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经济变局的年度,消费降级似乎成了热词。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感受到那一份无奈和压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今年的消费降级情况,以及大家究竟“降级”到了哪个层次。
< class="pgc-img">>今年,消费降级的声音不绝于耳,似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钱包发愁。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朋友、同事,甚至家人,都开始缩减开支,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消费?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经济大环境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消费心理。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花销。一些以前被视为生活必需品的项目,如今却被打上了“奢侈”的标签。外出就餐的次数减少了,聚会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谨慎,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明显下降,很多人开始频繁使用打折券、团购等手段来降低开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选择在家做饭而不是外出就餐,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你是否也曾在超市看到那些原本动辄几百元的餐厅外卖,如今打折后才愿意下手购买呢?
< class="pgc-img">>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降级不仅仅体现在餐饮上,还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比如,旅游业受到重创,很多人宁愿选择在家看剧,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消费数千元去体验一次短途旅行。连买衣服的时候,大家也开始追求性价比,很多人甚至宁愿选择二手货。这种现象,无疑是消费降级的一种体现。
谈到这里,你是否开始反思一下自己?今年你“降级”到第几层了呢?是不是也开始选择打折商品,或者放弃某些曾经习惯的消费方式?这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带给你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调整。
虽然消费降级这件事情听起来让人沮丧,但它其实也告诉我们,有时候简单就是幸福。或许,精致的生活并不是持续消费所带来的,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经营出来的。
现在,好多人开始回归到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在购物时,会更加注重商品的必要性,而不是仅仅追求品牌。这样一来,我们对物品的需求和消费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 class="pgc-img">>不过,消费降级也并非全是坏事。它提醒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仔细思考每一笔花销,避免盲目跟风。当我们在制定预算时,也许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而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当然了,适度的消费也是必要的。我们必须明白,生活并不只是挣钱和消费。享受生活的乐趣,培养一种良好的消费观,即使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也依然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的来说,消费降级正在显著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决策。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又如何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呢?今年你“降级”到第几层了?是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平衡消费与生活了。
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的选择都将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希望我们都能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费者下馆子吃多吃少
跟老板有关系吗?
看了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的一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后,你应该会有更鲜明的答案:没有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相关标识、没有及时提醒顾客打包剩余的餐食、用满减打折优惠诱导顾客多次点单,等等这样的情况,餐馆老板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还有可能收到行政处罚罚单。
餐饮满减打折诱导
超量点餐违法行为一犯再犯
今年4月15日,消费者王先生一家在老粮仓镇某餐饮店用餐。他将菜单上心怡的菜品勾选后,被服务员告知,店里推出了让利顾客的优惠活动,消费满200元可以打折。尽管自己点的餐品已足够吃了,但满减折扣活动能尝到更多的餐品,虽然吃不完,但算起来还蛮划算。
在王先生下单时,宁乡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正对该餐饮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服务员诱导顾客超量消费导致食物浪费的行为后,当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处罚。
一周后,执法人员再次对该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这家店没有把警告处罚落实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依旧我行我素,继续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宁乡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
统计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在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为制止餐饮浪费,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集中力量打击浪费问题突出、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并结合“随机查餐厅”活动,走进群众关注度大的餐饮单位进行随机抽查,对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的餐饮单位依法处罚,并公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社会新风尚,让法律真正发挥威力,成为一把遏制餐饮浪费的“利剑”。
激发经营者主动履行制止浪费的责任
经营者不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就是完全履行了制止餐饮浪费的主体责任了吗?不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主动告知消费者用餐要节约,或者如果看到消费者浪费食品的行为熟视无睹,属于没有履行提醒的义务和责任。
今年5月9日,湖南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餐饮店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老板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标识,一部分餐桌反食品浪费提示标识已破损不清,大部分餐桌没有张贴相关提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湖南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并作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餐饮服务经营者在反食品浪费法中承担的主体责任,包括节俭安排用餐数量、形式,对参与“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对于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形成节约的习惯。
长沙市的许多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就餐点单时主动提示、线上点单增设提醒和标语以引导顾客,芙蓉区机关事务中心开展活动对“光盘”的就餐人员进行奖励,“徐记海鲜”强化员工制止餐饮浪费的自觉行为,喜庭海鲜自助餐厅采取光盘奖励礼品、赠送用餐的涂色画纸等形式尽最大可能减少食物浪费,以推动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彻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转自:长沙晚报
来源: 红网
.9的风持续吹,这一次吹到了汉堡届。
近日,汉堡王推出了“周周9.9元”活动,原本售价在14至22元的1层芝士牛堡、炫辣鸡腿堡、小皇堡等产品均加入了这一活动。并且该活动还具备“无门槛、可叠加”的特点,让每单售价愈发亲民。
不仅仅是汉堡王,放眼望去,目前几乎各大主流西式快餐品牌都加入了这场“9.9元”促销风潮——
肯德基推出了“9.9元汉堡劵”限时活动,活动范围从去年的“仅外送”扩大到“外送+堂食”,产品包含原味鸡汉堡、香辣鸡腿堡等产品;在连续数周推出每日“十元吃堡”的活动后,麦当劳又推出了“88金粉节”,经典超值套餐三件套第二套2元,优惠力度也十分可观;塔斯汀则上架了包括14.9元两份汉堡、10元小食买1送1等多个低价套餐……
这背后,既有行业的内卷压力,更是对消费趋势的迎合。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为42.6元,比2022年下降了0.6元,同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餐饮大盘人均消费继续下滑至42.1元,比2023年下滑了1.2个百分点,降幅略有收窄。
低价是把双刃剑
“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推出大折扣以吸引消费者。”汉堡王首席营销官汤俊章曾坦言,9.9元卖一个汉堡基本是赔钱的,9.9元的汉堡和9.9元的咖啡承受的压力不同,通常汉堡的成本是咖啡的2至2.5倍,“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快餐市场环境下,不做价格促销可能活不了。做了可能还能活,不一定活得滋润,但至少消费者还记得住你。价格在快餐行业中永远是个重要工具,是一个长期策略。”
但价格这个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低价能够带来显著的人流和关注,却也会吞噬掉利润和收益。
根据麦当劳2024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为64.90亿美元,同比大致持平;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2%,降至20.22亿美元。
对此,麦当劳CEO肯普钦斯基解释道:“中国目前的环境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在我们这一行业,还是在广泛的消费品行业,消费者非常非常想要寻求优惠。”
肯德基的处境也尤为相似。今年第二季度,肯德基经营利润为2.64亿美元,同比下降3%,餐厅利润率16.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而今年一季度肯德基餐厅利润率达到19.3%。
百胜中国表示,由于增加了高性价比的产品来推动客流量增长和工资成本的上涨,部分被有利的原材料价格和营运效率的提升所抵销。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市场呈现恢复态势,但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出现了收入增长利润却不增长的现象。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是造成目前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几大因素。
也正因如此,曾经的“舶来品”代表汉堡们,也在这一轮激烈竞争中面临巨大挑战。精品汉堡品牌Shake Shack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虽然营收同比获得了增长,但自8月以来中国市场发展趋势连续放缓,再叠加多种宏观因素,预计短期压力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
加速扩张,应对内卷
虽然如今这种不计成本的促销模式,让巨头们也头疼不已,但他们仍然认为其中潜藏着机会。
“这对于像汉堡王这样的品牌而言,是一次‘加速品牌渗透,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汤俊章认为,目前,“西式连锁餐饮”在整个餐饮市场的占比不足3%,“大家一起玩”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而是携手把蛋糕做大。如果用9.9元的价格去打开消费者对“吃品质汉堡”的热情、成为汉堡王的“粉丝”,相信待到市场回暖的那天,汉堡王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回报。
危机之下,往往也潜藏机遇。在参与价格战之余,汉堡王的扩张脚步也从未放缓,该公司2023年便定下了保持每年在中国市场新开设200家餐厅的计划。
有着相似思路的不只是汉堡王。虽然利润同比下滑,但是麦当劳中国麦当劳仍然计划在2028年时,实现中国门店破万家。并且,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麦当劳中国表示,五年内,麦当劳中国计划共投入40亿元,打造餐饮领域一流的数字化技术和创新能力,为“2028万店愿景”持续提供燃料。
而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和必胜客也在维持着极高的扩张速度。2023年刚刚破万店的肯德基,计划在未来三年加速开店,保持每年1200家以上净新增店数。而截至2024年6月底,肯德基门店总数已达10931家,较上年底净新增635家,即每天净新开门店就达到了3家。
根据财报,2024年上半年,肯德基录得收入同比略增至42.44亿美元,经营利润却同比下滑至6.36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肯德基实现营收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2%;实现经营利润2.64亿美元,同比下滑3%。
必胜客也是同样的情形。截至2024年6月底,必胜客门店数量为3504家,较上年底净增192家。上半年,必胜客的收入、经营利润分别降至11.35亿美元、0.87亿美元,降幅为“低个位数”。
疯狂开店,驱动着百胜中国收入再创新高。整体而言,2024年上半年,百胜中国实现营收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实现经营利润6.40亿美元,同比下滑5%;经调整净利润则为4.99亿美元。
其中,二季度的总收入、经营利润和每股摊薄利润均创下第二季度历史新高。营收达到26.79亿美元,同比微增1%;经营利润达2.6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4%。
事实上,门店规模和供应链能力,确实是决定着一个品牌能否内卷中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从规模特征看,年营业收入200万以上的门店销售额与盈利情况普遍好于年营业收入200万以下的门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门店凭借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供应链优势、现代化管理优势等,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而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对餐饮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
面对如今餐饮行业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问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为,尽管消费者的花钱意愿不如以往,但对品质、就餐体验等要求并未降低。餐饮企业一方面要通过低价位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仍要维持原有品质、分量和就餐环境。价格竞争倒逼企业在“极致性价比”的路上不断内卷。餐饮行业看似回暖迅速,但实际需要面对更大的现金流和门店运营挑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