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黑龙江佳木斯,齐女士全家到一火锅店聚餐,因店内无排风设施且没开窗,导致12人一氧化碳不同程度中毒。齐女士称火锅店承认是饭店问题,目前医药费花了28700左右,商家只付了10000多,并且没有歉意。
来源:人民网、沸点视频
原题为:《全家火锅店聚餐12人煤气中毒 当事人:店里没有排风设施》
编辑:刘梦鸽 首席编辑 华丽娟
月26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平台发布了10起批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以猪肉冒充牛肉销售、使用回收的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虚假宣传、经营违法添加药品、加油站销售不合格车用柴油、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
其中,一餐饮公司自2023年6月26日以来,指使后厨人员将消费者吃剩的锅底进行回收,过滤剩菜残渣后收集上层油脂(俗称“口水油”),作为火锅底油制作火锅锅底,多次销售给消费者食用,销售总金额117.41万元。
该餐饮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且涉嫌犯罪。盘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盘州市公安局。2023年12月1日,盘州市公安局依法将案件移送盘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023年,贵州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民生领域案件9470件,移送司法机关151件,涉案总值5140万元,罚没总额5490万元。
十起典型案例如下:
案例一: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徐某超、徐某江、徐某遥等人以猪肉冒充牛肉销售案
2023年3月9日,赫章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当事人徐某超位于赫章县销售牛肉的摊位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牛肉”纹理、感官与牛肉有区别,且当事人未能提供所售“牛肉”的检验检疫票据等合格证明材料。经询问,当事人承认该牛肉是用猪肉冒充。因案件涉及多个县、区,赫章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将案情上报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当晚,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会同公安民警对当事人位于七星关区的猪肉加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当事人将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加工后冒充牛肉销售。
3月11日,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提级办理,与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区分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案件进一步调查。4月12日,另查明徐某江、徐某遥等4人将猪肉加工后冒充牛肉销售。
经检验,上述“牛肉”均只检出猪源性成分,未检出牛源性成分。经查,自2020年起徐某江、徐某遥、徐某红、徐某超及徐某祥通过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生猪,宰杀加工后冒充牛肉在市场上销售,销售金额共计54.17万元。
3月15日,毕节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徐某超等5人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7月至10月,七星关区人民法院分别对5人判处8个月到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二:六盘水市盘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使用回收的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案
2023年9月27日凌晨,根据举报,盘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与公安民警依法对当事人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回收餐厨废弃油脂制作火锅锅底销售给消费者食用,现场查获底油(118.65kg)、废油(147.45kg)、底料(40kg)以及用于过滤剩菜残渣和固化油脂漏勺等工具。
经查,当事人自2023年6月26日以来,指使后厨人员将消费者吃剩的锅底进行回收,过滤剩菜残渣后收集上层油脂,作为火锅底油制作火锅锅底,多次销售给消费者食用,销售总金额117.41万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且涉嫌犯罪。盘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盘州市公安局。2023年12月1日,盘州市公安局依法将案件移送盘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案例三:安顺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石化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23年10月25日,安顺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某石化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经营场地内的水泥立柱及燃油加油机显著位置张贴有“中国石化油品”字样,当事人不能提供材料证明其所销售油品全部从中国石化购进。
经查,2021年3月至被查获期间,当事人销售的328吨成品油并非源自中国石化。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对其商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安顺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四:毕节市赫章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食品有限公司经营混有异物的食品和净含量不合格食品案
2023年9月14日,赫章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某食品有限公司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114.9件预包装冷冻食品“小范果庄?速冻糯玉米粒”(外包装标注“净含量:1Kg”),执法人员现场随机抽取1包上述食品解冻称量,发现该食品净含量明显低于其外包装标注含量。
经检验,上述食品净含量不合格。经查,当事人在配送上述净含量不合格食品时,收到部分学校食堂反映存在净含量不足后,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而是继续将该食品销售给赫章县15个乡镇(街道)的各个学校,违法货值金额1.83万元。另查明,当事人销售到某小学食堂的另一种预包装冷冻食品“银香玉?速冻糯玉米粒”中混有昆虫残体。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构成经营混有异物的食品及净含量不合格的食品的违法行为,赫章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五:黔东南州丹寨县市场监管局查处蒙某琴经营违法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2024年1月5日,根据举报,丹寨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蒙某琴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纤嗖咖啡(固体饮料)7盒。经司法中心鉴定,上述纤嗖咖啡(固体饮料)检出咖啡因和西布曲明成分。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且涉嫌犯罪。丹寨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六:黔南州罗甸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加油站销售不合格车用柴油案
2023年9月1日,罗甸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某加油站销售的车用柴油进行抽检。经检验,该车用柴油闪点(闭口)不符合《车用柴油》GB19147-2016标准,判定为不合格。经查,当事人销售的不合格车用柴油货值金额为20.61万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且涉嫌犯罪。罗甸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七:黔南州长顺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李某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2023年10月13日,根据检察机关移送案件,长顺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李某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进行调查。
经查,2019年12月到2022年5月,当事人购进长城L-HM68抗磨液压油、长城抗磨液压油(高压无灰)L-HM46等12种产品共计633桶,货值金额7.9613万元。经商标专用权人鉴定,上述12种产品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产品。当事人明知所购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未履行进货验收义务,不能提供合法进货证明材料。
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所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长顺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八:六盘水市盘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陈某义经营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3年11月7日,盘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市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陈某义正在销售名为“金枪不倒”的食品(91盒)和名为“虫草伟哥”的食品(117盒)。经检验,上述两种食品均检出西地那非成分。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且涉嫌犯罪。盘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九:遵义市余庆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李某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食品案
2023年7月1日,根据举报,余庆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李某送货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正在销售的椰子汁标注生产日期为2023/05/11,且在该生产日期下能清晰看到20230506前饮用字样。
经查,当事人低价购进临期椰子汁,将原生产日期抹除后,打印新的生产日期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等地进行销售,共销售80箱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的食品。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的规定,已构成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余庆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十:铜仁市思南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加油站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改变计量器具控制系统案
2023年3月17日,思南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国家税务总局铜仁市税务局依法对当事人某加油站进行检查,发现用当事人的2台汽油加油机加20L汽油到标准计量罐中,实际油量均低于20L,且无法读取加油机主板加油数值。
经查,2023年1月30日,当事人联系技术人员对上述加油机进行维修,未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私自将主板进行更换,同时安装加油机作弊软件,通过改变加油机控制系统来控制加油枪实际加油数量,达到计量作弊的目的。2023年1月30日至被查获时,当事人上述2台汽油加油机营业额为49.12万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贵州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已构成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改变计量器具控制系统的违法行为。思南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月25日临近中午,在济南经四路万达商场,已经有零星的外卖员来到餐馆前等待取餐配送。不过,在商场四层一隅,一家面积颇大的火锅店人数寥寥。
这家火锅店名叫大渝,2018年开业。老板王洛阳今年42岁,是个地道的济南人。谈到自己加盟的火锅店,他有些自嘲,“和商场签了五年的合同,营业四年,将近三年都在疫情期。”4月25日,王洛阳告诉新黄河记者,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上线外卖搞促销,想尽办法“自救”,疫情防控期间,他的店日亏损三万,不过从来没有主动解雇过一名员工。“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员工,只有大家共同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动态清零,克服疫情才是最好的出路。”
< class="pgc-img">>促销打折外卖,能用的方法全都用了
王洛阳加盟的大渝火锅店于2018年3月份开业,彼时的火锅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根据艾媒咨询2018年数据显示,火锅已在中式正餐的细分品类中居于首位。刚开业时,390平方米的店面,150人的客容量座无虚席,火热的场景直接反映在了营业额上,“那时的月均流水差不多能达到120万”。
< class="pgc-img">>2019年的一场疫情让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尤其是传统堂食火锅店,更是面临着毁灭性打击。在疫情的反复中,不少知名火锅品牌或跻身外卖行业、或发展食材和底料等零售业务,或兼而有之,寻求新的“造血”途径。但是,对于加盟的火锅店,既缺乏上游的产品开发,又缺少下游的渠道探索,只能在艰难中“硬撑”。
为了摆脱困境,王洛阳想了不少办法,打折、促销、外卖,“能用的都用了”。新黄河记者看到,从4月1日到4月18日,大渝火锅经四万达店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三篇同样内容的文章:外卖已上线,会员全部菜品五折起。不过,外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店长张哲告诉记者,目前外卖订单日均仅有10单左右,而且其中百分之八十是通过微信下单。王洛阳告诉记者,“现在公众号的粉丝大概在4万左右,非常感谢这种时期我们的渝粉能点上一单外卖给店里打气。”
< class="pgc-img">>除了外卖,张哲也在尝试通过联系探店博主居家吃火锅来吸引订单,为此店里还推出了一款七荤六素的套餐,价格168元,是平时的4.7折。这样的折扣基本是在平价甚至亏损出售。即便如此,“受制于配送距离,订单几乎没有太大上涨。”不过张哲接着补充,“现在满100元的订单,我们就可以配送。”
王洛阳和商场的租约一共是5年,明年3月份到期,对于是否续约,王洛阳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开下去。”
日均亏损三万,未辞退一人
“我们比大家想象中的更艰难”,这是王洛阳对火锅店当下处境的描述。他算了一笔账,从2018年开业到现在,仅租金、物业和人工的基本支出每月就要20余万元,其中还不包含员工的食宿和保险费用,日均亏损差不多要三万元。
< class="pgc-img">>不过,王洛阳也有不得不“扛得住”的理由。从开业起,他的火锅店人员标配就是20余人。疫情初起时,他和员工一起度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困难时的抱团取暖尤为难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共同经历,当疫情反复时,“大家的情绪都比较稳定。”而且,在他的店里还促成了刘延德和敬琴的一段姻缘。
火锅店刚开业时,刘延德就在这里工作,他和这家火锅店一起经历了2019年的疫情,并且在这里认识了当时的同事、现在的妻子敬琴。现在夫妻两人,丈夫是后厨主管,负责监督后厨的安全卫生,妻子是前厅主管,主要负责前厅的客人接待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火锅店没有歇业,两人要时常到店里值班。虽然工资不如以前,但刘延德对现在的生活状态算得上满意,至少爱人在侧、“饭碗”未丢。
“每天需要两个人值班,一天每人200多元”,张哲解释,“这大概是正常营业时每月工资的一半。”或许得益于一同经历过疫情的波折,每个人的情绪都很稳定,眼下,他们住在员工宿舍,临近中午会到店里吃员工餐,仿佛一切照旧,“前两天女员工宿舍所在的小区被封控,我们会做好员工餐给她们送过去。”
尽管无法堂食,外卖订单也极少,可是王洛阳的火锅店没有主动解雇过一名员工,“很多人家在外地,不方便回去,而且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再难,也不能辞退员工。”目前,他的火锅店有26名员工在岗,其中最大的员工有两人,都是63岁,“我们原则上不招聘60岁以上的,但他们是开业时就在店里上班了。”王洛阳觉得,与其说这是与员工共益,不如说这是做企业的责任。到今年,负责王洛阳公司财务工作的一名同事,已经与他一起共事了22年。
“食材安全是第一位的”
“日均10单外卖,每单的价格在200元左右,一天的营业额只有2000元”,张哲说,“仅每天值班人员的工资就接近500元,再算上租金和物业,根本无法满足收支平衡。”更何况,单价200元是原价基础上五折的价格。不敢关、开不起,这是像王洛阳一样的很多火锅从业者的心事。
即便如此,王洛阳表示,“餐饮行业,保证食品安全是底线。”王洛阳火锅店的食材都是从大渝总部购买,不会自采,“更不会因为平价销售,就自己去采购劣质的食材。”王洛阳解释,对于蔬菜、肉类等不宜长期保存的食材,按照平价出售,一方面是希望吸引流量,更主要的还是避免食材积压,造成浪费。
在火锅店后厨,新黄河记者看到,餐具整齐地摆在橱柜里,因为没有订单,台面上并没有随意摆放食材,地面洁净,后厨尽头的墙上贴着蓝底白字的安全操作流程、日常养护流程和岗位职责的规定。
< class="pgc-img">>“克服疫情才是最好的出路”
大家都期待着转机,只是转机无法凭空而来。王洛阳告诉新黄河记者,“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员工。”对于个人,他觉得还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传统堂食火锅店,仅依靠外卖业务走出困境并不现实,只有大家共同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动态清零,克服疫情才是最好的出路。”
< class="pgc-img">>得利则返惠是王洛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的初衷,他所在的济南蓝天救援队2022年参与消杀、核酸采集、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共计出队600余人次,受益人数70余万人。此外,王洛阳还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负责社区核酸检测的秩序维持以及信息登录等工作。
普通市民和防疫志愿者,双重身份让王洛阳切身感受到了市民的配合以及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同时,他也理解在排队做核酸过程中市民的焦急情绪。王洛阳说,“随着天气转热,在核酸检测时,排队的市民心情难免会受到影响,但是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大多时候也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殊为不易。希望大家可以互相理解,彼此支持。”
2018年早已过去,在难以忘却的很多场景片段中,火锅店一定是其中之一。一片嘈杂中,蒸腾的雾气飘扬而起,男男女女围绕而坐,肉卷、虾滑相继入锅,滚烫的水珠来回跳动,朋友们举着酒杯畅饮······王洛阳说,“这样的场景一定会回来”。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张成地 编辑:孙菲菲
更多内容请关注新黄河客户端。应用商店搜索“新黄河”,下载安装。新黄河,与时代一起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