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李晖 颜佩)为推进全市餐饮行业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消费环境更加和谐,诚信体系更加完善,9月22日,株洲市市场监管局举行餐饮行业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动员大会暨2023年株洲市“放心早餐店”授牌仪式。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楚平,四级调研员王德喜出席会议。
会上,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朱军汇报了株洲市“放心早餐店”评选活动情况。此次评选活动由市餐饮行业协会主办,市市场监管局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全程监督、指导活动开展。活动从6月9日至8月21日面向全市、区餐饮行业开展,共有100多家早餐店入选初评范围。经活动指导小组研究决定,最终评选出了35家株洲市“放心早餐店”。
此次活动秉持“提振消费信心 添彩幸福株洲”的理念,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层层把关,严格考评,在全市餐饮行业中树立了一批服务水平高、经营环境佳、群众口碑好、食品安全有保障的先进典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了株洲市餐饮行业质量提升。
此外,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布了《株洲市餐饮行业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倡议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婚宴服务经营者施行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既保证食品安全,又减少食材不必要的损耗;引导婚宴服务经营者使用统一样式的公共餐具,并提高公共餐具使用率。
尹楚平提出,各示范单位要始终把“放心”当作庄严承诺,打造株洲餐饮文化、群众放心饮食的金字招牌,让群众吃得放心,并不断攀登新高,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各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打造一批株洲特色食安品牌,助力株洲食品行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发展壮大株洲食品产业,让“制造名城、幸福株洲”享誉全国。
【相关链接】株洲市“放心早餐店”名单
1 老熊家包子铺
2 天元区粉里手美食店
3 天元区三养开餐长江北路餐饮店
4 株洲市天元区万利隆包子铺长江广场店
5 天元区大长今面馆
6 天元区老徐家老面包子铺
7 株洲市天元区郁金小生餐饮店(岭南小生)
8 湖南易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凯悦酒店
9 湖南省湘宴故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10 株洲市天元区万利隆包子铺庐山恋店
11 株洲市天元区山里娃粉铺苏宁广场店
12 天元区小馆家餐饮店
13 株洲市君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万豪酒店
14 石峰区熊老家粉铺
15 石峰区盛唐小馆粉面馆
16 湖南湘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17 石峰区淳小二长沙米粉田心店
18石峰区万利隆包子铺清石广场店
19 石峰区淳小二米粉建设北路店
20 石峰区山里娃粉铺响石广场店
21 石峰区淳小二长沙米粉杉木塘店
22 荷塘区山里娃粉铺景炎店
23 荷塘区淳小二长沙米粉华润店
24 荷塘区宋家桥旗舰粉店
25 荷塘区万利隆包子铺桂花路店
26 湖南宴一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宴一号酒店)
27 荷塘区贺国飞家常菜馆(贺记家常菜馆)
28 株洲市荷塘区刘长和餐饮红旗广场店
29 株洲市荷塘区湘小笼餐饮店
30 荷塘区香樾山鲜面饺店
31 株洲市荷塘区小金川酒店
32 株洲国宾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南方国宾酒店
33 芦淞区山里娃粉铺公园路店
34 长沙肯德基有限公司株洲渌口店
35 株洲市渌口区山源猪肉粉店
说,贵州人一开心起来就灌几口茅台?
听说,山东人一顿不嚼几根大蒜就不痛快?
听说,常德人都是吃津市牛肉粉长大的?
虽然有点夸张,但在大部分外地人眼里,常德粉的灵魂,就是津市牛肉粉。
湖南的冬天,是米粉味的。
与寒冷一起到来的,是那一碗热腾腾的粉。
< class="pgc-img">>在距离常德城80公里开外,津市,以一碗牛肉粉闻名。
就这一碗津市牛肉粉,凝聚了数百年来无数常德食客的智慧,最后长成了如今包罗万象的模样。
在湖南,没有一种米粉,有着津市牛肉粉这般鲜明的特点。
在津市,也没有一头滨湖水牛,能遇上米粉而全身而退。
< class="pgc-img">>- 1 -
没有一头滨湖水牛
能活着走出津市
造就津市牛肉米粉美味的基因,除了大自然的馈赠,还有劲道鲜活会呼吸的澧阳平原早籼米,以及天然放养的滨湖水牛。
一头常德特产的滨湖水牛,才是津市牛肉粉的灵魂。
恐怕没有哪头滨湖水牛,在听到“津市牛肉粉”五个字的时候,不会两股战战。
津市,这个澧水边的小城,明朝时就是澧州七镇之一。在水运为主的年代,它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湘西北最大的耕牛集散地。
< class="pgc-img">>津市牛肉米粉酱汁浇头
如今,以滨湖水牛制作米粉浇头,已经成为津市牛肉粉的团体标准。
津市牛肉粉店家家都有处理牛肉的独门绝技:
黄记处理牛肉的水平最高。
名气最大的刘聋子粉馆也是牛肉处理高手。
< class="pgc-img">>津市牛肉粉麻辣牛肉浇头
历经百年,兼容并蓄的津市人
凭借着早籼米、滨湖水牛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加上对美食孜孜不倦的探索经验
奠定了津市牛肉粉不可撼动的地位
▽
< class="pgc-img">>米粉有清真、湘菜、药膳等制法
亦有大米原味、清真、湘菜和药膳韵味
还衍生出了清炖、红烧、麻辣、酱汁
牛排、牛杂、牛黄粉等口味
< class="pgc-img">>吃一碗津市牛肉粉,打一个牛肉味的饱嗝,人生才算吃出了新境界,这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幸福。
许多长沙人驾车110公里来到津市,就为嗦上一碗粉。
- 2 -
一碗津市牛肉粉
深藏的“江湖”
津市市域
布列有大大小小300余家粉店
平均每天零售鲜米粉2万5千余斤
约3万余碗牛肉粉
< class="pgc-img">>刘聋子、黄记、贺记、曹记
没有哪一家津市粉的派系
能被看轻
▼
“承包你一整天”的
刘聋子粉馆
“刘聋子”粉馆创建于1938年(民国27年), 粉馆创办人刘松森,幼年因患中耳炎导致耳聋,遂有“刘聋子”绰号。日军飞机轰炸常德城,刘聋子举家逃难到津市,在西河街开设牛肉粉馆,取名为“刘聋子粉馆”。
< class="pgc-img">>刘聋子粉馆在众多品类中,最能代表津市牛肉粉的精华。相比胸腹肉,刘聋子更喜欢用墩子肉(牛屁股附近),正墩子那块肌肉较多,适合做更筋道的麻辣牛肉,而靠近大腿的墩子肉很活,适合清炖。汤开码子热,一热带三鲜。一口暖汤下肚,清爽却不油腻。一勺小小的汤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独具匠心。坚持选取新鲜的牛肉,再用秘制中草药包熬煮作为原汤,浓度极佳。
▼
“牛骨头敢称天下第一”的
曹记粉馆
曹记创始人曹声平制作的双汤是津市一绝。他没有刘聋子、黄记那样跟牛打交道的优势,只能从母亲在饮食店上班学来的牛肉制作中自我摸索。
< class="pgc-img">>曹记喜欢用胸板子做清炖牛肉,它的臊子就别具一格。除了用主料外,前堂工艺,严格地过五道水。他的清炖粉,首先是清水漂,滚水烫,毛汤浸。曹记不仅在全国开设分店还在多伦多、墨尔本市开设了分店,这也标志着津市牛肉米粉走出了国门。
▼
“凌晨4点温暖黑夜”的
黄记粉馆
黄记炖粉创始人黄祖祥从小在废牛厂长大,了解牛,善于处理牛肉,他家最有特色的牛黄粉就是他的“绝技”,不过黄祖祥对牛食材极为挑剔,他每天都要去菜市场根据牛品种和牛的放血程度挑食材,碰到中意的才买。
< class="pgc-img">>黄记只在晚上营业,除了碗粉还有不一般的炖粉,底汤是用纯牛肉熬制而成,清新辣爽,红烧牛肉、牛百叶、牛杂还有最特别的牛黄,可任选三种;汤汁牛肉味浓郁,先喝汤后嗦粉吃肉,唇齿之间弥漫浓郁的肉香。黄祖祥的女婿夏进兵说,他们家最有特色的是牛黄粉,黄记店每天下午五点开门,一直营业到凌晨。
▼
主打“培训开粉店”的
贺记粉馆
相比会处理牛肉的黄记、刘聋子、曹记等,贺记在牛肉处理上稍显逊色。它一般会选择容易处理的牛腩、牛腱子肉、牛里脊来做红烧牛肉、麻辣牛肉、酱汁牛肉等浇头。贺记在津市牛肉粉中独具一格,它的别致不在于牛肉的处理,而在于熬汤药包的特殊。
< class="pgc-img">>贺记创始人贺传华是个泥瓦匠,跟餐饮毫不搭边,但他给很多粉馆打过灶,这个过程中他向师傅们打听做粉,掌握了米粉制作技巧。他是津市最先用湘菜路数做米粉的人。
津市牛肉粉流派众多,除了名气大的“主流”外,以牛排粉主打的清香粉馆也自成一格。清香粉馆老板擅长用牛的胸腹和凤凰翅做米粉浇头,凤凰翅是牛背到牛头之间的部位,一般人驾驭不了,这反而是个好的突破口。
< class="pgc-img">>津市市一碗麻辣牛肉米粉
- 3 -
传承五百余年 拥抱新气象
单日直播销售上万元
带活当地食品企业
如今,津市牛肉米粉这张响当当的美食名片,已经走出全省,走向全国。
眼下,津市牛肉米粉的魅力,也正在通过互联网,向更广阔的天地发散。
< class="pgc-img">>直播卖米粉的严旭康:现在我们一共有八个直播间,总体销量光米粉这块,金额的话大概一天有几万块钱。
为了打破时空的限制,严旭康开发了速食的预包装米粉,为了保证鲜粉的口感,他专门请到了江南大学的科研人员,来攻克长时间保鲜的难题。
< class="pgc-img">>津市牛肉米粉时至今日,已传承五百年。
在2013年,它被注册为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碗津市牛肉米粉,传承的是记忆,承载的是乡愁。
来湖南打卡,来一碗津市牛肉粉,你也算是不负此行了。
考终于考完了!你准备咋个庆祝?
撕书、旅游、还是……
团长说,还不如留个念想。最好是约到你的“战友”再把那些传说中的校外美食吃一遍,因为,毕业之后,可能也就再也没机会吃了……
为了纪念团长逝去的青春,本着给各路吃货服务的心,精选了几家在各大校门口坚挺了至少10年的老店。它们的摊摊儿有的由小变大,有的依然是当初的模样。
石室中学:贺记蛋烘糕
石室中学外传说中的贺记蛋烘糕,至于担待得起成都蛋烘糕No.1不好说,但Top 3肯定没得问题!
它家的蛋烘糕口味繁多,其中最受好评的是:沙拉肉松、奶油肉松和麻辣牛肉。记忆中,放学后每位同学,一个人买一种味道,换到啃……
沙拉肉松
奶油肉松
麻辣牛肉
成都七中:滇味过桥米线
与徐老八、怪味面并列在磨子桥下,也是成都七中的学子们中午吃饭的常去之处。它家的经济米线就是学生时代最好的记忆。
和玉带桥那家过桥米线不一样的是,每样小菜都装在一个小碟子里。经济实惠的米线,吃得又饱,还有高汤喝。每次吃完,都有很大满足感。
成都八中:珍珠奶茶小卖部
这算历史感厚重的一家小卖部,它和成都八中的正大门就是两隔壁。
你可能觉得这家小卖部普普通通的嘛?但是团长想说的是走了好多高中,门口早就没了小卖部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化的便利店。
到现在它们家的里脊都还是1块5小串,2块钱大串。中午休息下午放学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围在店外等着锅里的炸!里!脊!
校门的炸里脊,一般还要点一杯珍珠奶茶:)
至于味道嘛,你个人脑补,反正就一个字:香。
川大附中:泸州酸菜豆花
位于川大附中校外共和路附近,这家店现在看来已经算不上是小店了,所以也不难想象这么多年它们家的生意一直是有多好,反正每天排队等位置是常有的事。
经常有同学说比到名字找也没找到这家店,其实就是因为店招被门口的树木给挡住了的原因。
锅里面内容丰富,除了酥肉还有午餐肉,香菇、金针菇、豆皮等各种蔬菜和肉嘎嘎,又是适合学生吃的“十全大补”锅,特别适合同学一起聚餐。人均30元,AA也不得心痛!
十一中:张嬢烤肉
位于11中门口的张嬢烤肉,不必多说,五花肉、黑椒牛肉和蒜香排骨可能要吃几盘才停得下来!
洋葱圈煎蛋也是有点小安逸!时不时还碰得到张嬢亲自上阵的时候!张孃性子急,遇到认得到的老毕业生还要给你聊聊两句,“好久没来了……”“工作如何啊?”“耍朋友没的……”
论摆盘的重要性
每次去张孃那里吃烤肉,都感觉像去隔壁阿姨家串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每次拿菜都要小心翼翼。因为张孃会骂人:“背时娃娃,喊你不要一直拿素菜,吃点肉撒,贵些!”
高校附近的餐馆(小吃摊),在每一个人高中三年里,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如果说味蕾是有记忆的,那伴随着熟悉的味道飘散的是我们逝去的青春。
团长在此,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接下来就好好享受愉快的暑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