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他被一个餐饮老板“坑”了,借出去一百万却只收回三成。惨痛教训让他悟出了餐饮从业者借贷的痛点;
如今,他创立的点融网与餐饮老板内参联合推出了面向餐饮业的重磅金融产品“大食贷”,它是国内首个为餐饮行业量身定制的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具有额度高、成本低、无抵押、申请易、放款快、还款压力小等优势。
2015年11月17日,在“让金融更有味道——餐饮业融资解决方案‘大食贷’发布会暨点融网、餐饮老板内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用他的亲身经历给还在互联网前踌躇不前的餐饮老板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用互联网找食客,你就赢了
如果说现在餐厅品牌还是只关注自己的菜品质量,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它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郭宇航总结,在这个时代,想要做好餐厅有两个“必须”:必须要会吆喝,必须要通过互联网不断地找到你的目标客户群。
那么该如何做?打个比方,一家第三方APP监测平台就可以掌握几乎80%的数据,包括用户APP打开使用习惯、使用时间的数据采集等。这能够帮助某个餐饮店分析在其周边多少手机打开GPS移动终端,及他们的运行轨迹,这能让餐饮老板知道有多少目标客户群在周边。我们看到很多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通过IT后台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益,同时通过互联网获客手段提高了效率。
互联网带给整个餐饮行业很大的契机,除了获客,还有采购。郭宇航举例说,中国小餐饮公司要买到高质量的食材是非常难的,只有通过行业内的强强联手共同溢价,共同采购来自于生产地的、不是通过中间商剥削的供应链,才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提高一到两个点的毛利率。
互联网带来了无限商机,也带来了很多新颖的办法来获得客流。与此同时这也是挑战,因为这些工具几乎谁都没用,谁能够抢先一步谁就占得先机。
想扩张却没钱?P2P帮你解决
餐饮老板在快速扩张阶段一般都会遇到哪些痛点?郭宇航认为,现金流不够是最要命的。
“好的选址是不等你的”。郭宇航说,手上的现金不能支持你马上开业,你就损失了市场好的机会。虽然银行这个金融杠杆可以发生作用,但很难借给轻资产的商户,借给这些小餐饮老板资金的可能性相对比较低。
但是互联网时代有了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就可以提供相对来说能够满足你需求的钱,帮助你扩张。同样开一家店如果需要一百万前期投资,如果找到另外两个地方,你可以用杠杆,同时开三家店,使得业务能够快速扩张,前提是管理能力能够跟得上。
既然P2P那么好,它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郭宇航把P2P定义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业态。“如果把整个金融社会需求当成一个玻璃瓶子的话,银行就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里边满足了绝大多数大中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只有把水放在玻璃瓶子里边,整个社会金融的服务需求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满足。而P2P就是填补缝隙的“水”,银行、大型金融机构不愿意做的金融产品,通过P2P服务才真正使得60%—70%在中国从来没有从银行借到过钱的这些人,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能够多获得一个资金渠道。
郭宇航说,他曾在南京看到过民间借贷,一天1%的利息(一年就是365%),而且借款人基本信用并不差,但是因为信息不通畅,不知道怎么利用好的信用向身边人借钱。所以好好的企业被高利贷压垮了,有了互联网金融,信息不对称被打破了,不再需要向高利贷借款了。
这也是点融网的商业模式,使得闲置的资金找到了需要资金的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撮合。作为一个P2P平台,点融网干三件事:贷前审核、贷中管理、贷后催收。平台当中只收取固定的手续费,收取借款人的审批费用,收取投资人部分的投资收益。
刷脸吃饭食客入股,未来金融和餐饮还能这么玩
如果说P2P是互联网金融和餐饮相融的2.0版本,那么3.0版本则跟餐饮老板息息相关,郭宇航介绍,每个人将来获得资金服务或者获取餐饮服务不再需要通过电脑等等各种原始的方式,而是通过人脸识别,知道你的信用。
“可能我们将来去餐厅全部可以签单,后台会通过大数据告诉你今天走进来点了一桌子菜的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信用,是否能够支付起餐费。通过签单的方式保证你能够收回餐费。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餐饮消费者的便利性,实现无纸化和基因化的改造。”
所以“大食贷”算是应运而生的一款产品,通过产品的推出,可以实实在在的帮助餐饮老板解决金融服务获取难的痛点;利用互联网,利用广大老百姓的钱来帮助餐厅发展,甚至于这些老百姓可能还会成为你的潜在客户。
“大食贷”的出现,解决了餐饮老板“急于求钱”的燃眉之急,并且速度之快,最快一天可完成审批,而且餐饮老板可以通过滚动的方式不断地累积信用,不断地拓展、提高借款额度。在互联网时代,不需要有抵押,只要你有数据,只要你能够提供证明你信用的文件,相应额度手到擒来。
其次,“大食贷”贴紧餐饮行业的现金流状况,首创每天还款,点融网通过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完全实现了还款的自动化。这样一来餐饮老板的还款压力降到最低,可以更专注地经营餐饮,高枕无忧地利用资金杠杆快速发展。
在郭宇航眼中,未来不只是借贷,通过“大食贷”,平台上两三百万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餐饮老板的潜在用户。带来的流量,带来的评价体系都会增加很多信用分。
据郭宇航说,未来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们还考虑过在有些餐饮开连锁的过程中,利用众筹、众投的方式,把食客作为你的股东,他们会成为你们的义务宣传人,同时可以快速加盟扩张。”
【点融网官方微信号】
多次荣登财富管理类微信排行榜第一名,最具价值的互联网金融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点融网(dianrongapi)长按可复制
><>天没有暖气,那么不如抱团取暖。同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单打独斗还不如联合起来,采用优势互补更佳。
餐饮经营者面临着很多难题,一边是行业竞争的高压,一边是经营产生的高成本。而同质化也成了行业难题,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出现了各种新兴的餐饮经营模式,比如火锅+奶茶或大规模的造景。
< class="pgc-img">>但这种从自身内部去做改造的方式,没有一定的体量和资金投入的品牌很难做,也并不是谁都适合。倒不如换一种方式,与其他人一起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餐厅+小摊——让小摊主当你的迎宾员
在火锅集中的川渝一带,能发现很多餐厅门口都有小摊,比如火锅店门口的凉粉摊、饮品摊等。他们与餐厅共用客流,互为依赖。
< class="pgc-img">>优势:
顾客在等位时可以先买些小食,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餐厅等位的压力,而不用像海底捞一样花大量功夫服务等位顾客,这对餐厅和小摊来说是共赢的。
劣势:
商场店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在街边店做;
小摊经营自由,不便于管理;
门口人聚集过多时可能会影响餐厅正常的客流动线。
餐厅+特色菜——适合标准化单品连锁店
比如,印度飞饼。就是生存于其他餐厅内的一种经营方式,飞饼可作为餐厅的特色产品出售。
< class="pgc-img">>优势:
餐厅可增加产品线和出品特色,飞饼或酒水类也可借助餐厅的品牌效力和客流;
二者共用餐位和装修,甚至飞饼不用做额外的引流,节约了营销成本。
劣势:
餐厅很难对飞饼的出品进行管控;
飞饼过于依赖餐厅的客流量和经营状况,餐厅倒则飞饼倒。
其实酒水饮料类在餐厅内的售卖方式与飞饼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把对方的产品变成餐厅销售的产品线之一。
三餐同时发力——适合街边门店
比如,原本有的餐厅只做中餐和晚餐,现在门口开一档口与经营早餐的餐饮人合作,夜间还与专做夜宵的餐饮人合作。
优势:
分时段经营,充分利用门店空间,节约成本。
劣势:
加速门店物品损耗;
商场店无法实现。
餐厅+零售——你搭台,他唱戏
随着餐饮的发展,部分餐厅开始做零售,即在自家门口设置零售区。但这种零售大多以售卖餐厅自身的特产为主,然而有些餐厅则不同。
上海有不少以花为主题的餐厅,即把餐厅门口的位置租给鲜花零售。这些鲜花既可作为餐厅的装饰品吸引顾客,又能与鲜花的零售共用店面。
< class="pgc-img">>优势:
共用店面,减轻房租压力,提高坪效;
鲜花可作软装,增加餐厅特色,吸引消费者;
鲜花售卖不占用企业现金流和人员,无财务压力。
劣势:
鲜花占地面积较大,需要牺牲餐厅一部分面积来摆放鲜花;
餐厅对鲜花的依赖性较大,假如没有鲜花餐厅就失去了特色。
安心做手艺——把营销交给大平台
这类合作模式如大食代这样的美食城和近两年比较火的新零售盒马鲜生,仿佛一个母体养育了许多子品牌。
优势:
餐厅不用再花过多的心思做品牌,把营销交给大食代或盒马鲜生这样的“母体”即可。
劣势:
生于斯,死于斯。
烧饼摊+油条摊——互相抱团,1+1>2
城市生活虽然忙碌,但早餐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在买早餐时不难发现,煎饼果子旁边有卖豆浆油条的,肉夹馍旁边有卖豆腐花的。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还有更大规模的聚集。比如夜宵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或许最初只有一两家店,当有人看到他们生意不错时也把店开了过来。虽说会产生一定竞争,但这样逐步聚集的方式盘活的不只是一家店,而是一整条街,吸引到的就是翻倍的客流。
优势:
形成规模效应,对客流吸引力更强。
劣势:
假如出现城市改造,可能一条街会同时遭殃。
结语
餐饮竞争激烈,想单靠自己摸索着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其多走很多弯路,倒不如换一种新思路去做。
与有共同需求的餐饮人在竞争中实现共赢,这样的“抱团”模式是餐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