“上天”了!业绩好的时候一个月拿一百万,一年拿上千万的都有,随随便便买大平层、跑车。他们出入很神秘,我们一年见不到他们几次。
04
找大山里的老弱病残当公司法人
不怕加盟商上门维权
讲述人:阿斌,在快招公司工作一年半
我叫阿斌,是上文提到的老王的同事。很多人问,为什么被快招公司坑骗的加盟商这么难维权?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说白了,快招公司就是利用信息差来挣钱的。
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了相关新闻的人可能不太好忽悠,但是总有一些身在小城市、又不怎么读书看报的人,或者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会上钩。这些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贪小便宜,都想着交一笔钱一劳永逸,自己开一家小店坐享其成,结果就被坑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看到过一两个退款案例,都是带头闹得比较凶的加盟商,公司会把钱退一部分给他们以息事宁人。
但是更多的还是零零散散单枪匹马的加盟商来维权,他们没办法获得退款赔偿,也搞不垮公司。
公司从来不怕这些加盟商来维权。首先,公司会一口咬定,没人能给他们下定义说他们是坑人钱的快招公司,理由是,开一百家店、一千家店,总有那么一两家能挣钱嘛,你的店亏了钱,那是你自己没经营好,跟公司没半毛钱关系。
有些加盟商会去法院告我们,坏一点的情况是我们公司被列为老赖,但这没什么好怕的。因为在注册公司的时候,创始人们都是去西南地区的大山、贫困县找一些老弱病残,给他们点“好处”让他们提供身份证来注册法人。
这样即使后面公司被列为经营异常,法人被列为老赖限制消费,公司幕后的始作俑者也能全身而退。
因为经常有人报警,警察都对我们脸熟了,但他们也管不了我们,市场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预计快招公司还会继续存在很长时间,况且一茬韭菜割完了还会长出新的韭菜嘛,很多公司换个品牌品类“马甲”就可以继续“收割”了。
后 记
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位受访者均向记者表示,他们之所以站出来揭露快招公司内幕,是因为内心一直遭受良心的谴责。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揭露行为,让人们了解这一行的套路,避免更多人被骗!
在此,红餐网也提醒各位餐饮人,快招套路多,在选择品牌加盟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靠谱的品牌,多了解品牌的背景资料,实地观察门店,避免被快招公司忽悠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七饭
新骗局:“订单诈骗”多地频发
近日,#奶茶店遭遇120杯奶茶订单诈骗#登上了热搜榜。
在重庆,一家奶茶店的店主小刘遭遇了一种新类型的“订单诈骗”,损失了三万元。
有男子走进店里,自称附近武警部队的,要预订矿泉水、自热米饭和120杯奶茶,一看大单子来了,小刘满心欢喜,加上附近刚好有个部队靶场,平常也有相关人员来店里,小刘也没多想,欣然接下了这个大单子。
但店里没有自热米饭,对方便“好心”绍了一个中间人,可以从他那拿货,随后催促采购订单要急要快,催促下,小刘没多想,“厂家销售人员”简单聊了一下,就垫付了三万元的货款。
等到晚上再联系这个厂家销售人员时,发现已经被拉黑,那个来订货的“武警”也把他拉黑了,这时,小刘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目前,涉案账户已经被民警成功止付、冻结。
热搜一出,有网友说,大单来了,不觉得蹊跷吗?也有网友评价,现在的餐饮人过得太难了,难得来点“生意”,又被骗了。
也有网友提到,在短视频上刷到太多这样的案例。
例如餐厅老板老张,接到一个订团餐的电话,对方称是某学校的采购,需要订购7天的团餐,面对这样的大单子,阿荣想都没想到就答应了下来。
加了微信聊了各种细节之后,对方称还想订购红酒,并推荐了一家酒水批发商,委托老张订购,发来预付定金的截图,说公司到账要2小时之后。于是,老张就支付了20000左右的货款。
明眼人一看就懂,团餐和红酒之间没啥必然联系,但在“巨大利润”面前,老张又帮对方订购了一批红酒,事后才发现被骗了。
两个事件,同一个诈骗思路,“订餐诈骗”高频多发,通过大额大量订单骗取信任,借机提出采购需求,诱骗垫资。
警方提醒:
多方核实,不要被高额利润诱惑
浙江省公安厅官方账号—浙警说在视频中提到,要提高警惕,谨防订单类诈骗!
“近期,有诈骗分子冒充军队、医院、学校等采购人员,骗取其信任,假意订购大量订单,发送伪造的转账回执单,声称对公账户转账会有延迟等借口拖延时间,再提出帮他代购指定购物商,代购某款商品的请求,用各种理由请求你帮忙代购,从而骗取钱财。”
◎冒充某武警部队后勤采购部进行采购的相关
>警方也提醒到,对陌生人的来电短信,无论是任何单位、任何理由,都要注意多方核实,不要被高额的利润、差价所诱惑,绝不能轻信对方提出的先行垫款采购事后一并结算的要求,谨防上当受骗。
国家机关、政府部分正常采购物资,都有规范的流程,不会要求垫付货款,如果是陌生电话要垫付货款的,基本可以断定骗局了。
此外,切勿给陌生人转账,也不要相信优惠、返利等诱惑,如果有可疑情况,可以拨打96110国家反诈热线来求助。
不少餐饮人在面对团餐订单时,也给出了最切实简单的原则,先交钱!哪怕是定金,也要付!
订单诈骗外,
餐饮人遇到的骗局层出不穷
餐饮人不光面临大额订单的诱惑骗局,从加盟到运营,骗局五花八门。
例如,餐饮人在合作外卖服务期间,认识了当地外卖配送站的站长,双方相熟后,该站长便以职务之便,邀请三人加盟外卖公司的配送业务,再先后缴纳了16万余元的加盟费后。“站长”就玩起了消失术,三人这才发现被骗。
再例如,骗局的重灾区加盟环节,李逵变李鬼的事情常常发生。
有加盟商提到,合肥轻卡鹿在招商时以“瑞幸咖啡”的子公司品牌名义吸引投资商,但实际上该公司与瑞幸咖啡毫无关联。
众多咖啡店主“加盟”后,曾经承诺的运营推广服务都无法兑现,生意惨淡,入不敷出,最终投资的钱白白打水漂。
全国中套的人不下百人,当初听到的招商信息就是瑞幸咖啡已经饱和,旗下子品牌开放加盟,并计划在18个月内将其打造为瑞幸咖啡后第二个上市项目。
各种骗局的大致套路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再“巧妙”利用信息差诱人上当。面对层出不穷的骗局,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信息多方比对是关键。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来越多人选择线上订餐
线上预订已成为餐饮行业新的消费模式
给商家带来了商机的同时也容易暗藏圈套
当听到一次性预订十几桌酒席、几十份订单
一定要多留心眼,谨防被骗
近期,出现骗子冒充客户
以摆酒席、招待贵客为由下大订单
再要求餐饮商家预订其指定商品
设计虚假付款实施诈骗
3月8日,一个男子自称是某小学的“刘主任”,打电话给商家称学校有活动,次日需订餐40份,每份30元连续订餐三天,要求商家加微信商量菜单。
订餐当天,“刘主任”联系商家,要追加购买20箱怡宝矿泉水和50箱佛跳墙(每箱660元),并在微信承诺会先支付费用,随后提供一个厂家联系方式让商家与其沟通,“厂家”要求先付订金。
商家联系“刘主任”,对方询问商家银行卡号后微信出示转账39000元的截图,称对公账户要两小时到账。商家信以为真,遂与“厂家”联系商量支付订金。
随后,“刘主任”又要求多订100箱佛跳墙,微信出示账转截图后,商家再次支付订金给“厂家”,这时“厂家”却称订金未到账并要求提供转账截图和交易明细。当商家赶到银行询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反馈却是已成功转账。
之后,商家联系“厂家”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这才反应过来被骗了,立即报警。
这种类型诈骗主要针对商家,以订餐+采购物资为由,大额订单为诱惑,提供所谓的“厂家”联系方式,骗取商家的订金。
1、假借订单联系商家。骗子会从外卖平台等渠道获得商家联系方式,假冒学校负责人、熟客等身份骗取商家信任,随后以订购大额“团体餐”为由,诱骗商家落入“陷阱”。
2、声称需某种特定产品。当骗子与商家建立信任后,便会让商家准备某些特定产品,为了这笔大订单,许多商家都会选择订购。
3、主动支付虚假预订金。骗子为增加真实性,特地提供转账截图,以时间差为由作为搪塞商家未收到款项的借口。
4、二号角色“厂家”出现。这里所谓的“厂家”其实也是骗子,要求必须支付“订金”或“货款”,一旦商家防范意识差,为了挣“大额订单”,就容易上钩。
骗子从各种餐饮平台获取商家联系方式,商家在接到陌生订餐电话时,要时刻保持谨慎和清醒,不轻易相信,不轻易转账,不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遭遇可疑情况,请拨打96110咨询求助
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
并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